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
(1)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东西南北风。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______。
(3)_____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_____。
(5)______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可爱——(_________) 紧张——(_________) 仔细——(_________)
附近——(_________) 赞许——(_________) 淡水——(___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yōu yǎ fēng zheng xīng wàng chōu yē fá lì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
4、默写名言诗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
3.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分类。
九(_____)一(_____) 前(_____)后(_____)
揠(_____) (_____)长 一往(_____) (_____)
(_____) (_____)求剑 三(_____)二(_____)
亡(_____) (_____)牢 左(_____)右(_____)
(1) 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含有数字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含有反义词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锄禾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____________)告诫人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 )的辛苦,提醒人们( ),诗歌表达了对农民( ),著名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 )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诗中的______既是说石灰______的颜色纯洁,又指人______的情操。现在人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来描述志士仁人不畏艰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品格和美好名声。
【2】解释下列词语。
吟:__________________。 浑:__________________。
清白:_________________。 等闲:________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三、四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心。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千锤万凿,(______)烈火焚身,(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5】这首诗体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房兵曹胡马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解释词语:
锋棱:_______ 堪:_______
【2】诗的前四句写马的_______,后四句写马的______。
A.精神 B.形态
【3】分析画线诗句,完成练习。
这两句诗描写了胡马的_______和_______。其中“____”一词写出了马的疾驰。在这两句中,________是静态描写,________是动态描写。
【4】诗的后四句与李贺的《马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表现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5】这首诗和李贺的《马诗》在表达方法上的相同点是( )
A.比喻的手法 B.托物言志 C.以景写情
9、关于白开水的传闻
①有关白开水的传闻近来很热,真的,还是假的?
②日前,北京市卫计委邀请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逐一解惑。
③范志红解释,在80℃以上时,水是绝对安全的,因为这个温度足以杀死微生物。水温降至60℃以下时,水环境就非常适合细菌生长繁殖。水多久会变质?并没有固定时间,因为水会受客观环境影响,比如外界温度。夏季气温超过30℃,空气湿度较高、细菌繁殖较快,极易污染水,引起人体腹泻。所以,夏季的隔夜水最好别喝,冬季的隔夜水最好装在有盖的容器中,比如暖水瓶。专家建议,烧开的水不宜放置太久,过了好几天的开水最好别再饮用。
④“大量喝水就能瘦”的说法没有科学证据。如果正在通过饮食减肥,多喝水会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如果并没有控制饮食,想只靠多喝水减肥,那就很难达到效果。
⑤特别要注意的是,水饮用过多可能导致低钠血症,甚至有水中毒的危险性。喝水是一种好习惯,但大量喝水对于减肥来说并没有任何其他的作用。适当饮水,保持睡眠和平衡的膳食营养,才能保持天然的健康和美丽。
⑥范志红说,如果隔夜水中没有物质基础,致癌物质是不会凭空诞生的。人们最担心的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必须要在含有硝酸盐的基础上才会产生,但普通的饮用矿泉水或者纯净水中要么只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要么什么都没有,这种情况下致癌物质不会凭空诞生。只要能保证水质来源本身符合安全标准,理论上水再怎么烧也不会产生致癌物质。但隔夜的茶水会产生氨基酸等物质,时间一长容易导致微生物繁衍,不宜饮用。
⑦饮水机里的水如果放置时间太长肯定不如原来新鲜,比如会存在细菌污染等情况,但对其他物质来说,不会有太大改变。现在饮水机的加热温度一般是100℃,即使反复煮,水质也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变化。如果水质合格、硝酸盐含量很少,那么煮沸之后所能产生的亚硝酸盐也会很少。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烧开的水不宜放置太久,过了好儿天的开水最好别再饮用。
B.隔夜的茶水会产生氨基酸等物版,时间一长容易导致微生物繁衍,不宜饮用。
C.水饮用过多可能导致低钠血症,甚至有水中毒的危险。
D.外界温度是水变质的唯一原因。
【2】读完短文,你认为喝水减肥靠谱吗?请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意第5自然段中的加点词“适当”,去掉这个词语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文字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把它放在哪个自然段后面最恰当?并说明理由。
减肥的原理很简单,摄取热量小于消耗热量。不要暴饮暴食,要少油少盐,少食多餐:要三餐规律,均衡搭配,避免吃得过于单一,每一餐需要有优质蛋白质、丰富蔬菜、粗粮主食;最好搭配规律运动,每周三次以上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离太阳最近的树
三十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五千米,冰峰林立,雪原寂寥。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 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 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 滔滔不绝)地出发了。
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一只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老兵说,你(头重脚轻 本末倒置)了。不是红柳长在沙丘上,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流沙被固住得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炊事员 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起来,能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 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 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我们风餐露宿。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眶,怒向苍穹。但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待到第三年,那沙丘已烟消云散,好像此地从来不曾生存过什么千年古木,堆聚过亿万颗沙砾。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它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 处云端?会想到那些曾经被固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地?从屋顶上扬起的尘雾,通常会飞得十分遥远。
【1】在文中的□里标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在上面画“√”。
【3】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关注——(_______)
经常——(______)
【4】“离太阳最近的树”意思是说( ),这种树叫( ),作者大量笔墨写了树根,目的是( )。
【5】你认为第4自然段中司务长的话是正确还是错误?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本文,你最深的体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敬爱的老师,回顾6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 血汗);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huǐ huì)。是您,在课堂上一丝不苟地向我们传授各种知识;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小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日夜操劳□您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痴情;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那颗永远年轻(qīn qīng)而富于创造的心。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在这离别的时刻,敬爱的老师,我们要送给您一支歌,让您休息的时候听听我们的心声;我们要把(火 花)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chì zhì)热的心跳。
【1】选择括号内正确的答案。
【2】给□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3】读文中划线的部分,你想到了哪些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 差不多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 )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 )会使中国工程师失去信心。
1.给短文中没加点的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周密——( ) 勉励——( ) 恶劣——( )
4.用~~~画出本段中的过渡句。
5.从文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有
的科学精神。
13、课内语段阅读。
两个日本孤女被送回日本后,由亲友抚养长大。40年后,已经成为三个孩子母亲的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感谢将军的救命之恩。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1)文中“消息”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
(2)你从这段文字的哪些语句体会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果你是四十年后来看望聂将军的美穗子,你最想对聂将军说: 。
14、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凝重。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挪动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气氛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1】第2小节划线句中“这一切”是指( )。
A. 不时有人朝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
B. 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五六岁的孩子。
C. 一对年轻夫妻让五六岁的孩子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
D. 盲人说出愿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
【2】第2小节中从失明男子“神情凝重”可以看出( )。
A. 他双目失明,很痛苦很自卑。
B. 他双目失明,他恨那些眼睛健康的人。
C. 他双目失明,偏偏又下岗了,儿子又要上大学,觉得生活有点困难。
D. 他双目失明,生活困难,觉得活着没意思。
【3】最后一节作者为什么会“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
A. 路上的人少了,所以我觉得宽敞了。
B. 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是我的错觉。
C. 人行道经过改造,比过去宽敞了。
D. 因为乞讨者的举动让我振奋、心情舒畅,更让我对美好生活充满了信心。
【4】文章写法表达不正确的一项( )。
A. 第2小节通过对盲人乞讨者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描写。
B. 他是一位正视挫折,敢于、乐于庄重地行使自己劳动权利的人。
C. 文中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
D. 通过乘客们静静地听着描写,侧面衬托出乞讨者演奏水平高超。
【5】给短文选择最合适的题目( )。
A. 盲人演奏 B. 盲人的乞讨 C. 庄重的乞讨 D. 盲人的勇气
15、按要求写句子。
1.山川、田野和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没剩些什么。(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都认为《宝葫芦的秘密》这部动画片最好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仿照例句,根据所给的词语发挥想象写句子。
例:(欣喜)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气愤)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成“因果关系”的说法
那时候,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的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挠、要挟。
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缩句:
改为反问句:
(2)拉骆驼的说,它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改为语言描写的句子:
(3)爸爸想了想,笑着说:“也许你的想法要美些。”
改为转述句:
(4)《牧童》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写的。
修改病句:
(5)春天的早晨时最美好的季节。
修改病句:
(6)小宁整天好吃懒做,虚度光阴,我会用 劝他。(写《偶成》中的名句)
(7)与“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流成河”相关的名句是
。
(8)花园 像 我们 美丽的 大 一个 的 校园
把上面的词语合并成一句通顺的话:
(9)用“骄傲”的不同词义造句。
①(指不谦虚)
②(指很自豪)
19、把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在我的请求下,总算留住了一片洁白的雪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洁工人清理掉了一堆堆的垃圾。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拓展题。
从所给的事物中自选一个,补写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的语句。
蜡烛:它虽然不如电灯那么明亮,但它总是默默无闻地为人们带来光明。
菊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未来的 (学校,我,一天……)要求:1.畅想未来,把题目补充完整2.大胆想象,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写一个有趣的科幻故事,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记录下来。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