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完成下列填空
1.鲁滨逊生活的孤岛叫_________。
2.《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把被救的野人取名为“_________”,后来,这个野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3.《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用了第_________人称的角度来描写的。
4.通过这本书中鲁滨逊的一些经历,我们知道风向决定了_________。
2、积累运用
1.是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__________,而是 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
3.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 _______________;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 死,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笔下《少年闰土》中的主人公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___________。
5.《伯牙绝弦》中的“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意思是_________
6.古人经常以战争为题材作诗,我印象最深的诗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歇后语)
8.小明平时不珍惜时间,你可以送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与他共勉。
9.好朋友小江即将转学,你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来表达你与他依依惜别的感情。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间断—— 娴熟——
热闹—— 完整——
4、名著赏析。
《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是_________,他给被救的野人取名为_________。
5、关联词语的使用可以使句子的表达更有力,更有气势,更有意味,我们在语言活动中要学会使用。下面的一段话就需要加上关联词,请你动手一试。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抓紧时间读书,( )读得十分认真。( )读什么书,他( )是边读边做笔记,( )是浅显易懂的文章,他( )要边读,边圈圈点点。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从诗体上看,《春夜喜雨》是一首近体诗中的______。
【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全诗不着一“喜”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江村夜雨图
C.诗的最后两句写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鲜润浓艳,垂满枝头
D.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由近及远,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
【3】这首诗以“好雨”开头,请说明作者称赞它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哪种感觉来写春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那个词用的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毛泽东的《咏梅》,回答问题。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首诗的全称是《卜算子·咏梅》,其中( )是词牌名,而( )才是真正的题目。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 )的同题咏梅词而作的。
【2】解释字词的意思。
咏:_______ 犹:_____ 俏:_____ 争:_____ 烂漫:_____
【3】这首词的前一部分着重写梅花( ),后一部分着重写梅花( )。其中最能表现梅花不畏严寒的一句是( )最能表现梅花崇高境界的一句是( )
8、读古诗,再做习题。
泊船瓜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文学家________,诗中强烈抒发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3】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泊:____________ 间:____________ 绿:____________ 还:____________
【4】从瓜洲到诗人的家乡钟山,可以说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 )
A. 因为诗人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
B. 因为诗人已经回到家门口了。
【5】写出三、四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听
清晨,乳白色的雾气迷迷蒙蒙,村外的溪水传来淙淙的响声。小院的篱笆上开满了繁星一样的牵牛花,鲜红的、天蓝的、淡紫的……真像一只只彩色的小喇队,花瓣上闪着几颗晶莹的露珠。枣树上画眉在和黄莺对唱,声音(清脆 清澈)、婉转……
吱呀一声门开了,大妈踏着被露水打湿的石铺小路,上井台打水。她打起一桶(清脆 清澈)的井水,忽然,她侧过头在(凝神 凝视)听着什么。
是在听溪水的流响么?是在听画眉和黄莺的对唱么?还是彩色小喇叭真会广播?
啊,喇叭花下邻家的小男孩正在念书,念得那么轻细,那么流利,那么动听,真好像是溪水的琴声,小鸟的歌声,喇叭的播音声。
大妈的笑从心底溢到脸上。她提着水桶回家去了,脚步放得很轻很轻,生怕(惊动 惊断)孩子的念书声,还怕惊落了喇叭花上那忽闪忽闪的露珠……
【1】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表示声音的词。
例:溪水(淙淙)
老牛( ) 小狗( ) 大雨( ) 雷声( )
【3】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枣树上画眉在和黄莺对唱,声音(清脆 清澈)、婉转……(____)
(2)啊,喇叭花下邻家的小男孩正在念书,念得那么轻细,那么流利,那么动听,真好像是溪水的琴声,小鸟的歌声,喇叭的播音声。(____)
【4】文中第一个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语意未尽 B. 内容省略 C. 说话断断续续
【5】“小院的篱笆上开满了繁星一样的牵牛花,鲜红的、天蓝的、淡紫的……”句子中哪个词是写数量的,哪些词是写颜色的,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深山含笑
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含笑不(以 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 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多么突兀的秀色啊!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竟 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 向)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
【1】把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画掉。
【2】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选文中用横线画出一个比喻句。
【4】结合题目说说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文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兔爷儿
金波
①小白兔向来是孩子们的宠物,雪白的绒毛,通红的眼睛,尤其是温顺的性格,让我们格外爱怜。每年中秋节,市面上除了卖月饼、水果、干果外,最引起我们孩子家兴趣的,就属泥塑兔儿爷了。
②本是兔儿,偏以“爷”相称,这在别的动物中,绝无这种殊荣。“爷”字向来是与长辈、与威严连在一起的。在人间不说,单就诸神而论,我有时候就知道有“灶王爷”“财神爷”;对这些“爷”们,需格外敬畏,以免招灾惹祸。
③这兔儿爷,虽然也算得上广寒宫里的“神兔”,即使称得上“爷”,我们也并不惧怕它,相反,都觉得这兔儿爷和我们最平等、最亲近。每年的中秋节,都愿意“请”一尊兔儿爷来和我们玩耍。它带给我们的快乐,是别的玩具所不能代替的。
④对兔儿爷的喜爱,除了源于对生活中真实小白兔的喜爱之外,还由于兔儿爷多了几分童话色彩。兔儿爷的外貌就很奇特,兔脸儿,人身子,那样子格外引人遐想。
⑤那时候,每逢买来一个兔儿爷,总是沉甸甸地抱在怀里,和它脸对脸地对视好久。兔儿爷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很有神。三瓣嘴儿闭得紧紧的,显得很严肃。脸蛋儿总是施着淡淡的胭脂,样子有些滑稽可笑。
⑥兔儿爷的穿着打扮也很奇特,有的穿着大红袍,有的披着甲胄,有的背插令旗,样子很是威武。
⑦兔儿爷可不是卧在那儿,而是骑着老虎,或者狮子,或者麒麟,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无往而不胜。
⑧在我买到的众多的兔儿爷中,我最喜欢的是一种叫“呱嗒呱嗒嘴”兔儿爷。这种兔儿爷嘴唇会动,一动就发出“呱嗒呱嗒”的响声。原来有一根线连着嘴唇,从中空的身体里伸到脚下,用手一拽,嘴儿一张一合,就会发出声响。
⑨说起兔儿爷,本是中秋祭月的象征;以兔代月,又是源于兔居月中捣药的神话。妇女拜月,供的是“月光码儿”,我们儿童效法妇女,供的是兔儿爷。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拜月是游戏,兔儿爷就成了我们的玩具了。
⑩小时候,年年中秋节都要买一个兔儿爷。开始,由于年龄小,买个二三寸高的,随着年龄增长,买的兔儿爷也越来越大。我买过的兔儿爷,最大的有身高一尺的。
⑪兔儿爷最大的有二三尺高。这么高的,我没买过,一来因为抱不动,二来也没地方摆。
⑫已经好多年没见过兔儿爷了;如果现在有卖兔儿爷的,我一定买一个大个儿的。
【1】文章首先通过孩子们的宠物小白兔引出了文章主角兔爷儿,之后又依次介绍了 ①_____,②_____,接着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兔爷儿的象征意义和尺寸。
【2】文章中作者对兔儿爷的喜爱溢于言表,请你从两个划线句子中任选一个,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答:_____
【3】兔爷有很多形象,不同的兔爷寓意不一样。坐象兔爷,寓意为吉祥如意,象与祥同音,象本身也是祥瑞的象征;坐虎兔爷,寓意为事业兴盛,虎为百兽之王,是统帅者,因此骑虎兔爷象征事业有成,人脉广博;麒麟兔爷,因麒麟吐书的典故而流传,象征着学识广博,学业有成;坐葫芦兔爷,象征着福禄双全,因葫芦与福禄同音,葫芦在民间也是平安吉祥的化身……
请你从下面的兔爷形象中选择一个,送给你的朋友,同时要向朋友描绘它的样子,并借兔爷送上你的祝福。(介绍的时候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号的作用有 A.表示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B.表示多重句子中第一层分句与后面分句之间的停顿(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已经好多年没见过兔儿爷了;如果现在有卖兔儿爷的,我一定买一个大个儿的”这句话中分号的作用是哪一种?(填选项即可)
答:_____
【5】请你揣摩一下作者写下最后一句话:“已经好多年没见过兔儿爷了;如果现在有卖兔儿爷的,我一定买一个大个儿的”时的心理活动。
答:_____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见微知著”中“微”的意思是__________;“著”的意思是_______。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文中画“____”的句子中的“灵感”指的是(______)
A.神异的灵应 B.创作的冲动 C.细腻的感觉 D.突然间得到的启发
②从这句话中可知,科学的灵感是凭借______________而获得的。这里采用华罗庚的话来说明观点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可知,经由“偶然的机遇”发现真理,要具备 _______、________的条件。
13、阅读。
壮丽的青春
1963年11月18日清晨,轻风拂面,细雨沾衣。欧阳海带领全班战士,走在野营队伍的最后,担任收容任务。
朝前看,嗬,好险的一道峡谷。两道钢轨明晃晃,亮铮(zhēnɡ)铮,像条弯曲的臂肘(zhǒu),绕过山脚,吃力地延伸过来。
七班战士紧跟着人欢马跃的炮兵连,进入峡谷。突然,不远处,两山缝隙里,冲出一列火车。列车驶近了,炮兵连一匹胆小性躁的黑色驮马,骤然受惊,背着高大的钢铁炮架,疯狂地窜上铁道,横在路心,竖耳瞠(chēnɡ)目,瑟瑟打抖,死活不动。
雷霆万钧的车头,喷吐着浓烟,鼓起强风,风驰电挚逼近,逼近……
50米,马不动!40米,马不动!30米,马,还是一动不动!
急转弯!陡坡路!30米距离,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四秒种后,脱轨覆车的惨祸,即将发生!
列车滚动巨大的钢轮,响声隆隆,越逼越近……
冲上去,粉身碎骨!不上,车毁人亡!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还容得半点迟疑?
欧阳海箭步飞身,抢上路心,他脸不变色心不跳,拼尽全力把马推离了轨道……
列车停稳了,旅客们脱险了!
副班长在血染的车轮下,抱起重伤的战友,呼唤着他的名字。
风停了,雨住了,雪白的云层里射出了色彩缤纷的阳光,霞光万道的天空,出现了一条彩虹,欧阳海慢慢地睁开了双眼,望望转危为安的列车,看看朝夕相处的战友,嘴角露出微笑,安祥地合上了眼帘。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的词语。
①千钧一发:______________
②转危为安:______________
【2】“延”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再查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延”字第四画的名称是______。再请你给“延”字分别加上两个不同的偏旁,并分别各组一个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线画出描写欧阳海内心活动的句子。
【5】用“﹏﹏﹏”线画出一个比喻句。
【6】为什么欧阳海合上眼帘时“嘴角露出微笑”?
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奇妙的蜘蛛网
我回到农村过暑假。有一次在场院乘凉,爷爷说:“要下雨了,咱们回家吧!”后来,果然下雨了。我好奇地问爷爷:“你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爷爷笑着说:“你常看看蜘蛛网,就知道了。”
于是,每天傍晚我都去观察蜘蛛网,一连几天,我看蜘蛛网都是平平地挂在那里,没有什么变化。又过了几天,我发现蜘蛛离开了原来的蜘蛛网,从屋檐下面的篱笆上竖着拉了一条条长丝,好像一根根的细柱子。然后,蜘蛛就沿着这几根竖丝,侧着身子来回地爬着,绕上一圈一圈的细丝,不一会儿,蜘蛛就结了一个竖网挂在那里。
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爷爷。他让我第二天再去看看蜘蛛网。
夜里“哗啦啦”地下起了大雨。第二天,我就跑出去看那些奇妙的蜘蛛网。噢!我看出来了,平挂着的蜘蛛网被雨水砸坏了,而竖挂着的蜘蛛网还完好无缺。原来,下雨前,气压低,蜘蛛感觉出来了,便赶在下雨前先结个竖网,以免雨后无家。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埋没——( ) 残缺不全——( )
【2】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A.画龙点睛,点明主题的作用。
B.承上启下,起过渡的作用。
C.解释说明,加深理解的作用。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
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改写成陈述句:
16、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刘波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成肯定句
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
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你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按照合理的顺序组成一个通顺的句子。
(1)挫折和失败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
(2)挫折和失败会给人带来痛苦。
(3)挫折和失败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
例: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我们不能忘记妈妈的爱。
我们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将下列句子改变句式。
(1)老黄鹂把小虫塞到一只小黄鹂的嘴里。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被车长全扔了出去。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妙笔生花。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请你将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
要求:
1.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也可以写新颖、
别致的民间工艺品。还可以写看到的、听到的、亲身感受到的民风民俗。
2.突出民俗特点,详略得当,语句通顺。
3.选材要新,要写出真情实感。字数400以上。
4.书写正确、规范、美观(每4个错别字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