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破折号练习题

1.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_______

2.“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______ 

3.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我们农民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_____

4.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_____

5.“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我能抽支烟吗?__

6.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_______

2、写出近义词

刨根问底________     认真________

3、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同学们都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才华,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后面的练习。

万象(______)新 心平气(______  见(_____)知著 无独有(______

在上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1)居家学习期中线上教学质量检测,小东考砸了,______ ,小强也考砸了,看来居家学习不自律,沉溺于玩游戏之中害处真大。

(2)居家学习期中线上教学质量检测,小东考砸了,但妈妈没有批评他,而是(_____)的和他说,下次努力会考好!

5、先补充词语,再完成练习。

①万象________ ②截然________ ③悬灯________ ④独出________

1.形容想出来的办法与众不同,是词语__的意思。 

2.这次考试的内容与上次__

3.形容节日状态的词语是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外诗歌阅读。

禾熟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释】①禾黍:禾与黍,泛指粮食作物。②窦:此指水沟。③耕耘债:指耕田犁地的农活。④啮(niè):同“嚼”,啃、咬。

【1】诗歌前两句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人描绘的画面。

________

【2】与《乡村四月》相比,《禾熟》在内容与情感上有何异同?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

7、课外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首句用“______”和两个“______”字组合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诗人的主观感受。渲染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

3______”以下全是想象,猜想重阳佳节到来的时候,亲人们也一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样紧扣了诗题中的“______”字,也点明了第二句中提到的“_______”的具体内容了。

4有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甲)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写出(甲)诗中表现自然景物之间亲密融洽关系的词语。(答出两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首诗都写了荷花,但写法上各有不同,请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朝杨万里的这两首小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理解短文。

做一颗彩色的露珠

晶莹透明的露珠,落在枫叶上就会闪烁出红色,落到荷花上便会呈现出白色。这是它在适应不同环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而正是这种因环境而改变的特点,才让我们看到了露珠多样的美。人,也和露珠一样,要学会适应。

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将叶片变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蝴蝶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了体色,躲避了天敌。学会适应是一种智谋和策略,能让生活变得豁然开朗。

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年幼的叶嘉莹生活在书香世家。在四合院里,她每天都能看到父亲和伯父在院子里大声吟唱诗词,听到母亲和伯母在房间里小声吟唱诗词。聪明伶俐的她,从小就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这种环境,给了她创作的源泉,她也在适应的过程中,让心不断地飞翔,成为最漂亮的露珠——蜚声中外的学者。

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热情地面对每一种环境,不胆怯,不多疑,如果每走一步都要思前想后,拿不定主意,最终只会在灰色的阴霾中伤害自己。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她进入贾府,处处小心,事事在意,唯恐“被别人家笑话了去”。其实,整个贾府的人都很关照她,可就是因她无法适应,爱她的人也只能敬而远之。不想适应,不代表可以不适应,如果在适应的过程中表现得被动消极,最终将无法真正融入新环境中。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既然不能改变世界,我们就改变自己。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蜚声中外: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及提示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我发现作者为了说明观点,选了四个事例,其中 是略写, 是详写。这四个事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的,有 ;一类是反面的,有 。(填序号)

【3】如果想补充一个事例说明短文的观点,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老鞋匠拥有最好的制鞋手艺,却不愿改变自己,坚持用手工制作每双鞋,最终无法跟上机械化的时代,生意惨淡。

B.张文举屡次投稿不过,放弃文学,勤练书法,终成硬笔书法家。

C.越王勾践战败后,卧薪尝胆,终于打败了吴国,成为一方霸主。

D.爱迪生改进电灯泡的过程中经历过无数的挫折,没有放弃,最终取得成功。

【4】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小学毕业后,我们要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新的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定  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能 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我哪能离开呢?”换一种说法:___________。文中用反问句的好处是__________

3父亲的这段话写出了父亲哪些品质。在对的后面打“√”。

(1)自以为是( )  (2)忠于革命( )  (3)关心家庭(  )

(4)不畏牺牲( )  (5)为革命献身( )

1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镇的早晨

城市的早晨是被汽车短促洪亮的喇叭声惊醒的、人称世外机源的蚕乡桃源小镇,四周河溪绕,交通工具只有小船,它的早晨则是被木船悠闲的摇声唤醒的。

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沿着小河缓缓踱步,在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一片片斑的银鳞,河水静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玉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好像一座水上浮桥。两座石拱桥遥遥相对,坐落在镇两头,不时有一叶小舟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飘过。船已经驶远了,但船工愉快粗犷的小调和着从大街上飘来的叫卖声,还在河面上荡漾着。

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走在大街上,仿佛置身在一个欢闹的旋涡里。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拥挤的人流向前走去。沿街摆满了各种土产:那刚从地里割下来的青菜、韭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那刚从河里捕上来的鱼虾,又蹦又跳,鲜嫩嫩的水灵灵的;还有那雪白的羊羔、长毛兔、大白鹅……真叫人目不暇接。一张张黝黑淳朴的脸带着微笑,甜甜地诉说着他们各自产品的鲜活肥美。

小镇的早晨是紧张的。大街两旁,不少经营点心的个体户早早地开张了。卖粽子、豆装、饨的小摊上热气腾腾,主人正忙着不停地招揽过往的行人。旁边有一家经营熟食的个体户,一位60多岁的老人正紧张地做着开张前的准备。那被火苗舔着的大锅里不时飘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吸引了许多顾客。河对岸急急地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那是去工厂上班的衣着鲜艳的农家姑娘。如今,小镇建起了丝厂、丝织厂、服装厂,小镇在变化,在前进

小镇的早晨多美啊!

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的霞光 __________的银鳞

___________的脸 __________的香味

2“~~~”画出文中出现的排比句,并说说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要表现小镇的紧张的时候,只写到了一个经营熟食的个体户和一群上班的姑娘,作者这是采用了什么手法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用船工的小调和大街上飘来的叫卖声表现小镇的宁静,这属于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小镇的早晨的?

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描写小镇早晨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聪明的姚明》,按要求做题(15分)

  二米二十几身高的姚明曾是东方男篮一宝。

  其实,姚明成宝不只是一看便知的身高和年龄。“你为什么长得那么高?”在悉尼奥运会上,一位美国记者问。“也许是因为我要比常人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姚明面带笑容,脱口而出。有一家报社请姚明做客,有人问:“有的报纸说你的身高是二米二十三,有的报纸说你的身高是二米二十七,你究竟多高?”姚明笑了笑,又是脱口而出:“要是人能随着报纸所说的长高,那就好了。”

短短一语,透出了姚明的机智和幽默,也可见他的聪明。姚明的聪明在球技上体现更多。大个队员,是各队防守的重点,严防死盯就容易犯规,所以大个队员罚球的机会很多,聪明的姚明在罚球上下了苦功。他现在的技艺虽还不是弹无虚发,但已达到了十之八九投中的境界。大个队员能投三分球的,在NBA中也是屈指可数。聪明的姚明日常训练就补投三分球这一课,所以比赛时常有三分球入账。有一次他在主场与八一队决战,姚明拿出了钩手投篮,扣篮的新招,这一新招虽还未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但熟能生巧,这将会成为身高臂长的姚明的一个绝招。

能扬长避短,这是聪明。真聪明者,还有他能时常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

(1)查字典,结合语境给下面带点的字注意或者解释。(4分)

注拼音:   鲜( )   身高 臂( )

解释:  绝:   口而出 脱:

(2)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4分)

扳一扳手指就数的清,形容数量极少。(   )

心里摸索到规律,做起来自然就顺手。(   )

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

发扬长处,避开短处。 (   )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2分)

文中画线句子是   句,   的作用

姚明的扬长避短表现在他苦练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上。

(4)简要回答:从哪些方面能看出姚明的聪明?(3分)

   

(5)你从姚明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13、课内阅读《普罗米修斯》。

火神不敢违抗(kāng  kàng)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狠(hěn  kěn)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qī  xī)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zhàng  zàng)又重新长了起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尽头了。

1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抗(kāng  kàng 狠(hěn  kěn

膝(qī  xī 脏(zhàng  zàng

2把普罗米修斯受到什么折磨的语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两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是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儿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美丽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下面这句话,你能理解妈妈的心理感受吗?请写出来。

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下面这个比喻句,它写出了小男孩什么样子?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小男孩虽然“智力受损”,其实也还聪明乖巧,试找出一个这样的细节,写在下边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小男孩的作文《愿望》,完成下面的点评。

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儿也不笨。”

点评:这是小男孩的一个______的愿望。(填上一个短语或短句)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他非常仔细地研究挂在图书馆墙壁上的世界大地图。(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让我放学后到她办公室去找她。(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书,能使不安的心变得宁静,能使平淡的人生变得丰富。(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⑴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蜘蛛最终缚住了这只强有力的苍蝇。(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我对儿子说:把笼子放在那儿,跟我走。我们去看一样稀罕的东西。(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大孔雀蛾在飞舞。(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型转换。

1)广场上那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水向前流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人笑着对我说:“30年后,我请你到海底世界喝茶。”(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机器人能按照人的指令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机器人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铁胳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你怎么能信奉他说的话呢?

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爱是人间的春风,爱是生命的源泉。”请以“人间处处有真情”为话题,选择一两件生活中体现人间真情、让你感动的事情写下来。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字数在4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