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玉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四字词语。

想到即将要与母校、老师和同学分别,我真有些______。回想到刚入学那时,我们是一群___________的儿童,在老师_________的培育下,我们长成了_________的少年。还记得课堂上我们__________,常常为了一个问题争得______;还记得绿茵场上留下了我们拼搏的汗水,每年的运动会我们全班同学___________,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六年的__________积淀成真挚的深情,如今我们已成了___________的好朋友。在临别之际,我祝愿每一位同学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______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______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______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______

5.夜幕降临,蝙蝠就从家里走出来了。______

6.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______

7.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______

8.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tōng xiāo_____ shū jí_____ yán jùn_____

lì yì_____ jiān yìng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fěi cuì_____ chú chuāng_____  tóu xián_____ jī xiè_____

cán bào_____   zhēng róng_____ bō xuē_____  róng yù_____

以上汉字中,属三拼音节的是_________,整体认读音节的是______

5、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在家长的帮助下听写。

梗概   畏惧   寂寞   宴会   缺乏   书籍     聊天   栅栏

控制   借贷   剔出来   侵袭     倾覆     稍微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

中庭地白树_______  今夜月明人_______

2前两句诗描写出了景物_______的特点。

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月光的皎洁。

B.第二句诗中的“湿”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C.末句中的“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思念家乡和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情感。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①僵卧:指卧病在床。②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③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戌守边疆。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④夜阑:夜将尽。

 

1诗中“僵”与“卧”描绘出了诗人_________的处境,对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与“不自哀”形成对比,表现了陆游坚定的报国之志

B.展现了陆游晚年的凄凉与不得志

2诗的前两句逐层深入,其中“_______”和“_______”两字体现了这种递进。

3判断下列关于古诗后两句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古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和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渴望杀敌报国的志向,读来悲壮苍凉。______

②“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着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处境和命运。______

8、阅读下面的古诗,结合材料,完成练习。

咏煤炭

[明]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jué)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注释)①混沌:指世界还没有开辟以前的状态。这里指大地。②阳和:原指暖和的阳光,这里借指煤炭所蓄藏的热能。③爝火燃回春浩浩:煤炭燃烧给人们带来温暖,就像春回大地一般。爝火:小火把。浩浩:本意是形容水势大,这里引申为广大无际。④元:本来。⑤铁石犹存死后心:铁石虽然变成了煤炭,但它依然造福于人类。⑥苍生:老百姓。

 

材料:于谦生平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州人,明朝名臣。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后先后升为御史、兵部右侍郎。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而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于谦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

于谦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1诗中能够体现诗人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诗句“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以“_________”称“煤炭”,再以“_________”指煤炭所蓄藏的热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

3诗中画横线的句子象征意义丰富,寓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是咏物诗,所用写法是_________。表面上是咏_________,实际上是明志向,表达了于谦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语段赏析

天空已变成了一片墨绿色。抬头望去,外公头上顶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一半是灰蒙蒙的。“外公,伞歪了。”外公笑眯眯地说:“没歪呀!”我困惑了:“怎么没歪?明明是歪向我这边了呀!”外公笑而不语。

回到家里,我发现外公的一边肩膀都湿透了。“外公,你的肩膀都被淋湿了,快擦干呀!”“你有没有淋到呀?”外公问。“没有啊,那把大伞把我整个都包住了。”外公开心地笑了起来。

1外公头上顶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一半是灰蒙蒙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困惑的意思是:______ ①不理解   ②感到为难。

3听到说没有被雨淋湿,外公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短文,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 11分)

扫雪姑娘http://w下雪了,一夜之间,古城变成银色的世界。

清晨,我走出家门。嗬!那笔直的长安街好似一道银河,显得平坦舒展,一眼望不到头。

街道两侧的枫树红叶早已落去。一棵棵枫树的枝条上积满了洁白蓬松的雪,多么像一位位白衣仙女到了人间!

我坐上公共汽车。由于车多雪厚路滑,行驶速度放慢了许多,停停走走,走走停停。在来往车辆的缝隙中,我看见几位女清洁工,正争分夺秒地扫着地上的积雪。在白茫茫的雪海中,那火红的头巾,杏黄的纱巾,好像大地上绽出几朵鲜花。车缓缓行进,来到那几位姑娘的跟前,只听戴头巾的姑娘说:小李,咱们比赛吧!于是,她们一个个挥动铁铲铲个不停,挥动扫帚扫个不停,推着小斗车跑个不停。一阵阵铁铲铲雪的叮当声,扫帚扫地的嚓嚓声,斗车运雪的吱嘎声,伴随着姑娘朗朗的笑声,传入我的耳际。几位乘客将手伸出窗外,向她们表示谢意:辛苦了,姑娘们!车下的几位姑娘露出了笑脸,齐声说:不辛苦,不辛苦!又是一阵叽叽嘎嘎的笑声传入车厢……

车子继续慢行。站在我身旁的一位姑娘用一种轻蔑的口气,对她的同伴说:扫大街的,多没出息。那位同伴姑娘答腔说:还比赛呢!比赛能多几个钱!我不满地瞧一眼这两位穿着洋气的姑娘,心想:衣着打扮得入时,难道就美吗?车下那几位满头大汗的姑娘,才是美的。她们为他人清扫前进中的障碍,开拓新路,她们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她们的劳动是高尚的,她们的心灵是美好的。

车到站了,我下了车。那扫雪姑娘的朗朗笑声,依旧回荡在我的耳际。

(1)本文按地点变换分三个层次。请用数码与“‖”线标于各段首位。(3分)

(2)本文第(   )段是重点段,段意是  

。(2分)

(3)文中有一个最能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中心句,请抄在下面。 (2分)

 

 

(4)对清洁女工的劳动,第四自然段有很具体的细节描写,请用 画出细节描写的句子。 

(5)找出文中的反问句用   画出来,然后改成陈述句写在这。(3分)

 

 

11、阅读与理解

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候

这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每天忙碌的人熙熙攘攘。八点三十分。装满乘客的地铁缓缓起动,向下一个站点驶去。

当列车行驶到两个站点中间地段时,突然一片漆黑,车也慢慢停下来。车厢里的人一下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的如同马蜂窝从树上落到地下。有人大声骂司机:“真是个笨蛋!”也有人说:“养你们这些人有什么用,简直是一群废物。”

司机解释道:“突然停电,这是一次意外事故,我马上与调度中心联系。”司机在黑暗中摸出手机,拔完号码后没有任何信号。

这是一次意外停电,波及全市。始料不及的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停电搞蒙了,通讯中断,交通阻塞,整座城市近乎瘫痪。地铁里的人如同无头苍蝇,纷纷掏出手机与外界联系,却都没有信号。有人用打火机照亮,得到片刻的安慰。女人哄着不断哇哇哭叫的孩子。有人说:“我好不容易找到这份工作,迟到会被炒鱿鱼的。”有人说:“我与客商约好,签一份额为三百万元的合同,失约可能会使合同泡汤的。,”也有人说:“等出去了,一定要起诉地铁公司。”黑暗像一只无情的大手,捏得人喘不过气来。哭声、骂声、叹息声不绝于耳。有人说:“等一等吧,地上的人不会不管我们的。”

突然,黑暗中传出一个女孩稚嫩的声音:“妈妈,太阳落山了!”,妈妈说:“宝贝,乖,天黑了,宝宝睡觉觉……”妈妈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大家静静地听着,情绪渐渐地稳定下来,各自想着心事。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我心脏病犯了,没带药,谁有急救药……”旁边的人就问:“谁有药?”人们开始纷纷问着,一个接一个往下传。终于有人说:“我有。”接下来就听到急急忙忙的翻找声。

“找到了!找到了!”那人边说边把小药瓶递给挨着他的人,这人接过药瓶又传。递给下一个人。没有人组织,药瓶却像接力棒那样被有序地传递着。

“唉呀!”一声惊叫,药瓶不知传到谁的手里时不慎掉到地上,那人急忙俯下身在地上摸,整个车厢的人都俯下身在地上摸,仿佛药瓶会在黑暗中流窜到车厢的任何一个角落。终于有人说找到了,把药瓶又传下去。有过落地的教训,接药瓶的手就格外认真。药瓶很快就传到病人手里。黑暗中,不知是谁递过一瓶水,病人吃完药安静了下来。

不知又过去了多长时间,与外界还是没有一丝联络。有人提议往下一出站口走,立即有人响应,有人用打火机把自己的衣服点着了照明。立即有人大声喊:“快灭掉,烟能使人窒息!万一引起火灾一个人也别想跑掉!”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把火扑灭了。刹那间,光明消失了,重新又回到黑暗的深渊。人们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憎恨黑暗,也没有过像今天这样渴望光明。

这时,有一个大声喊道:“大家手牵手跟我走!”

话音刚落,人们就主动地手拉着手排成了长队。那人又问:“有没有没牵手的?”当确认都牵好手后,那人就带头向下一出站口走去。黑暗中,那带头的人不时被绊倒,但他爬起来再走,不知摔了多少跤。“后边的人有条不紊地跟着,没人说话,只有脚步声。”

人们终于从黑暗的地铁中走出来了,领头的人衣服刮破了,脸和手都碰出了血。更让人意外的是,人们发现,领头的这个人竟然是个盲人。

1梳理故事情节,用简洁的文字填写下面的方框。

突然停电,地铁车厢里怨声四起 → 母女对话,众人情绪渐稳定 → ______________  →  有人点燃衣服照明,几人把火扑灭 →  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两个句子,想一想加点词用得是否恰当?如果用得恰当,请说说它的好处;如果不够恰当,请找出一个更好的词语替换它,并说说事由。

①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

②有过落地的教训,接药瓶的手就格外认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突然停电时人们躁动不安的状况。仔细阅读第⑤段,感受一下母女对话后地铁车厢里的氛围,并在下列横线上写一句话,描写出当时特有的宁静。

此时,车厢里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个片段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灾难来临时,该如何应对?本文给你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检测台

地震中伟大的母亲

孩子的母亲在被救援人员发现的时候,她的生命已经被垮tā tān 的房子带走了。透过废墟,救援人员看到她死亡的奇怪姿势:双xī qī)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只是身体被压得变了形。然后人们发现这位母亲身下还有一个活着的孩子。

经过一番努力,救援人员从她身下抱出了被包在小被子里的孩子。因为母亲身体的庇护,孩子毫发无伤,还在安静地睡着,神情恬静。随行的医生在给他做例行检查的时候,发现了一部塞在小被子里的手机,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那一天是2008 5 12 日,当母亲忍着(巨 剧)痛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距母亲节过去才一天。其实言语没有办法来形容灾难中母亲的伟大,我们也相信当这个孩子长大之后知道母亲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时候,会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因为母亲的爱会永远陪伴他的一生。

1“√”画出括号里正确的拼音和汉字。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毫发无伤 ——_________

恬静 ——_______

3画线的句子中,第二次生命指的是什么?与之相对应,思考一下,第一次生命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母亲死亡姿势的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这个孩子长大后知道了母亲的事迹,看到了母亲留下的手机短信,会有什么话想对母亲说呢?请你替他拟写一条回复母亲的手机短信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共2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看国家地理频道,最喜爱各类野生动物。每每看过,总会感慨自然界的动物活得难啊!

觅食固不易,生存更危险;万物相侵害,一环扣一环。好不容易一口一口衔食喂大的小鸟,让黄鼬一下就连窝端了,她窝里还有一群小崽子;刚出壳不久的小海鸥、小企鹅,硬让贼鹰从父母脚底下给叼走了;至于羚羊、角马之类食草动物,时刻都在肉食动物的窥伺之中,不得安宁……危乎险矣,弱肉强食。野生动物的那点自由,需要何等的血的代价!

由此便想到狗狗以及同类,不能不佩服,聪明!以狗狗之肥胖、鲜嫩、笨拙,在野生环境下绝活不过三天,肯定被吃得连骨头也不剩。可是现在,它比人吃得还好,睡得比人还安心。它的生存环境和野生动物一比,那它见的世面就大了!

狗是动物中最聪明的,它看起来是投靠了人,做了人类的奴才;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它是利用了人,揣摸透了人的弱点,让人心甘情愿地成了它的仆人。

人不是最虚荣、最有领袖欲吗?那好,它迎合你,服从你,忠诚于你,让你高高在上,满足你这点小爱好。

人不是最怕寂寞,最怕空虚吗?那好,它装憨卖傻,活力二八,跟随左右,陪伴终生,使你觉得最堪信赖的是犬不是人,所以有个亿万富婆临终把遗产给了爱犬而不给儿孙。

至于你舍不得吃肉而给它吃肉,你为它洗澡、治病、打针、梳毛、遛弯儿,它吃得香了你高兴,它屙不出屎来你蹩劲儿……如此服务,渐成习惯,回头一想,咦,似乎还没对哪个人这么有耐性过!

这不是,你让狗耍了,明知道你也愿意。而且,它绝不愁濒临灭绝。它的一个狗儿子明码标价,它还没生,就有一大群人等着买呢!它不愁计划生育,也不怕难产,有医生给它做剖腹产手术呢!

要说狗现在过得比人好,一点不过分。住高楼别墅,乘豪华轿车,真是钟鸣鼎食、锦衣玉佩、公子哥儿、淑女名媛。可是人弄得这些,得奋斗一辈子还不一定行,狗呢,一点劲儿不费,嘿嘿,坐享其成!

你说,是狗聪明还是人聪明?

(1)第二节中写到野生动物的生存艰难,目的何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狗狗见的世面比野生动物的大,你能结合文章说说它都见过哪些世面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狗是聪明的?(用文中的话回答)(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以从文章中看到人的哪一些弱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总结一下狗聪明在何处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文中找出两句你认为幽默的句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双旧军鞋

这是个彩霞似火的傍晚。一位公安干警来到街上的一家修鞋店,问道:“师傅,上个星期是不是有位高个子的干警来这儿修过鞋?”

鞋匠端(祥 详)着眼前的这位干警,迟疑了一下说:“你是来替他取鞋的吧?”

“是的,我是他的所长。请问要付多少钱?”

鞋匠漫不经心地从柜台最下层取出那双早已修好的旧军鞋,随口说道:“你就付三块钱吧。”

所长付过钱,当他要接过鞋匠递给他的那双鞋时,双手不住地颤抖。

“你……你怎么啦?”鞋匠吃惊地问道。

“一位多好的干警啊!”所长沉痛地说,“上个星期,在一次执行‘严打’任务时,几个歹徒被我们公安干警围困在一间(仑 仓)库里,他奋不顾身地带头冲了进去,与歹徒展开了(搏 博)斗。就在这时,一个丧心病狂的歹徒引(暴 爆)了一捆炸药,歹徒被炸死了,他却不幸失去了双脚……”

“啊——”鞋匠张大了嘴,呆住了。

所长用低沉的声音接着说:“这双鞋他已经用不着了,他特意让我把钱付给你,谢谢了。”说完,大步走了。

鞋匠望着这双旧军鞋,俯下身子,拿出鞋油把它擦得乌黑发亮。

鞋匠恭恭敬敬地把这双旧军鞋放在柜台的最上层。他久久地凝视着,觉得只有这双鞋,才是世界上最珍贵的。

【1】给括号中正确的字打“√”。

【2】文中与“鞋匠漫不经心地从柜台最下层取出那双早已修好的旧军鞋”相照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奋不顾身地带头冲了进去,与歹徒展开了搏斗。”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照样子写句子。

例:托米说:“我爸爸就和我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托米说,他爸爸就和他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1.苏小明对班长说:“我要像你一样团结同学,热爱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候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

(1)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转换句子。 

例:父亲说: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 

父亲说,他的糖葫芦蘸得均匀。 

他经常说:还不如我闺女呢,太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她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袁隆平说:我是一个不怕失败的人,有时候,我的灵感还是从失败中获得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仿佛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点绿洲。(仿写句子)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第四部分:习作。

题目:晒  

字在词典里有三个义项:①暴晒、晒干,如晒被子、晒书、晒太阳”;②置之不理,慢待,如我把他晒在那儿”;③展示、交流,与人分享,任人评说,如晒工资、晒收藏、晒幸福”。

要求:(1)根据自己的生活和理解,将标题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400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