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先写出加点字词的意思,再写出句意。

1.矣,杨柳依依

昔:_____________________。 往:_________________

依依: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我来雨雪霏霏

思: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雪:_________________

霏霏: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道迟迟渴载饥。

迟迟:_____________________  载: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心伤悲,知我

莫:____________  哀: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_____,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_______,如薄雾,______;我留着些什么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3)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由这一句话,你能想到《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

(4)《匆匆》一文里,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面对时间的流逝,而生发出的一种强烈的____________ 的真情实感。

(5)《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______。在这一天里,我们可以触摸到小时候的“我”一天里的心情由___________再到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4、把下列的格言补充完整。

________必寡信。

②民无信________

③不精不诚,________

5、《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___________、大闹____________、真假____________、三借____________等。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月光、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______的气氛。

【2】诗的前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由“_______”一词看出月色的 _______。这种景象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景,又 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 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 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押a韵,韵脚分别是“鸦”“花”“家”。

【4】“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 类似的诗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连山。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方盘城。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1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中描绘的是_______季的景色。

2这首诗描绘的景致形象鲜明、色彩鲜艳,短短28个字描绘了六种景物,这六种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其中表示颜色的字是____________,表示声音的字是__________;表示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表示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诗句内容,可以推知诗人的观察地点应是(   )

A.柳树下 B.窗前 C.西岭 D.门外河边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父亲

临近中考,父亲免不了每天一遍电话嘘寒问暖,但还是不放心我,常常骑着摩托,带着吃的过来看我。

离中考还有两天,学校给我们放假回家收拾东西,父亲托人开车把我带回家。回到家里,桌子上摆满了各种我爱吃的菜,正值青黄不接的时候,父亲却为我准备了这么多!在家休息了两天,父亲总是问我的学习、生活,又拿出两百元塞给我,对我说:“到了县里,买点啥。”望着身形日渐消瘦的父亲,我更坚定了考试的决心。

送我走的时候,父亲站在村口的路边,我坐在舒适的车里。父亲向我摆手,我看见父亲的头发在风中飘动,那曾经乌黑的头发,现在多了点点银霜。飘动的头发像是一团黑色的火焰,只是由于燃烧,已经沉淀了许多灰烬。

长年累月的劳作,过早地衰老了父亲的身体。尽管有时候家里用钱紧张,却从来没有少我一分吃穿。这些困难,藏在父亲心里,嘴上不说,却由新添的白发让我窥见。如果有一天我考上很好的大学,用钱很多,家里会怎么供我?关于这些,父亲对我说:“儿子,你放心,哪怕砸锅卖铁,我也供你读书。”父亲的话很坚定。

在得知我考入县里最好的高中时,父亲开心地笑了,头发随着笑声开心地颤抖。在取回通知书后,父亲一遍遍地看。我想拿来看看,父亲不想给我,说:“儿啊,爸这辈子没见过,你让爸好好看看。”接着用手慢慢抚摸着。那一刻,父亲仿佛年轻了十岁,任凭岁月在脸上刻下深深的皱纹,把青丝染成白发,这个坚强的农家汉子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尽管白发使他容颜更加苍老,但那是他付出的象征。

【1】作者把对父亲的情感融入到了_______________这件事当中,凸显了父亲对“我”_____________,表达了“我”对父亲___________之情。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作者抓住父亲的“头发”对父亲进行了外貌描写,将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将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写出了父亲__________

【3】文中画“﹏﹏﹏”的两个句子也是对父亲头发的描写。判断下列对这两处描写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新添的白发”写出了父亲为了“我”而进行的无休止的忙碌。________

(2)“窥”字表达了“我”对父亲默默的关心、心疼和感激。________

(3)“我”的成功抹去了父亲脸上岁月的痕迹,挽回了父亲满头的青丝。_______

【4】第五自然段除了外貌描写外,还对父亲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这样描写表达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10、阅读课内片段,按要求做题。

熟读精思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填空

A、本文是南宋教育家____总结自己的读书经验,概括出来的学习好方法是——(  )。

B、文中提到一个态度问题:读书要做到____、____、____。其中____。心到是指____,“的意思是____。

C、“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是一个____句,它的句意是:____。

2有个叫张雪的小朋友,经常嘴在读书,心却飞到别处了。请你用这篇短文所告诉我们的道理教育教育他。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很多,请你填一填,并再写两句:

A、读书百遍,。

B、________。

C、________。

11、阅读理解

钢铁战士史光柱

4月28日,在还击入侵我老山越军的战斗中,出现了一个壮烈的场面:云南边防部队某部队九连班长、共产党员史光柱,带领全班同志英勇奋战,很快就冲上了半山腰,排长不幸负了重伤。在这关键时刻,史光柱挺身而出,主动接替排长指挥战斗。

敌人企图阻止我军前进,子弹在战士们头上嗖嗖飞过,史光柱率先跃入敌战壕,打击敌人。突然,敌人从暗堡里射出子弹打伤了史光柱的右脚,战友们准备送他下去,他咬着牙说:“为了祖国的尊严。我要继续战斗,不拿下高地,决不下山。”说完,他又忍痛跳出战壕,继续指挥战斗。扑进敌人第二道战壕时,史光柱不幸踏响了地雷,面部多处受伤,双腿血肉模糊,右眼球掉出。刹时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了。这时越军疯狂的枪声在他耳边轰鸣。战友们顽强冲杀的场面在他脑海里回荡。突然,他顽强地跃起,巍然屹立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呼喊:“为牺牲的战友报仇,坚决拿下高地!”听到史光柱的呼喊,全班同志奋勇冲杀,迅速地拿下了高地,全歼了山头的守敌。

史光柱被送到了医院。他在医院里也从不叫苦叫痛。凡是看过他的人们,无不被他的英雄事迹和顽强的毅力所感动,都赞扬史光柱是“人民的英雄,钢铁的战士”。

1给短文分三段,并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2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奇妙的蜘蛛网

我回到农村过暑假。有一次在场院乘凉,爷爷说:“要下雨了,咱们回家吧!”后来,果然下雨了。我好奇地问爷爷:“你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爷爷笑着说:“你常看看蜘蛛网,就知道了。”

于是,每天傍晚我都去观察蜘蛛网,一连几天,我看蜘蛛网都是平平地挂在那里,没有什么变化。又过了几天,我发现蜘蛛离开了原来的蜘蛛网,从屋檐下面的篱笆上竖着拉了一条条长丝,好像一根根的细柱子。然后,蜘蛛就沿着这几根竖丝,侧着身子来回地爬着,绕上一圈一圈的细丝,不一会儿,蜘蛛就结了一个竖网挂在那里。

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爷爷。他让我第二天再去看看蜘蛛网。

夜里“哗啦啦”地下起了大雨。第二天,我就跑出去看那些奇妙的蜘蛛网。噢!我看出来了,平挂着的蜘蛛网被雨水砸坏了,而竖挂着的蜘蛛网还完好无缺。原来,下雨前,气压低,蜘蛛感觉出来了,便赶在下雨前先结个竖网,以免雨后无家。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埋没——( )   残缺不全——( )

【2】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A.画龙点睛,点明主题的作用。

B.承上启下,起过渡的作用。

C.解释说明,加深理解的作用。

13、综合性学习

图书广告宣传画

1这则广告介绍的图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版社编写这套书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

3“100%精品”说明这套书____________;“75%价格”说明这套书______;这两个意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_______

14、现代文阅读

高贵的生命不卑

①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②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衣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③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④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⑤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①。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⑥他笑了②,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能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⑦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⑧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乔丹!

【1】试分析第①段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有两处“笑了”,其内涵不同,请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三次让儿子去卖衣服,其目的是什么?父亲的用意有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纵观全文,为什么说“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物形象探究:有人认为本文主人公是儿子,有人认为是父亲,还有人认为是父亲和儿子。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句子意思不能变。

例: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1)这么大的风浪,那个渔民怎么能驾着小船出海去呢?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6、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任子威、范可新、武大靖、曲春雨和张雨婷组成的中国队在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赛中喜获金牌;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摘得桂冠;徐梦桃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拔得头筹;高亭宇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中勇夺第一。

用“ ”画出上面句子中意思相同的词语。像这样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的好处是

17、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改写句子。

①我们难道不应当热心地为他人服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计其数的中外游人在广场上漫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①你是最出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我们送你的礼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改句子

例:这只白鸽是爸爸拾到的。

     爸爸拾到了这只白鸽。

省力安全水壶提手是小明同学发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型转换。

1)广场上那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水向前流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人笑着对我说:“30年后,我请你到海底世界喝茶。”(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同学们,在将近六年的学习生活中,相信你一定读过了不少世界名著。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本,简单写一下内容梗概,推荐给其他同学,5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