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拼音写字。

nì (   ) nǎo(   ) qū(   ) 

高深莫cè(   ) 天真无xié(   )

2、看拼音,写词语。

1.jūn fá______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bì miǎn______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装在chōu ti______里的文件烧掉。

2.一群穿着pí xuē______的匪徒像mó guǐ______一样把父亲绑走了,父亲却很沉着。4月28日,父亲李大钊被zhí xíng______jiǎo xíng______

3、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________

请你完成关于这位英雄人物的两个歇后语:

(英雄)失荆州——________

(英雄)喝酒——________

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   ______不在乎

_________昏迷   _______倾听

5、说说我国古代对下列不同年龄的称谓。

13岁:____________ 15岁:____________  20岁:____________

30岁:____________ 40岁:____________  50岁:____________

60岁:____________ 70岁:____________  80-90岁:__________

100岁: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阅读诗歌, 回答问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吟”是_____的意思。

【2】解释下列词语。

(1)等闲:________(2)浑:__________(3)清白: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所受的磨炼,其实象征着____;后两句描写了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的决心。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千锤万凿,_____烈火焚身,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7、课外阅读。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请用“∕”划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2)写出下列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吾:_____ 淡墨痕:_____

夸:_____ 满乾坤:_____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句意:____________

(3)诗中表现诗人王冕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4)“岁寒三友”指的是_________

“文房四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词,又称长短句,极盛于______,“清平乐”是______名。

【2】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______时节,表现了强烈的______之情。

【3】本词语言轻巧,词味隽永,表达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4】这首词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屋顶上的月光

有一位少年,童年时期就失去了双亲,与他相依为命的哥哥也只能靠辛勤地演奏来赚取生活费,家境十分贫寒,生活很是艰苦。然而,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渴望,他准备去距家400千米的汉堡拜师学艺。

虽然他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汉堡,音乐教师的收费却很昂贵,使囊中羞涩的他无力支付,剩下的钱居然不够一星期的学费。他不愿意就此放弃,跑遍了几乎所有的音乐课堂,忍受着嘲笑与讥讽,终于得到一位老师的认可,做了他的学生。

老师发现了他的天分,建议他去撒勒求学,那里才能给他真正系统的音乐训练。于是他再次踏上旅途,忍饥挨饿地走到撒勒。经过苦苦哀求,一位校长终于允许少年在音乐学校旁听。他欣喜若狂,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学习,天赋和勤奋使他很快脱颖而出。

少年渐渐不能满足于手头简单的几套练习曲,他知道哥哥保存着很多著名作曲家的曲谱,回乡后便向哥哥提出了请求。为生活四处奔波的哥哥对弟弟的音乐功底并不了解,他语重心长地说:这些曲子我演奏了十几年还觉得吃力,你不要以为出去学了几天就了不起了,还是好好弹你的练习曲吧!何况,那么珍贵的曲谱,你弄坏了怎么办?哥哥板着脸离开了,他却没有因此死心。

哥哥每到晚上都要出去演奏补贴家用,这时他就偷出哥哥珍藏的曲谱,用白纸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抄下来。因为家里很穷,点灯都是奢侈的事情,月朗星稀的晚上,他就爬到屋顶上,在明亮温柔的月光下抄写曲谱。曲谱的美妙使人沉醉其中,被困窘折磨的灵魂此时似乎插上了翅膀,在月光下任意翱翔。

一个夜晚,哥哥疲倦地归来。临近家门,他听到一段优美而哀婉的旋律,那是弟弟最后抄的那支管风琴曲的变奏。音乐在夜色中飘荡回旋,他不知不觉也被感染了,深为其悲。音乐如泣如诉,有身世坎坷的感叹,有遭遇挫折的伤悲,更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光明的无限渴望。哥哥站在月光下倾听着,潸然泪下。他终于相信,弟弟的天分足以演奏好任何一个曲子。他走进屋,含着泪水轻轻地搂住了弟弟,决定从此全力支持弟弟继续深造。

少年终于一偿宿愿,美梦成真——他就是近代奏鸣曲的奠基者巴赫。

有人曾经问他,是什么支持着你走过那么艰苦的岁月?他笑着说:是屋顶上的月光。

屋顶上的月光”——他将所有的挫折都包含在这一简单而美丽的句子里。这不仅意味着他灵魂深处对音乐的热爱,而且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有时候,照亮我们的理想并照亮我们的心灵,真的只需要那微弱的屋顶上的月光,就如同当初它照亮了巴赫的理想,使他漠视所有的困苦和劳累,而最终到达自己的音乐天堂一样。

1.结合选文解释词语。

脱颖而出: 

如泣如诉:

潸然泪下:

语重心长: 

2.选词填空。

果然  居然  显然

(1) 他囊中羞涩,剩下的钱(   )不够一星期的学费。

(2) 他博览群书,虚心求教,力争在全国竞赛夺魁,(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如愿以偿地登上了冠军的宝座。

(3) 一向惜钱如命的他(   )请同事到五星宾馆吃饭,着实让大家吃了一惊。

(4) 在众人追问下,他支支吾吾的,(   )他在说谎。

3.读句子仿写。

音乐如泣如诉,身世坎坷的感叹,遭遇挫折的伤悲,更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光明的无限渴望。

…………更有……  

4.反复读读选文,想想是什么使巴赫最终获得了成功?

5.有时候,照亮我们的理想并照亮我们的心灵,真的只需要那微弱的屋顶上的月光,就如同当初它照亮了巴赫的理想。使他漠视所有的困苦和劳累,而最终到达自己的音乐天堂一样。对这段话你又是怎样理解的?

 

 

 

10、课外阅读。

气温变化的利与弊

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C,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C,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农业生产息息相关。A

气温变化1°C,对农业生产有着惊人的影响。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平均下降1°C,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65%的地区损失9. 56亿美元。

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C,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1°C.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 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B

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8°C至4°C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来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早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C

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因。

【1】“气温升高1°C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这段文字应安排在A、B、C中的_____处。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请从说明顺序与文章结构两方面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中加点的“热陷阱”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但选文也介绍了气温升高带来的好处.请结合具体内容说一说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护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你认为自己能为之作出哪些贡献? (写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现代文阅读。

海鸥乔乔

①早晨,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恬静的海面,荡漾的微波闪着金光。

②离岸一海里的海上,一只渔船随波逐浪地前进,这是吃早饭的信号,近千只海鸥飞来,相互追逐着争食吃。又一个忙碌的日子开始了。

③但在远离渔船和海岸的地方,海鸥乔乔独自在练习飞行。在三四十米上空,他伸下两只带蹼的脚,仰起嘴,使劲儿弯着翅膀。翅膀一弯,就可以放慢速度。而现在,他越飞越慢了,慢得几乎听不到耳边的风声,慢得连脚下的大海也仿佛静止不动了。他眯起眼睛,集中精力,屏住呼吸,使劲儿想再……弯……那么一英寸……然后,他浑身的羽毛直竖,失去平衡,摔了下来。

④要知道,海鸥飞行时决不摇晃,决不失去平衡。在空中失去平衡,对海鸥来说是丢脸的事,是极不光彩的事。

⑤但是乔乔并不觉得丢脸,他再一次展开双翅,依旧颤抖着使劲弯曲——一点、一点地放慢速度,又一次失去平衡——他不是只平凡的鸟。

⑥大多数海鸥只求学会最简单的飞行本领——如何从岸上飞出去觅食,再飞回来。对他们来说,重要的不是飞行,而是觅食。但对这只海鸥来说,重要的不是吃而是飞。乔乔喜爱飞行胜于一切。

⑦他发现,像他这样的想法,在同类中是吃不开的。他整天独自练习,成百次地作低飞滑翔,连他的双亲都替他担心呢。

⑧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只要他保持离水面不到半翅的高度进行低空飞行,他就能在空中停留较久,费劲较小。他滑翔下来并不像一般鸟儿那样伸下双足溅落海中,而是蜷起双足紧贴着身体掠过海面,在水面留下长长的一道波纹。他蜷起双足在沙滩上滑翔着陆,然后步测着沙滩上滑翔的距离,他的父母见了,着实为他担忧。

⑨“怎么啦,乔乔?怎么啦?”他妈妈问,“难道学其他海鸥的样儿这么难,乔乔?低飞是鹈鹕(tí hú)和信天翁的事,你学这干什么?你干吗不吃点儿?孩子,你都瘦得皮包骨头了!”

⑩“我倒不在乎瘦得皮包骨头,妈妈。我只是想知道我在空中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

“你瞧,乔乔,”他父亲温和地说,“冬天快到了,船只就要少了,海面上的鱼也要钻到海底去了。你要是一定要学习,那就学学怎么觅食吧。飞行当然好,可你总不能拿滑翔当饭吃啊。别忘了,你飞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吃。”

乔乔顺从地点点头。以后几天,他试着学其他海鸥的样儿,做了认真的尝试,与鸥群一道围绕着码头和渔船嘎嘎叫着争食吃,扎到海里抢点儿面包片和烂鱼。但这样做他受不了。

“这样太没意思了。”他一边心里想,一边故意把好不容易弄到的一条鲤鱼丢给一只追逐他的饥饿的老海鸥。“__________1__________

不久,乔乔又独自一个出去了。他飞到海上远处,饿着肚子学习,很是快乐。

1从文中摘录一句描写环境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自然段看似和海鸥乔乔无关,那作者写该段的目的是什么?(   )

A.写出了鸥群的忙碌,衬托出了乔乔的不听话。

B.写海面上热闹的场景,反衬了乔乔的悠闲。

C.可以让读者发现乔乔与一般海鸥的不同。

D.写出了吃对于海鸥来说是最重要的事。

3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连用三个省略号,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

A.乔乔练得很辛苦,用尽力气。

B.乔乔飞得很开心,随心所欲。

C.乔乔练得很偷懒,断断续续。

D.乔乔练得很长久,一刻不停。

4读第⑧自然段,海鸥乔乔的双亲担心什么?(   )

A.乔乔不好好飞行,丢了他们的脸。

B.乔乔整天和其他海鸥追逐争食。

C.乔乔整天独自练习低飞和滑翔。

D.乔乔飞行时总是摔跟头。

5第自然段中写道:“但这样做他受不了。”什么是乔乔受不了的?(   )

A.每天练习飞行 B.与鸥群一道争食。

C.父母对他的劝说。 D.把抢到的鲤鱼给老海鸥。

6读第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把乔乔心里的想法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觉得乔乔是一只怎样的海鸥?请从文中提炼理由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图书馆读者须知

欢迎您前来我馆阅览和外借馆藏的书刊、文献资料,参观我馆举办的各类文化艺术展览,参加我馆举办的各类公益性讲座和读者活动。

1.我馆主要的文献阅览区域设在A区和C区,展览厅设在D区,讲座在多功能厅(B区)举办。A区为古籍、近代文献阅览区和专利、标准等特种科技文献阅览区,C区为现代文献阅览和外借区。读者可凭有效阅览证和外借证进入阅览和外借区域。

2.进入阅览区域的读者,请将自备书刊、包袋(大于20*14厘米)、食品等物品寄存一楼寄包处(闭馆后,请勿将物品遗留在寄包柜内)。

3.阅览室内请保持安静,移动通信设备请设置为静音状态。阅览区设有免费饮水点,请勿在阅览区内饮食、喝有色或含糖饮料。

4.请在指定区域使用电源,勿擅自外接电源或充电,注意用电安全。

5.本馆全年对外开放。提供24小时还书服务(正门的门卫室)。一楼总咨询台提供咨询导引服务。

请爱护文献资料和一切公共财物,遵守“七不”规范,遵守本馆的借阅规则,让我们共同营造舒适、安静的阅览环境和良好的借阅秩序。

【1】暑假期间,徐宁宁到图书馆听专家的“经典阅读讲座”,他应该到__区;张耀扬要去借阅外国名著《安妮日记》,他应该到__区。

【2】如果不知馆内的图书如何分类,找不到需要的图书,可以到___进行咨询,在阅览室内要注意保持安静,移动通信设备要设置为____状态。

【3】下面做法中,符合“读者须知”的一项是(  )。

A.夏铭持有效阅览证进入C区,借阅图书并阅览文献。

B.当我们阅读时遇到问题应与同伴小声交流,保持阅览环境的安静。

C.当我们进入阅览区域后应把所带的物品放到寄存处,离开时携带不方便可放在寄包柜内。

D.当我们所带的手机没电了,可以用自己的充电宝进行充电,不过应注意用电安全。

【4】如果在阅览室悬挂名言,下面不恰当的是(  )。

A.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B.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C.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D.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13、阅读世界。

谁能孩子一个答案

一位民工朋友,想让我辅导一下他孩子的作文。孩子的日记让我看了很惊讶,想不到一个10岁的孩子竟然会想那么多深刻的东西。

XX 星期天气:小雨

今天,我想让爸爸给我买一双运动鞋,爸爸说等有时间了去收破烂那里给我买一双,2块钱就可以,去市场上买至少要20元。唉,又是去破烂市场买,那里的鞋根本不结实,穿不了几天就不能穿了。爸爸真是的,连20块钱都不舍得花。我们班的x x一个星期的零花钱都要100多元!同样都是孩子,为什么有的只能穿2块钱的鞋子,有的却能挥金如土呢?

可爱的孩子,我不想直接回答你的问题,我只想告诉你一件真实的事情。

阿姨认识一位男孩子,他的父母也是普通农民,为了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有知识的人,他们不仅倾家荡产,还欠了几万元的债,别说两元钱的鞋,就是吃饭也压缩成一天一顿。

当男孩子大学毕业时,别人都是光彩照人地留影,而他,却只有一件当年报到时舅舅送的运动外衣还能穿得出去。但是,他没有愤于世道不公,他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他要改变自己及全家人的生活。

他利用计算机专业的特长,开办了一家小型的IT公司。几年后,他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将父母接到他在北京的家。他骄傲地告诉家人和朋友:“我把握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全家人的命运。”

他没有把时间用在疑问与不解上,而是用行动,用不屈的精神,改变着生命的轨迹。相信我,孩子,任何的命运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付出,谁都会有收获。

期待着你快乐、朝气蓬勃地面对生活,好好学习,相信有那么一天,你的爸爸妈妈会因你而感到骄傲!

1根据你的理解,写出下面短语的意思。

愤于世道不公:______________

IT公司:______________

2孩子的疑问是什么?他谁为什么会有这种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用一个故事告诉男孩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你的实际,说说怎样才能让父母为你而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全国节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吴季松介绍说,水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其表现一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二是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方(指长江以南)人均水资源量达到3600立方米以上,而北方人均水资源量只有720立方米。三是全国的污水排放量快速增长,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据统计,1980年全国废污水排放量为310亿吨,2000年为620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6%,生活污水占34%,近80%的废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水域。四是由于集中取水和集中排污,致使我国不仅北方城市普遍缺水,南方一些城市也出现水质型缺水。

长期以来,因地表水供给不足,一些地方只好采用地下水,造成局部地区地下水大量超采,形成地面沉降。调查资料显示,全国地下水多年平均超采量74亿立方米,超采区共有164片,超采区面积达18.2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占42.6%。辽宁、山东、河北等省的一些沿海城市与地区,地下水含水层受海水入侵面积在1500平方公里以上;北京、天津、上海、西安等20多个城市出现地面沉陷、地面塌陷、地裂缝;西北内陆一些地区因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荒漠化及沙化面积逐年扩大,已影响这些地区的城乡供水、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存。

近三年,我国连续遭受干旱,尤其是去年,旱情加重,江河湖泊自然来水量减少,水库蓄水量比上年同期减少11%,3亿多亩农田受灾,农村先后有3300万人发生临时饮水困难,部分城市出现新中国建立以来最为严峻的缺水局面。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第二自然段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划“   ~~~~”的句子,这几句话运用______ 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二自然段中划“_____”的句子。句子中达到3600立方米以上以上只有720立方米只有,这两个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完本文,针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你想对保护水资源提出怎样的建议?(至少两条,且有针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报告这个喜讯的人把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身在热带,即使有衣服不用穿。(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沿着这条小路走,能到图书馆。

改成反问句:  

2.海上日出很壮观。

 改成感叹句:  

 3.草原的景色很美。 

改成比喻句:  

 

17、把下列句子改写成“被”字句。

1.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漂亮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修改病句。

我用了整整一年左右的时间读完了沈石溪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

(2)修改下联,使之与上联组成对偶句。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容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刘波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会改:

1)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碧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您为我们付出来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请以《阳光总在风雨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