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填空。
1.人们常用杜甫的“____________。”一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2.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如旁人清楚,就像宋代诗人苏轼所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阅读第四自然段,说说汤姆和贝奇是怎样一步步脱离险境的?
(1)独自进行三次摸索找到出口
(2)__________
(3)_________
(4)________
3、写出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1.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
2.任尔东西南北风(________)
3.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_)
4.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________)
5.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_______)
4、近义词填空。
偶尔(_____) 依赖(_______) 特别(____) 模仿(______) 优雅(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夏满芒夏暑相连。
( ),冬雪雪冬小大寒。
6、古诗鉴赏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杜牧。
【2】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读这首诗,我们既能感受到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能感受到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B.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江南特有的美景。
C.“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句中,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
D.“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南朝是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陈,宋、齐、梁四个政权。
7、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题目。
绝句二首(其二)①
杜甫
江碧鸟逾②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①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②逾:更加。
【1】发挥想象,描绘“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所展示出来的画面。
【2】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的情感。“逾”字体现了杜甫诗歌“炼字精到”的特点,它的妙处在于__________。
8、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请用“∕”划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2】写出下列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吾:_____ 淡墨痕:_________
夸:_____ 满乾坤:_________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句意:__________。
【3】诗中表现诗人王冕高尚情操的诗句是 _______ , ____ 。
【4】“岁寒三友”指的是___、___、___。“文房四宝”指的是___、____、___、____。
【5】历代文人墨客喜欢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节操。请你默写一首课外搜集的描写梅花的古诗。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下面的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
材料: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说过:“我想我们有一天能够在机器上模拟人的思维,为什么不行?电脑是硅做成的,可以计算,人脑是用碳做成的,质子在大脑里的运动形成了各种概念,这是完全可以完成模仿的。”果然,他和他的微软公司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
去的尽管去了 来的尽管来着 去来的中间(jiān jiàn) 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 ,被微风吹散(sàn sǎn)了, ,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请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请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3】把文中的画横线的地方补充完整。
【4】近义词:
挪移—(________) 遮挽—(________)
【5】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请用“_____”画出有关的句子。
【6】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来勉励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只有一个地球》)
①在表明原因的句子下面划上“~~~~~”,在指出后果的句子下面划上
“——”。
②“毁坏”、“滥用”已是很严重的破坏行为了,作者再在它们前面分别加上“随意”、“不顾后果”这些词语,其表达意图是什么?
12、感恩的心
老师,是世界上最平凡却又最伟大的职业。有人说老师是无私的蜡烛,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在我的心里,老师像连接知识与人类文明的桥梁,引导我们一步步踏向知识的彼岸。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堂很特别的作文课,留给了我很深的印象。那是语文老师“改变”了上课的传统方法,带我们到了实地“考察”。要我们以拥抱大自然为题,把春天里的各种风景写出来。语文老师怕同学们弄虚作假,不能写出真情实感;又怕同学们没有时间外出,不能寻找春天来临的足迹,便决定亲自带同学们来到公园寻找春天。同学们知道后高兴得欢呼雀跃,兴奋得手舞足蹈。因为这毕竟是同学们第一次外出上课。来到公园,语文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各种在春天里盛开的花,并且现场就请同学们描述各类花朵的外形与香气。在游园的最后,老师笑着说:“写作文,就是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且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语文老师的话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写作文的真谛,同时也佩服语文老师上课方法的“独特”。
就是这样,我们的语文老师用自己授课的方式,用自己关爱学生成长的朴素情怀,表达了一种“烛光和春蚕”的精神,老师啊,您是我们学习的导师、您是我们做人的楷模,我们能报答您的只有加倍地学习、快乐地成长。老师啊,请您相信我们,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将怀着感恩的心去报答您对我们那份真诚的爱。
【1】找出文中的一对近义词。
( )——( )
【2】人们常把老师比作_______ 、_______、_______ ……“我”觉得老师还像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_______,“我们”语文老师“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这节作文课,“我”感悟到了写作文真谛,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中的“‘烛光和春蚕’的精神”是指什么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们平时上作文课是怎样上呢?用三两句话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今天,我们怎样阅读
【材料一】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材料二】 2010年、2011年18—70周岁国民阅读调查摘要
年度 | 人均纸质 书阅读量 | 人均电子书 阅读量 | 日均纸质书 阅读时间 | 日均数字化 阅读时间 |
2010年 | 4.25本 | 0.73本 | 16.78分钟 | 12.07分钟 |
2011年 | 4.35本 | 1.42本 | 14.85分钟 | 16.64分钟 |
【注】数字化阅读指上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MP5阅读等。
【材料三】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喜爱阅读的不仅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韩国也有11 本,而我国只有4.77本。我国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1】什么是碎片化阅读?请用一句话概括。(不得照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碎片化阅读能让人们迅速获得海量信息,不会造成人们的思维惰性。
B.只有爱读书,人民文化素质才会提高,民族才能进步。
C.从国民阅读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看,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D.深度阅读是构筑人们精神家园的有效办法,需要自身努力和社会的关注。
【3】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请你概括出碎片化阅读的利和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平时的阅读中存在一些什么问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你的阅读经历,谈谈我们小学生应该如何加强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文在线。(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那天,父亲看到我自己创造的青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也终于窥破了当初父亲故意打破那青花的心机;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我没再问父亲,我想:这也许是父亲要给我的祖传西文配方吧。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慰(______) 心机(______)
【2】父亲这次为什么脸上露出了笑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要给我的祖传配方到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句式变换。
(1)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变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把句子改一下吧!
⑴他与歹徒搏斗的精神值得称赞。(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爸爸对小兰说:“我背你过去。”(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今天的活动我要参加。(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最近以来我们学校许多好人好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套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四百多年的大型编钟,至今音乐性能良好。(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必须赶回家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叔叔握着小汤姆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雪覆盖了这座美丽的城市。(“被”字句)
被白雪覆盖了的这座美丽的城市。
B.桃花心木不是一种普通的树。(肯定句)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C.这场电影,我不能不去看。(反问句)
这场电影,难道我去看吗?
D.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感叹句)
此刻,他的心情激动吗?
19、将两句并为一句话。
动物之间有生存竞争。动物之间有互惠互利。(用上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
(2)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又有什么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更精心呵护着我们的成长.你难道不应该感谢他们,并为他们写下一点什么来表达你的感激之情吗?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讲述一下你与父亲(母亲)的故事,或表达你对他们的感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