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辨字组词。

______  紫______  派______  撤______  炉______

______  紧______  旅______  撒______  庐______

______  橙______  摩______  康______  粮______

______  澄______  磨______  糠______  酿______

2、古诗(名句)填空。

(1)千里之行,____________

(2)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4)勿以恶小而为之,____________

(5)知己知彼,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的麦穗   )的判断 )的理想

    )的机会     )的脑袋   )的收获

 

4、温故知新,我会填。

(1)“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选编,其中《草船借箭》选自《________》,《景阳冈》中的主人公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排行第十四位,人称“________”,《红楼春趣》讲述了__________的故事,《_________》选自《西游记》。

(2)要写好一个人物,必须选用典型事例,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如,《两茎灯草》通过写严监生临死时__________这件事,表现他的吝啬;《刷子李》写了曹小三在观察师傅刷墙时、从崇敬到______再到崇敬的心理变化,侧面反映出刷子李的_______________

(3)我国汉字的演变过程是_________→金文→小篆→__________________

5、读拼音,写词语。

jī xiè shā guō dǐ yù pàn nì huà luó gēng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

shòu yǔ wěi dù dàn shēng qiè ér bù shě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赏析。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呜舂涧中。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解释下列词语。

闲:______________ 空:______________

残阳:______________ 可怜: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暮江吟》写的是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

B.“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暮江吟》中“瑟瑟"的意思是“深红色"。

D.《鸟鸣涧》一诗以桂花落来衬托夜间的寂静。

【3】理解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鸟鸣涧》《暮江吟》的相关知识有误的是____

A.《鸟鸣涧》《暮江吟》的作者都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B.《鸟鸣涧》以桂花、月、鸟等景物,映衬了春山的空寂和春涧的幽静。

C.《暮江吟》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D.《暮江吟》写了秋江落H和露珠映衬下的新月。

(2)写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3)《暮江吟》一诗中,前两句写___________时江上的美景,从“_________”一词中可以看出;后两句写_________时江上的美景,从“_________”一词中可以看出。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上渔者

 

1默写古诗。

2“江上往来人”中“往来”是因为(  )

A.江上风景美 B.江上鲈鱼美 C.江上一叶舟美 D.看渔民打鱼

3反映了渔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分别是什么?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春风不度玉门关。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春风不玉门关:_________          不破楼兰终不________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穿金甲”的意思是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一说你从《凉州词》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从军行”和“凉州词”都是乐府曲名。( )

(2)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描写了边塞苍凉壮阔的景色。( )

(3)“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 )

(4)《凉州词》中前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白云”“孤城”“山”等景物。( )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卖火柴的小女孩(节选)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放 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  奇怪)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大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在短文的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用“√”标出。(2分)

(2)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内。(4分)

画线句子中不过她没注意这些中的这些是指她金黄的长头发很美丽。她没注意这些是因为(   )。

她一向很美丽。  她闻到烤鹅的香味。  她又冷又饿,只想把火柴卖出去。

女孩幻觉温暖的大火炉是因为(   )。

她过惯在温暖的大火炉旁的生活。  她太冷了,渴望得到温暖。

她手里有火柴,可以点燃大火炉。

(3)根据她的一双小手……”一节内容,将下面4个词语按小女孩的心情变化的顺序重新排列。(4分)

惊喜   失望   犹豫   满足  

  →②   →③   →④  

(4)用﹏﹏﹏画出描写小女孩幻觉的句子。(2分)

(5)文中哎,怎么回事呢?是指   。(2分)

 

10、   你并不是个坏孩子

丁立梅

一个自称叫陈小卫的人打电话给我,电话那头,他满怀激动地说,丁老师,我终于找到你了。

他说他是我十年前的学生。我脑子迅速翻转着,十来年的教学生涯,我换过几所学校,教过无数的学生,实在记不起这个叫陈小卫的学生来。

他提醒我,那年你教我们初三,你穿红格子风衣,刚分配到我们学校不久。

印象里,我是有一件红格子风衣。那是青春好时光,我穿着它,蹦跳地走进一群孩子中间,微笑着对他们说,以后,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了。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

我当时就坐在教室最北边一排啊,靠近窗口,很调皮的那一个,经常打架,曾因打破一块窗玻璃,被你找到办公室谈话。老师,你想起来没有?他继续提醒我。

是你啊!我笑。记忆里,浮现出一个男孩子的身影来,隐约着,模糊着。他个子不高,眼睛总是半睨着看人,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经常迟到,作业不交,打架,甚至还偷偷学会抽烟。刚接他们班时,前任班主任特意对我着重谈了他的情况:父母早亡,跟着姨妈过,姨妈家孩子多,只能勉强管他吃穿。所以少教养,调皮捣蛋,无所不能。所有的老师一提到他,都头疼不已。

老师,你记得那次玻璃事件吗?他在电话里问。

当然记得。那是我接手他们班才一个星期,他就惹出一件事来,与同桌打架,打破窗玻璃,碎玻璃划破他的手,鲜血直流。

你把我找去,我以为,你也和其他老师一样,会把我痛骂一顿,然后勒令我写检查,把我姨妈找来,赔玻璃。但你没有,你把我找去,先送我去医务室包扎伤口,还问我疼不疼。后来,你找我谈话,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以后不要再打架了,你打了人,也会让自己受伤的对不对?那块玻璃你也没要我赔偿,是你掏钱买了一块安上的。他沉浸在回忆里。

我有些恍惚,旧日时光,飞花一般。隔了岁月的河流望过去,昔日的琐碎,都成了可爱。他突然说,老师,你做的这些,我很感动,但真正震撼我的,却是你当时说的一句话。

这令我惊奇。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

他开心地在电话那头笑,说,老师,你对我说的是,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他记住了十来年。他说他现在也是一所学校的老师,他也常找调皮的孩子谈话,然后笑着轻拍一下他们的头,对他们说一句,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

一句话,对于说的人来说,或许如行云掠过。但对于听的人来说,有时,却能温暖其一生。

(摘自《课外阅读》2009年第14期)

点评: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中作者所写的陈小卫可谓“坏”到透顶:“经常迟到,作业不交,打架,甚至还偷偷学会抽烟”,然而老师的一句略带温情的话语——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仿佛一缕阳光散布在孩子的心里,弥漫开来的光芒改变了孩子的一生。小文选材平淡中不失朴实真挚,话语中透露着人性的温暖,亦如尘埃里开出花般馥郁芳香的甜。真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阅读全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叙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具体语境,揣摩下面句子的妙处。

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这令我惊奇。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一句,在全文中起到了何种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去年的树

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要离开树,飞到南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

春天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来找她的好朋友了。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座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门回答说:“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1】请把文中划线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以下的文章,回答问题

又是荠菜花开时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荠菜。

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她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她的过程。荠菜善变,不仅颜色变,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采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第一遍没有发现,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候,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亲说:海度啊,去挑点荠菜来,晚上包团子吃,我就兴高采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

又是烟花三月、荠菜开花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

1在文中找出一个ABAC式的四字词语,并照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②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语境,品味第②段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结尾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说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在你的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乐趣?把它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默读课文,按照蚕渐渐长大的顺序填空。

极小极小的蚕→( )→( )→( )蚕“上山”了。

 

14、课内阅读。

有的人渴望得到宫廷的青睐,把时间浪费在宫廷会议上,放弃休息、自由、美德,甚至朋友:在我看来,这种人对他的哨子付了过高的代价。

有的人争名夺利,时常参与政事,忽视自己的本职工作,最后因此而堕落,我认为,这种人对他的哨子付出的代价实在太高了。

有的守财奴为了敛财致富,不惜置一切舒适、一切与人为善的快乐、别人对他的尊敬和友谊的欢乐于不顾。对此,我劝诫他们说:可怜的人啊,你为你的哨子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有的人专事寻欢作乐,不努力提高自己的志向或社会地位,忽视健康,之沉溺于眼前的良辰美景时,应该劝慰他们说:错了,你这样做适得其反,在自找苦吃;你对你的哨子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有的人注重于外貌仪表,讲究衣着,欲置备豪华舒适的住宅、精雕细琢的家具和富丽堂皇的马车,但他的财力根本未达到此种水平,结果弄得债台高筑。我感叹道:你对你的哨子付出了太高太高的代价。总而言之,人类一切痛苦之事,大都由于对事情的错误估价,亦即因小失大———“对他们的哨子付出过高的代价

【1】读上面的文字,想一想有哪五种人为他们的哨子付出了过高的代价,分别是什么?

再完成下表。

哨子

所付出的过高的代价

 

 

 

 

 

 

 

 

 

 

【2】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展示厅。

1.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改变顺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孙到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鲁滨孙一点儿也不畏惧。(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地窜过雪堆。(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他花了好大心血把报告完成。(改成被字句)

 

(2)他有梦想。(扩写句子)

 

(3)那样的梦想难道会实现吗?(改成陈述句)

 

(4)你被我泼过冷水。(改成把字句)

 

 

17、他跑得很快。(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乐园。

1.我的好朋友伦捷送给我一块电子表。(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因为这些我们就退回去,退到爸爸妈妈温热的怀中,那我们还算什么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叫权善才的将军误砍了昭陵上的柏树。(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见义勇为的行为,让我们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孙悟空把妖精打死了。(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白骨精就甘心这样让唐僧走了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3.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觉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是吴王坚持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班长的报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交流了意见,心情舒畅了许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留心生活。有时,一本书,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都会使我们受到启示,悄然改变着我们以及我们的生活……请以                的启发为题目,写一篇习作。3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