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在一次南京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到博物馆进行参观活动。

1. 在非遗馆,第 1 组的同学为大家介绍了唐代书法家颜真卿。《颜勤礼碑》在我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以下关于右图颜体书法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从总体上看,作品字迹娟秀,飘逸而灵动。

B. 笔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

C. 颜字横断很细,竖断很粗。

D. 笔力雄强浑厚,结构庄严。

2. 在数字馆,第2组同学看到电子屏上多幅金陵美景,创作了上联。请根据对联知识,选择合适的短语填在横线上组成下联。

上联:钟山龙蟠历六朝烟雨下联:____________

备选短语:牛首烟岚 栖霞秋韵 石城虎踞 台城新柳四季更替 十朝都会 百代兴衰 千载风云

2、根据情境,补充完整诗句。(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  

1)天苍苍,野茫茫,________  

2________,万径人踪灭。  

3)欲穷千里目,________  

4)路人借问遥招手,________  

5)假日里,我和爸爸到杭州游玩,那里的山水真可谓是有山皆图画,________,俗话说:________,下有苏杭。杭州美景果然是名不虚传呀!

3、照样子写词语。

例:摇摇摆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例:一片片叶子   一棵棵______        一把把______

例:跑来跑去      ________       ________

4、《学步》中,母亲对儿子说:“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 。儿子啊,

5、古诗词填空。

1.《泊船瓜洲》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作者前两句_________,后两句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诗句中“京口”指___________,诗人的家乡在“________”,从“_____”到作者的家乡只隔着几座山。“一水”指的是_____。所在地到诗人的家乡,可以说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诗人觉得只是一水之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连山。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方盘城。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1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诗歌的第一、二句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是从___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2】这首诗中的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

A.披着威武的鞍具(金络脑),在秋高气爽的原野上吃草。

B.披着威武的鞍具(金络脑),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

【3】诗人通过咏马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诗人通过咏马,表达了自己热望建功立业却又不被赏识的愤懑之情。

B.希望自己像马一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

8、诗词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__________”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

3请你谈一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综合性学习

图书广告宣传画

1这则广告介绍的图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版社编写这套书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

3“100%精品”说明这套书____________;“75%价格”说明这套书______;这两个意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_______

10、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             ),从我脚边(             )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了。

【1】以上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按课文内容填空。这些词语写出了时间_________的特点。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心情。

【3】文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也来仿写一句。

下课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

【4】时光匆匆流逝,请你写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句或诗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1】请用“    ”画出选段的中心句,这句话在选段中的作用是       

【2】结合文章内容可知,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困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遇到叛乱等。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干什么都困难重重?(  )(多选)

A.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

B.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

C.打起桩来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D.没有任何防御力量或者手段来抗击野人或者野兽的袭击。

【4】从鲁滨逊几乎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完全布置好住所这件事中,你可以看出什么?体现了鲁滨逊什么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海边的黄昏

阵阵凉风吹皱了平静的海面,白天拥挤的人潮已离去,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沙滩上的脚印,汹涌的浪涛,向无声的沙滩,诉说着它的寂寞。

艳丽的晚霞,像是打翻了的颜料,洒在天边,烘托着鲜红的夕阳。而夕阳却好像喝醉酒的诗人,投入了水面晃啊晃的,把蓝色的海洋,都染成了耀眼的殷红。

渔船点点,如浪花上的花蕊,在斜阳的陪伴下,在家人的期待中,满载而归。

远天,归鸟盘旋海面,翅边仿佛擦过晚霞,此时正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啊!海边的黄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1作者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壮美的海边黄昏风景图。

2下列句子,是拟人句的打“√”,不是的打“×”。

①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沙滩上的脚印。 (   )

②阵阵凉风吹皱了平静的海面。 (   )

③汹涌的浪涛,向无声的沙滩,诉说着它的寂寞。(   )

④夕阳却好像喝醉酒的诗人,投入了水面晃啊晃的。(   )

3“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相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海边的黄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它的作用是(   )。

A. 点明中心,点明题目。

B.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C. 总结全文,点明题目,点明中心。

13、课内阅读。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上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1)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中的指(  )。

A.夹竹桃香气四溢 B.夹竹桃富有韧性 C.夹竹桃悄然不响

(2)第二自然段的总起句是_______________

(3)把月光下的夹竹桃幻想成了三种事物,分别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

(4)月光下的夹竹桃可以引起许多幻想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亚洲指夹竹桃在月光下地图一般的影子,那么,大海是指______________远渡重洋的海轮是指____  _,而游鱼其实就是_______

 

14、阅读理解

一记耳光

那一年我九岁,一向反对棍棒教育、脾气好且极少发火的父亲,第一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在我的脸(jiá xiá)上落下了重重的一巴掌。

起因十分简单——我去游泳,回来时饥肠辘辘,便用准备坐车的5分钱买了两碗小米粥。车仍然坐了,下车时我藏在大人的身后,躲过了售票员的眼睛。到家后,当我眉飞色舞地把逃票的经历讲给父亲听时,我本来期待一两句褒奖,不想却(āi ái)了一记耳光,而且来不及防范,没有任何铺垫。我很委屈,那一晚我没有吃饭。甚至在内心发誓,一旦有能力自立,便离家出走,即使父亲病了,也不再回来看他一眼。我要让他为自己的这一记耳光付出十倍、甚至一百倍的代价。

父亲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沉默许久,他靠在床边,点燃了一支香烟。就是在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我第一次听到一个曾经流传久远、震撼人心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对母子相依为命。母亲很疼爱自己的儿子,以致对他百般呵护和纵容。有一次,儿子偷了邻居的东西拿回来。母亲不但不责备,还夸奖他聪明能干。于是,儿子一发不可收拾,最后(竟 竞)然发展成了一名江洋大盗。后来他被逮捕归案,判了死刑。临行前,他痛不欲生的母亲来看儿子,没想到儿子疯狂地咬伤了母亲,并指责她说:“你生养了我,却不教育我。如果当初偷了邻居家东西时,你不是夸奖我,而是责备我,让我明(辩 辨)是非,我怎么会有今天的下场,我好恨你呀!”

讲完这个故事,父亲拿了一块湿毛巾擦去我脸上的泪痕说:“我当财会科长十几年了,经手的钱财成千上万,但我从没有拿过一分一厘。我虽清贫,却问心无愧。我今天之所以打你,就是因为坐车不买票和偷拿人家的东西在本质上没什么两样,都是一个字——‘贪’!蚁穴虽小,可溃千里长堤呀!”说着,父亲站起身,从衣架的西装上取出钱包,掏出一元钱放在桌子上,严肃地叮嘱我:“你再去游泳,要多买一张票,向售票员说明情况,能做到吗?”我点点头,泪水再一次溢出眼眶。

我虽然还不能完全地懂得父亲话中蕴含的深奥道理,但是凭直觉我感觉到了父亲的舐犊之情。

从那以后,每逢生活中遇到金钱的诱惑,我总会想起那一记耳光,想起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

【1】用“√”画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音节或汉字。

【2】“我”挨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其中“我的心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改为字句

①那位先生很快把邮票撕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把苹果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原句:鲁肃答应了为诸葛亮借二十条船的要求。

(1)改写成带“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成带“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对我说:那是我的铅笔,请还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 爸爸拿出餐具放在桌上。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心广场上热闹非凡。(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敌人将长长的导火线一直延伸到外面一个院子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__________

②那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动。__________

20、句式变换练习。

①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肖邦怎么不日夜思念着祖国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成长是美好的,快乐的。“成长”是一种变化,是—个蜕变的过程,从无知到有知,从有错到认错,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根据以上提示自拟题目。

2.选取具体的事例写出成长的感悟,表达真情实感。

3.内容具体,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