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在句子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①我________来工作的,________来休息的。

②现在的老百姓________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________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

________不怕困难的恶人,________能攀登科学高峰。

2、默写名言诗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  

3.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积累填空。

(1)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  

(2)________,再而衰,________。  

(3)成语“________”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4)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很多,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让人想起温馨而幸福的春节;杜牧的“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让人忆起清明节;香喷喷的粽子不禁让人想起屈原以及他的名句“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皮日休的诗句“玉颗珊珊下月轮,________”让人想起中秋佳节;重阳节登高又吟出了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________”。  

(5)《桃花心木》的作者是台湾作家________,文章借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 

的深刻道理。

4、按要求写成语、歇后语、谚语。

1.《三国演义》塑造了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如_______的关羽、_______的诸葛亮、_______的刘备、________的曹操等。(填成语)

2.趣味成语:“1256789”可用成语___________表示。

3.张康喜欢玩,总说时间多得是,请你用一句谚语来劝劝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阅读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两首诗里的“远行人”“一人”分别指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是诗人的想象,这从哪两个词语上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冲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诗题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使”的意思是________,“元二”是__________的朋友,“安西”是一处地名,诗中还有一处地名:________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这两句诗描写的是______季的景象,点明了送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长征路上尝百草

1936年夏天,张思德所在的红四方面军翻过大雪山,开始过草地。

艰难地走了二十多天以后,战士们身上带的干粮全都吃完了。为了战胜饥饿,走出草地,完成北上抗日的神圣任务,党组织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带头“尝百草”的庄严号召。那时候,张思德还没有入党,但他被那些党员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带头尝草的勇气所感动,于是暗下决心,要向他们看齐,主动加入“尝百草”的活动中。只要看到以前未见过的草,他总是先尝一尝,一旦找到一种能吃的草,就马上去告诉其他人。

有一回,部队来到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忽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看上去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去,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感到又甜又涩。不一会儿,他感到有些头昏脑涨,全身无力。又过了一会儿,肚子-阵绞痛,随之呕吐起来。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把手中的草一扔,就栽倒了,失去了知觉。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

张思德就是这样时时处处想着别人,直至最后为保护人民利益光荣牺牲。

(选自《中外和谐楷模100例》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第2自然段中“看齐”一词的意思是(        

A.整队时,以指定人为标准排齐站在一条线上。

B.以某人或某种人作为学习的榜样。

C.把某东西和某某摆放整齐。

【2】第3自然段中,对张思德的两处语言描写前都加了“急忙”,由此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重点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了张思德怎样的高尚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安迪和外婆已经听到马蹄猛击大地发出的低沉的“隆隆”声,甚至听到野马的嘶鸣和打响鼻的声音。

“准备好套索,安迪!”外婆喊道,“你挑一挑,你想要哪一匹?我想要一匹白色的,这样我会觉得自己像一位王妃。”

安迪想要一匹黑色的,他想让自己像一个强盗王。②马群中跑在最前面的是一匹黑马,它的眼睛和漆黑的皮毛闪闪发光。它性情火爆,头高傲地向后昂着,因此安迪决定就选这一匹。

安迪深深吸了口气,用尽全力把套索抛了出去。套索在空中旋转,但是既套不到安迪的黑马,也套不到外婆的白马,而是“噼啪、噼啪”地打在奔马之间的草地上。马群已经发觉它们正在被人追捕,于是一场激烈的狩猎开始了。

安迪挑选的黑马受了惊,在前面飞奔起来,其他的马跟在后面奔跑,汽车在后面紧追着。一匹马只有一个马力,可一辆小汽车至少有一百马力,所以他们很快就追上了那匹黑马。

这次轮到外婆拋套索了。她挥动套索,在她的羽饰帽子上方快速地转了几个圈,大声喊道:“哎!”套索飞了出去,一下就套住了黑马的马头。惊恐的黑马后腿腾跃而起,野性大发,它向后甩着头,嘶鸣着,打着响鼻,伺机逃脱。

但是这一切都无助于黑马逃脱套索,尽管它拼命挣扎,发出怒吼,外婆还是紧握套索,把它越拉越近。

“安迪,从我的挎包里拿出一块糖来!我两只手都占着,驯服马匹没有比糖更好的东西了。”

安迪在挎包里找来找去,只找到口香糖,没有找到糖块。

口香糖或是糖块对黑马似乎都一样。它闻了闻,让外婆把口香糖塞到它的嘴里,它惊异地转动着眼珠:这种奇怪的东西它从来没吃过!它咬着,嚼着,把两只耳朵竖起来,它的牙齿再也不能正常开合了,这令它感到非常惊奇。它全神贯注地对付着嘴里这块儿不熟悉的东西,把自己已被俘获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于是顺从地跟在汽车后面小跑起来。

“哎!”外婆又喊起来,在帽子上方旋转套索。这一次绳索套住了一匹白马的脖子,它的反抗远不像安迪的黑马那么强烈,只是害怕地嘶鸣着,想跟在逐渐消失在高高草丛中的马群后面跑。安迪也用口香糖喂了这匹白马,于是它也停止了嘶鸣,跟在汽车后面驯服地慢跑起来。

他们向草原边界驶去。外婆开车,安迪攥着松散地拴着黑马和白马的绳索。

——选自[奥]米拉·洛贝《苹果树上的外婆》

1文中画横线的①②③这三个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选一选。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外貌描写

①句:____   ②句:____   ③句:____

2请填一填。

(1)选段主要描写了安迪和________这两个人物。

(2)选段主要写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本文选自奥地利作家米拉·洛贝的《苹果树上的外婆》。______

(2)外婆想要一匹黑马,她想让自己像一个强盗王。______

(3)白马和黑马一样性情火爆,但是这两匹马都被外婆俘获了。______

(4)马吃了口香糖以后,它的牙齿依然能正常开合。______

(5)选段中的外婆是安迪在苹果树上为自己幻想出来的。______

4你认为选段中的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摩天大楼摇啊摇

①说起来有点吓人,实际上,所有的摩天大楼都会在遇到大风的时候摇晃起来。拿纽约的摩天大楼为例,由于纽约是个临海的城市,一百多年来,每当强劲的海风吹来,这里的大楼就会发生晃动,甚至让楼内的人产生晕船的感觉。

②说来也奇怪:虽然晃动得这么厉害,也没听说有哪一座大楼真的倒下来。事实上,每一位修建摩天大楼的工程师都知道,小幅度的摇摆可以让大楼更加坚固,因为只有具备一定弹性的建筑物,才能扛住更大的压力。

③你玩过搭积木的游戏吗?如果你把一块块方形的积木一个摞一个地向上搭起来,就会发现,最先向下倒的一定是处在靠近顶层位置的积木。盖摩天大楼的时候,人们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大楼盖得越高,它的高层对周围的压力反应越敏感。比如说,同样在一个大风天里,如果你是在大楼的第五层,可能就感觉不到什么;但如果你爬到了大楼的第二十五层,可能就会感觉到剧烈的晃动了。因此,工程师们必须想出办法,来减轻大楼的较高层经受的摇晃,让它们免受大风、地震等外界压力的破坏。

④建筑师们是很聪明的,在大楼的中心建了一面非常坚固的防护墙,足以阻止大楼的倒塌。所以尽管大楼已经晃得让人头晕了,却不会发生损坏。建筑师们还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减震器,来保护自己建造的大楼。比较常用的是一种叫“阻尼器”的装置。它实际上是一个重达400吨的大摆锤,被安装在大楼的内部。当大楼开始向一边摇晃的时候,阻尼器就会向相反的方向摆动,用它的重量将大楼拉回到垂直的方向上。这种技术经常被用来帮助摩天大楼抵御地震和飓风的影响,而且效果非常出色。

⑤而还有一些特别高的大楼,就需要更加精心地设计和加固了。事实上,无论把大楼盖得多么坚固,震动都是难以避免的。所以,人们只能在大楼的结构上下功夫,把震动的能量分散开,化解它的破坏力。有的摩天大楼干脆在每个楼层上都安装了减震器。这样一来,每层楼都可以独立于其他楼层而晃动,实际上是把整座大楼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弹簧。

1请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③自然段中作者提到搭积木游戏有何用意?写同在大风下,人们在五层和二十五层的不同感觉又想说明什么?这样写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的介绍,说说工程师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抵御地震和飓风对摩天大楼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小幅度的摇摆可以让大楼更加坚固”,这是为什么?你能从生活中再列举一个常见的事例来加以说明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暑假里的一天,萨沙乘着爸爸的考察船,在大海上旅行。他来到甲板上观赏景色,被一个大浪卷进了海里。“救命呀!”萨沙大声呼救。但是风浪太大了,没有人听见他的喊声。绝望的萨沙紧紧抱住一个从船上掉下来的木箱,在大海上漂流着……

不知过了多久,阵阵海风吹醒了萨沙。他睁眼四看,发现自己躺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岛上除了石头和树木什么也没有。天渐渐地黑了,不一会儿,又下起了大雨。萨沙哭着跑进灌木丛中,度过了他来到荒岛的第一夜。

第二天清晨,萨沙沿着海边走着,搜寻着可以吃的东西。忽然,他发现了一块大帆布和一个破气垫床。萨沙如获至宝,他把帆布搭在树杈上,做成了一个帐篷。又用树枝在帐篷下面围起一圈栅栏,那个气垫床就做了褥子。这样,他就有“房子”住了。

吃什么呢?萨沙想起老师讲过,树林里的蘑菇是可以吃的。于是,他走进树林,摘回许多小雨伞状的蘑菇。后来他又用口袋里的别针和一段渔线做了一根钓鱼竿。刚把渔线甩进水里,就发觉有什么东西咬钩了。他猛地一挑鱼竿,哈!钓上来一只碗口大的螃蟹。接着,他又捡回许多蛤蜊。

回到帐篷附近,他又想起原始人钻木取火的故事,就试着干起来。他在一个小石孔里塞满木渣,用一根小木棍不停地在石头里钻啊钻。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石孔中冒烟了,他连忙吹了几口气,啊,火苗着起来了!火越烧越旺,萨沙用树枝挑起螃蟹烤着。不一会儿,螃蟹烤熟了,萨沙美美地吃起来。

四十天过去了。这一天,一艘军舰行驶在小岛附近的海面上,船长看见岛上有火光,就派几名水兵乘小船来岛上察看。于是,萨沙得救了,他很快回到了爸爸的身边。

【1】[考查语文要素]根据文章内容填表格。

流落荒岛的原因

遇到的困难

解决困难的办法

结果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2】选文中的萨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3】选文主要是按照( )顺序记叙的。

A.时间

B.事情发展

C.逻辑

【4】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5】你从鲁滨逊和萨沙在荒岛上生存的经历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美研究显示:现有技术无法克隆人

美国科学家近日公布最新研究结果说,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固有缺陷,故目前没有可能对人和其他灵长目动物进行生殖性克隆。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沙滕博士等人,利用现有4种细胞核移植技术,对724个恒河猴卵细胞进行克隆操作。研究人员共获33个克隆猴早期胚胎,但将其移植代孕动物体内后,这些胚胎经过初步细胞分裂无一真正孕育。

科学家们对此分析发现,克隆猴细胞分裂看似正常,但细胞内染色体实则出现紊乱。通常染色体在复制和排列过程中需要借助纺锤体,可克隆猴细胞中纺锤体结构杂乱无章,结果导致染色体数目出现异常。不仅如此,对克隆猴细胞纺锤体形成至关重要的绝大多数蛋白质也出现缺损。

研究人员指出,虽然已有科学家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出羊、鼠、猪、牛和猫等动物,但研究表明,现有技术对灵长目动物并不适用,其原因可能在于灵长目动物繁殖过程中,对纺锤体组装的要求,比其他哺乳动物更为严格

匹兹堡神学院教授特纳评论说,沙滕等人的研究展示了灵长目动物克隆的难度,从而为生殖性克隆不安全、应该禁止,提拱了迄今最为有力的支持。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克隆猴细胞分裂时其内部染色体出现紊乱。

B. 在通常情况下,纺锤体有助于染色体的复制和排列。

C. 克隆猴细胞中纺锤体结构杂乱无章导致染色体数目出现异常。

D. 蛋白质对形成克隆猴细胞纺锤体比较重要。

2生殖性克隆不安全,应该禁止美研究显示现有技术无法克隆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文章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的论述是否合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运用

新叶

一夜春雨。清晨,我撩开白色的窗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不丁里爆发出些淡绿、鹅黄色的嫩芽。新叶!我不由得眼睛刷地一亮,惊喜地叫出声来。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胸间穿过。啊,你好,新叶!

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人们总把燕子飞来当作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坚贞执著地等待着,积蓄着,当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耐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怯怯地朝四处窥探一眼,然后,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新叶一天天长大了,伴着春的脚步。转眼间,便是满眼碧绿。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老远看来,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密处,浓得深远,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留意观察许久,我发现一些更使我敬慕的——它的德行和情操。

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去了。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或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于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它辛勤地工作着,日夜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输出新鲜氧气。它用自己的身体装点河山,美化环境,为大道挡阳拦沙,为路人庇荫遮雨。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荫,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淡妆自持,深根自养,忘我自献。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而且,大多是叶面朝下,把最后一吻献给母亲!

也许是因为绿肥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可是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样红?我赞美绿叶,尽管我也十分喜欢花朵。

新叶青青,使我忽然想到: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纯净高尚的绿叶又何乐而不为呢?人生,本该像它一样青翠、蓬勃、谦逊、勤恳。

朋友,愿你生命之树,永远长满绿油油的新叶,四季常青。

自然段中描写作者内心感觉的一句是: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2分)

自然段第一句写新叶时写了燕子,这是一种   的写法,文中第   自然段也用了这种写法。(2分)

请用一句话概括第自然段的内容:(2分)

自然段用四个比喻来描写新叶,这四个比喻是从仰头望去”“老远看来”“密处”“稀处四个角度安排的,各个角度的喻体分别是:       。(4分)

类似新叶一样给人以启示的平凡的事物很多,你在生活中,从哪些事物身上获得过启示?请举出两例。(4分)

事物: 启示:  

事物: 启示: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1.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伙伴说:“我爸爸说手表里住着很多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对我说:“今天我有事,你自己在家写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对我说:“今天晚上我要排练节目,您就别等我吃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鲁滨孙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孙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二十四只草船的草把子上插满了曹军射过来的箭。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鲁迅先生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王小明是学生。

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道题这样做事对的。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①难道这一天不是我最幸福的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难道这不是一份苦差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成字句

马的后蹄踏着一只飞燕。

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2)我竟然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3)家家户户在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4)水镜先生派书童去诸葛亮住的隆中访问。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快乐作文

你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在小学的六年生活中,一定有许多让你特别难忘的事情。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些事写一篇文章,反映自己多姿多彩的小学生活,题目自拟。

要求:1.内容真实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3.字数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