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句子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_____)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_____)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2.这汤(_____)没加调料,(_____)我们觉得没有比这更鲜美的了。
3.(_____)我们找不到东西吃,(_____)无法走出这茫茫的草地。
2、选字填空。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
菊——________——________ 犬——________——________
必——________——________ 卷——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下线索指出诗句中描写的是什么?(_____)
A、这是一种植物的花。
B、唐宋诗词中多次吟咏。
C、苏轼说它似花还似非花。
D、古人常常以其枝条来赠别。
4、改正下列句子中用错或漏用的标点。
1.“他说得到做得到,”拿侬嚷道: “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真傻,真的,”她说。 “我单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中华民族,他们成了“盗火的普罗米修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余时间我读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中之春》音乐会将在五月举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充下列成语。
放(___)无礼 转(___)为喜 半信半(___) (____)不可言
手(___)眼快 精神抖(___) (___)大腰粗 敛声(___)气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正月十五日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暗尘:__________________ (2)逐人:__________________
(3)游妓:__________________ (4)金吾:__________________
【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描写了什么景物?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两句描写元宵节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朗读古诗《游园不值》,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补充古诗。
【2】看拼音,写词语。
cāng tái(______)lián xī(______) chái fēi(_______)
【3】解释词语。
(1)应怜:____________________
(2)屐齿: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扣:____________________
(4)柴扉: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赏析。
(1)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____________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2)诗歌题目中的“值”是______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游园不值》是_____ (朝代)诗人_____ 所写,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构思奇巧,耐人寻味。诗中写得非常形象又充满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___________
(4)与《游园不值》中的蕴含哲理的诗句一样,还有苏轼《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 。和杨万里《小池》中的 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蹊”有两个音,“xī”音的意思是“小路”,“qī”音的意思是“奇怪、可疑”。在本诗中应选读音_________,另一个读音可组词:_________。
【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满”字我体会到_________,“千朵万朵压枝低”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二字也与“满”字表示的意思相近。
【4】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从选文可以看出元宵节的习俗不包括( )
A.观花灯
B.放花炮
C.吃元宵
D.走亲戚
【2】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真有意思!在我国的文化长廊中还有很多描写传统佳节的诗句,请试着写一写。
我会写: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画出选文中的排比句。
10、课外阅读。
失落了的山村
你失落了吗?那像露珠在绿叶上闪耀着的万山丛中的小山村?
一位老爷爷千里迢迢来寻找你,在这绵延不绝的群山中,在苍翠欲滴的旷野里他头顶着白云,沿着新开的公路,迈着稳健的脚步,一定要走着来看你。
老爷爷已经记不清你的名字了。他只依稀地记得,那破旧的茅屋前有一口水塘,他从塘里挑过水,倒进老百姓的水缸;他还记得,在树后石壁上,他们刻下红军长征的标语。
老爷爷不坐车子,也不要人带路,他要独自去找你。他说:“看我是否忘记去……”
前边,山麓的坝子里是新村,那里有着新式的农民住宅,新式的农业机械,崭新的汽车。村前有一口水塘,水塘很大,水很清,绿树环绕,塘中建有彩色凉亭,上面写的“农民公园”四字,跃入老爷爷的眼帘。
怎不见五十年前的景象?小山村,你真的失落了吗?老爷爷不相信,他一定要找你!
他终于发现石壁上的标语,刚用漆描过,显得那么鲜艳夺目。啊!小山村,原来你还在这里,你并没有失落啊!
不,老爷爷说,你还是失落了。从前的落后、贫穷、愚昧、荒凉已无影无踪,今天你展现的新貌,正是老爷爷多年来一直盼望要见到的呀!
【1】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千里迢迢(ABC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影无踪(AB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自然段中的“我”、“你”“他”各指谁?把相应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我”指_________,“你”指_________,“他”指_________
A.作者 B.读者 C.老爷爷 D.小山村
【3】老爷爷第一次来到小山村是在_____________时候,那时他是一位___________。
【4】题目和文中都说小山村“失落了”,它失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七自然段说“啊!小山村,原来你还在这里,你并没有失落啊!”这句话的含义是( )
A.老爷爷找到了小山村,很高兴。
B.老爷爷看到石壁上的标语还在,很高兴。
C.小山村并没有忘掉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
D.老爷爷看到小山村跟过去一样,心里很激动。
【6】在文中找出与“他只依稀地记得,那破旧的茅屋前有一口水塘。”相照应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7】老爷爷千里迢迢寻找小山村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笔和墨水壶
安徒生
有人看诗人桌上的墨水壶,不住地称赞,认为他很了不起。
“的确如此,”墨水壶对桌上的鹅毛笔说,“我能产生出许多美好的东西,让人们几乎不敢相信。当人们把笔伸进我的身体时,我也不晓得自己能产生出什么东西,但我能在纸上写出好多。我太了不起了,身上总能焕发出诗人的情怀,丰富极了。坦白地说,我真想不到自己会有这么多丰硕的成果。”
“是的,你根本不用头脑的,”鹅毛笔说,“你只是为我提供些液体而已。真正在纸上写字的是我呀!任何人都不会怀疑的。”
“你的经验少得可怜,”墨水壶说,“你不到一个星期就累得半死,难道梦想自己是个诗人吗?你只是个佣人而已。在你来之前,我就认识你的同类,有英国造的,还有法国造的。他们对我都很礼貌,因为他们都是来为我服务的。”
夜很深了,诗人仍未回来,他去听一个音乐会,很快就被提琴家美妙的演奏迷住了。回到家里,他还想着那场演奏,并记下了提琴家的名字,还写下了这样的感想:“提琴和手只会吹嘘自己,这实在太蠢了。其实,人类也常常干这种蠢事,我们都想表现出伟大,但都是上帝所演奏的乐器而已,光荣永远属于他!”
“喂,这是讲给你听的。”鹅毛笔对墨水壶说,“你难道没有听清他高声朗读我写的东西吗?”
“但这是我让你写出来的,”墨水壶说,“这无疑是对你莫大的讽刺!别人挖苦你,你却不知道,这真是太可悲了。”
“喂,你这个墨水罐子!”
“喂,你这个臭笔杆子!”
他们互相攻击了一会儿后都睡了。而那位诗人却没有睡,他心里有好多思想,这些思想像提琴奏出的美妙乐曲轻轻漫过森林,不断启发他,让他看到一线光明。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笔和墨水壶只会吹嘘自己的____,这实在太____了!其实,他们只不过是诗人运用的____而已,光彩永远属于____。
①诗人 ②愚蠢 ③工具 ④功劳 ⑤别人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诗人产生了许多美妙的思想,这些思想是如何产生的?( )
A.是美妙的乐曲启发的。
B.是别人的称赞激发的。
C.是鹅毛笔和墨水壶给予的。
【4】在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的现象吗?你是怎么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诗人用写实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意象,分别赋予“土地”“河流”“风”“黎明”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请分别简析。
土地:________________ 河流:________________
风:__________________ 黎明: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眼里常含泪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13、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月亮的自述
晴朗的晚上,我悄悄撩开夜幕,悬在蓝色的天空上,把银辉洒向大地,我冰清玉洁的身影,给人以美的享受,无限的情思。人们都叫我_素月_ _婵娟_ _小朋友们亲切地叫我月亮姐姐_
我一直是人们向往的仙境,人间流传着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等神话故事。于是,我便蒙上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
我是地球的卫星,环绕地球转,地球又自转,这中间平均每18年就有29次地球置身在我和太阳中间,太阳光正好被挡住不能射到我身上。不见了我的影子,好像被吞蚀了,这种现象叫月蚀。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狗吃月”。太阳光全部被挡住叫“月全蚀”,部分被挡住叫“月偏蚀”。
据说现在已有向月球移民的打算,我听了这个消息真是高兴。因为我终日在茫茫宇宙中枯燥乏味地运动着,寂寞而孤独。等到你们来了,就热闹了。
【1】“月亮一直是人们向往的仙境”,事实上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听说过“天狗吃月”的故事吗?请你用本文中的有关句子说一说“天狗吃月”是怎么回事?
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文章第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人们都叫我________素月________婵娟________小朋友们亲切地叫我月亮姐姐________
14、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暑假里的一天,萨沙乘着爸爸的考察船,在大海上航行。他来到甲板上观赏景色时,被一个大浪卷进了海里。“救命呀!”萨沙大声呼救。但是风浪太大了,没有人听见他的喊声。绝望的萨沙紧紧抱住一个从船上掉下来的木箱,在大海上漂流着……
不知过了多久,阵阵海风吹醒了萨沙。他睁眼四看,发现自已躺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岛上除了石头和树木,什么也没有。天渐渐地黑了,不一会儿,又下起了大雨。萨沙哭着跑进灌木丛中,度过了他来到荒岛的第一夜。
第二天清晨,萨沙沿着海边走着,搜寻着可以吃的东西。忽然,他发现了一块大帆布和一个破气垫床。萨沙如获至宝,他把帆布搭在树杈上,做成了一个帐篷。又用树枝在帐篷下面围起一圈栅栏,那个气垫床就做了褥子。这样,他就有“房子”住了。
吃什么呢?萨沙想起老师讲过,树林里有些蘑菇是可以吃的。于是,他走进树林,采回许多小雨伞状的蘑菇。后来他又用口袋里的别针和一段渔线做了一根钓鱼竿。刚把渔线甩进水里,就发觉有什么东西咬钩了。他猛地一挑鱼竿,哈!钓上来一只碗口大的螃蟹。接着,他又捡回许多蛤蜊(gé lí)。
回到帐篷附近,他又想起原始人钻木取火的故事,就试着干起来。他在一个小石孔里塞满木渣,用一根小木棍不停地在石头里钻啊钻。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石孔中冒烟了,他连忙吹了几口气,啊,火苗着起来了!火越烧越旺,萨沙用树枝挑起螃蟹烤着。不一会儿,螃蟹烤熟了,萨沙美美地吃起来。
四十天过去了。这一天,萨沙看到一艘军舰行驶在小岛附近的海面上,他激动极了!为了让军舰上的水兵发现他,于是,萨沙 。最终,萨沙得救了,他很快回到了爸爸的身边。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流落荒岛 | 困难 | 办法 | 结果 |
没有住处 | _____ | _____ | |
没有食物 | _____ | ||
没有火 | _____ |
【3】短文中的萨沙是一个_________的孩子。
【4】请你展开合理想象,说说萨沙是用什么办法让军舰上的水兵发现他的,填在文中最后一段的横线处。
【5】你从鲁滨逊和萨沙在荒岛上生存的经历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机器人能按照人的指令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机器人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铁胳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通信员回答说:“你从城市来,爱干净讲卫生。我们已经习惯了,没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抱怨地说:“太阳先生,你要怎么做,随你的便,我们早已决定不再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作业本说:“我今晚要批改这些作业。你送来的试卷,我放在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小树随风摇摆。,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重庆南滨路观赏夜景是件赏心悦目的事。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问外公:“你也回祖国去吗?”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穿过嘉陵江大桥,可以走到花卉园。
改为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秋天,树叶从枝头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这条公路宽阔、平坦。这条公路漂亮。(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成“被”字句
马的后蹄踏着一只飞燕。
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平台。
请以“如果 ”为题,编写一个科幻故事。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我有个背包飞行器”“时光能够倒流”“我成了一名科学家”“人类不得不移居月球”……然后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注意把故事编写得生动具体一些,让你的故事把读者带进一个神奇的科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