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看拼音写汉字。

1)我最喜欢吃糖炒______子。

2)她把那丝chóu______般的秀发扎起来,开始喝妈妈为她熬的浓chóu_____的粥。

3)杯zhǎn_____碗里chéng_____放食物。

2、按原文填空。

跨峻岭,__________,横瀚海,_______________ ,纵横十万里。望不断长龙烽垛,雄关隘口,________________ ,点缀成江山锦绣。起伏奔腾,_____________,太空遥见,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快乐到极点的时候,发生悲痛的事情。 _______

2)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_______

3)心神不定,烦躁不安。 _______

4、九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帝王铸造的。

5、给“肖”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填空。 

容貌(________)丽  通(________)达旦   烟(________)云散   ________)声匿迹

九(________)云外  ________)烟弥漫   悬崖(________)壁   ________)无声息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_________诗人,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2又疑瑶台镜中的疑是地上霜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________

3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____________,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4诗中____________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7、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诗题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使”的意思是________,“元二”是__________的朋友,“安西”是一处地名,诗中还有一处地名:________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这两句诗描写的是______季的景象,点明了送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 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炼字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同样是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请指出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并具体谈谈你对此诗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的道理一样,世界上没有两对完全相同的眼睛,只有酷似。那酷似,也仅仅是形似,从那扇窗户里透出的那种特有的神采是不可能完全相似的。

关云长生就一对丹凤眼,单眼皮,眼梢上扬,显得严峻威武、气度不凡,潜在的性格导演了华容道上“放曹”一幕;张飞长着一副豹眼,目光如焰,刚烈尽现,长坂坡上一声巨吼惊天动地;王安石的眼睛格外黑白分明,孜孜治学,目下十行,书穷万卷,过人的洞察力和穿透力决定了他后来的参政力度。眼神反映性格,看来不难找到佐证。

眼睛的基本功能是“看”,为大脑提供形象和信息。不管是丹凤眼、肉里眼、三角眼。无不如此。天生我“眼”必有用,眼睛作为“五官”的一分子,没有贵贱之分,好看不好看,那是审美习惯问题。林忆莲的眼睛怎么样?上眼皮总是耷拉着,眯成一条线,睡不醒的模样,不照样征服了那么多的歌迷?她那睁不大的眼睛,恰恰造成了如痴如醉的效果。双眼皮就一定比单眼皮好?也未必!在几乎都是双眼皮大眼睛的外国,就有许多人特别喜欢东方人的单眼皮。眼睛是爹妈给的,无论长成什么样,都不必有怨言,不必自卑。眼睛的功能毕竟是“看”,美算不了什么。盲人羡慕的就是我们能睁眼看世界。

眼睛的另一功能是传神。眼睛会说话,指的就是它的传神功能。目成心许,说的是目光传情,两心相许。目使颐令,说的是用眼光和下巴示意来指挥别人……不同的眼神,或如炬或如鼠或深邃或轻薄或迟疑或坚定,那是不知不觉中生成的视觉效应。

用好眼睛也不容易。一目十行,那是浮躁,是自己欺骗自己;目中无人,那是清高,是自己鄙夷自己;鼠目寸光,。部是浅薄,是自己糟蹋自己;眼高手低,那是空洞,是自己轻视自己。心底无私天地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当然,切不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同样会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遇事不合自己心意时,不妨换一个位置或调一个角度试试看,也许会大开眼界,豁然开朗。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总要与人打交道,找朋友要看准,多留神;谈恋爱、找对象,更要睁大你的眼睛,千万不要一时冲动、一见钟情而遗憾终生。而最忌的还是“红眼病”,嫉妒害人更伤己。最漂亮的眼睛,一旦患上了“红眼病”,那就谈不上美了。

1请你仿照文中画线的成语,写出两个含有“目”字的成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不管是丹凤眼、肉里眼、三角眼,无不如此。(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下十行”和“一目十行”意思相近,但是它们在文中的感情色彩却不同,前者是____,后者是_____。 

A.贬义词      B.褒义词      C.中性词

4文中说“用好眼睛也不容易”,请你结合选文最后一段话,说说怎样才能用好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完成练习。

心里需要阳光

徐慧芬

14岁的中学生小佳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黑板报出到一半,他突然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了一张凳子。人站在凳子上,高了。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了。

正当他脸贴玻璃,专心(注视   注意)的时侯,值班老师走了过来,有点狐疑地问了他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

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的办公室遭窃。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动,连零星小钱都被搜走。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了。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老师全都(保护 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佳仍忍不住掉了眼泪,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包括和他挺要好的同学。

今天的事更是倒霉了。现在他正向妈妈哭诉今天的遭遇。

放学回家,小佳途经一个专卖复习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后,刚准备跨上自行车时,迎面一辆卡车上突然滚下来一只大纸箱,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一一捡回装进箱子里。好事做究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了不久的新车啊!

“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鸣鸣……”小佳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

“哭什么?哭了车子能回来吗?傻瓜!以后一定要接受(教育   教训)。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妈妈不是要你做个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

小佳的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

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发展吗?”小佳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了妻子的话,打趣道。

你倒还有精神说笑话,你儿子前天为班级做好事,被人疑心当贼。今天做好事,被贼偷了!”小佳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愤愤地说给了丈夫,一旁的小佳哭得更厉害了。

哦,是这样。儿子,你的运气确实太坏了!爸爸今天的运气倒有点好。你知道的,我是去那家摄影社取照片的,取完照片,回来路上觉得今天天气挺热的,这时有个人用自行车推着两袋西瓜在卖。我挑了一个,过了秤,正好10元钱。我付了钱,骑上车就走。骑了大约20米,忽听背后有人在叫。我回头一看,那个卖西瓜的骑着车子朝我追来,一边招手,一边叫我停下。我停了车,才知道原来我错将百元大钞当成10元钱给了他,他是来还我90元钱的!儿子,你想想看,他完全可以不管这件事,要还,等我找上来,也不迟,他也完全可以赖掉,因为我没有凭证。他还可以发现此事后马上溜走,那就不会引起任何纠葛。现在他却顶着烈日,骑着笨重的车子一路追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他的良心,是他做人的道德!你看这世上,谁说没有好人?”

父亲拍拍刚买来的西瓜,又拍拍儿子的头。儿子停止上了抽泣,听得很专注。

不错,小佳的爸爸是在取了照片后买了西瓜,但是,关于10元与100元的故事,是他虚构的。作家与父亲的双重(责任   任务),让他编了个美丽的故事。他深深懂得,此刻,这个14岁少年的心里,太需要阳光。

1从文中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2“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佳在“前天”和“今天”分别遇到了什么倒霉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教训儿子,是想告诉他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爸爸虚构了10元与100元的故事,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说说你对题目“心里需要阳光”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五花山

小朋友,你们说山是什么颜色的?

我家就住在大森林里,我知道山是什么颜色的。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可那绿色是浅浅的,许多树叶儿冒出芽儿来,嘴角上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可那绿色是深深的,一片片树叶儿,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色的蜡笔涂了,连雨点儿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呀,可不再是一个颜色了。下了一场秋霜后,你看吧,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照到那里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地看去,就像枝头上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儿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那颜色就像剧场里的大幕布。只有松树不怕秋霜,针样的叶儿还是那样翠绿翠绿的。

秋天的山就是这样五颜六色。一层金黄,一层翠绿,一层火红……人们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作者按照________顺序分别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个季节山的不同景色。

【2】作者详细写了_______的山。结合题目思考,为什么详写这部分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你能用其中一种修辞方法简单写一写冬天的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匆匆(节选)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用“ ”画出文中的一句反问句,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

【2】读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第一个“赤裸裸”指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赤祼祼”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____________的思索,思索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你知道的关于“时间”的名句写在下面。(课本上本单元的句子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多读书的好处

著名的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还能带给你许多重要的好处。

多读书,可以让你觉得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

多读书,可以让你全身都有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觉得你知书达理,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似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棉队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变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液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方式。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

【1】写出多读书会给你带来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名人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文有_____个自然段。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良师益友:________

②遨游:________

14、可爱的家乡

我的家乡大理是一个可爱的地方。这里物产丰富,山清水秀不仅在全州出名,而且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一定名气。

大理物产十分丰富。苍山上有数不清的树木,是优质的建筑材料;洱海里有各种各样的鱼虾,是广大群众喜爱的食品;坝子里良田万顷,盛产粮食、蔬菜和各类瓜果。家乡的特产大理石更是驰名中外。大理石用途很广,在建筑方面,可以做基石、铺地面、贴墙壁;在工艺方面,可以制成花瓶、屏风和各种精美的观賞品;在文化和生活方面,可以做笔架、观台、杯盘、桌発等。大理石制品十分漂亮:白如玉,洁净无瑕;彩如霞,色泽斑斓;墨绿的、黄的、水纹的,无不晶莹光洁,今人赏心悦目。

大理的风景十分优美。苍山十九峰,白雪顶,彩云缠腰,山泉清冽,野花争艳,森林都都葱葱,岩崖千姿百态,吸引着无数游客来攀登观赏。三百里洱海波光浩荡,蓝的水衬着洁白的帆,如诗如画。夜晚,明月高荘,光照洱海,潮面上的白波闪闪烁烁,仿佛游龙的银鳞;近处渡火点点,笑语声声,此情此景让人辨不清是在人间还是在仙境!

家乡的山山水水是如此富饶美丽,我怎能不热爱自己的家乡?

1文中大量运用了描写景色的四字词语,如:彩云缠腰,山泉清冽……除文中所用的词语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景色的四字词语?请写出来。(至少写出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

这个比喻句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大理 石的用途。

(2)文章描写大理的优美风景,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 两处景物,给人一种___________ 的感觉。

(3)文章结尾处用了一个反问句,请把它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这个反问句作为文章的结尾,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首尾两段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下列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对我说:“我想看看你洗的衣服干净不干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面语句有毛病的地方改正过来。

(1)这里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缩。

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谆谆教导,把我们从一个心智成熟的孩子培养成懵懂天真的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认为取报纸是自己一项“权利”,是绝不能让别人侵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乐园。

1.我的好朋友伦捷送给我一块电子表。(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因为这些我们就退回去,退到爸爸妈妈温热的怀中,那我们还算什么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叫权善才的将军误砍了昭陵上的柏树。(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会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告诉姐姐:我要出差了,三天后我才回家。(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日出为内容,分别写句子。(比喻句、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紧紧地缩成一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扩句:小明爱钓鱼。(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我们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公园对外开放,谁都可以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表达:

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要求: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详略得当,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