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1)______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______轰轰烈烈地去干一场。

(2)这本小说______大致翻一下,______要花很多时间。

(3)______赶快采取措施,______能多出人才。

(4)与他______分别多年,我______一眼就认出了他。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气概( ) 哺育( )

赞美( ) 依恋( )

反义词:

赞美( ) 磅礴( )

甘甜( ) 纯洁( )

 

3、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________

请你完成关于这位英雄人物的两个歇后语:

(英雄)失荆州——________

(英雄)喝酒——________

4、补充课文《骑鹅旅行记》中出现的词语,并选词填空。

_______ ____ ____会神 ____ _____洋洋

________气 跃跃____ ____________

①他溜冰的样子真有趣,令我________

②看着他眉飞色舞、________的样子,我真是心灰意冷。

③任何的抱怨都是________的,只有尝试着去改变自己,才会向前一步。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空城计》节选自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________,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可概括为四个情节发展阶段,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表现了________请用恰当的成语或一句概括的话,把你读过的三国故事写在下面。例:大意失荆州__________________

②《寻找幸运花瓣儿》一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玛丽.居里在《我的信念》中倡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词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见”读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相同。

3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词上片写____________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______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突然发现,表现_______的乐趣。本词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春夜喜雨》,完成下列练习。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朝诗人_____。诗的题目“春夜喜雨”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是“__________”,表示描写对象的词语是“_________”,表示作者感情的词语是“____”。

【2】诗句中“发生”的意思是(   

A.使植物萌发、生长

B.原来不存在的事情出现了

C.出现

【3】用自己的话说说“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这一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再写一句运用同样修辞手法的诗句。

____________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全诗虽然没有一个“喜”字,字里行间却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花重锦官城”一句中,“重”读作“chóng”,表示花朵的数量多。

C.诗的最后两句写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装点着成都。

D.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由近及远。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

8、阅读杜牧的《清明》,回答问题。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杜牧字(   ),( )(朝代)的著名诗人,人们把他和(   )并提,称他为“(   )”,称杜甫为老杜”.

2理解词语

①清明 ――(   )

②欲断魂――(   )

③借部――(   )

④纷纷――(   )

3理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明时节雨纷纷,诗人杜牧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材料一】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找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____fèi   téng)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选自沈从文《腊入粥》)

【材料二】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欢乐而又庄严。阖家团聚包饺子,谁吃到包着制钱的饺子最有福,一年走红运…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梆声中才能锅里下饺子,院子里放____biān pào),门框上贴对联。小孩子们在饺子上锅之前,纷纷给老人们磕辞岁头,老人们要赏压岁钱。男孩子可以外出,踩着芝麻秸到亲支近脉的本家各户,压岁钱装满了荷包。

(选自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

【材料三】对联也是过年不可缺少的重要物品。那时候的对联和现在不同,都是买来大红纸请人手写的。父亲的书法很好,是我们村里知名的先生,所以到我家来求父亲写对联的人都排成了队,过年的这两天是父亲最忙碌的时候。我在旁边看着那黑亮亮的毛笔字写在红纸上,有说不出的____xiàn   )。当红红的对联贴到墙上门上,那个喜庆啊,年的气氛立刻就出来了。

(选自老舍《过年》)

【1】请根据拼音,在文中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2】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照样子对文段进行概括。(每处不超过20字)

(1)材料一写的是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事。

(2)材料二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

(4)这些材料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

【3】三则材料分别重点写了一两样能体现节日特色的事物,它们依次是(     

A.腊八粥;压岁钱、对联:对联

B.腊八粥:饺子、对联;对联

C.腊八粥:饺子、压岁钱:对联

D.腊八粥:鞭炮、压岁钱;对联

【4】通读三则材料,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详细的,完成练习。

①通过具体事例和人物心理的描写把事情写详细。

②通过场景和人物在场景中的行为来把事情写详细。

③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材料一( )             材料二( )                    材料三( )

10、阅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

①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激起了点点尘土,四周冒起了白烟。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这时,他离暗堡只有几十米了。他隐蔽在一小块凹地里。郅顺义接二连三地扔手榴弹。趁着腾起的黑烟,董存瑞猛冲到桥下。

②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在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无法炸毁暗堡。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1】根据文章内容填一填。

道路被封锁→①________→负伤前行→②_________→解放隆化

【2】选段2通过对董存瑞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董存瑞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

【3】“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这句话写出了董存瑞怎样的形象?分析句子的表达特色。

________________

【4】从第1自然段中找出“面”描写的一句话,结合相关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

【5】读画“——”的句子,说说作者写时间的流逝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独享体罚的秘密

(1)弗洛斯特女士是全镇男女老少心中的严师。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大家心里的。至于我,那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

(2)那是一次数学考试。考试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著名的松木板子取下来,比划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这既浪费你们的时间,也消磨我的时间,下面就开始考试。说着,她就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坐了下来,拿起一本书,径自翻了起来。

(3)我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于是,我顾不得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暗暗向好友伊丽沙白打了个招呼。果然,她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我慌慌张张向讲台望了一眼——还好,她正读得入神,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我赶紧把答案抄上了试卷。

(4)这次作弊的代价首先是一个漫长的周末。晚上,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早就听人说过,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这么说,她现在只是故意装聋作哑罢了。思前想后,我拿定主意,决定和伊丽莎白一起去自首。

(5)周一下午,我们战战兢兢地站到老师身边: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永远不做这种事了。

(6)“姑娘们,你们能主动来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说着,弗洛斯林特女士拿起笔,在我们的试卷上写上考试零分四个大字。考试作零分记,而且要接受惩罚。

(7)看到她操起了松木板子,我们都惊恐得难以自持,连话也说不清楚了。

(8)她吩咐我们分别站在办公桌的两头。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她说。

(9)我哆哆嗦嗦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的一声,宣告了惩罚的开始,看来,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了。我尽管没挨揍,眼泪却上来了:伊丽莎白是因为我才受苦的!接着,传来了伊丽莎白的呜咽。

(10)“啪!打的又是伊丽莎白,我不敢睁开眼睛,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

(11)“啪!伊丽莎白又挨了一下。她一定受不了啦!我终于鼓起了勇气:请您别打了,别打伊丽莎白了!您还是打我吧,是我的错!……伊丽莎白,你怎么了?

(12)几乎在同时,我们都睁开眼睛,越过办公桌,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想不到伊丽莎白竟红着脸:你说什么?是你在挨揍呀!

(13)怎么?疑惑中,我们看到老师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了一板——“啪!哦,原来如此。

(14)这便是我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在弗洛斯特女士任教的几十年中,这样的体罚究竟发生了多少回?我无从得知。因为有幸受过这种板子的学生大约多半会像我们一样:在成为弗洛斯特女士崇拜者的同时,独享这一份秘密。

【1】请联系短文内容,把下面描写“我”的心理体验的词语按先后顺序写下来(只用序号)

(1)惊恐万分(2)恍然大悟(3)痛心疾首(4)战战兢兢(5)慌慌张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语言。

(1)读了①处的句子,结合上下文,我知道“在这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的时候,我对这句话中的“诚实”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读②处的句子,我明白弗罗斯特老师是这样做的原因:__________

【3】读完全文,我们感受到弗罗斯特老师不仅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同时也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 的老师。

【4】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答题

鲁滨孙漂流记(节选)

1659年9月30日,我,可怜而不幸的鲁滨孙克罗索,在一场可怕的大风暴中,在大海中沉船遇难,流落到这个荒凉的小岛上。我且把此岛称之为绝望岛吧。同船伙伴皆葬身鱼腹,我本人却九死一生。

整整一天,我为自己凄凉的境遇悲痛欲绝,我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也没有地方可逃,没有获救的希望,只有死路一条,不是被野兽吞嚼,被野人饱腹,就是因缺少食物而活活饿死。夜幕降临,因怕被野兽吃掉,我睡在一棵树上。虽然整夜下雨,我却睡得很香。

10月1日清晨醒来,只见那只大船随涨潮已浮起,并冲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这大大出乎我意料。我想,待风停浪息之后,可以上去弄些食物和日用品来救急。但又想到那些失散了的伙伴,这使我倍感悲伤。……

从10月1日至24日,我连日上船,把我所能搬动的东西通通搬下来,趁涨潮时用木排运上岸,这几天雨水很多,有时也时停时续。看来,这儿当前正是雨季。……

10月26日傍晚,我终于在一个山岩下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我画了一个半圆形作为构筑住所的地点,并决定沿着这个半圆形安上两层木桩。中间盘上缆索,外面再加上草皮,筑成一个坚固的防御工事,像围墙或堡垒之类的建筑物。

1.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国的( ),小说是用( )人称按( )顺序来叙述的。

 

13、现代文阅读。

冰湖

⑴“爹,追网吧?”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刚追了几下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⑵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拘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⑶“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子!”

⑷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胡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⑸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カ,还是顶不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拡。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使把两只船粜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⑹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⑺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国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桨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破儿制得“沙沙”响。

⑻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碰碎,渔船这オ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抑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⑼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坐在船舱里,大ロ大ロ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会儿。可当他看见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⑽“咔嚓”ー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⑾“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カ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12)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1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父子俩置网打鱼——____——砸冰行船——____——看到希望

2作者有没有交代出父子俩是否获救?这样结尾有什么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下面的句子。

(1)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哪,又压在冰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你想对爹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元常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湖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材料二)

中国的年画色解艳,文化内函キ富,具有极高的艺本价值。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在门上张贴年画,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和人顺的新盼。

(材料三)

风等是中国人发明的。相传墨程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这是人类最早的风筝。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等材质,演进成今日的多线风争。当今我国的放风筝活动,在发展旅游事业、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材料四)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波,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圆中的一朵奇葩。剪纸往往选择福禄寿诞、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材料五)

戏曲是中国传統的戏剧形式,历史悠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戏曲种类,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行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刷等五十多个,龙以京剧流行最广,適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是材料一的前三句话的中心词,你认为最不合适的一项是( )

A.元宵上市 张灯结彩 几百盏灯 B.春节高潮  红火美丽 各形各色

C.元宵上市 张灯结彩  各形各色 D.春节高潮  办喜事 彩绘故事

3画波浪线的句子里有四个词语意思相似,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三、四、五分别介绍了中国的年画、风筝_____________

5将上面五则材料作为板报的内容,要取一个好的标题,下面哪个最合适?(   )

A.元灯市寓意多 B.民间艺术在元宵 C.中国老玩意儿得传承

6在一场以“民间艺术该不该保留”为主题的辩论赛中,你作为观点为“民间艺术该保留”的正方,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段词。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秋天,树叶从枝头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小红军对陈明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刘波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为转述句。

(1)法官说:“两周前我找人用锅炉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然后又上了三道锁,钥匙在我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对我笑着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班长抬起头说:“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镇上的人们已经为他们作了公开祈祷。依然没从洞里传来好消息。(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5分)

天空挂着圆月。(扩写句子)

 

从这件事中,受到很大的教育。(修改病句)

 

树在风中摇摆。(改为拟人句)

 

索溪峪的美使我们流连忘返。(改为反问句)

 

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语言综合运用

认真阅读下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300字;②不得写诗歌;③主题明确中心突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