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看拼音写词语。

là bā suàn chén cù jiǎo zi rán fàng zá bànr xì nì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áo zhōu jiǎo huo bǐ cǐ luò tuo qià hǎo zhǒng zhàng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读拼音,写汉字。

dā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wě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wē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四个小故事,可用四个小标题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父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合适的词语替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

1.他们中间有几只扇着翅膀心里急切地想试试,但是一只老母鹅总是说:“别犯傻!你们一定会受冻挨饿的。”______

2.我的理智现在已经逐渐能够控制我的沮丧心情,我开始尽可能地安慰自己,把我遇到的凶险和幸运作个对比,使自己能够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______

3.玛琪脸上露出轻视,看不起的神情:“学校?学校有什么好写的?我讨厌学校。”______

4.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有意义、有价值______

5、阅读积累。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________,如薄雾,___________,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2.面对挫折和困难,海明威告诉我们: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想学好语文,需要多读多练,正所谓__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还有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4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论语》一书记录的是他及其弟子的言行,里面的经典名句很多,如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勿施于人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填空。

(1)“咏柳”中“咏”的意思是_______

(2)“丝绦”一词本义是_______,在本诗中指的是_______

(3)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_______

2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写下来,并写出意思。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精彩回放。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的心情。

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诗人流出的是喜悦的泪、高兴的泪。______

(2)令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乡去了。 ______

(3)诗中的“妻子”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意思相同。 ______

3下列对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一个“喜”字。

B.“满”字真实地展现了诗人喜极而泣、泪如泉涌的情态,逼真地表现了诗人喜不自禁的感情。

C.“白日放歌须纵酒”写出了诗人听到好消息后的“狂”态,体现了诗人不良的生活习惯。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诗中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地方,诗人既展开想象,又描绘实境。

8、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月下独酌(节选)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去信心。

1第一句话在文中起着______的作用。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

3这段话通过(    )描写了詹天佑。(多选)

A. 语言描写   B. 行为描写   C. 神态描写   D. 心理描写

4从詹天佑的话中,我们感受到了他______________的科学精神。

5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

6遇到困难,詹天佑是怎么想的?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0、阅读理解。

人赤手空拳为何打不过老虎?

据新闻报道:某动物园内,有游客在翻越围墙进入老虎散放区近距离逗老虎时被老虎撕咬,工作人员用鞭炮驱赶无果,伤者救治无效,不幸死亡。为何老虎伤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有人会问:“人赤手空拳能否打死成年老虎?”//第一部分

以成年男性和成年雄性老虎做简单对比、分析,就知道挑战老虎意味着什么。

首先从体重力量上对比:人类成年男子平均为60~120千克,现存老虎分为6个亚种,东北虎最大,为180~300千克,苏门答腊虎最小,为80~150千克,取个平均值180千克。知道武术比赛为何要分重量级吗?轻量级选手无法对抗重量级!现代拳击运动从最初的无差别到目前分成17个级别是有其合理性的,100多年来出现过2000个以上各级别的冠军,其中只有15~20人能拿到3个级别的冠军,而且大多集中在60~75千克的这个区域,体重差异往往是5~8千克左右(即体重的10%);能拿到5个以上级别冠军有史以来好像只有3个人——赫恩斯、伦纳德、霍亚。在搏斗方式、技巧、经验等相同的情况下,体重相差10%几乎能决定80%以上的胜负。

再看力量,老虎一掌拍下去,力量可达1200磅,世界拳王泰森拳击最大力量也不过600磅。

如果还不过瘾的话,继续从速度上进行比较:人类百米纪录的保持者博尔特百米速度也就9.58秒。在老虎面前,这简直是小儿科,有人统计笼养老虎的百米速度是4.43秒。在移动速度方面,人类处于完全劣势。而老虎四肢着地的移动方式也比人类的直立方式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移动灵活性,猫科动物的神经反应完全可以做到“后发先至”。综合起来,老虎的柔韧性、灵活性、爆发力远超人类。不信还是看数据:老虎可跳12米以上,人类的记录不过8.95米;老虎牙咬力可达1200磅,人类不到200磅。老虎4枚长度6厘米以上的圆锥状犬齿对人类的一次攻击就能穿透皮肤、撕裂肌肉、击断骨骼,而人类长度1厘米上下的门齿连老虎的皮肤都无法咬穿。

说完进攻,我们看防御能力。人类直立行走的生活方式在和动物单挑中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胸腹完全暴露在动物的正面打击之下;二是直立行走只有两下肢负责地面支撑,在激烈的打斗中很容易失去平衡而跌倒。此外,人类的皮肤肌肉不够厚实,根本无法有效抵御老虎爪牙的攻击。而老虎厚重浓密的皮毛和强大的肌肉完全可以无视人类徒手的攻击。//第二部分

《水浒传》里武松打虎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但小说是虚幻的,事实则是冷酷无情的。人类成为生物的王者靠的不是筋骨强劲、爪牙锋利,而是在于人类有发达的大脑,可以创造灿烂的文明。如果你非要抛开自己最具优势的大脑,回归野蛮,对抗万兽之王的老虎,其后果可想而知。关键是老虎还要背上伤人的罪名!//第三部分

1第一部分画横线的疑问句,从全文整体的表达效果来分析,可以看作是(   )

A.反问 B.设问 C.提问 D.责问

2第二部分,作者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和作比较 B.举例子和夸张

C.举例子和列数字 D.列数字和拟人

3现存老虎分为6个亚种,平均体重为(   )

A.120千克 B.150千克 C.300千克 D.180千克

4现代拳击运动,目前分成的级别是(   )

A.3个 B.5个 C.15个 D.17个

5文中“拳击最大力量也不过600磅”一句的意思是说泰森的拳击力量(   )

A.非常大 B.非常小 C.不算大 D.不算小

6对“关键是老虎还要背上伤人的罪名”一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虎伤人有罪。 B.老虎的罪名其实很无辜。

C.人被虎伤很可怜。 D.人被虎伤罪有应得。

7现代拳击比赛分成不同的级别,其原因主要是(   )

A.为了比赛好看。 B.为了比赛多几个冠军。

C.为了比赛的公平。 D.为了比赛便于安排。

8根据短文的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1)短文第二部分从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大方面,将成年男性和成年雄性老虎作对比。

(2)短文第二部分画横线的句子,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人类赤手空拳挑战老虎意味着_______________。(用成语或四字词语概括)

9第三部分提到“生物的王者”“万兽之王”,说说你对“王者”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此时,严寒使海洋收敛住了轰鸣和喧哗,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母企鹅产下一年中仅有的一枚珍贵的卵。为了恢复产后虚弱的身体,也为了给64天后将来到世界的小生命预备口粮,雌企鹅不得不和丈夫分离,把孵蛋的重任交给雄企鹅,依依不舍地踏上遥远的觅食之路。于是,保护着蛋卵、直立着身躯,以一种严酷的不变的姿态,伫立在冰面上的企鹅爸爸们成了南极洲最让人刻骨铭心的一道风景。它们就这样,怀抱着不能碰、不能压、不能搁下片刻的责任,吃力地、安详地等待着,实现着做父亲的承诺,用厚实的身躯为还未出世的孩子遮挡着南极无边无际的风雪。在动物世界中,这是个特例。为了后代,它替代母亲,担当起孵育孩子的责任;为了孩子,它历经艰险,将父爱发挥得淋漓尽致。

1这是《_______》中的文段,这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企鹅妈妈要离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企鹅爸爸是怎样守护蛋卵的?用波浪线划出有关语句。

4“为了恢复产后虚弱的身体,也为了给64天后将来到世界的小生命预备口粮,雌企鹅不得不和丈夫分离。”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句。

把它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动物世界中,这是个特例。”这句话中的“特例”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在下面选择两个词语写一句话。

依依不舍  无边无际  淋漓尽致  刻骨铭心  冰清玉洁  茁壮成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文中画线句运用________________描写,体现出母亲________的情感。

【2】“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一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母亲失约未能带孩子出去玩,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  低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  好奇)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一向是(慈祥  慈爱)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  害怕),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用“/”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

2联系课文想一想,父亲每天早出晚归都干什么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这一次为什么“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局势越来越严重”表现在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

5在严重的形势下,朋友和亲人多次劝李大钊同志离开北京,但他坚决不肯,这是因为他_______,从中表现了李大钊同志________的精神。

14、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读第二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有声有光”的语句。

2根据选文内容,体会老舍先生是如何把元宵节写详细的。

(1)在第一自然段中,先写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采用________的写法突出其与众不同;然后用总分的写法描写元宵节__________的习俗。

(2)在第二自然段中,对孩子们过元宵节的场面单独进行描写,突出孩子们过节的特点是__________

3读画“ ”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描写灯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作者从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说明灯很多。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鲁滨孙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孙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得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我不会少你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终于把你盼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练练坊

1.人们爱秋天,爱它的天高气爽,爱它的云淡风轻,爱它的瓜果飘香……(仿写)

 

2.经过百劫千难,最后的成功,属于不懈的追求者。(改为反问句)

 

3.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转述句)

 

4.城市之间如此相像。(改写成比喻句)

 

5.天空中洒满了星星(改写成拟人句)

 

6.发生什么样的危险。诺贝尔毫不动摇研究炸药的决心。(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7.他想:“是的,这样的事情不能长久做下去,非停止不可。”(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8.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撕破了的湿淋淋的渔网。(缩句)

 

20、李杰严肃地说:小雨,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

改为间接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降临在中国大地上。疫情来势汹汹,它无情地将爪牙伸向了善良的人们,这场战疫中,总有人挺身而出,燃烧自己用微弱的光指引前路,他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请以“我心中的战疫英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书写规范,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