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字组词。
蔼________ 盂________ 惰________ 妨________ 帐________
葛________ 孟________ 随________ 仿________ 账________
2、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1)既然人家已经认错了,我看你还是算了吧,俗话说“_______”嘛。(填谚语)
(2)张大妈的儿子考上了名牌大学,她的病也好了一半儿,这真是“_________”。(填谚语)
(3)人都应该有进取心,俗话说得好:“____________________”(填谚语)
(4)你真的找错人了,对家电他可算是“____________________”,难怪他没办法。(填歇后语)
(5)拔河要多少人参加?这次没有限定人数,当然是“_________”了,人多力量大嘛!(填歇后语)
3、给加点字注音。
掺和( ) 正月( ) 间隔( ) 店铺( ) 吞咽( )
竭力( ) 汤匙( ) 黄焖鸡( ) 熬夜( ) 熬豆腐( )
栖息( ) 含情脉脉( ) 机杼( ) 擢素手( ) 吞噬( )
4、用下面加点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填空。
智者善抓住机会,愚者易(______)机会,科学发现的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机遇藏在人们熟视无睹的物品中、(______)的小事里。它给目光敏锐的人带来灵感,而反应(______)的人却得不到它的青睐。它给坚持不懈的人捧出成功,却给(______)的人丢下失败。机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辨识和把握它。
5、解释加点的词语,并用“/”划分朗读节奏。
常 记 溪 亭 日 暮, 沉 醉 不 知 归 路。
记:____________ 沉醉:___________
青 箬 笠, 绿 蓑 衣, 斜 风 细 雨 不 须 归。
斜风:_______________ 不须:
6、课内阅读。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慕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词中描绘的是____时节的景色,由“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2】“唱黄鸡”的意思是( )
A.黄鸡报晓
B.比喻时光流逝
C.听黄鸡鸣叫,新的一天开始了
【3】“谁道人生无再少?”这一句运用了_________的手法,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罗裙: 。
②乱入: 。
③始觉: 。
【2】怎样理解“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两句诗的含义?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
8、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人王灼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一处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非常得意。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话音刚落,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袁绍认为关羽不过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就请砍下我的脑袋。”曹操听了,十分欣赏,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去杀敌。”关羽接过酒杯,放在桌上说:“等我回来再喝吧!”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
关羽武艺高强,没一会儿,就砍下了华雄的脑袋。他回到军营,曹操忙拿起来上的酒杯递給他,杯中的酒还没凉呢。
【1】这一段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在《三国演义》中,他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后人常借用与他相关的一个事件,形容失利的局面或比喻陷入绝境,这个事件是:_______
【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单的五个字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羽战胜而归,故事本可到此为止,可作者又写“杯中的酒还没凉”的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顾整篇故事,点评一下这段选文中的关羽。再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情节试着对关羽作出更全面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背影
①我年前得了病,一天一天地人也日渐消沉。父亲每天夜里等到家人睡着后,在阳台悄悄地燃起了戒掉二十多年的香烟。我,躺在看得见阳台的床上,假寐便寐出了眼泪。
②八千里路云和月,父亲陪我从南到北直达首都求医。行色匆匆安顿好,第二天便按照别人的指点,清晨四时赶到协和医院排队挂号。等候的时候,我久久地看着地上,很多人的影子交叠在一起,我与父亲沉默无语。在地上,他的影子被很多人的影子覆盖住了。
③在协和医院看过病后,我与父亲又经别人介绍直达齐齐哈尔市。我们往返于旅馆与诊所之间,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父亲瘦瘦的身体一直站在我身边,看着我忍受针灸的痛楚。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疼痛而拒绝治疗,父亲冲我吼起来:“你以为就你疼吗?我不疼吗?”望着那双逐渐模糊的眼睛,我才懂得,父亲承受的是两个人的疼痛,我的和他的。在往后的治疗中,我的勇敢和坚强,完全来自父亲的疼痛。
④当我终于走出医院的那一天,父亲却因肠胃炎住进了医院。我站在病床边,守着因经受折磨而筋疲力尽的逐渐睡着的父亲。那晚也有月光,从薄薄的窗帘透了进来,洒在父亲身上,影子正好投在一面墙上,那样小小地蜷缩着。我久久地注视着那因呼吸而轻微起伏的影子,仿佛在欣赏一座黑黑的山脉,它有着无比的坚硬,又有着月光一样的温柔。
⑤望着那轮圆月,我心中便如放电影一般流过了这一段八千里外求医、父亲与我相依为命的日子。月亮上的一滴水,渐渐挂上我的眼角。墙上那个躺着的影子微微动了一下。我突然想到,我凝视着的,正是父亲真实的生命,而不是一个影子,因为在我流泪的那一刻,影子不会颤动。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______
(2)互相依靠着生活,谁也离不开谁。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3】“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_______的《满江红》。在第②自然段引用是为了说明_______。
【4】“你以为就你疼吗?我不疼吗?”孩子的“疼”指_________;父亲的“疼”指_________;父亲吼出的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山脉”既是“坚硬”的又是“温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照应文题,文中有两处写到“影子”。第一处是__________的时候,第二处是________的时候,后者比前者笔墨多,且有深刻的议论,是因为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浏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安静——_____ 生疏——_____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除夕是热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们逛庙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其中“光景”一词可以用下面哪个词代替( )
A.景色
B.情形
C.光线
D.时候
12、短文。
寄小读者(有删节)
冰心
①小朋友!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容她爱你?
②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的,不迟疑的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③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________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惟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
④假使我走至幕后,将我二十年的历史和一切都更变了,再走出到她面前,世界上纵没有一个人认识我,只要我仍是她的女儿,她就仍用她坚强无尽的爱来包围我。她爱我的肉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前后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
⑤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作响。海波如山一般的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天 a ,鸟儿 b ,走兽 c 到它的洞穴。
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变更!
【1】第①段加点部分“有一个人”指的是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入第③段横线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何等刚强,何等无余地!
B.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
C.何等勇敢,何等伟大!
【3】第③段中,母亲爱女儿的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写万物毁灭那可怕的情景,有何作用?用原文句子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段有三个比喻句,请你找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入第⑤段a、b、c处恰当的词语是( )
A.旋转 回窝 藏
B.飞舞 归巢 躲
C.飞转 归巢 跑
D.打转 回家 躲
【7】你对母亲的感情是怎样的?读完冰心的这篇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请简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我的故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绿树成阴的小村庄。在故乡的小山坡上,小溪旁,盛开着一簇簇火一样红、雪一样白的小野花,村里的孩子们都叫它“无名花”。
春天,我来到山坡上,那些无名花在春风里频频点头,好像向我传递春天的信息;夏天,我来到小溪旁,那些无名花舒展腰肢向我招手,仿佛对我倾诉大自然芳香的话语。每当我看到它,就从心底涌出一股无比欢畅的爱意。我喜欢无名花,我尊敬无名花。
清晨,阵阵幽香把我吸引到无名花的身旁,只见晶莹发亮的露水像一颗颗珍珠在无名花的花叶上滚动。远远看去,那一片片无名花好像一片片彩云铺在山坡上,把大地打扮得非常美丽。傍晚,我站在村口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无名花,分不清哪儿是晚霞哪儿是无名花。朴实无华的无名花啊!色彩缤纷、万紫千红的花圃里没有它的身影,它不与各种名贵的花卉争奇斗艳,只愿与茫茫的野草作伴。它不要人们的照料,只要在泥土里、雨水中吸取一点点养料和水分,来维持自己并不太长的生命。它完完全全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人们:它的花美化环境,它的叶、茎是牲畜的好饲料,当它的生命结束时,又把自己的身躯化作肥料滋养大地……
无名花是坚强的。人们从它的身上踩过,牲畜在它的身上践踏,它不委屈、不叫苦,仍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为绿色的山坡增添色彩,为人们的生活编织锦绣……
啊!朴实无华的无名花,我喜欢你,我尊敬你,因为你是无私、坚强的花。
【1】文章第三、四个自然段末尾都用了省略号。在下列表示意思正确的序号下画“∨”。
(1)表示内容省略。 (2)表示断断续续的语气。 (3)表示话没说完。
【2】文章第三自然段写无名花是(_______)的,第四自然段写无名花是(_______)的。
【3】本文第二、三自然段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6】用横线画出描写无名花“无私”的语句;用曲线画出描写无名花“坚强”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百家饭
我小时候很顽皮,人家爱叫我“小猴”。有一次爬树,快爬到高高的树顶了,脚下一闪,幸亏后背的衣服挂在枯枝上,才没掉下来。 大人们见我倒挂在半空中,吓得赶紧到树下用手接我。而我偏不往下掉,于是几个大人上树把我救了下来。大人们吓得脸都变色了,我却一点儿事也没有,回到地上,照样又去玩儿了。有一次,我跟小伙伴们追着玩儿。许多孩子在我后面穷追不舍,我没命地狂奔,一不小心冲进了一个未加盖的粪坑。幸好这粪坑刚清理不久,我才幸免于难,但下半身已是臭气熏天了。我妈妈用一块肥皂整整给我洗了八次才罢手。按农家的说法,孩子掉到粪池里得消除晦气,办法是吃“百家饭”。几十名孩子被大人们发动起来,分头到村子里挨家挨户地乞讨煮百家饭的粮食。乡亲们知道是讨百家饭,不管家境如何,多少都要给一点儿,什么白米、红米、赤豆、绿豆、精米、香豆……反正只要是粮食,什么都行。乞讨的人家越多越好,其数不限于一百家,不到一百家或超出一百家都没关系。
孩子们去乞讨,大人们便动手在我家门口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露天的大锅台。这锅台很简单,三块大石头中间搁口大锅。等孩子们全回来了,把所有乞讨来的粮食淘洗干净,放在大锅里,切上肉丁.火腿丝,还放上盐。配料讲究,目的是要让大家把饭全吃光。孩子们像过节一样高兴,早就拿着碗筷,猴急地等在锅旁了。
不时地从饭锅里透出一阵阵扑鼻的香味。好不容易才盼到饭熟,大锅盖一开,那真叫好看,绿豆是绿莹莹的,赤豆是赤红色的,白米是白白胖胖的,红米是红彤彤的因为有肉丁、火腿丝,饭是油光光、香喷喷的,引得人直流口水。来吃百家饭的人是越多越好,一律围着锅台站在露天里。人人都放开肚皮吃,直到吃得锅底朝天为止。孩子们不等锅底朝天,小肚皮早吃得滚圆滚圆,裤带一松再松,裤腰滑到了大腿根。
奶奶和妈妈见吃光了饭,脸上绽放出喜悦的红光,大概是庆幸我消灾消难了。尽管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留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我估计,百家饭不容易吃到,是因为掉进粪坑的人毕竟太少了。
【1】百家饭是用从“百家”乞讨来的粮食做成的,按农家的说法,吃百家饭是为了( )
A.当地节日的习俗
B.祈愿丰收
C.祝福平安
D.消除晦气
【2】文章开头写“我”小时候调皮的事,主要作用是( )
A.体现孩子的童真童趣.开心顽皮
B.为后文作铺垫,引出所写的话题
C.总领全文
D.无关紧要,可删去
【3】文中画“—”的句子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煮熟后的百家饭的诱人?( )
A.嗅觉和视觉
B.味觉和视觉
C.嗅觉和听觉
D.味觉和听觉
【4】“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为什么留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其中的原因不包括( )
A.百家饭配料讲究,让人直流口水。
B.百家饭里藏着奶奶和妈妈对“我”的关心。
C.煮食百家饭的过程体现了浓浓的乡土情。
D.掉进粪坑的经历令“我”难忘。
【5】随着时光的流逝,像百家饭这样的传统习俗,有的变淡了, 有的变模糊了,有的消失了。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是任其消亡还是加以保护?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换。
(1)既然吴王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劝阻呢?
(2)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16、句子练练坊
1.人们爱秋天,爱它的天高气爽,爱它的云淡风轻,爱它的瓜果飘香……(仿写)
2.经过百劫千难,最后的成功,属于不懈的追求者。(改为反问句)
3.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转述句)
4.城市之间如此相像。(改写成比喻句)
5.天空中洒满了星星(改写成拟人句)
6.发生什么样的危险。诺贝尔毫不动摇研究炸药的决心。(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7.他想:“是的,这样的事情不能长久做下去,非停止不可。”(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8.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撕破了的湿淋淋的渔网。(缩句)
17、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桂林的山真奇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型转换
1.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会很成功。(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训练营
①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被满面笑容的外公叫进房里。(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累得不行了,不得不休息一会儿。(改为一般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已经快晚上八点了,你怎么还不回家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每个人都是天才》一文,给了我很深的启示。
改成反问句:
(2)语文对我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修改病句:
(3)“冬天来了,大雪下起来。”用上合适的修辞手法把这句话写得更生动。
(4)爷爷要去长城。
改为双重否定句:
(5)带走了 童年的 风筝 梦想 我
组成陈述句: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21、习作。
“特别”的意思是不一般,与众不同。小学生活中,你一定经历过很多特别的事:一段特别的旅程,一场特别的活动……你也一定遇见过很多特别的人:特别的老师,特别的同学……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一些特别的风景、特别的礼物,也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取小学生活中的一份“特别”写下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要求:(1)题目自拟。(2)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