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空见___ ______    ______

___而不___ 走马___)(___ ___)(___

___)(___俱下 赴___)(___

2、文学常识填空。

鲁迅(1881——1936),现代著名( )家、( ) 家和( )家。原名 ( ),字 ( ),浙江( ) 人。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无心插柳柳成荫。

(2)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

(3)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

(4)穷则变,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括弧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A.我非常喜欢音乐,每天____到家,____打开收音机听音乐。

B._____是他错了,_____不能打他呀!

5、辨字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按原文填空,然后回答问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

留连戏蝶时时舞,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诗人是__________

3“蹊”的意思是_____。“留连”的意思是_____

7、课外阅读。

阳关曲·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解释词语。

银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没有写月光,而是写“暮云”

B.第二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这首诗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两团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与亲人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3】翻译诗句。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寒食》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这是一首__________(讽刺 怀古)诗。诗人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__________,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

【2】诗的前两句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物点明诗歌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后两句用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现在人们常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来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3】下面对诗歌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无处不”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写出了整个长安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

B.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夜晚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作出委婉的讽刺。

C.诗的后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皇宫也不例外。

D. “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是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梦结束的地方

①有人做过统计,迄今为止,大约有500人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也大约有500人在攀登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论这个数字属实与否,都不折不扣地表明:攀登珠峰生死系于一线,代价极其残酷。

②因攀登珠峰而遇难的勇士阎庚华去世后,笔者走进他独居的家,目睹的是一个痴迷的登山者的世界:墙上贴满了登山明星照、珠峰风景画,挂满了登山爪、登山靴、滑雪杆。他用13年的漫长岁月做准备,为此放弃了婚姻,离开了心爱的女儿,甚至不惜失去生命。

③无限风光,惟有触天者才领略得到吧!一位朋友成功地登上了海拔6400米的一座山峰。我问他,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峰巅之感一定惊心动魄吧?如宝石般闪烁的繁星,广袤深邃的天宇,还有洁白无瑕的冰雪,一定让人的肺腑都透明了!朋友却一本正经地摇头道:“完全不是这样,冰天雪地的山头上能有什么吸引力?天幕、繁星、晶莹的冰雪,那是诗人塑造的仙境。当时的情形根本不浪漫,狂暴的风裹着彻骨严寒,满眼白茫茫的,就这些。”

④真就这么令人失望吗?答案如此肯定,那么,为什么还要登山呢?不要命似的登那么高的山,想证明什么?英雄气概?挑战极限的能力?我费解而焦急地望着朋友。朋友悠悠地说:“那一刻,我只觉得一颗心从喉咙里咯噔一下回到胸膛里去了,就像做了一个痛苦而漫长的梦,我终于可以释怀。”

⑤那是个梦结束的地方,高耸入云。这梦牵扯着生命的脚步,一路跋涉,万水千山,赴汤蹈火。( )那座山叫什么名字,在地壳上,在实验室中,( )在书本里,( )充满了诱惑。

⑥明白了吗?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梯子,可以一直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只要你永不放弃。

【1】“梦结束的地方”指的是什么?(根据理解,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⑤段括号处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正确的是( )

A.因为 还是 都

B.即使 只要 就

C.如果 那么 就

D.无论 还是 都

【3】第④段中,朋友说“我终于可以释怀”,这里“释怀”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朋友说“当时的情形根本不浪漫”,这里的“浪漫”是指什么?他说“不浪漫”的原因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你对本章末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语段赏析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还没有结婚的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的病床前,握住她的手,跟她说话,还轻轻地给她唱歌,直到那女孩苏醒过来。

医生说:“她能苏醒是个奇迹。”

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的脸微微红了,说:“我记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以拯救一切。”

1小女孩能苏醒过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护士的脸微微红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母爱可以拯救一切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1】解释下列词语:

镇定:  

【2】在比喻句的后面打对号。

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  

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萤火虫尾部的一粒发光的东西,好像是一盏小灯笼。(  

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好像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3】这段话通过军需处长冻死时的   三方面的描写,来突出他的   精神。

 

12、读下面的文段和短文,做后面的练习题。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大抵------_________ 秉性------_________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的正确意思是:(  

A. 外祖父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要有梅花坚强不屈的秉性。

B. 外祖父希望像梅花一样迎风傲雪,不畏艰难。

C. 这句话是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的殷切希望;希望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有骨气、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3“//”把片段分为四层,并写出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13、阅读《彩色的梦》,按要求做题。

  清晨,太阳醒了,像负着什么重似的爬上地平线。幼儿们醒了,小朋友们争先恐后从睡房地出来,唧唧喳喳,蹦蹦跳跳,活像一群小麻雀。

咦,那是啥!不知哪个孩子发现了新大陆,许多孩子都跟着跑过去。原来,园里   出现了一排新栽的小树苗。树梢还没有长叶,刚刚萌发出几个绿莹莹的小芽。

哎,快来看,转椅变色了。又一声清脆的喊声,孩子们立刻又朝那边跑去。果真!原先那油漆剥落的旧转椅焕然一新,轴心是白的,底座是绿的,小椅子是粉红的,旋起来,就像一朵朝天怒放的荷花。

  小朋友们做完早操,走进教室,看见每人的桌上都摆着一本彩色的小人书,打开扉页,上面写着送给祖国的花朵,话相同,笔迹不同。窗台上新添了一盆盆盛开的串串红,红得那样热烈,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苗。

  怎么一夜之间突然生出了这么美好的东西?这是谁干的?

孩子们去问老师,老师笑而不语。或许值夜班的月亮知道,孩子们仰起头,可惜月亮已经下班了。或许日夜飘荡的春风知道,可惜春风只留下一支没有歌词的歌。孩子们茫然了,互相猜测着:是离休的老爷爷?是红领巾大姐姐?是爱做好事的解放军叔叔?还是苗圃的阿姨?……其实,何必要问呢,孩子们,就当着一个美好的、色彩绚丽的梦,留在你们稚嫩的心田吧!

(1)查字典,结合语境给下面带点的字注音或者解释。(2分)

注拼音: 重( )   旋  

解释:着什么重担   打开  

(2)把文章内容分三段。(3分)

(3)在文中找出一个过渡段,用 画上,并用线把承上、启下这两个部分分开。(2分)

(4)请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2分)

(5)小朋友们争先恐后从睡房里出来,唧唧喳喳,蹦蹦跳跳,活像一群小麻雀。(2分)

作者把   比作 ,通过比喻,主要表现  

(6)幼儿园一夜之间发生了哪些美好的变化?请你扼要回答。(2分)

 

 

(7)作者写本文为了赞扬什么?请选择正确答案,在括号里打“√”。(2分)

A.赞扬小朋友们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

B.赞扬苗圃阿姨为幼儿园绿化付出了许多的辛勤劳动。(   )

C.赞扬全社会对祖国花朵的亲切关怀和精心培育。(   )

D.赞扬幼儿园一夜之间发生的变化。(   )

 

14、   1.生物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一些认识。

2.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他们同心协力地把食物拖回巢去。

3.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撞碰来传递信号。(   )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   )摆动得特别(猛烈  热烈)。

4.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 分析)方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然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   )它们闻到这种气味(   )能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画断,蚂蚁就迷路了。

5.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价值吗?有。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对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提供一些可贵的科学资料。

1在短文前给加上题目。

2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搬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归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的(   )里加上关联词语。

4“~~~~”线画第四自然段中的中心句。

5将文中(   )内不合适的词划掉。

6分段,用“‖”线分段,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如果刑法这样没常规,岂不是让天下百姓手足无措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就是臣不敢奉陛下的命令杀权善才的原因,臣不能陷陛下于无道啊!(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宗生气了,板着脸说:权善才砍了昭陵上的树,是陷我于不 孝,必须杀他!(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关联词将下面的两个句子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句子。

冬天就要到了。

小松鼠要贮存冬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夸父死了。

夸父的精神永驻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句子换成另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

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缩句)

2.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改为字句

3.你不用蜡烛就不能去搬柴了吗?(改为陈述句)

4.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样大的小女儿。(改为间接转述)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鲁滨孙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孙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这场比赛怎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呢?

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怎么会让人觉得舒服呢?  

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请以你是我的一本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 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