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人总是要死的,但__________。
2.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_______;替______,替________,就比_______。
3.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________,要_______,要_______。
2、积累运用。
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的作者是____________,请用正楷字把题写的内容抄写下来:____________。以此为题的文章是作者在__________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文中引用了司马迁说过的话: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3、读拼音,写词语。
fáng yù pái huái xī shuài dān ge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jiàn wēi zhī zhù yān zhī fēi fú
__________ _________
4、根据意思写词语。
1.姑且用来安慰自己。(__________)
2.形容态度非常严肃认真。(__________)
3.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__________)
4.对已得到的感到满足,安于命运对自己的安排。(__________)
5、莎士比亚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人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如果拥有各种美德,那么精神就会流芳千古。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清 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
,牧童遥指杏花村。
【1】把古诗补充完整。《清明》一诗描写的是 (节日)时的景象。
【2】这首诗中哪一句描写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出了清明时节人们( )的情景。
A.踏青时十分喜悦 B.扫墓时凄凉、忧伤 C.喝酒时逍遥
7、阅读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解释下面的词语。
凌寒: 遥知:
为: 暗香:
【2】在原句上划分诗歌的节奏。
【3】诗人借梅花___________的品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画“___________”的句子的意思:________
8、课内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中“之”的意思是__________,“故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唯”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作者在____(月份)送别________这个老朋友。
【3】在这首诗中,____两句叙事,____两句写景,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9、课内阅读。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从选文中找出一个词语填空。
这个人在路口________了很长时间,好像迷路了。
【2】品读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它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选文中的“”里填上标点符号,填好之后,读一读,说一说运用这些标点符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饱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面(片段)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niē liè)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把它蹦(bèng bēng)出来。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捏________(niē liè)着 蹦________(bèng bēng)出来
【2】这段文字依次从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细节进行人物描写。
【3】“那个名字”指的是________。
【4】“我很惊异地望着他”。“他”在作者笔下的特点是________(填一个字)。
11、阅读《一双脚上的修养》
一双脚上的修养
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来这里,总能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北方冬天的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鞋上会粘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水马上就会化作污水。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竟紧紧地盯着我,手执拖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身后,我猛一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色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我坐在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疚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阅览室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恶作剧式地在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上涂鸦。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地踩踏与不断地擦抹,像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
不知过了多久,人才渐渐坐定,女工也有机会喘口气、歇一歇了。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来看去,但又把头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脚下发出一阵“沙沙”的响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从上往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军绿大衣……最后我看到了他的双脚——每只脚上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塑料袋就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女工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眼里竟有泪光闪现。
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却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并不是指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了几本书,或是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出来的。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套上。
【1】文本第2自然段描述的“雪一下”带来的麻烦是什么?( )
A.下雪天,视线模糊。 B.天寒地冻,容易冻伤和感冒。
C.天气恶劣,影响人们出行。 D.鞋上沾脏雪,走过之处留下脏脚印。
【2】文本第3自然段中的“涂鸦”指什么?( )
A.把屋内涂黑一片像乌鸦。
B.在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上画画。
C.自己字写得难看或文章写得不好。
D.双脚在地板上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
【3】“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来看去,但又把头缩了回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神态描写
【4】第4自然段中,“她”为什么眼里有泪光闪现?( )
A.送水工戴着老旧的棉帽子,穿着军绿大衣。
B.送水工脚上套了塑料袋,走过之处干干净净。
C.送水工“沙沙”的响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D.女工不断地擦地板,又看到扎眼的地板,心里觉得委屈。
【5】联系文本,作者认为的“修养”是什么?( )
A.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
B.一个人举手投足要很细心。
C.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为他人着想。
D.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了几本书。
【6】你觉得“送水的男人”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的句子或事例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认为我们还要具备哪些修养?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至少举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①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游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②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①句中的“又”字有何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②句分别是此部分内容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从这儿也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采用了_______的段落结构。
【3】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张:①使合拢的东西分开;②陈设,铺排;③夸张,扩大;④看,望;⑤商店开业。
张灯结彩______ 虚张声势______ 东张西望______ 一张一弛______
【4】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真有意思!古人也有描写中国传统佳节的诗句。
我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第②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元宵节的“美好快乐”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语段赏析
他很后悔没有接受邻居的忠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1】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忠告(zhōng zōng) 羊圈(juàn quān)
【2】仿照“结结实实”写四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①段中“繁衍”的“衍”读音是_____________,加点词“这里”指的是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③段中加点词“脆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6】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作业时要认真,尽量避免不出现差错。(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老师对我们说 :“你们要好好学习,争取考入大学,我也就欣慰了!”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否能依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不能重复)。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
如果你是__________,就 __________ ;
如果你是__________ ,就 __________ 。
(6)你积累谚语了吗?写下来三条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还要重。(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老师说:“看到你们的进步,我非常高兴。”(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修改病句,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17、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 我们是不能忘记这十多年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的。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养花很有意思。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这个句子采用了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我也能用这种修辞方法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21、语言表达
生活中我们常常有着不一样的发现,有时我们生活现象中发现了自然的奥秘,有时我们在亲身经历中发现了做人的道理,有时我们从平凡的事物中也会发现有美的存在,“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请以“发现”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围绕中心有条理地叙述,写出真情实感。②语句通顺;详略得当;③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