那曲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我能回忆课文内容,概括出五个手指的特点。

拇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名指和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姥姥的剪纸》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了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精湛。

请你写出表现技艺高超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堵”是( )结构,用部首查字法查( ),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 )。堵字典的解释有:1.塞;2.闷;3.量词,用于墙。下列词语中“堵”应选哪个解释?把正确的序号写出来。

(1)这有一墙,过不去。( )

(2)我心里得慌。( )

(3)赶快把窟窿上。( )

4、(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西江月”是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中的“天净沙”是:______________

(2)“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 ”是鲁迅先生精神的写照,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_____________”。他的原名是____________,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__________》。

(3)当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所以要人才。清朝龚自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达了选择人才的重要性。

5、读拼音,写词语。

1.这里是一个废弃的厂房,每到夏日,zhà lán_______上爬满了牵牛花,使原来qī qīnɡ_______luò mò________的氛围变得热闹起来。

2.每到hán dōnɡ là yuè_________,我最喜欢吃用suàn________和cù________bàn hǎo________的jiǎo zi________,我觉得特别有过年的气氛。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 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说说"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朝)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飞流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直”意思是:( )

A. 成直线的,跟“曲”相对

B. 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

C. 挺直,使笔直

D. 直爽,直截

2生紫烟的“紫”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的部首是( )部,余下的部分是(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音序字母是( )。

3“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选用的修辞手法是: 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歌和图片,完成练习。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尽”的意思有:①完;②死亡;③达到极端;④全部用出;⑤用力完成;⑥全,都;⑦所有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中“尽”的意思是______(填序号)。“取之不尽”中“尽”的意思是______(填序号)。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描绘的画面,然后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一直是文人墨客喜欢吟咏的景物,诗人借月抒怀,有“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有“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

4下列对古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尽望”说明月夜的景色很奇特,引起众人的关注。

B.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表明诗人对秋景情有独钟。

C.全诗围绕“桂花”来写,写出了花香的浓郁,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家庭院的思想感情。

D.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秋思不知道落在何处,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5观察古诗下面的插图作品《松间明月长如此》,指出此图与《十五夜望月》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奔跑的春天

四月的小雨浙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眷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春,活泼得像个孩子,红扑着脸蛋在淡绿的田野奔跑,牵着小伙伴的手,像风筝的另一端,翻飞着五颜六色的梦。

卷起裤腿迈进春的云雾缭绕。露水湿漉漉的,湿了鞋帮,湿了脚丫,滋润了一深一浅的歪歪扭扭的脚印。同学们的笑声一串双一串,像风中摇曳的铃铛。

四月的绿色仿拂春的裙裾,在淡淡暖风中轻轻摆东,伸手就可以触摸得到。柳絮飘然是她的柔发,丝丝缕缕;野地钱绿是她的衣裳,单单薄薄。春,安静地来,在河流的波光里柔柔地荡漾,流躺着淡淡的和煦。燕子来了,在入梦的时候偷偷飞到屋檐下,那黑白色的精灵是春的使者,乖巧伶俐。

春天唤醒了万物,小跑在春天,那是春带给我们的活力。

1找出文中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横线上改正过来。

仿拂________      摆东________      钱绿________      流躺________

2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再写三个你知道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絮飘然是她的柔发,丝丝缕缕。这是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像这样的句子,我也能写出来,如:含羞草的叶子是它的________________

4四月的小雨淅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春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这句话写出了(    

A. 小雨到来的姿势

B. 春天是小雨迈着轻盈的脚步,扭动着曼妙的身姿带来的

C. 春天优美的身姿和到来的方式

5_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同学们在春天里兴高采烈地玩耍的情景。第_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春天静静地到来。那黑白色的精灵指的是________

6把你认为的本文写得最好的一句话抄下来,并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

7根据下面的提示,接着往下写。

春天唤醒了万物,睡了一个冬天的青蛙被春姑娘柔软的春风唤醒了,________

10、阅读下在的语段,回忆所学过的课文,然后按要求答题。(8分)

说实在的,田螺很好看。整个身子,圆乎乎的,被包裹在那个深绿色的硬壳里面。硬壳上,有一道向右施转的沟纹,从头转到尾,越来越密。头部,有个圆锥形的硬壳口,上面覆盖着一层角质的硬片,像道结实而又严密的门户,时刻保护着田螺内部的各种器官。

(1)这段的构段方式是_____________,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田螺奇妙的外表(3分)

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像道结实而又严密的门户,时刻保护着田螺内部的各种器官是________句,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游泳服,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上,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伏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短文第1自然段和下文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按___________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

【3】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学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金色花

(1)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2)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3)无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着阳光和空气。

(4)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5)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6)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7)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8)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

(9)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10)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11)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12)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13)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14)可以想像,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15)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16)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1根据(4)~(7)段内容,分别概括出开花前的“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

(1)开花前仙人掌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3)~(13)段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仙人掌的感情所经历的四种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第(13)段中写道:“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请根据(3)~(13)段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是什么原因使作者“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浅薄庸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采用了纵横对比的手法,纵观全文,分别概括出纵向和横向对比的内容。

(1)纵向对比为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

(2)横向对比为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

5本文是一篇状物寓理的散文,作者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要揭示怎样的一个道理(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各色的年画”“ 鞭炮声日夜不绝”从 三个方面写出了除夕的热闹氛围。

【2】人们的哪些活动体现了除夕的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万不得已”“必定”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怎么理解“守岁”一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春节的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①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

②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③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④男人们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⑤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黎明到清早,全城鞭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1】选段按_____顺序来写,向读者介绍了热闹的除夕和_____的正月初一。

【2】从选段②画“ ”的句子中,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段④描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单介绍北京正月初一的庙会。(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①和选段⑤采用了( )的写法。

A.对比衬托

B.前后照应

C.写景抒情

D.叙事抒情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在山林中逮到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

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突然看到了两道及其古怪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祈求,更像是对我的蔑视和抗议。(仿写,用上加点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沿着这条小路走,能到图书馆。

改成反问句:  

2.海上日出很壮观。

 改成感叹句:  

 3.草原的景色很美。 

改成比喻句:  

 

17、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浏览”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练习。

1.在句子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 

在老师的教育下,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凝聚倾注写一句赞美老师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1)十五的夜晚,月光皎洁,繁星闪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雷锋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9、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星空明月,触动了诗人的心灵;殷切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请你从生活中选择一件事,以   ,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作文,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出真情实感。 

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