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按要求写词语。

(1)“我环视着漫山遍野的绿阴”一句中“环视“表示看,表示看的词语还有很多,请你写出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阴”还可以用与____________等词语搭配。

(2)“父亲像往常一样心不在焉,连听都没听到”一句中“往常”的意思是___________,有这样意思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与“心不在焉”意思相反的词语是___________

2、把词语补充完整.

( )( ) ( )(   )

( )不安   ( )(   )

( )   (   )( )

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例子,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柜,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功。 

[]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___________   东和:___________________  收二川:___________

七擒:___________   北拒:_______________ 排八阵: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鲁滨逊漂流记》是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的是主人公鲁滨逊出海遭遇灾难,漂流到__________,在岛上战胜种种困难,生活了___________年后,终于回到了英国。

2. 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

“一年”说明 _________。 “ 小小的” 是说_________ 。通过对比,突出了____________

3.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远眺大海,一心想看到船的踪影了。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从“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着手调整”“尽我可能”可以看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现在处在一个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交流的生活场景中,也许这种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闻的。”根据这句话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是从未听说过。

②鲁滨逊的生活是令人忧伤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5、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_____      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      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上渔者

   

   

1默写古诗。

2“江上往来人”中“往来”是因为(  

A.江上风景美 B.江上鲈鱼美 C.江上一叶舟美 D.看渔民打鱼

3反映了渔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通过____________的对比,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分别是什么?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这是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

7、阅读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_______________满皇都。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这首诗的题目点出这是__________(时节)的小雨,诗的第一句以“_____ ”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

4“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的是草沾雨水后的景色,写出了早春的草__________的特点。

5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第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将诗词补充完整,感受诗词中的雨。

①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__________细如愁。

②沾衣欲湿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

8、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1请在横线上写出这首诗的题目。

2全诗3句,第1句提出___的现象,第2句描绘__的状况,第3句议论抒情:___

3这首诗通过对萁豆相煎的描写,揭露了__________

4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的另一位兄弟是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①“去的”指的是_______的时光;“来的”指的是______的时光。

②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______的强烈感叹。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①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选段中与这句话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是哪一个分句?请用“______”画出来。

②“茫茫然”写出了( )。

A.大干世界的广阔无边

B.阳光的耀眼充足

C.眼前光景的模糊不清

D.内心的迷茫

【3】选段中画横线的部分,作者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抓住了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细节,写出了时间在生活的____________间匆匆流逝。

10、课外阅读训练

夹竹桃(片段)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1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许多幻想,幻想它是   ,是   ,是  

2文中的一团模糊的意思是 __________ 毫不含糊的意思是__________

3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品一品这句中的运用的妙处:

__________

4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这句话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理想的风筝 (节选)

有一次,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我想,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1.选出对这段话主要内容的概括正确的选项( )

A. 刘老师追风筝。

B. 刘老师感觉到生命的强壮。

C. 刘老师爱逞强。

2.文中故意一词对表现人物形象的好处是:  

3.理想的风筝究竟寄托着刘老师什么样的理想呢? 请选出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 )

A. 对生活的热爱。

B. 生命的顽强。

C. 自信乐观。

D. 天真可爱。

4.为什么说那圆木棍功德无量?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声音,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

【1】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与“搅和”的“和”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暖和

B.和气

C.和面

D.和风细雨

【2】给画“    ”的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保持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通过对八儿的_____、动作、____描写,表现了八儿____的心情,如果我们给选文拟个题目,我会用_____

【4】画“ ”的句子是对八儿的________描写,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选文中表现八儿“喜得快要发疯”的描写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对“那我饿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八儿并不是真的饿了。

B.八儿真的饿了。

C.“那”字写出了八儿无计可施的心态。

D.这句话写出了八儿的天真和孩子气。

【6】从母子的对话中,我们知道腊八粥要_______________才准吃,从中我们也看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童形象。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这段话前后照应,写出了“我”对父亲的表的赞美,请用“ ”画出前后照应的两个句子。

【2】“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个“东西”是指_____________

【3】将描写父亲的表的内部构造的句子画上“~~~~”。

【4】你的家里一定有表或者钟,请你运用学过的修辞手法描述一下你家的钟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练习。

十六年前的回忆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吗,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给选文拟写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中加点的两个“越来越”我们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父亲的行为异常,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划线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____的句式,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从中我体会到李大钊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型转换

1.改成陈述句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次活动会很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肯定句

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

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公园对外开放,谁都可以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董存瑞炸掉了敌人的暗堡。

①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句子意思不能变。

例: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1)这么大的风浪,那个渔民怎么能驾着小船出海去呢?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0、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次活动会很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作部分。

以你喜欢的小动物为主题写一篇 400 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