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帐篷 一(____)轮船
一(____)海风 一(____)围巾
一(____)荒岛 一(____)破帆
2、为下面的诗句用“/”划分节奏
神 龟 虽 寿,犹 有 竟 时。
腾 蛇 乘 雾,终 为 土 灰。
3、默写《迢迢牵牛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组词。
币_______ 蒸_______ 辈_______ 挪_______
巾_______ 丞_______ 翡_______ 娜_______
5、默写诗句
1.于谦是一个令人尊敬和佩服的人,于国他是忠心义烈,挽救当时岌岌可危的明朝;于民他能够为民请命;于己他清正廉洁,为官时是一马一便服,更无它物,死时也是家无余财。这也正应了他的那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司马迁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在面对塞外恶劣的气候条件时,不禁抒发自己出自己的雄心壮志及怀才不遇的愤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托物言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解释下列字词。
乃:___________ 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
A.这首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春雨,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和灵性,诗人对雨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B.本诗的中间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
C.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夫带来丰收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
D.本诗最后两句写想象中的雨后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好”雨的喜爱与赞美
【4】我们常用“___________”这句诗来形容春雨,也用它来赞美教育工作者默默奉献的精神。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2】“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____________的特点。
【3】请结合古诗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
,只有敬亭山。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他在敬亭山上看到了 _____________的景象。
【3】古诗前两句中的“___”和“____”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世界,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古诗的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和____的相知之情 。
【4】这首诗中诗人的心情应该是( )
A.孤独 B.高兴 C.悲伤
9、
【1】浏览电子借书信息表,可以看出借阅《生命的密码》的同学是( )。
A. 谈家桢 B. 杜晓文
C. 王明宇 D. 岳小兰
【2】《生命的密码》是一部( )。
A. 历史小说 B. 科普作品
C. 童话故事 D. 人生美文
【3】浏览借阅须知,《生命的密码》的借阅者最迟的归还日期是( )。
A. 2016年12月20日
B. 2017年1月20日
C. 2017年12月20日
【4】综合上边的信息,《生命的密码》这本书属于( )。
A. 班级图书馆 B. 学校图书馆 C. 家庭图书馆 D. 社区图书馆
10、快乐读书吧
谈创造性思维(节选)
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6分钟之后,也可能在6个月之后、6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
(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持之以恒:___________
(2)压制: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句,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研究结果表明,有些人缺乏创造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陌生的红苹果
①一个微寒的夜晚,我搭上了从广州开往长沙的第58次列车。
②我躺在铺位看杂志,听到一声温柔的(A):“小姑娘!”侧过脸,对面铺位上那位陌生妇女扬着手里的一只红苹果,对我说:“喜欢吃这个吗?”我笑笑,摇摇头。那妇女硬是把苹果塞到我枕边,我只好有礼貌地(B)。
③夜深人静,拿起那只红苹果仔细地看,那是一个很精致圆润的华盛顿苹果,发出诱人的香甜。她不认识我,凭什么送我苹果呢?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一口“陌生人”送的苹果,结果中毒了……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
④第二天一醒,发觉对面的铺位已经空了,苹果仍在我枕边,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
⑤“小姑娘,早上好!我知道你怀疑我的好意,不敢吃。女孩子出门在外多一个心眼是好的,不怪你。苹果是我到广州开会时一位朋友送给我女儿的,可我女儿正在北京读大学。昨天一见你,便觉得你很像我女儿,一样留着长头发,一样长着大眼睛,一样穿着牛仔裤,一样喜欢躺着看书,于是我猜你也和我女儿一样,喜欢吃苹果……”
⑥我很内疚,她能把我想象得同女儿一样可爱,而我却没有把她想象得像母亲一样可信。
⑦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
【1】根据短文内容,文中A、B两处的括号里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____和____。
A.呼唤 B.呼喊 C.道歉 D.道谢
【2】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中“警惕”的意思是____
A.犹豫不决 B.高兴、愉快 C.小心谨慎 D.觉察
(2)“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的原因是____
A.“我”并不喜欢吃苹果
B.“我”怀疑妇女的用意,不敢吃
C.“我”接受的是一个陌生人的苹果,觉得不好意思
(3)“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除了这个“苹果”,“我”还得到了____
A.很多红苹果
B.那位妇女给“我”的纸条
C.那位妇女对“我”的关爱
【3】文章的结尾用“……”结束了,如果直接写出还得到了什么,不是更清楚吗?你认为哪种结尾表达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一口‘陌生人’送的苹果,结果中毒了……”你读过这个童话故事吗?能不能再提供一点有关这个童话故事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中的“我”以及那位陌生妇女,哪一位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请选择其中一位,谈一谈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应该如何对待陌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了解你的生物钟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迈克尔·杨,因为他们发现了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所谓昼夜节律,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生物钟。
事实上,生物钟是一门古老的学问。1792年的一个傍晚,法国天文学家德梅朗发现含羞草已经“睡觉”了——它的叶子合上了,而白天时它的叶子是张开的。他感到好奇,如果含羞草持续处于黑暗环境中会产生什么变化?后来他发现,尽管没有日光照射,含羞草的叶子每天仍然保持其正常的规律性变化。显然,植物“知道”太阳的位置,知道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黑夜。德梅朗是发现昼夜节律的第第一人。
后来,其他科学家发现不只植物,动物也通过生物钟帮助自身适应环境的日常变化。一天24小时并不是地球上唯一的时间结构,除它之外还有潮汐时间、月亮周期和以年为单位的周期。生活在海里的动物受潮汐影响较大。以年为周期出现的现象有候鸟迁徙、鲑鱼洄游、爬行动物冬眠等。还有一些生物的生活周期令人费解,比如珊瑚虫会在繁殖季节满月的午夜一起产卵。后来,科学家发现珊瑚虫体内有一种光传感器,能感知满月时的光线。从新月到满月,在月光逐渐增强的过程中,它们体内的传感器基因随之渐渐活跃,充当了满
月之夜产卵的触发器。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找到了哺乳动物生物钟的位置所在。动物眼睛后面的下丘脑有两个很小的区域,现在被称为视交叉上核。视交叉上核只有1/4颗米粒大小,由大约2万个神经细胞组成。这两个区域的神经元连接视网膜,负责对光明和黑暗的周期性反应,被称为中央生物钟。
除中央生物钟外,人体还有很多外周生物钟。2014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约翰·霍格尼斯发现,哺乳动物近一半的基因活性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他绘制了小鼠12个不同器官中成千上万个基因的24小时表达模式,包括心脏、肺、肝脏、胰腺、皮肤和脂肪细胞,制作出哺乳动物基因荡振“图谱”。
令人惊讶的是,控制基因活性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并不一定来自大脑。如果把肝脏细胞养在培养皿中,它也会很快进入24小时节律。“人体只有一个生物钟”的概念已经成为过去时。目前的研究认为,人体中数以千计甚至百万计的生物钟,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它们独立运行,但又相互通话、相互协调。
【1】人们平常所说的生物钟就是( )
A.分子机制
B.昼夜节律
C.生物自带的时钟
D.生理学和遗传学
【2】“后来,其他科学家发现不只植物,动物也通过生物钟帮助自身适应环境的日常变化。”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总结上文 B.引起下文 C.承上启下 D.点明中心
【3】文中画“_____”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列数字
【4】根据人类对生物钟发现和研究的过程判断,“外周生物钟”在这一过程中的位置是( )
①植物生物钟→②动物生物钟→③中央生物钟→④生物钟网络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5】短文第二到六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
A.事情的发展顺序
B.时间顺序
C.发现结果的并列排序
13、课外阅读
雕像
一位致富不忘家乡的农民企业家出资修了一座跨河大桥。
大桥竣工后,企业家找到一位颇有名气的雕塑家,请他塑一尊人物石雕立在桥边。
企业家说:照片我没有,但请您听听这个故事——
20年前一个夏日的傍晚,山洪暴发,天昏地暗。一个放学归来的少年躲在河边一棵孤柳下浑身湿透,惊恐地盯着面前咆哮的河水。突然,少年听到一声声呼唤:狗子——狗子——
少年隐约看见河对岸母亲顶着一块儿塑料布艰难地走来了,可河上的小木桥早被洪水冲走了。母亲也看见了儿子,来不及挽起裤腿便踏进湍急的河里。突然,一股更猛的洪水奔涌过来,母亲一闪不见了。少年急了,跟着洪水往下游跑。
良久,母亲又被洪水托了起来。
娘!娘——少年哭喊道。
母亲被浪头掀起的片刻,用了最大的声音喊:狗子——饭在灶膛里……热着——有20块钱在床上的棉絮里……母亲话音未落就被洪水卷走了。
后来少年辍 _______(chuò zhuì)学了。少年用母亲积攒下的分分角角到镇上做生意,一直到今天。
企业家讲到这里声音有些哽咽 _______(yān yè)了,他说:“您知道,那少年是我,我要给母亲塑一尊雕像。”
那一夜雕塑家失眠了,那场景总缠绕在脑子里。雕塑家开始了自己雕塑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幅作品的创作与雕刻。
雕像揭幕 _______(mù mò)的那一天,当这位农民企业家亲手掀起雕像上的红绸时,他惊呆了,久久不语——风雨中,一位头发凌乱的母亲顶着一块儿雨布,佝偻着腰,神情焦急地呼唤着……母亲的背后,映衬着彩虹一样的跨河大桥。
企业家紧紧抓起雕塑家的手:“谢谢您!谢谢您!”企业家的声带颤 _______(chàn zhàn)动着,眼睛闪着泪光。随后他说:“工钱多少?您说个价!”
雕塑家轻轻推开企业家的手,郑重地问:“你说呢?”
【1】给文中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咆哮:________
(2)颇有名气:________
【3】读文中画“﹏﹏﹏”的句子,想想这尊雕像表现出了怎样的深刻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说说雕塑家想表达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简要评价文中的三个角色。
企业家:________
雕塑家:________
母亲:________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再读《诫子书》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选编在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16课,是关于家教、家风、家训的一篇优秀作品,短短百十个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情深意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治学的经典。
文章开篇第一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告诫儿子要从宁静的生活中提高自身的修养,从节俭的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品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则是从反面来论证淡泊名利才能明白自己的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接着讲述学习和成才的观点“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学习需要安静的环境,安静的心境,没有安静的心,整天胡思乱想是行不通的。要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就必须学习。不学则无术。“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又是从反面来论证学习和成才的逻辑关系。要有远大的志向,并且为了梦想而努力学习,这样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
在阳光下,众生平等,在梦想面前,众生平等。诸葛亮被称为“卧龙先生”,在蜀国被任命为丞相,主持全国政务,但他却能做到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并且还告诫儿子也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确值得后人尊敬。他教育子女要修身、治学,否则时光荏苒,岁月匆匆,意气风发的少年一转眼就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意志随着时光的流失而消失了,最后一无所成,悲守穷庐,到那时候悔恨还有什么用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悔又能怎样?
再读《诫子书》,以自己之亲身经历教育后人:要静心学习,淡泊名利,要有梦想,要有志向,并且要为了这个目标去努力奋斗!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____________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____________
【2】《诫子书》是(____)写给(____)的家书,目的是告诫儿子要(__________)。
【3】本文是读后感,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中的主要人物,你还知道有关诸葛亮的哪些故事情节?请列举2----3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魔术变变变。(按要求变句子)
(1)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来我家住几天。”(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白。(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说:“两周前我就让人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钥匙在我这里。”(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放学的路上,一个人向家里走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句子改写成“被”字句。
1.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漂亮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
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的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老虎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这句话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婆问我:“你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我不信你考了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题目:《及时雨》
《水浒传》中有一位“及时雨”宋江,每当江湖朋友有难之际,他都会伸出援手。在生活中当你寒冷时,有人送来了棉衣,这也是“及时雨”;正苦闷时,来了一个善解人意的朋友,这也可以说是“及时雨”……在你的身边有这样的“及时雨”朋友吗?愿不愿意把他介绍给大家。提示: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多种描写方式相结合,内容具体,字数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