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看图写成语。

看着美食图,想象文中八儿全家吃腊八粥的情景,我的脑海中会禁不住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成语。

2、课堂直播间。(7分)

(1)《女娲造人》用神奇的想象向我们介绍了女娲造的过程:先用 ;然后用 ;最后  

(2)《夸父逐日》给我们讲了巨人夸父   的故事,神话表现了夸父   的精神;现在我们也用夸父逐日来形容   的人。

(3)《天上偷来的火种》一文是按 的顺序来记叙的。

 

3、根据语境和拼音写词语。

(1)妈妈上夜班还没有回来,小红独自在窗前pái huái( ),jì mò( )qīn xí( )着她,使她内心jīnɡ huáng( )不安。

(2)提到là bā zhōu( ),谁不是嘴里就生出tián nì( )的感觉,在那个年代,吃上一口,便使人彻底忘不了。

(3)在科学史上,许多bù kě sī yì( )的发现发明都来自于sī   kōng   jiàn   ɡuàn( )的生活现象。科学家们见微知著,往往在偶然的机遇中就发现了伟大的科学zhēn lǐ( )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tài shān( ),或轻于鸿毛。

4、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______

3.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______

4.为是其智弗若与?:非然也。   (______

5、运用查字典的知识填空。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在字典里的解释有:缠绕 用针线缝缀。妈妈在工厂里负责缝纫工序,她每天要给很多衣服缭边儿。中的应取第(   )中解释。田野里炊烟缭绕这句话中的应该取第( )中解释。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这首诗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 __________

【2】“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个字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

【3】从瓜洲到诗人的家乡钟山,可以说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说是“一水”“只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朝人。

【2】关于本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是否恰当,恰当的打“√”,不恰当的打“×”。

(1)“润如酥”写出小雨细腻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滋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

(2)“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 )

(3)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滋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 )

(4)“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 )

【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词鉴赏

阅读《绝句》,回答问题。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人在旅途”的徐霞客

从二十二岁开始,徐霞客就踏上了考察探险的旅程。

那时候的交通工具十分落后,长途旅行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但对于徐霞客来说,越奇、越险、越没人的地方,他越要去探个究竟。

有一次,徐霞客来到了湖南茶陵,要探访那里的麻叶洞。当地百姓纷纷劝阻他说:“千万别去,洞里有神龙奇鬼,从来没人进去过。”徐霞客从来不信什么鬼神,不但没有被吓住,反而高兴地前往了,他要做麻叶洞的第个探险者。

徐霞客举着火把进入洞中。洞的入口非常狭窄,他只能像蛇一样往前爬去,腹部和后背都擦着岩石,每前进一步都十分艰难。但是,进入洞穴的深处后,他看到了一幅精妙绝伦的奇景:一根根石柱______________,块块石头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仿佛是______________

当徐霞客从洞中出来的时候,洞口已经围了好多人。他们原以为这个大胆的外乡人肯定被妖怪吃掉了。当徐霞客向他们描述了洞内的奇景时,人们无不对他投来敬佩的目光。

在漫长的旅途中,徐霞客遇到过无数的艰难险阻,但什么困难都没能动摇他那坚强的意志。

【1】作者列举了什么具体事例说明徐霞客的不畏艰险?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徐霞客进入洞中后看到了怎样的奇景?发挥想象把文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3】徐霞客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短文中摘抄相关的语句印证你的观点。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证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与思考。

三个人去登山,第一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   )。”第二人登到半山,( ),望着上面险恶高俊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   )吧!”也退了下来。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   ),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峰顶。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省下许多力气。”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第三个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取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适可而止  B知难而进  C知难而退  D气喘吁吁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这篇短文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是(

A动作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活动描写

(3)用“——”在文中划出描写第一个人、第二个人登山时退下来的真正原因的词句。

(4)联系上下文,理解适可而止的意思。

 

11、阅读与理解。

说勤奋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古今中外,成功者手中的鲜花,哪有不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从小就勤奋好(hào  hǎo)学。每篇课文他都读到gǔn guā làn shú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用了 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因而也成了流芳百世的名人。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chà  chā),但他háo bù qì něi   ),jí qǐ zhí zhuī   )。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已míng liè qián máo )。后来,他远渡重(chóng  zhòng)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wéi  wèi),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1在文中(   )里正确的音节下面划上横线。

勤奋好(hào  hǎo)学

成绩很差(chà  chā

远渡重 chóng  zhòng)洋

有所作为(wéi  wèi

2根据拼音在(   )里填上相应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两个词语写一段话。

gǔn guā làn shú   háo bù qì něi  

jí qǐ zhí zhuī       míng liè qián máo  

 

 

3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他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改成字句:    

改成字句:  

2)古今中外,成功者手中的鲜花,哪有不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改成陈述句:  

4短文围绕成功离不开勤奋这一中心,举了哪两个事例?请你简要归纳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后,请你写两句劝勉勤学的名言警句或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课外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看京剧

晚7时15分,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梨园剧场演出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来自五大洲的各国游客,正翘首以待,等待着观赏今晚的剧目。

7时30分,开场的锣鼓骤然响起,观众席上灯光暗了下去。在清脆激扬的乐曲声中,身穿中国民族服装的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三岔口》《秋江》《水漫金山》等一出出京剧传统保留剧目展现在观众面前。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蹈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记者身处观众席中,偷眼向四周看,只见不远处,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已被《三岔口》那出神入化的武打所吸引,每当打到紧要处,就不由自主地抓紧身边的男友的手。而当《秋江》的男女主人公出现在舞台上时,记者身边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便陶醉在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舞蹈中,情动处,甚至伴着台上的,用脚打起了拍子

《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②   的花枪,还有一连串的毽子小翻,都博得了满场叫好声。特别是白娘子力战群敌时的踢枪绝技,更是惊得“老外”们,情绪高涨。

掌声,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观众席里,接连不断亮起闪光灯的白光。一位中年男子地跑到台口,不住地按动照相机的快门。一些观众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开始运转……

1为文中四个空格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A.轻歌曼舞 B.歌舞升平 C.眼花缭乱 D.目瞪口呆

E.瞠目结舌 F.情不自禁 G.不由自主 H.应接不暇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用横线画出表现剧场内观众很多的词句。

3本文是如何描绘这场演出的?请按原文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乐曲声:_____________ 武打:____________

舞蹈:______________ 唱腔:_________

4“掌声,春雷般的掌声”一句所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作者是怎样描写观众观看京剧表演时的表现的?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题临安邸

佚 名

诗人林升一日路过临安,住在一家旅店。远处不时飘来一阵阵悦耳的乐声,诗人循声而去……

西湖景色迷人,远处的山郁郁葱葱,一座接着一座,连绵到天边。那连绵的群山中,星星点点地散落着一座座玲珑别致的小楼,好一派迷人的景色!你听,远处隐隐约约的的地传来一缕缕美妙的乐声。看!楼阁里的舞女们长袖飞舞,袅袅婷婷,那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诗人林升却无心欣赏这些美景。那西湖边暖融融的风吹得那些达官贵人忘却了丢失国土的耻辱,整日花天酒地,早己把国与民抛在了脑后。看到这奢靡的场面和达官贵人们那迷醉的丑态,林升气愤地想:他们简直把杭州当作了汴州,整天过着荒淫腐败的生活,不思收复失地,真是腐败到了极点。想到这里,林升不禁在旅店的墙上忧心写下: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题目中的“临安”即_________(地名),诗中的“游人”指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描写的是___________(地名)的美景,是林升的诗句“_______________”所描写的内容。

2选择正确的答案。

(1)“西湖歌舞几时休”的意思是_________

A.西湖边那些整日长袖飞舞的舞女们什么时候可以休息呢?

B.西湖边统治者们这种寻欢作乐的生活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

(2)这首诗反映了诗人_______的情怀。

A.大公无私   B.忧国忧民

(3)这首诗应用________的语气朗读。

A.赞美   B.悠闲 C.讽刺

3你还知道哪些跟西湖有关的诗词?请写出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也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1】找出选文中的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我”的语言,这些句子都是_ _句。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 )

A.“我”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

B.“我”不怕失败,执着追求。

【3】小时候,我们也会对某些现象疑惑不解,请你写一写自己的疑惑吧。

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句子。

(1)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难忘的是毛竹。  (修改病句)

 

(3) 当年用自己的血汗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都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缩句)

 

(3) 井冈山人自豪地说:我们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改为转述句。)

 

(4)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能把它们忘怀呢?(改写成陈述句)

   

 

16、根据要求填空并仿写。

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1)“这”指的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

(2)仿照“不是……而是……”的句式写一个描写春天景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老师提醒同学们在考场上一定要认真审题,用心答题。(把转述句改成直接叙述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不改变句意,把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 

①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娘用手拢了拢头发说:俺去西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鲁智深把那大王打得乱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一天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节日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写写家乡元宵节团圆、喜庆的场面,语句要通顺,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