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玉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空。

1.《送元二使安西》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_________时作的诗,名为“__________”。诗题又名“ ___________”。 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__________________;后二句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 ___________

2.《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______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极大的_____之情细致地描绘了______的特点和______

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________。诗人运用______手法,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唐代诗人______写给_______的。描写了____________的优美景色,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_______________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________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门,感受早春的信息。

2、积累诵读。

1.过年的时候,家家都会吃鱼,其寓意是_____________;也会吃年糕,其寓意是_____________;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吃_____________,寓意是_____________

2.《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告诫人们要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不要等到老了追悔莫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悲切”也是这个意思。

3.“春雨贵如油”,唐代诗人杜甫是这样描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诗人韩愈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是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叶绍翁是这样描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惜春的诗人来说,又略带离别伤感,宋代诗人王观“才始送春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万和春住。”而《清平乐》词中却道“春无踪迹谁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叶落______ 班班______ ______有道 ______空巷

春意______ 秋风______ ______一心 ______回巢

人无______ 社燕______ ______乱跳 ______皆春

张灯______ 铁杵______ ______登高 ______蝶舞

闻名______ 大鱼______ ______不快 ______中天

4、读拼音,写词语。

nuó yí__________  chóu chànɡ__________  zhàn fànɡ__________

dān ɡe__________  róu cuo__________  jīnɡ huánɡ__________

yī wēi__________  duǒ cánɡ__________  mínɡ mèi__________

5、看拼音,写汉字,你一定能规范地写出来!(3分)

满分5 manfen5.com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阅读。

古诗一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古诗二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古诗一中体现早春的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二中体现早春的景物是_______________

2古诗一中描写诗人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古诗二中描写早春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

3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和赞美之情,古诗一中诗人赞美的是_______,古诗二中诗人赞美的是____________

4古诗二中把_______比作______,形象地写出了景色的特点。

7、课外阅读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

(  ) 荒(  )

锄(  ) 我衣(  )

2填空。(查阅资料)

陶渊明,字(   )又名( ),(   )(代)诗人,诗人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弃官隐居。但特别喜欢(   )(花卉的名称)。

3理解性填空。

(1)这首诗写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从事田间劳动的诗句是   ”

(2)抒发珍惜这种生活,希望一直能远离尘嚣,隐居田园的诗   ”

(3)体现全诗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一、二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

B. 三、四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是很会种地,但为了不使豆苗荒芜,他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诗人并不抱怨。

C. 五至八句写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不觉可惜,“愿”字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D. 本诗的主题是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坚决与统治者斗争到底的决心。

5选出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

A. 五、六句表面是平淡之语,但这种平谈正好映射了结尾句“但使愿无违”,使“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

B. 这道诗用语平谈自然,朴素、自然、平淡的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平谈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到了和谐的统一。

C. “种豆南山下”是幽美之句,“带月荷锄归”是平淡之语;前句虚写,后句实写。全诗在平谈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D. 本诗富于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这是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8、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奶奶  小女孩叫起来  啊  请把我带走吧  我知道  火柴一灭  您就会不见的  像那暖和的火炉  喷香的烤鹅  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  就会不见的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她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1这段话选自《_________》。

2标点也很重要。我要给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3火光中出现的一切都只是小女孩的幻觉。结合全文,对划线的句子,我是这样理解的:_____________我还发现了这句话的特点,可以仿写一句:_____

10、阅读理解。

鸟(节选)

梁实秋

①我爱鸟。

②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

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地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④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有人初闻杜鹃,兴奋的一夜不能睡,一时想到“杜宇”“望帝”,一时又想到啼血,想到客愁,觉得有无限诗意。我曾告诉他事实上全不是这样的。杜鹃原是很健壮的一种鸟,比一般的鸟魁梧得多,扁嘴大口,并不特别美,而且自己不知构巢,依仗体壮力大,硬把卵下在别个的巢里,如果巢里已有了够多的卵,便不客气的给挤落下去,孵育的责任由别个代负了,孵出来之后,羽毛渐丰,就可把巢据为己有。那人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于这豪横无情的鸟,再也不能幻出什么诗意出来了。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

⑤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类型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从哪些方面表达了“我”对鸟的喜爱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市声鼎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豪横无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在文中画出描写鸟的身躯俊俏的句子。

5划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

6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文中“单纯”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类型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这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阅读丰子恺的《过年》,完成“浙江春节”习俗页的制作。

过年

丰子恺

①我幼时不知道阳历,只知道阴历。到了十二月十五,过年的气氛开始浓重起来了。我们染坊店里三个染匠全是绍兴人,十二月十六要回乡。十五日,店里办一桌酒,替他们送行。这是提早办的年酒。

②腊月二十三晚上送灶,之后家中就忙着打年糕。两枕“当家年糕”约有三尺长;此外许多较小的年糕,有二尺长的,有一尺长的;还有红糖年糕,白糖年糕。此外是元宝、百合、橘子等等小摆设,我洗了手去帮忙,但是总做不好,结果是自己吃了。

③二十七夜过年,是个盛典。白天忙着烧祭品:猪头、全鸡、大鱼、大肉,都是装大盘子的。吃过夜饭之后,把两张八仙桌接起来,上面供设“六神牌”,前面围着大红桌围,摆着巨大的铝制的香炉蜡台。桌上供着许多祭品,两旁围着年糕。记得那时我所欣赏的,是“六神牌”和祭品盘上的红纸盖。这六神牌画得非常精美,一共六版。祭品盘上的红纸盖都是我的姑母剪的,“福禄寿喜”“一品当朝”“连升三级”等字,都剪出来,巧妙地嵌在里头。我那时只有七八岁,就喜爱这些东西,这说明我与美术有缘。

④绝大多数人家二十七夜过年,所以这晚上商店都开门,直到后半夜送神后才关门。我们约伴出门散步,买花炮。花炮种类繁多,我们所买的,不是两响头的炮仗和噼噼啪啪的鞭炮,而是雪炮、流星、金转银盘、水老鼠、万花筒等好看的花炮。其中,万花筒最好看,然而价贵不易多得。买回去在天井里放,大可增加过年的喜气。我把一串鞭炮拆散,一个一个地放,点着了火,立刻拿一个罐头瓶来罩住,“咚”的一声,连罐头瓶也跳起来。

⑤年底这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店里早已经摆出风灯,插上岁烛。吃年夜饭的时候,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来,预祝来年人丁兴旺。吃饭碗数,不可成单,必须成双。如果吃三碗,必须再盛一次,哪怕盛一点点也好,总之要凑成双数。吃饭时母亲分送压岁钱,用红纸包好,我全部用以买花炮。

⑥街上提着灯笼讨债的,络绎不绝,直到天色将晓,还有人提着灯笼急急忙忙地跑来跑去。灯笼是千万少不得的。提灯笼,表示还是大年夜,可以讨债;如果不提灯笼,那就是新年,欠债的可以打你几记耳光,要你保他三年顺境,因为大年初一讨债是禁忌的。但是这时候我家早已结账,关店,正在点起香烛接灶君菩萨。此时通行吃接灶圆子,管账先生一面吃圆子,一面向我母亲报告账务。说到盈余,笑容满面。他告别回去,我们也收拾,睡觉。但是睡不到两个钟头,又得起来,拜年的乡下客人已经来了。

⑦年初一上午忙着招待拜年的客人。街上挤满了穿着新衣服的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吃烧卖,上酒馆,买花纸(即年画),看戏法,到处拥挤。

⑧初二开始,镇上的亲友来往拜年。我父亲戴着红缨帽子,穿着外套,带着跟班出门。同时也有穿礼服的到我家拜年。如果不遇,就留下一张红片子。

⑨正月初四,晚上接财神。别的事情排场大小不定,独有接财神,家家郑重其事,而且越是贫寒之家,排场越是体面。大概他们想:敬神可以邀得神的恩宠,今后让他们发财。

⑩初五以后,过年的事基本结束,但是拜年,吃年酒,酬谢往还,也很热闹。厨房里年菜很多,客人来,搬出就是。但是到了正月半,也就差不多吃完了。

正月十五,在古代是一个元宵佳节,然而赛灯之事,久已废止,只有市上卖些兔子灯、蝴蝶灯等,聊以应名而已。二十日,各店照常开门做生意,学堂也开学,过年也就结束。

【注释】①二十七夜过年:此处指小年。②六神:指的是佛、观音、玉皇大帝、孔子、文昌帝君、魁星。也有一种说法是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

【1】春节习俗梳理(信息提取)。结合文章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浙江春节的习俗,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时间

人们的活动

 

时间

人们的活动

十二月十五

置办年酒为工人送行

初二

亲友来往拜年

腊月二十三

(1)_______________

(3)_____

接财神

腊月二十七

烧祭品、供设“六神牌”、送神、买花炮

初五以后

拜年、吃年酒、酬谢往还

除夕

(2)摆风灯和岁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吃接灶圆子

正月十五

买、卖花灯

初一

拜年、吃烧卖、上酒馆、买花纸(即年画)、看戏法

正月二十

(4)____________

【2】背景画面选取(写作手法)。在介绍浙江春节习俗时,作者是如何详写“腊月二十七”“除夕”这两个时间点的?(语文要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手册问题思考(内容理解)。在第一章节的末尾部分,小组成员设置了“南方和北方的春节有何不同之处?”这一思考问题。请结合课文及材料内容谈谈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章学写作

挑战题我国的元宵节历史悠久,你最喜欢该节日的哪个活动呢?请运用详略得当的手法,进行描写,注意不少于1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52张报纸

袁老师心情不好,因为丢了一张报纸。

报纸是在班上丢的。那天,班上出黑板报没有材料,袁老师便从学校图书室借了几张报纸。谁知,收回的时候却少了一张。袁老师本以为是某个学生拿去看,忘了还,也没太在意。但后来,他几次在班上问起报纸的事,都没人吭声,才知道,报纸不翼而飞了。

这张报纸只能是咱们班同学拿的,谁拿的,我就不信查不出来!”

其实,袁老师绝对不是那种吝啬到一张报纸都斤斤计较的人。袁老师很大方的,只是这报纸是学校的,图书室也催了好长时间,袁老师实在是过意不去。况且,学校教师奖惩条例与评称职的积分中有教师保证学校图书资料完整这一项。教师奖惩倒没什么,但或许因为这张报纸,评称职时就会被扣分,而称职对一位教师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何况袁老师是这样一位年轻优秀的教师。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袁老师,你需要的是哪份报纸?我家或许有。

袁老师,我爸在机关,什么报纸都有。”“袁老师,你说是什么报纸,我可以跟报社联系邮购。”……袁老师有些感动,但他还是坚决的说:“你们都别说了。报纸并不重要,我只是希望拿了报纸的同学能给我个解释,丢了还是怎么了,我不怪你。我是你们的老师,教你们知识,但更需要教你们做人的道理。

一整天,班上都在议论那张报纸,也有许多同学向出黑板报的同学打听。看着袁老师急,大家也急。

当天晚上,班长王小明来到袁老师家中。

袁老师,那张报纸……是,是我拿的。前些天见你要的不紧,我以为无关紧要……现在,我把它带来了……”

袁老师看了看报纸,沉默了片刻,说:“谢谢你这么晚了还将报纸送来。快回家吧。

出了老师家门,王小明很纳闷:自己准备的台词怎么一句也没用上?老师怎么一点也不怀疑他这个品德兼优的学生呢?而且,自己来时,怎么好像看到班上的捣蛋鬼张强正从老师家出来?

接下来一个多星期,没人再提起那张报纸。

直到称职评比结果公布,袁老师未能晋级,许多人便怀疑与那张报纸有关。

班会课上大家都低着头。袁老师很平静地说:“同学们,这次我未能评优晋级,不是因为那张报纸,是我确实没资格评上……今天,我要给你们看样东西,请大家抬起头来。

这时,袁老师捧出一叠报纸,声音有些颤抖:“上个星期,我一共收到了52张报纸……”

袁老师的眼里充满了泪水,台下52双明澈的眼镜里也有异样的东西在闪烁。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不翼而飞:_________________

2)吝啬: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指出下列句子用了省略号的哪种作用?

1)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袁老师,你需要的是哪份报纸?我家或许有。

袁老师,我爸在机关,什么报纸都有。”“袁老师,你说是什么报纸,我可以跟报社联系邮购。”……_______

2袁老师,那张报纸……是,是我拿的。前些天见你要的不紧,我以为无关紧要……现在,我把它带来了……”________

4为什么老师会收到52张报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划线的句子中自己准备的台词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野鸭

①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在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②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觉,藏在那儿的,我就用手杖拨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来,可是她却一动也不动。

③我觉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细看。这时我才发现她已经死了。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她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略微伸向后面。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看见这两只蛋,我便把这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盛着十一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是十三只。

④我将她仔细地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她身上的各种情形看,她是被冻死的。虽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但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了这个结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⑤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是一种多么深沉,多么感人肺腑的爱啊。

⑥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而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她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精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⑦太阳已经落下去了,苍茫的暮色渐渐隐没了远处的山峦。我用一张大纸把她们包起来,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坟,将她们母子放进去,用泥土把她们埋起来。我把她们留给大地母亲,便继续向前走我的路了。

1这篇短文可以分为三段,下列划分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2结合上下文先理解带点词语意思,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她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精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一切指_______;敌人指_______;执意是_______;精疲力尽是_______。(   

A.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而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指大风雪;坚持自己的做法;精神非常疲惫,没有一点儿气力了。

B.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而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指大风雪;坚持自己的做法;被冻死了。

C.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而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指雪山;坚持自己的做法;精神非常疲惫,没有一点儿气力了。

3这篇短文主要(   

A.赞扬野鸭敢于跟风雪搏斗的精神。

B.表达“我”对野鸭无限同情的感情。

C.赞扬动物深沉的、伟大的母爱。

14、认真阅读下列语段并按要求作答。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一道道历史沟渠:屈原沉吟湖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与之同流合污,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也不畏惧退缩,这是豪装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躬耕陇亩,也不争名遂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这一翻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概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1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修改。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仿照语段中画线的句子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语段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其实“魏武帝”指的就是我国四大名著___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我知道和他有关的一个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5分)

(1)王林的妹妹从电视上看到美国的植物人被拔插管的消息。(缩句)

(2)李老师对张兰说:“我让你帮我拿的书放到哪里去了?”(改为转述句)

(3)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改双重否定句)

(4)流水为话题写一个拟人句、一个比喻句。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__________

②那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动。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办法好,我们一定会采纳。(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4)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像天使一样,默默拯救受病痛困扰的人。(仿写)

我的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报告这个喜讯的人把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身在热带,即使有衣服不用穿。(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很累。

用上甚至补充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用划线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

(2)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大约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修改病句)

_______

(3)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个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真情习作

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相信在这六年里,有许许多多让你难以忘记的人或事,那将成为你永远的记忆,刻在你的脑海里。请以“我忘不了”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提示: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可以写难忘的人,也可以写难忘的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