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写两句你最熟悉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句子,回答问题。

(1)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我”盼着什么?作者是怎么写出“盼”的心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母亲为什么“惊惶”?表现在哪些行动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题。

(1)对于不太爱接受批评的同学,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警句来劝说。

(2)文天祥是我国_____(朝代)代爱国诗人,《过零丁洋》中的两句诗最能表达他的炽热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和“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那高洁的品格。

(4)有时候我们很难接受亲人和师长的批评。其实“_________”,家人和师长的批评是为了我们好。(填名言)

(5)从下面两个场景中任选一个作即兴发言。

场景一:班里来的新同学叫李强,请你代表全班同学对他表示欢迎。

场景二:参加爷爷的寿宴,宴席上向爷爷祝寿。

我选择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______________,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____________。在不确定中,深化了_______,就能_______,努力生长。

上述一段话是作者跟种树人谈话后的______,借___________,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

5、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归类。

一尘不( ) 逆来( )受   门(   )若市

(   )流不息 开( )节流   锲而不( )

精打细(   ) (   )大光明

1.说明人物品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环境或场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告诫人们要勤俭节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④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①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②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③之子于归:这位姑娘出嫁。④宜:和顺、亲善。⑤室家:这里指夫家。⑥有蕢(fén):即蕢蕢。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⑦蓁(zhēn)蓁: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灼灼其华”让我们自然联想到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美丽的少女形象。______

②从“之子于归”中可以看出本诗是一首在少女出嫁之时表达对其祝福的诗。______

③本诗各个章节只变换了几个词,反复咏唱,韵律节奏缺少变化。______

2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下列诗词句不是以桃花写美人的是(   )。

A.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B.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C.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7、课内语段赏析

日照            

遥看               

       直下         

疑是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歌的题目是                     ,是    代诗人            写的。

3这首诗歌中表现庐山瀑布壮美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连山。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方盘城。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1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如何给地球降温

(1)气候学家已发出警告:未来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5~6,海平面将升高154.5厘米,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何给地球降温?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2)美国氢弹之父、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去世以前曾有过设想: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按照他的计算,向空中抛洒100万吨铝硫粉末,可以使日照减少1%,从而起到降温作用。特勒提出的办法是要模仿大规模的火山爆发。1991年,波及范围达数百万千米的皮纳图博火山灰使地球气温下降了0.41,而且持续时间达好几个星期。特勒设想:可以用飞行于13千米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火山灰”。但生物化学家们却给这种主张泼冷水,他们认为,散布于空中的这些硫和铝的微粒,很可能会严重干扰同温层。特勒还与人合作研究过其他使地球降温的方法: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3)除了特勒以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也在苦苦思索,希望能找到奇妙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有一个同特勒的设想一样离奇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即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径为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他认为,这面巨大的滤光镜不但能减少温室效应,而且能充当地球的空调器:改变滤光镜的倾斜度,以增加或减少透过它的太阳辐射量。但谁来支付超过1000亿美元的巨额费用呢?此外,这面滤光镜不但会破坏同温层,而且还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紫外线具有清理太空的功效)。

(4)这些设想有的近乎异想天开,但也为人类解决地球变暖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1】文中第(1)段运用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给地球降温,本文列举了哪些奇思妙想?详写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的设想为什么没有被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感受到了地球变暖的迹象。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科学知识,想出一种给地球降温的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品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 宫灯 各形各色的纸灯 还有纱灯  里面有小铃 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在选文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正月十五有哪些风俗习惯?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吃团圆饭(   ) 放花炮(   )   吃饺子(   )

观花灯(   ) 逛庙会(   )   吃元宵(   )

3作者分别从数量、种类两方面来写“灯多”,突出灯数量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作者描写处处悬灯结彩的热闹场景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是

4用“____”画出文中最能说明“有声有光”的句子。

5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积累,把下面的人物按其所属名著分类。

林冲 贾宝玉 诸葛亮  宋江  孙悟空  林黛玉  唐僧  吕布  鲁智深  曹操

《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_____《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18分)

父亲的手

父亲的手粗壮、有力,能不费力气地修剪果树。他这双手还能灵巧、精确地画一个正方形。这双手几乎能干一切活儿。然而,只在一件事上,这双手令人失望:它永远没学会写字。

父亲六岁时,开始在小学一年级读书。不知什么原因,父亲那淡色头发下面的脑袋怎么也装不进课上讲的数字或要背的课文。在学校才呆了几个月,我爷爷就领他回家了,让他留在农场干农活儿。

父亲当过农场主、修路工和工厂工人。干活时,他那双手从未使他失望过。他脑子好使,有一股要干好活的超人意志。他曾在一家造船厂当管道安装工,安装巨型军舰里复杂、重要的零件。由于他工作劲头大、效率高,他的上司想提拔他。然而,由于他未能通过合格考试而落空了。他脑子里可以想像出通到船的关键部位的条条管道,他手指可以在蓝图上找出一条条线路,他能清楚地回忆出管道上的每一个拐角、转弯。但他却什么都写不出。

一次,父亲到食品店买水果。晚饭后,他说:(A)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水果!我听到他在厨房里撬铁皮罐头的声音。然后,厨房里一片寂静。我走到门口看见他手拿着空罐头嘟哝道这上面的画太像梨子了(B)他走出门,坐在屋外的台阶上,默不作声。我看到罐头上写着大白土豆罐头。但是那上面画的的确像梨,难怪父亲把它当梨买来了。

几年后,妈妈去世了。我劝父亲来和我们一起住,他不肯。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因为轻微的心脏病发作,他常常住医院。老格林医生每星期都来给他进行治疗。医生给了他一瓶硝酸甘油片。万一他心脏病发作,让他把药片放在舌头底部。

三个星期后,他心脏病发作与世长辞了。我一个人回来参加葬礼。格林医生很难过,并且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如果父亲在病发时用了硝酸甘油片,大概还能等到急救医生的到来,但他在父亲身上却没找到这个药瓶。

在举行葬礼的前一小时,我来到父亲的花园门口。一个邻居就在这儿发现了他。我感到十分悲痛,蹲下身,看着父亲生前劳动过的地方。我的手无目的地挖着泥土时,碰到一块砖头。这时,跳入我眼帘的是一只被扭歪、砸坏、摔进松土里的塑料药瓶。我手里拿着这瓶硝酸甘油片,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幕情景: 

 

。我感到极端痛苦,知道父亲至死也没能拧开这个药瓶,因为药瓶盖上写着防止小孩拧开——按下去,左拧,拔目不识丁的父亲看不懂这一切。

尽管我知道这样做是完全不理智的,但我还是进城买了一支金笔和一本袖珍字典,在遗体告别时,把这两件东西放在他手里,这双曾经是温暖、灵巧、能干,但永远没学会写字的手。

练习:

(1)在第自然段的处加上标点符号。(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2分)

落空:

目不识丁:  

(3)第④段画 语句分别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2分)

A: B:  

(4)用“——”在文中画出我完全不理智的做法。(2分)

(5)作者通过哪几件事表现父亲没学会写字令人失望的?请写出其中的两件事。

 

 

 

 

(6)联系上下文,发挥你的想象力,在第自然段的横线上补充作者眼前所浮现的情景。(2分)

 

 

 

(7)文章第和第自然段有什么联系?(1分)

 

(8)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请联系实际谈一谈。(3分)

 

 

 

 

12、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很久以前,在一个漆黑的秋天的夜晚,我乘坐一叶扁舟,航行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沉沉的小河上。突然,前面小河的拐弯处,只见黑魅()的峰峦下面,一星火光蓦地一闪。

②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

③“好啦,谢天谢地!我高兴地说,“马上就到过夜的地方啦!

④船夫扭头朝身后的火光望了一眼,又不以为然地俯身划起桨来。

⑤“远着呢!”

⑥我不相信他的话,因为火光冲破朦胧的夜色,明明在那儿闪烁。不过船夫是对的:事实上,火光的确还离我们远着呢。

⑦在如磐的黑夜里,火光的特点就是:驱散黑暗,闪闪发亮,近在眼前人神往,给人以希望,促你前进。眼见火光渐渐临近,似乎只要再挥两三桨行程就结束了……其实却还远着呢!

⑧我们又在漆黑如墨的河上划了很久。峡谷两岸的峭壁,迎面驶来,又依次向后移去,仿佛消失在无边无际的远方,而那火光却依然在前面闪耀着,闪闪发亮,令人神往,召你前行,-----依然是这么近,又依然是那么远……

⑨现在,无论是这条被悬崖峭壁的阴影笼罩的漆黑的河流,还是那一星明亮的火光,都经常浮现在我的脑际。在这以前和在这以后,曾有许多闪耀的火光,似乎近在眼前,不止使我一人心驰神往,也召唤着夜行者奋勇前进。但是生活之河却仍然在那阴森森的两岸之间奔流,奔流,而火光也依旧非常遥远。因此,必须加劲划桨……

⑩然而,火光啊……毕竟……毕竟就在前头!

【1】请给短文加个合适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到火光,我的反应是,船夫的反应是,文中“火光”象征着

【4】读第⑧自然段,“依然是这么近,又依然是那么远…”这句话前后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红读了上文有感触,准备写读后感,请围绕下列哪个选项谈感受最合适()。

A.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B.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C.上帝关上了一扇窗,必定会打开另一扇窗。

D.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读了短文,相信你深受启发,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⑨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很多年前,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大雨像无数条鞭子抽打着地面,雨飞水溅。有一对老夫妇走进旅馆的大厅向柜台订房。

“很抱歉,”柜台里的人回答说,“我们饭店已经被参加会议的团体包下了。往常碰到这种情况,我们都会把客人介绍到另一家饭店,可是这次很不凑巧,据我所知,另一家饭店也客满了。”

他停了一会儿,接着说:“在这样的晚上,我实在不敢想象你们离开这里,却又投宿无门的处境,如果你们不嫌弃,可以在我的房间住一晚,虽然不是什么豪华套房,却十分干净。我今晚就呆在这里完成手上的工作,反正晚班督察员今晚是不会来了。”

这对老夫妇因为造成柜台服务员的不便,显得十分不好意思,但是他们谦和有礼地接受了服务员的好意。

第二天早上,当老先生下楼来付住宿费时,这位服务员依然在当班,但他婉拒道:“我的房间是免费借给你们住的,我全天候待在这里,已经赚取了很多额外的钟点费,那个房间的费用本来就包含在内了。”

老先生说:“你这样的员工,是每个旅馆老板梦寐以求的,也许有一天我会为你盖一座旅馆。”

年轻的柜台服务员听了笑了笑,他明白老夫妇的好心,但他只当它是个笑话。

又过了好几年,那个柜台服务员依然在同样的地方上班。有一天他收到老先生的来信,信中清晰地叙述了他对那个暴风雨夜的记忆。老先生邀请柜台服务员到纽约去拜访他,并附上了一张来回机票。

几天之后,他来到了曼哈顿。站在座落于第五大道和三十四街间的豪华建筑物前,他见到了老先生。

老先生指着眼前的大楼解释道:“这就是我专门为你建盖的饭店,我以前曾经提过,记得吗?”

“您在开玩笑吧!”服务员不敢相信地说,“都把我搞糊涂了!为什么是我?您到底是什么身份呢?”年轻的服务员显得很慌乱,说话略带口吃。

老先生很温和的笑着说:“我的名字叫威廉·渥道夫·爱斯特。这其中并没有什么阴谋,只因为我认为你是经营这家饭店的最佳人选。”

这家饭店就是著名的渥道夫·爱斯特莉亚饭店的前身,而这个年轻的人就是乔治·伯特,他成为这家饭店的第一任经理。

尽可能真诚地帮助更多的人赢得成功,成功就会来陪伴你。生活常常就是这样。

【1】我会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我会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宿(sù xiǔ ) 整宿(sù xiǔ )

境(chù chǔ ) 益(chù chǔ )

【3】我会给下面的字换部首,再组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我能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谦和有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梦寐以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会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把 比作

【6】认真阅读短文后,我知道了故事发生的时间:______,地点:_______,人物:___________,事情的起因:__________,事情的经过:_________________,事情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觉得老夫妇是怎样的人?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能正确理解“尽可能真诚地帮助更多的人赢得成功,成功就会来陪伴你。”( )

A.你真诚地帮助别人,别人也会以真诚回报,甚至使你获得成功。

B.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C.你帮助别人成功,别人也会让你成功。这是一种交换。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孤岛32年

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86年7月的一天,王继才受老政委的委托上岛了。上岛后,他发现岛上的情况比预想的差得多:杂草丛生,海风呼啸,空荡荡的旧营房,一条黑咕隆咚的坑道,没有淡水,没有电……王继才蜷在角落里,一夜没有合眼。

上岛48天后,妻子王仕花前去看望。船刚停,她就迫不及待地跑过去,迎面而来的那个人是她的丈夫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人面对面站在那儿,近在咫尺,却像远在天涯。王仕花哭着说:“这岛咱不守了!”王继才没作声,望着大海:“仕花,你回去吧。我得留下,开山岛是海防前哨,你不守,我不守,谁来守?”

回到家的王仕花思来想去,她毅然辞去了工作,也上了岛。上岛后,王仕花才真正体验到守岛的艰难。升旗、巡岛、观天象……日复一日的生活轨迹。夏天湿热,只好睡到房顶上;冬天阴冷,不得不搬进海风吹不透的山洞里。时间长了,他们都患上了关节炎和湿疹,疼痒难忍。台风来时开山岛就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一次,连续刮了17天大风,柴火都用光了,他们只能把生米用水泡酥后,捞起来干嚼,一连嚼了5天的生米。

守岛不仅艰苦,还很危险。一次,海边巡逻,一个大浪打过来,把王继才卷到海里,又一个浪头过来,王仕花看见浑身湿透的王继才,正从岩石往上爬。从那以后,他们出去巡逻,就用一根背包绳拴在两人腰间。

一天的坚守不难,一年的坚守弥足珍贵,他们用32年的坚守诠释了初心的伟大。

1用“_________”画出文章中的过渡句。

2“近在咫尺,却像远在天涯”,什么样的王继才竟会让妻子认不出。结合短文,请写一写王继才当时的模样。(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3短文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两次写到环境的艰苦,这样写(   )。

A.重复啰嗦 B.突出守岛的艰难 C.是为了强调环境艰苦

432年的坚守,你认为王继才和王世花坚守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照样子,写句子。

例: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一个小孩说,他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1)冯至说:“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玛琪说:“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我家来教我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们家。”他指了一下,可并没有抬起头,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字句.

火柴照亮了小女孩的四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几种句式的变化形式是你熟悉的,请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例】气候变化无常,人们怎么能不感冒呢?

气候变化无常,人们会感冒。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止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橙黄色的柿子压弯了树梢。

橙黄色的柿子把树梢压弯了。

树梢被橙黄色的柿子压弯了。

(2)抗击在“非典”一线的工作人员收到了我们深情的祝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3)烈士的母亲说: “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而光荣牺牲,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仿照例句,根据所给的词语发挥想象写句子。

例:(欣喜)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气愤)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对我说:那是我的铅笔,请还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大虫大吼一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瓦蓝瓦蓝的天空飘着一朵朵美丽的白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样的美景,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小草的萌发、小鸟的欢唱、小鱼的游动,都是生命的跃动,亲近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真好;母亲的唠叨、父亲的严厉,都是亲情的洋溢,与父母交流的感觉真好;成功时的分享、跌倒时的扶助,都是友情的体现 ,感受友情的温馨真好……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与情感无处不存在,请以“ ,真好”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条理清楚,内容具体,感情真实;②语句通顺同,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标点符号;③4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