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盟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下列对联补充完整。

(1)地满红花红满地 _____________

(2)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___________

(3)_________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4)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__________

2、填空。

(1)《鲁滨逊漂流记》一文紧扣“险”字,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人公形象。他的这场苦难经历告诉世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骑鹅旅行记》中的主人公尼尔斯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他因得罪了小狐仙被变成了______________

3、在句子中填入恰当的人名。

1.《红楼梦》中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儿____________

2.在臧克家笔下,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人是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并写出句子的意思。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使:___________     教: ___________ 胡:__________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玉门关。      何须:____________ 度: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加点词语的反义词填空。

1.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那样镇静,丝毫不_____

2.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锻炼,他原先_____的身体变得结实多了。

3.我们要坚定信念,不要轻易_____

4.父亲一向是慈祥的,这一次却如此_____

5.刚才他还听得一清二楚,可是一阵震耳欲聋的炮声传来,他只能听到_______的声音。

6.他垂头丧气地从牛棚里走出来,遇上了_______的大雁。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注释:①侍御:官职名。②通波:四处水路相通。③武冈:县名,在今湖南省西部。④离伤:离别的伤感。⑤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1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诗人通过写沅水连接着武冈,给人一种两地比邻之感

B.“送君不觉有离伤”说明作者心胸豁达,送别友人之时并没有离愁别绪

C.第三、四两句用青山同享、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轻快地写出两人分别后的情景,巧妙地化远为近,化“两乡”为“一乡”,写出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情谊

D.“同”字表面上写与朋友风雨同行,实际上突显了对朋友的牵挂

2有人认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正说”,而本诗“明月何曾是两乡”则是“反说”。结合全诗,说说你对“反说”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朗读古诗《游园不值》,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补充古诗。

2看拼音,写词语。

cāng tái______lián xī______  chái fēi_______

3解释词语。

(1)应怜:____________________

(2)屐齿: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扣:____________________

(4)柴扉: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赏析。

(1)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____________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2)诗歌题目中的“值”是______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游园不值》是_____ (朝代)诗人_____ 所写,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构思奇巧,耐人寻味。诗中写得非常形象又充满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___________

(4)与《游园不值》中的蕴含哲理的诗句一样,还有苏轼《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 。和杨万里《小池》中的 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美酒。 在此情景中,你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____写的《_________》,描写了他在这一天看到的有趣的风俗,如: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惋)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怜怜、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过了。

1给开头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词。

3“太阳他有脚啊”这句话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对“我掩面叹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叹息时间过得太快。

B.叹息自己没有珍惜时间。

C.叹息自己不知该干什么。

5“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个句子中的“闪”字能换成“溜”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丝绸之路上的木塔

在甘肃张掖()古城的西南面,有一座高耸入云的木塔。木塔是隋代开皇三年建造的,到现在已经一千两百多年了。据说,历史上有一位出使过中国的波斯使臣,在他写的书中就曾经提到过它。可见,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木塔就享有盛名了。

木塔的地基是一座大约十五米见方、一米高的土台。塔的外形是一座正八面体,内径大约一丈。塔高三十ー米,共分九层,由下而上,一层小于一层。塔顶呈伞形。

除塔身是砌成的以外,木塔从上到下是一个完整的木架。塔底由二十根粗大结实的木柱支撑着。从第三层开始,每层四周匀称地支撑着八根木柱。另外,每层还有八根横梁,指向八个不同的方向。

木塔里面是空心的,三层以上,东西设有假门。最低一层的墙上,书写着工整的文字,雕刻着飞禽走兽的图案。每层的八个角上,还各有一个用细木雕成的龙头,张着大口,含着圆珠。整个木塔,给人以庄严肃穆的印象。

一千二百多年来,( )这里发生过多次地震,( )木塔仍旧安然矗立,没有遭到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对木塔做过多次维修,使它更加坚固美观。

近年来,前来参观的外宾更多了,木塔的宏伟壮丽,让他们赞叹不已。宏伟壮丽的张掖木塔,充分表现了我国代劳动人民宣丰富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每当看到它,总会激发我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而自豪的感情。

1给第5自然段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波斯使________

①派遺;支使。 ②使用。   ③奉使命办事的人。

2)享有________

①盛大;隆重。 ②强烈;旺盛。   ③兴盛;繁盛。

3从文章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

  )的木塔     )的木塔

  )的木塔

4细读短文后填空。

1)点明短文中心的是第__________自然段。

2据说,历史上有一位出使过中国的波斯使臣,在他写的书中就曾经提到过它。这句话说明了木塔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谈谈你对短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huàn)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狂,他把痛楚作为契()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以手掩面——_______________

契机——_______________

2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  )中。

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____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____

3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摘抄下来。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快乐阅读。

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_________,也谈不上_________,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_________而不于_________。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1在文段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反义词。

2读例句仿写句子。

例句: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于享受。

 请你以努力学习为话题,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一段话中,有一句话表达了巴金爷爷对人生的态度。这句话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巴金爷爷是一个________的人。

4巴金爷爷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让我们的生命也为别人开一朵花:

例如: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

一次________是一朵花。

________是一朵花。

________是一朵花。

13、课外阅读。

迟到以后

我离教室越来越近了。传达室的挂钟告诉我,我竟迟到了30分钟!每走近一步,我的心就跳得格外剧烈。“谁叫你起得这么晚呢?你看还有10分钟,第一节课就要下课了!”我暗暗责备自己,担心老师会严厉地批评我,同学们会投来责备的目光……

走到教室门口,我更慌张了。是进,还是退?我犹豫不决。但是,我忽然想到,在这关键时刻,后退一步,就是容忍自己的错误,就是向自己的弱点退让;前进一步,就是克服缺点的开始,就能多学点儿知识。想到这里,我毅然地抬脚跨进教室。

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报告!”我刚喊出口,几十双眼睛刷地一下盯在我身上,我赶快低下头,只感到脸上发烫。这时,老师走了过来,严肃而又亲切地询问我:“李文同学,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晚呢?”我轻轻地回答:“我……我……”

昨晚看电视看得太晚了,今天睡过了头。我的头更低了。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情,亲切地叫我坐下,诚恳地说:“珍惜这短短的几分钟!”我偷偷地看了一下周围,同学们的目光也是和善的……

亲切的教诲,善意的目光,使我忐忑不安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我暗下决心,要把损失的时间补回来。我坐好后,迅速拿出书和笔记本,带着悔恨和决心,认真地记下了这宝贵的几分钟内学到的知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犹豫不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我”的悔悟。

B.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内心的忐忑。

C.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无奈和尴尬。

4“我”迟到以后,老师是怎样对待“我”的?(用文中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1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里的”“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乐园。

1.我的好朋友伦捷送给我一块电子表。(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因为这些我们就退回去,退到爸爸妈妈温热的怀中,那我们还算什么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叫权善才的将军误砍了昭陵上的柏树。(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董存瑞炸掉了敌人的暗堡。

①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进行句子训练。

1.这个飞天梦一直萦绕在人们的脑海里。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难道不是所有炎黄子孙的骄傲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小明。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成反问句。

小孩掉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照要求写句子。

闰土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不算偷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成陈述句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小练笔

学习了课文,你想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说些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