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1鼎”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第6画的笔画名称是(    )

2精”的解释有:①经过提炼或挑选的。②完美;最好。细。④精通。⑤精神;精力。⑥机灵心细。在下列词语中“精”应选哪种意思?选一选。

兵简政(  )    益求精(  )

博而不(  )    明强干(  )

会神(  )

 

2、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___发光

意味___

______

 

 

3、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填空。

日新月______  星罗______  心潮起______  ______流离 眼花______

  在“文革”那个动乱的年代,爷爷漂洋过海去了美国。30年后,爷爷终于回到了梦魂牵绕的故乡,结束了在海外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一天,爷爷登上东方明珠塔,俯瞰黄浦江两岸高楼大厦__________________,真是令人__________________。看着眼前的一切,爷爷__________________,激动地说:“家乡的变化真是__________________啊!”

4、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写词语。

面对kùn jìng____,lǐ zhì____的人会kòng zhì_____好自己的情绪,冷静地分析自己的chǔ jìng____,xīn píng qì hé ____地解决问题……当别人都替他捏把汗的时候,他还会反过来kuān wèi____别人:“人总有dǎo méi ____的时候,但要知道:塞翁失马,yān zhī fēi fú____。”

5、根据语境填空。

1)春天是什么?是杜甫笔下的春雨: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是白居易记忆中的红花绿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贺知章歌咏、赞叹的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月春风似剪刀;是黄四娘家的蝶舞莺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在娇莺恰恰啼

2)诸葛亮是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他___________(特点),我最喜欢的关于他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我能写一条关于他的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索溪峪的》的作者是从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四个方面来写索溪峪的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陶者①

[宋]梅尧臣

陶②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③。

十指不沾泥,鳞鳞④居大厦⑤。

注释:①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②陶:同“掏”,指挖土烧瓦。③无片瓦:没有一片瓦。④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⑤大厦:高大的房屋。

【1】判断下列关于古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陶者很有奉献精神,挖尽自己门前土,为别人建房,而自己房上却无片瓦。( )

②“尽”是“完”的意思,说明陶者把门前所有的泥土烧制成砖瓦,不知流了多汗,吃了多少苦,但是自己的房子却无片瓦,其命运之悲惨可想而知。( )

③“鳞鳞”二字既写出了大厦之多,也写出了剥削者比比皆是。( )

【2】这首诗中多处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选择一处进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参考注释,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回答下列各题。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yìn):荫蔽。罗:罗列。户庭:门庭。虚室:空室。余闲:闲暇。(fán)笼:蓄鸟工具。樊,藩篱,栅栏。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1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意蕴丰富:《关雌》中的男子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________,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长歌行》告诉我们少壮不努力,________

2关于《归园田居》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B. 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 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暖暖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 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且那么自然,那么淳朴。

3对于《归园田居》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 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

C. 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 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树高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4请问《归园田居》这首诗最后一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与哪一句诗相呼应?你觉

得这首诗主要表达了陶渊明什么样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与理解

你看出了一只狗的的寒冷

①你看出了一只狗的寒冷,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它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它的感激。

②你看到一只鸟受伤了,将它从猫嘴里夺下来,用药水疗治它的伤口,给它食物,然后将它放飞林中。它飞到树梢上也会回头看你,同样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铭记你的救助。

③它们毕竟是低智能动物,也许很快会忘记这一切,将来再见你的时候,目光十分陌生,漫不经心,东张西望,追逐它们的食物和快乐,它们不会注意你肩上的木犁或者柴捆。它们不会像很多童话里描述的那样送来珍珠宝石,也不会在你渴毙路途的时候,在你嘴唇上滴下甘露。

④它们甚至再也不会回头。

⑤但它们长久地凝视过你,好像一心要知道更多关于你的事情,好像希望能尽可能记住你的面容,决心做出动物能力以外的什么事情。

⑥这一刻很快就会过去。但有了这一刻,世界就不再是原来的世界,不再是没有过这一刻的世界。感激和信任的目光消失了,但感激和信任弥散在大山里,群山就有了温暖,有了亲切。某一天,你在大山里行走的时候,大山给你一片树阴;你在一条草木覆盖的暗沟前失足的时候,大山垫给你一块石头或者借给你一根树枝,阻挡你危险地下坠。在那个时候,你就会感触到一只狗或一只鸟的体温,在石头里,在树梢里。

⑦你抬起头来眺望群山,目光随着驮马铃声在大山那里消失,看到起伏的山脊线那边,有无数的蜻蜓从霞光的深处飞来,在你的逆光的视野里颤抖出万片金光,刹那间撒满了寂静天空——这是更大的一扇家门向你洞开,更大的一个家族将把你迎候和收留——只需要你用新的语言来与骨肉相认,需要你触抚石块或树梢的问候。

⑧你现在知道了这一点。

1作者在文中提到的与动物相处的经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刻很快就会过去”中的“这一刻”指的是哪一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作者通过本文索要传达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课文《景阳冈》内容填空。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1老虎咬人有哪三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武松沉着应战的动作,并说说从中感受到武松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抄写文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________ 。这句话________ 比作________ 

11、阅读

落花之美

是夜,暖风袭人,无法入眠。独靠窗前,陪我度过这无眠之夜的只有院中那盆姣好的迎春花。月光飘洒在花瓣上,清幽怡人。猛然间,发现如霜的地上落了些黄色的小花,还鲜嫩呢。我轻声叹了口气:“唉,都说‘昙花一现’,你怎么也那么(柔软  柔弱)呢?多好多嫩的小花呀,可惜了。”微风拂过,又落下几点黄。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我是读过的,理我也是明白的,可我总也做不到龚自珍那种豁达。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循环之中,你还是争艳之时,就这样“化泥护花”,逝去鲜嫩之美,我越发(悲伤  忧伤)了。本来极爱这种夜风,现在担心花再被吹落不免诅咒起来。然而风吹依旧,我终不忍看下去,转回身。

为什么美好的东西那么容易逝去?为什么人们不能用手去挽住那即将逝去的美呢?美就注定是(暂时  短暂)的,不可保存的吗?我不愿再想下去,也许我是天生的悲观者。

随手拿起书架上的一个精致的小本子,看看书排遣抑郁。原来是我的日记,从我记完就再没翻过了。

“今天是夏令营的第二天,我们去了植物园……放眼望去一片绿色,特别是那巨大的榕树,枝枝相连,叶叶相交……绿色,太美了!”夏令营真的很有意思,对了,我还照了许多照片,于是又翻箱倒柜找出了那些回忆。瞧这张,我坐在草地中,身后的水车还不停翻转,多富有田园色彩;还有这张,我们爬山爬得浑身是泥,原来是走错了山路,哈哈……

欢笑让我轻松了许多,这日记,这照片让我好像对什么都释怀了。日记和照片不是(珍藏  珍惜)了我过去美好的时光吗?其实我一直都拥有我所向往的那份美,只是现在才懂得。

我拾起一朵黄花,把它夹在了日记里。我不再担心花落,不再为美的短暂易逝而哭泣,因为我可以珍藏它,珍藏那段美丽,珍藏那块乐土,珍藏……珍藏使美丽永恒。

今夜,我珍藏了落花之美。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打“√”。

2根据上下文解释词语。

(1)昙花一现:_________________

(2)翻箱倒柜: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作者的心情经历了从____________的变化,心情发生变化是因为他后来看到了____________,想到了______

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句中的“理”指的是______,而作者“做不到龚自珍那种豁达”是因为______

5短文题目叫“落花之美”,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北京时间不到点

儿子放假了,天天日上三竿才起。每天上午十点之前,我俩跑到附近的“德克士”快餐店,要上两个汉堡两杯可乐,早饭就算打发了。“德克士”这段时间搞活动:早上十点以前、晚上八点以后,汉堡买一送一。在儿子看来,这就是他的“幸福生活”。

这天,我们进去刚坐定,从门外急匆匆进来两个人,看样子也是父子俩。父子俩在柜台前站定,气喘如牛。父亲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孩子则跟我儿子不相上下。他们身上的装束,显然是农村集贸市场上的流行款,与时尚明亮的大厅显得格格不入。这对父子的到来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我注意到有些食客像我一样,一边大口嚼饮,一边余光旁观。我的位置刚好正对柜台,父子俩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视线里。

乡下父亲一边急急地掏钱,一边喊口令似的对服务员说:“同志,要两个汉堡。”服务员似乎不大习惯他这种称呼,用手掩了下嘴,笑着说:“先生要什么样的汉堡?”乡下父亲有点犹豫,显得拿不定主意,但仅仅一瞬,他便坚定地指着墙上一幅宣传画说“要那个,十块钱的。”服务员微笑着说:“两个超级鸡腿堡,20元。”乡下父亲愣了,说:“你们不是‘买一送一’吗?”服务员微笑着解释:“对不起先生,我们的活动规定,早上十点之前或晚上8点以后购买可享受“买一送一”的优惠。”说着用手一指墙上的报时钟,“您看,现在已经十点过三分了。”乡下父亲“啊”了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他的儿子在旁边似乎也明白了,很丧气地垂下了头。乡下父亲不安起来,局促地对儿子说: “勇,要不,咱明天再来?”叫勇的小孩说:“明天还要看我妈哩!”乡下父亲搓着手不吭声了,脸上的表情更加尴尬。他转而试探地问服务员:“同志,能不能,宽限几分钟?我们一大早就往这儿赶,结果还是给耽误了!”服务员依旧微笑着,不紧不慢地说:“对不起先生,这是我们公司的规定,我也做不了主。”乡下父亲又失望地转向儿子:“勇,要不晚上过来,8点咱们再来?”勇说:“爸,十几里地,天黑咋走呀?”乡下父亲说:“你不用来,我来!”勇说:“算了,我不吃了,就当我没有考‘双百’。”说着又低下了头。

乡下父亲咬了咬牙,枯皱的手在衣袋里摸索,似乎做出来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不经意地看了眼手机,显示十点零五分。儿子正往嘴里海塞,见我看手机,顺口问几点了,我刚要回答,一个念头突然在脑海里出现,让我既紧张又兴奋,心理怦怦直跳。我答道:“十点。”事不宜迟,我还要将错误进行到底!硬了硬头皮,我朝柜台方向高声喊道:“服务员,你们的表快了!快了整整5分钟!”意想不到的是,旁边竟然有人附和:“对,对!快了5分钟!”还有人迅速地调着手机,然后高高举起:“看,现在刚十点!”我看到,尽管这时用餐的人不多,但几乎所有人都发出了一致的声音。

一时间,柜台里的服务员全愣了,你看我,我看你,有些不知所措。刚才几个正忙不迭地说着:“先生欢迎光临”“先生请慢走”的服务员也马上噤了声,纷纷朝这边张望。乡下父亲和儿子也转过头来,一脸感激地寻找,寻找帮他们说话的人。他们的眼睛逐一扫过去,找不到定格的地方。顿时,整个大厅安静下来了,只有反复播放的轻音乐在低回萦绕。

刚才一直为父子俩“服务”的那个服务员掏出手机,狐疑地看着。一边看,一边模仿着电台播音员报时的腔调:“现在是北京时间——”她故意顿了一下,而后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不——到——点!”说完扬起脸,冲其他姐妹诡秘地一笑。接着,我听到,整个柜台内响起一片银铃般的“报时声”:“北京时间——不到点!”“北京时间——不到点”…… 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悄悄揩了下眼睛。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说说“北京时间不到点”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下列句子(从用词的角度)

(1)乡下父亲“啊”了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悄悄揩了下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段对乡下父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乡下儿子,吃到这来之不易的汉堡时,最想说些什么?(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阅读。

有太阳味的童年

我的爸爸从来不发火,一辈子总是心平气和的。他教育孩子的方式很独特。

从我认字起,爸爸就给我买书看。我关注的第一本文学书是爸爸正在阅读的《红岩》。当时书名中的字我还识不全,就念成了“红山石”,别人都笑了,而爸爸微笑着说:“她聪明,大概的意思并没有错。”后来我阅读了一些书,爸爸问我书里的情景,我都乐于叙述事件,描绘人和事,爸爸总是欣喜地倾听着,然后说:“不错。”

有一阵我爱看有关公主的童话和民间故事。一次,我忽然想造一座临时宫殿,在里面扮成公主。我和同样想做公主的同学去我家楼上的小伙伴家,在大房间中划出一块,作为宫殿的一隅(),把阳台上的花一盆盆搬进来,给公主赏花用。还布置个荷花池,千辛万苦搬来大木盆,往里放上塑胶荷叶,浇上两大桶水,突然发现木盆漏水了,顷刻间房间里全浸了水,走路能踩出水花。我突发奇想,干脆多放些水,做个龙宫内的公主。我们一桶桶往里提水,可水始终积不起来,像有个吞水怪似的。正在纳闷,就听楼下的弟弟们狂呼起来。原来,水全渗下楼去,我们家闹起了水灾。即使这样,爸爸也只是封我为“捣蛋公主”,并没有多说什么,他还继续给我买好看的公主书。

刚进小学时,我常常从学校偷跑出来,到我家窗户下面的花园里鼓捣一些别的事,比如看一勺蜂蜜洒在地上,聚集起成百上千只蚂蚁,然后全部围起来。爸爸劝我回到学校,把那些蚂蚁都放了,说那样蚂蚁会高兴。他把这件事处理得轻描淡写。

还有一次。我看到窗底下种的向日葵会跳舞——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它真的会摇摆。当我把这个发现告诉同学时,他们不仅不相信,还说我是个爱说谎的孩子,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向日葵跳舞。见同学嘲笑我,我找不到认同感,就不愿意去学校了。爸爸让我一定要面对这个难关。为了鼓励我重返学校,他想了一个办法,给我准备了两种糖,一种是给不为难我的同学吃的,还有一种是给问我为什么不来上课的同学吃的。我用这个办法融入班级后,变得非常珍惜失而复得的学校生活,终于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我庆幸,爸爸独特的教育方式,使我拥有了一个有太阳味的童年。

【1】文章写了爸爸用独特的方式教育“我”的四件事,分别是: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2】在上述的四件事中,作者详细写的是第________两件事,我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爸爸”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我发现作者在表达上运用了_____的写法,这样写更能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第3段对“我”的恶作剧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我觉得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6】对于文章的题目,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父亲

①虽然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到上了初中,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

②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

  ③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已不年轻的父亲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哪能!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钱多多了,咱们不能太偏心。”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④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我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等翻过两座山,骄阳更加炽烈,找到一块小树荫劝父亲休息一会儿。A.我随手抓起两个桃子,还不及放到嘴里,便被父亲劈手夺去,他瞪我一眼说:“这是卖的,有你吃的。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我:这不一样吃吗?”停了停又说:“住校可不比在家里,动一动就得花钱,饭可以吃差点,但一定得吃饱。星期天不要往回跑,家里也不指望你干活,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的。”B.接着他自个笑了:“没想到俺妮子还挺聪明,比你两个哥哥强多了。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兴许能挣几个钱,你要有本事啊,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看得出他心里非常高兴。

⑤到学校门口,父亲让我一个人进去,他则去卖那筐桃子。等到报到完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二十里地啊!

  ⑥三年高中,我真的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岔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裂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子。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得起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凌碴。中午,我们爷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二十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膛晒成了酱紫色。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凉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口气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都是当天来当天走,三年里,他走了他原来几十年走过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⑦三年后,我由县城读到了省城,甭说父亲的大半年收成,就是他的全部收成也难以应付我的高额学费了。父亲说:“不要紧,先到处借借。不就是四年吗,我用六年时间,六年不行十年,赶我死之前咋也能把它还清。”我无言,我只是在心里对父亲说:我决不会让您用六年、十年时间去还债,您就等着我慢慢地还您的债吧。

  ⑧也和三年前一样,父亲挑着行李送我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霏霏。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他过于奢侈。C.“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⑨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的招待所往下,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个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一夜都不会安心。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再加上一天的颠簸我实在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儿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突然,辅导员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我父亲为了省15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动。我扑过去,抱住他,哭着求他:“为了我,爸爸,请您爱惜自己。”宿舍的七姐妹齐刷刷地站在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⑩“可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经含满了泪水。“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是啊!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拙朴的农民父亲。

1文章第①段作者就写父亲不是特别地喜欢“我”“不懂得什么叫‘爱’”,这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父亲看法的改变源于“我”的两次感动。请结合文意概括出让“我”感动的具体内容。

第一次感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感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对父亲的语言、行动进行了多次细腻而生动的描写,使父亲的形象栩栩如生。请从文中画线的A、B、C三处中任选两处,简要分析这些描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或心理。

我选________处,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再选________处,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不仅感动了“我”,也感动了“我”同寝室的姐妹。请你结合上下文语境,为第⑩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之充分表现姐妹们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动。

我补写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读完本文你对父爱有了更多的感情。请你将本文推荐给你的朋友,将推荐的话语写在下面。要求切合文意,情感真挚,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很累。

用上甚至补充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大黑猫得意扬扬地念了一阵经。(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贝常年生活在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王宁说:“我要像李涌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利亚说:“今天我不仅找到了木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人一天天地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刚对我说:“我帮你把自行车送上楼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短文《敬畏骆驼》的作者从骆驼身上获得了人生座右锦。如果你善于观察、用心感悟也一定从某件事中,或者某种植物、动物……身上得到启发,获得力量。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注意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