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按要求作答。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到了。”这句话用了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表现春节_______________

2、我会在下面横线上填关联词。

①桑娜________自己受累,________让西蒙的孩子受罪。

________没有他每天早上这宽厚的一笑,我________不会继续白看他的书。

③遇到挫折依然乐观的人,________不高兴,________不唉声叹气。

④我们________要保护大地,________要爱护大地上的一切生灵。

3、填字成词。 

(  )兵  (  )政 死得其(  )   (  )强不屈 

(  )之不理   自(  )自(  ) 三(  )五(  )

大雨(  )盆   千里(  )(  )   诗(  )画(  )

4、用四字词语替换下列句中的画线部分。

(1)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毫无共同之处( )

(2)双方顺从心里的希望,想怎样就怎样、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

(3)他们除了眼前的要求之外,没有别的要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

(4)回到祖国,那一切事物都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的景象,使我们心潮起伏。( )

5、看拼音,写词语,再根据要求填空。

duàn  liàn   yǎn  yì   wǔ  rǔ   chōng  jǐng qīn  shí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以上音节中,整体认读音节有: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 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乐园

赠刘景文①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②,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③时。

(注释)①刘景文:北宋时人。苏轼看重刘景文,称他为“慷慨奇士”,与他交谊颇深。②擎(qíng)雨盖:指荷叶。③橙黄橘绿:橙子黄了,橘子绿了。

1解释加点的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尽:____   犹有: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诗看,写荷、菊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菊“犹有傲霜枝”的景象,诗人要表达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朗读古诗《春夜喜雨》,完成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

乃:______ 发生:________

潜:______ 野径:________

红湿处: ______   花重: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 。这首诗诗中没有一个“喜”字,却体现出诗人的______之情。

3这首诗以“好雨”开头,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_______________感觉)来写春雨。

5这首诗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 ,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的一句是 _____。此句中你认为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______

6这首诗赋予了春雨___________的品格,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去描绘春雨形象,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B.“喜”字是全诗的诗眼。先从听觉上描绘,后从视觉上刻画,在写景中饱含着诗人的赞颂之情。

C.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父带来丰收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

D.全诗透过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低头与昂头

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他的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那是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去赴一位老前辈的约会,地点在一座低矮的小茅屋。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青肿了一大块,痛得他哭笑不得。出来迎接他的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痛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富兰克林牢记地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准则。

还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应聘队伍。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当头劈来一个耳光,问:这是什以滋味?几乎所有的人都捂着自己的脸出来了。当然,这些人都落聘了。后来,有个年轻人走了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个耳光,问: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站直身子,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在同样的位置,给主考官同样的一个耳光,说:就是这样滋味。因此,这位年轻人被录取了。

富兰克林以低头而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起头颅而被聘用,这是不是人生的悖论呢?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在摆放我们自己所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摆放在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着做人。

1低头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富兰克林被撞是最大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司在招聘员工时,为什么许多人会落聘?年轻人被录取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熏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选文选自《_________》,是毛泽东同志在1944年为纪念______同志而作的演讲。

【2】请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3】画“﹏﹏﹏”句子中“固”的意思是“_______”;“或”的意思是“_______”。“泰山”和

“鸿毛”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宽阔的湖面上,碧波荡漾,船儿来往,鱼儿蹦跳。

爷爷是捕鱼能手。他说:“洞庭是个大鱼库。”

是呀,鱼汛季节,鲜活的鱼儿,一筐筐,一担担。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照样子,写一写。

一筐筐                                     

3洞庭是个大鱼库。这句话把            比作              

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                                    

12、课内阅读《普罗米修斯》。

火神不敢违抗(kāng  kàng)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狠(hěn  kěn)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qī  xī)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zhàng  zàng)又重新长了起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尽头了。

1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抗(kāng  kàng 狠(hěn  kěn

膝(qī  xī 脏(zhàng  zàng

2把普罗米修斯受到什么折磨的语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我的老师

①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②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③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④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⑤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她朋友的家里。在她的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⑥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

⑦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⑧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⑨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啰!”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种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⑩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就往外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可惜我没有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

【1】第③段中的“从来不”与后一句中的“仅仅”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中的“狡猾”一词表现出了________________

【3】对第⑨段画 “ ”句子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那件小事曾经在“我”的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象。

B.老师如慈母般的关怀温暖了“我”的心,这件事在“我”心目中占有很重的分量。

C.“我”忘不了的是当时欺负“我”的孩子们。

【4】细读短文第⑨-段,添加小标题和所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通过回忆关于老师的许多小事,表现出了蔡老师怎样的特点和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刚抽出嫩条还没打花苞的蔷薇枝,把皮一剥,我就能吃下去;刚割下来的蜂蜜,我会连蜂房一起放进嘴巴里;更别说什么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啦。所以,只要我一出门儿,碰上财主家的胖儿子,他就总要跟在我身后,拍着手、跳着脚地叫着:“馋丫头!馋丫头!”羞得我连头也不敢回。

②我感到又羞恼,又冤屈!七八岁的姑娘家,谁愿意落下这么个名声?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饿啊!我真不记得什么时候,那种饥饿的感觉曾经离开过我,就是现在,每当我回忆起那个时候的情景,留在我记忆里最鲜明的感觉,也还是一片饥饿……

③吃那些没收进主人家仓房里的东西,我还一次也没有被人家抓到过。倒不是因为我的运气格外好,而是人们多半并不想认真地惩罚一个饥饿的孩子。可有一次,我在财主家的地里掰玉米棒子,被他的大管家发现了,他立刻拿着一根又粗又直的木头棒子,毫不留情地紧紧向我追来。

④我没命地逃着。我想我一定跑得飞快,因为风在我的耳朵旁边呼呼直响。不知是我被吓昏了,还是平时很熟悉的那些田间小路有意捉弄我,为什么面前偏偏横着一条小河?追赶我的人越来越近了。我害怕到了极点,便不顾一切地纵身跳进那条河。

⑤河水并不很深,但是足以没过我那矮小的身子。我一声不响地挣扎着,扑腾着,身子失去了平衡。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好难受,我几乎背过气去,而河水却依旧在我身边不停地流着,流着……在由于恐怖而变得混乱的意识里,却出奇清晰地反映出岸上那个追赶我的人的残酷笑声。

⑥我简直不知道我是怎么样才爬上对岸的。更使我丧气的是脚上的鞋子不知什么时候掉了一只。我实在没有勇气重新回头去找那只丢失了的鞋子,可我也不敢回家,我怕妈妈知道。不,我并不是怕她打我。我是怕看见她那双被贫困的生活折磨得失去了光彩的、哀愁的眼睛。那双眼睛,会因为我丢失了鞋子而更加暗淡。

⑦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太阳落山了,琥珀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羊儿咩咩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去了。夜色越来越浓了,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我听见妈妈在村口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只是不敢答应。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

(张洁《挖荠菜》)

【1】第①段从“馋”字谈起,“我”到底“馋”到什么程度?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财主家的胖儿子羞“我”的动词有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3】把下列句式改成陈述句。七八岁的姑娘家,谁愿意落下这么个名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从描写方式上看主要是什么描写?是从哪几个角度进行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听见妈妈在村口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只是不敢答应”为什么“不敢答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这种“可怕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6分)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它有千斤重,(仿写句子)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搞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为陈述句:  

他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缩句)

 

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缩句)

 

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仅有的亲人。(修改病句)

 

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这鱼汤更优美的了。(修改病句)

 

 

16、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写一个包含两个以上叠词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缩句)

2.绮丽华美的春*啊,你是多么美好!(改写成反问句)

3.烟囱发出低声的呜鸣,犹如在黑夜中抽咽。(仿写,用上画线的词)

4.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仿写,写出柳枝随风摆动。)

 

 

 

18、照样子,改句子

例:这只白鸽是爸爸拾到的。

     爸爸拾到了这只白鸽。

省力安全水壶提手是小明同学发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乐园。

1.看了这部电影,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批改作业。(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在大禹的带领下齐心合力地治理重新泛滥的洪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扫罗王信守自己的诺言。(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用划线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

(2)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大约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修改病句)

_______

(3)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个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去吗?去啊,以最卑微的梦。战吗?战啊,以最孤高的梦。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这是《孤勇者》这首歌里震撼人心的歌词,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孤勇者,有人认为是外卖小哥,有人认为是白衣天使,有人认为是清洁工人,有人认为是学校里的老师,有人认为是自己的爸爸妈妈……你心中的孤勇者是谁呢?请以《我心中的孤勇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提示:孤勇者就在你身边,他们很平凡,却值得佩服,请选择一个人来写,如果能够用上多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你的习作会更棒。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