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词语点将(据意写词)

①完全消失,不知去向。________

②远距离的翻山渡水。________

③非常傲慢,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________

④不转眼珠的看。________

⑤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指衣服破旧,其布料破烂不堪。_____________

2.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_____________

3.十分荒凉,没有人家。_____________

4.形容内心急切地想试一试。_____________

5.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草木皆有情: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欣赏夹竹桃可贵的韧性一一年四季,夹竹桃看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看不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日不迎风吐艳。

诗人王冕赞赏墨梅的高雅之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典皆有意无论什么时候,做人都要学会谦虚,因为古人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是大思想家,他的很多言论今天听来都让我们深受启发,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充词语。 

________________      旁若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气喘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关联词语填空。

A、_____麦地里有一穗是最大的,______弟子们未必能碰到它。

B、在人生路上,_______错失了良机,我们_______不应叹息。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2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①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②闻说:听说。③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④望眼:视线。⑤缘:因为。

【1】这首诗中正面写塔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侧面写塔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诗人登临飞来峰上的千寻高塔亲眼看到的景象。( )

②诗人登高远望,觉得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诗的后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

③本诗揭示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人生哲理。( )

【3】“浮云遮望眼”运用了典故——“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浮云”在这里指__________。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他______________的政治抱负。

8、课外阅读练习。

七 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注释)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强渡长江,23日占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的东面。苍黄:同仓皇,形容匆忙。虎踞龙盘:形容地势优异。 慨(kǎi)而慷(kāng):感慨而激昂。剩勇:余勇。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不可沽(gū)名学霸王: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沧桑:沧海(大海)变成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1这首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复读诗,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对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进行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王承书也________不住心头激动,不禁热泪满面。为了祖国国力增强,为了中华儿女扬眉吐气,虽然她为之付出极大牺牲,但做出了卓越贡献,是________的功臣;虽然她没能上台领奖,报刊的喜讯中也没提到她的名字,但她还是________继续隐匿自己的姓名,继续为祖国核武器研制工作默默奉献。

1按照原文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①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王承书也________不住心头激动,不禁热泪满面。

②为了祖国国力增强,为了中华儿女扬眉吐气,虽然她为之付出极大牺牲,但做出了卓越贡献,是____的功臣;虽然她没能上台领奖,报刊的喜讯中也没提到她的名字,但她还是_____继续隐匿自己的姓名,继续为祖国核武器研制工作默默奉献。

2热泪满面表现了王承书________

3心甘情愿”“默默在文中分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王承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

10、课本梳理

“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去!”我几乎要哭出来了。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无力地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

“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失声地叫着。但老班长,还是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着,很久很久。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这个闪烁着金色光芒的鱼钩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孙都来瞻仰它。

【1】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瞻仰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舌尖上的浪费

自2012年年末开始,“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热议话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址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2012年2月,人民网曾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舌尖上的浪费”展开大规模的民意调查。下图是不同年龄段打包比例、浪费情况调查统计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关系到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古人尚懂得“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今人更不能浪费食物,糟蹋社会资源。我们都应当从自身做起——外出用餐时,不做“必剩客”,争当“光盘族”,吃不了,“兜着走”!

【1】根据图表“打包比例”显示的信息,最需要接受外出用餐打包教育的年龄段是(    

A.20岁及以下           

B.21~30岁           

C.31~40岁           

D.41~50岁           

E.51~60岁           

F.60岁以上

【2】根据图表信息,节约意识最强的年龄段是________   , 理由: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3】文本中“必剩客”是指________;“光盘族”是指________;“兜着走”是指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填人文中横线处合适的名言有(    )(多选)

A.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B.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C.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 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 意便浮上心头。在晴朗而没有大风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 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 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

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有一次,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 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拉着拐杖,端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我想,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1作者在这一片段中,深情地回忆了刘老师______ 的情景。

2用横线画出写的感受的句子,体会文章边叙述边抒发感情的表现方式。

3课题理想的风筝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  午饭是稀粥  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  至于菜啦  茶啦  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凡卡》

1凡卡称老板的孩子为小崽子带有的感情(   )。

A. 亲热 B. 蔑视 C. 仇视 D. 喜爱

2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字意思是(   )。

A. 从水里取东西 B. 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C. 顺手拿或拉 D. 得到机会

3文中打发的意思是(   )。

A. 派(出去) B. 使离去 C. 消磨(时间、日子) D. 安排、照料

4把第二段分成两层,第一层应到(   )。

A. 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 B. 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C. 只好摇那个摇篮。 D. 我再也受不住了。

5给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6找出凡卡挨打的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字典中有以下5种解释:①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②殴打;③自,从;④购买;⑤派,安排。

A. 在这段话中打发应取第____种解释。

B. 打酒应取第___种解释。

C. 挨了一顿打应取第____种解释。

8这段话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写出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

9在朗读亲爱的爷爷……我就要死了这部分内容时,应采取第_______种感情来朗读。

A. 要表达出悲伤痛苦的心情。 B. 要表达出急切而痛苦的心情。 C. 要表达充满希望信心的心情。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两袖清风

于谦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

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过官。按当时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接受考查。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用搜刮老百姓得来的钱财向京城的上司送礼、行贿。△

这一年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自己所管地区的百姓的疾苦、要求和治理计划整理好,便准备动身了。手下人拦住他说:“于大人,您什么东西都不带,行吗?”

于谦装作不懂地说:“你看,我一年只有这些俸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多余的金银去巴结上司啊!”“没有金银可以带些地方特产呀!”手下人着急地说。

地方特产 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 我怎么能拿去讨好上司 于谦说着 提起两只袍袖对手下说 你看 这就是人要带的东西

手下人弓着身子仔细看了看,不解地问:“您带的是什么呀?”

“两——袖——清——风!”于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1“乌纱帽”在文中指的是______,“两袖清风”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本文已用“△”分为三段,写出第三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第五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读画“______”的句子,于谦这么做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歌颂了于谦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下面几种句式的变化形式是你熟悉的,请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例:气候变化无常,人们怎么能不感冒呢?

气候变化无常,人们会感冒。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2)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李杰严肃地说:小雨,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

改为间接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6分)

(1)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 我的心哪,留在祖国的蓝天上。

 

 

18、按要求写句子。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对我说:“我今晚加班,回家会晚一点儿,你先睡觉。”(改成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画线句子仿写句子,另选三个人物和三种品质。

我喜欢鲁滨逊,是因为他不畏艰难。我喜欢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

我喜欢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自国家实行阳光体育后,你的学校一定举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体育竞赛吧。请你将其中的一次比赛写下来,要写清楚比赛的过程和观众的表现。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