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死得( )( )     ( )( )四海     ( )( )

翻箱( )( )     ( )( )无遗     ( )( )

(1)录取通知书不见了,几个老师____________找了好几遍都没找到。

(2)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来自____________的运动健儿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奥运盛会。

2、我是小小百科家

1、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

2_______是我国创办私人学校的第一人。

3、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是________;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_______;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______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_并称乐府双璧;我国古代现存诗作最多的诗人是__________

4、唐宋八大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莫扎特是_____国的作曲家,童年被誉为__________,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奥运会起源于___________(填国家),第一届奥运会在____________(填城市)举办。

3、把下面与《西游记》有关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1.孙猴子的脸——____________     2.孙悟空大闹天宫——____________

3.白骨精一计不成——____________   4.猪八戒的武艺——____________

4、根据画线部分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 “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丝毫没有犹豫,直接地说。____

(2) 福楼拜一句接着一句,不停歇地说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____

(3) 所有办法都想尽了,也没有想到解决的方法,莫泊桑只得再次来到老师家。____

5、多音字组词。

sāi________   ________

jiě________  jiè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朗读《浣溪沙》,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苏轼是____朝的诗人。我们学过他写西湖的诗《________________ ,其中描写西湖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写的哲理诗《_____________》有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我们这个学期学了他写的词《浣溪沙》,浣溪沙__________。这首词还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上片以谈疏的笔墨_____,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片既以形象的____________,又即景抒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哲理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7、阅读乐园

赠刘景文①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②,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③时。

(注释)①刘景文:北宋时人。苏轼看重刘景文,称他为“慷慨奇士”,与他交谊颇深。②擎(qíng)雨盖:指荷叶。③橙黄橘绿:橙子黄了,橘子绿了。

1解释加点的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尽:____   犹有: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诗看,写荷、菊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菊“犹有傲霜枝”的景象,诗人要表达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春夜喜雨》,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春雨?说说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_________

2这首诗赋予了春雨怎样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   他是个标致、帅气的小伙子,四肢修长而结实,身材腰长匀称年龄约二十六岁。他面容端正,没有一点乖戾、凶残的样子,眉眼间透出一股男子汉的英气。同时,在他身上还能看到到欧洲人的温柔、 甜美的气质,特别是他微笑的时候,他的头发长而乌黑,不是那种羊毛卷,额头高而宽阔,眼睛炯炯有神,充满朝气。他的皮肤不黑,带褐色,不是巴西、弗吉尼亚等其他美洲土著人那种丑陋的黄,而是一种灿烂的橄榄色,说不出的赏心悦目。

1以上语段出自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文中的指的是_____(作品中人物),以下事件不是鲁滨逊在孤岛上生活经历的一项是____

A、搭救了西班牙人

B、种植大麦和稻子

C、做独木舟和小船

D、遭遇了狼群攻击

2简述鲁滨逊制陶器的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新视野。

蝉的音乐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蝉》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证明,这个意见是错误的。

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1蝉的“乐器”的生长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画线句子,你有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选文,说说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一读《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做一做。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sōu)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zòng)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fèi)墟()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1请从上文中找出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迅速________             细心________

3找出队员们进行救援工作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妈妈撑起的天空》回答问题。

妈妈撑起的天空

在土耳其旅途中,巴士行经1999年大地震的地方,导游讲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地震后,许多房子都倒塌了,各国来的救难人员不断搜寻着可能的生还者。两天后,他们在缝隙中看到一幕难以置信的画面--一位母亲,用手撑地,背上顶着不知有多重的石块,一看到救难人员便拼命哭喊着:“快点救我的女儿,我已经撑了两天,我快撑不下去了.....”她7岁的小女儿,就躺在她用手撑起的安全空间里。

   救难人员大惊,卖力地搬移在上面、周围的石块,希望尽快解救这对母女,但是石块那么多、那么重,怎么也无法快速到达她们身边。媒体拍下画面,救难人员一边哭、一边挖,辛苦的母亲苦撑等待着......

  通过电视、通过报纸,土耳其人都心酸地掉下泪来。更多的人,放下身边的工作投入救援行动。

  救援行动从白天进行到深夜,终于,一名高大的救难人员够着了小女孩,将她拉出来,但是......她已气绝多时,母亲急切地问:“我的女儿还活着吗?”

  以为女儿还活着,是她苦撑两癸的惟一理由和希望。

  这名救难人员终于受不了,放声大哭 :“对,她还活着,我们现在要把她送到医院急救,然后,也要把你送过去!”他知道,如果母亲听到女儿已死去,必定失去求生意念,松手让土石压死自己,所以骗了她。

  母亲疲惫地笑了,随后,她也被救出送到医院,她的双手一度僵直无法弯曲。

  隔天,土耳其报纸头条是一幅她用手撑地的照片,标题是:“这就是母爱”。

  人高马大的导游说:“我是个不轻易动感情的人,但看到这则报道,我哭了。以后每次带团经过这儿,我都会讲这个故事。”在土耳其旅途中,巴士行经1999年大地震的地方,导游讲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地震后,许多房子都倒塌了,各国来的救难人员不断搜寻着可能的生还者。两天后,他们在缝隙中看到一幕难以置信的画面--一位母亲,用手撑地,背上顶着不知有多重的石块,一看到救难人员便拼命哭喊着:“快点救我的女儿,我已经撑了两天,我快撑不下去了.....”她7岁的小女儿,就躺在她用手撑起的安全空间里。

  救难人员大惊,卖力地搬移在上面、周围的石块,希望尽快解救这对母女,但是石块那么多、那么重,怎么也无法快速到达她们身边。媒体拍下画面,救难人员一边哭、一边挖,辛苦的母亲苦撑等待着......

  通过电视、通过报纸,土耳其人都心酸地掉下泪来。更多的人,放下身边的工作投入救援行动。

  救援行动从白天进行到深夜,终于,一名高大的救难人员够着了小女孩,将她拉出来,但是......她已气绝多时,母亲急切地问:“我的女儿还活着吗?”

  以为女儿还活着,是她苦撑两癸的惟一理由和希望。

  这名救难人员终于受不了,放声大哭 :“对,她还活着,我们现在要把她送到医院急救,然后,也要把你送过去!”他知道,如果母亲听到女儿已死去,必定失去求生意念,松手让土石压死自己,所以骗了她。

  母亲疲惫地笑了,随后,她也被救出送到医院,她的双手一度僵直无法弯曲。

  隔天,土耳其报纸头条是一幅她用手撑地的照片,标题是:“这就是母爱”。

  人高马大的导游说:“我是个不轻易动感情的人,但看到这则报道,我哭了。以后每次带团经过这儿,我都会讲这个故事。”

其实不止他哭了,车里的我们哭了。

1用横线画出下列字的正确读音。

(1)他们在缝(fèng   féng)隙中看到了一幕难以置信的画面。

(2)一名高大的救难(nàn   nán)人员够着(zháo   zhe)了这位母亲的小女儿,将她拉出来。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搜索——___________ 迅速——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主要写在1999土耳其大地震中,一位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护自己的孩子的故事。

4救难人员告诉那位母亲她的女儿还活着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最想对那位母亲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8分)

在治水过程中,最艰巨的工程是开凿龙门。龙门是一座大山,高高地横在黄河当中,挡住了奔腾直下的河水的去路,河水只好绕道从山脚下一条狭窄的河道穿过。每当水量增大时,河水就四处横溢,泛滥成灾。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夏天,烈日当空,山石被晒得滚烫,大禹汗流浃背,仍然不停地干着;到了晚上,还要对付毒虫猛兽的袭击。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大禹一镐一镐地挖着冻得坚硬的土地,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他毫不在乎,稍稍休息一下,又干了起来。为了治水,大禹还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人们都被感动了,在大禹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地干着。冬去春来,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巨大的龙门山终于被劈开了一个大口子,河水流畅地流向了大海。看着滚滚流去的河水,人们个个兴奋不已,围着大禹欢呼雀跃。大禹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1)选文的构段方式是 。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汗流浃背——

欢呼雀跃——

(3)选文描写了大禹治水过程中 ,我们从中体会到大禹那种   的精神品质。(4分)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梦结束的地方

①有人做过统计,迄今为止,大约有500人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也大约有500人在攀登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论这个数字属实与否,都不折不扣地表明:攀登珠峰生死系于一线,代价极其残酷。

②因攀登珠峰而遇难的勇士阎庚华去世后,笔者走进他独居的家,目睹的是一个痴迷的登山者的世界:墙上贴满了登山明星照、珠峰风景画,挂满了登山爪、登山靴、滑雪杆。他用13年的漫长岁月做准备,为此放弃了婚姻,离开了心爱的女儿,甚至不惜失去生命。

③无限风光,惟有触天者才领略得到吧!一位朋友成功地登上了海拔6400米的一座山峰。我问他,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峰巅之感一定惊心动魄吧?如宝石般闪烁的繁星,广袤深邃的天宇,还有洁白无瑕的冰雪,一定让人的肺腑都透明了!朋友却一本正经地摇头道:“完全不是这样,冰天雪地的山头上能有什么吸引力?天幕、繁星、晶莹的冰雪,那是诗人塑造的仙境。当时的情形根本不浪漫,狂暴的风裹着彻骨严寒,满眼白茫茫的,就这些。”

④真就这么令人失望吗?答案如此肯定,那么,为什么还要登山呢?不要命似的登那么高的山,想证明什么?英雄气概?挑战极限的能力?我费解而焦急地望着朋友。朋友悠悠地说:“那一刻,我只觉得一颗心从喉咙里咯噔一下回到胸膛里去了,就像做了一个痛苦而漫长的梦,我终于可以释怀。”

⑤那是个梦结束的地方,高耸入云。这梦牵扯着生命的脚步,一路跋涉,万水千山,赴汤蹈火。( )那座山叫什么名字,在地壳上,在实验室中,( )在书本里,( )充满了诱惑。

⑥明白了吗?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梯子,可以一直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只要你永不放弃。

【1】“梦结束的地方”指的是什么?(根据理解,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⑤段括号处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正确的是( )

A.因为 还是 都

B.即使 只要 就

C.如果 那么 就

D.无论 还是 都

【3】第④段中,朋友说“我终于可以释怀”,这里“释怀”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朋友说“当时的情形根本不浪漫”,这里的“浪漫”是指什么?他说“不浪漫”的原因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你对本章末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沿着这条小路走,能到图书馆。

改成反问句:  

2.海上日出很壮观。

 改成感叹句:  

 3.草原的景色很美。 

改成比喻句:  

 

16、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你怎么能信奉他说的话呢?

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老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画也跟作诗一样,最要紧的是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奥运圣火唤起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神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写句子。

①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片竹林被那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作

  在你的生活中,你曾听到过许多的话语。有父亲说的,有母亲说的,有老师说的,朋友说的,有这些话语给你什么影响?请你以一句话引出的回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