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学弈》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一个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的道理。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_________________,就能______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gōng diàn pǔ sù   zhū hóu   mài bó   wū yā   qī xī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补充句子。

1.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纤纤擢素手,_____

3.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

4、补充名言。

读书有三到:________________

学而时_____,不亦_____

读书_____,下笔_____

_____而知______

(1)写两个你知道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  _________

(2)写一句你知道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补充诗句。

2请写一写诗的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_____代爱国诗人_______的绝笔。诗中描写诗人临终遗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叮咛儿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诗人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希望_____________的爱国情怀。

7、课内阅读

阅读诗歌, 回答问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吟”是_____的意思。

【2】解释下列词语。

(1)等闲:________(2)浑:__________(3)清白: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所受的磨炼,其实象征着____;后两句描写了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的决心。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千锤万凿,_____烈火焚身,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8、默写《泊船瓜洲》,再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文学家__________

【3】根据句意,把“钟山”“瓜洲”和“京口”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4】作者当时的船停泊在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的家乡,山水相隔,可谓路途遥远,但是在作者心里很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这种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巨大反差更加凸显出诗人强烈的________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文,完成第练习题

卖豆浆的孩子

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

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声音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吃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装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  )。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

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 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

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

后来,我听别人讲,这个孩子的父母都在一个工厂里上班。工厂停产放假了,就做起卖豆浆的生意每天见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的心里便有许多苦涩的东西在流淌。我想我不能够责怪孩子的父母让这样小的孩子就担负了生活的责任,或许这个孩子挣的这一份,就是他自己的生活费或学费。没有这一份收入,他就不能去读书了。

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1根据拼音写汉字,______使

2在第③段空格处选填恰当的词语是( 

A. 有条有理 B. 有条不紊 C. 有张有弛 D. 有始有终

3在第③段画线的句子中,吃力熟练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⑥段说看到了生的勇气和坚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卖豆浆的孩子勇气和坚强在全文中的具体表现:

1)雨中即便淋湿了还依然卖豆浆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上下文内容,说说结尾的财富指的是: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1化险为夷是一对反义词,再写出类似的两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画出描写航行充满风险的句子,这句话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体现了狂风之大,海浪之猛。而面对如此险境,郑和还是那样________,显示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

11、阅读理解。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①远眺,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

②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满足30万吨级巨轮的通行,大桥就得建高;满足附近机场航班起降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最后将大桥的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端建起人工岛。

③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④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连接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建造时,采用120个巨型钢圈筒直接插入海底在海床固定,再在中间填土。每个圆筒直径有22米,和篮球场差不多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

⑤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节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地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下管的岛隧工程,科研人员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跃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⑥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5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⑦施工的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这对建设者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不论大小,都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1】港珠澳大桥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的原因是( )

A.不影响万吨巨轮通行的航道

B.不影响国际机场航班的起降

C.满足抗台风和地震的需求

D.满足建高与建矮的不同需求

【2】港珠澳大桥“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是由于( )

A.大桥高入云端

B.大桥进入隧道

C.大桥没有合拢

D.大桥进入小岛

【3】下面不属于港珠澳大桥科技密码的是( )

A.外海人工建岛

B.海底沉管隧道

C.净化生态环境

D.搭积木式建造

【4】第④自然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

A.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B.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C.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

D.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

【5】第④段和第⑤段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余荣华

①“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5月21日开始,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相信,“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用什么方式去报国”会成为孩子之间热切讨论的话题。

②国家也在回应着人民的情感与心声。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上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该法庄严宣告:“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③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

④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⑤“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成为风尚,荣光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①②两段,从哪三个方面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第③段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为什么会“被网友反复点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请你再续写一句:__________

4结合第④段,说说你对“英雄”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华盛顿砍树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他父亲到处询问。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华盛顿说:“是我砍了你的树!”

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1】划线句中的“我”指(________),变成转述句“我”可以改成(________)。

14、阅读。

在那颗星子下

作者:舒婷

①母校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夹荫。夏天,海风捋(luō)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我的中学时代就是笼在这一片花雨红殷殷(yīn)的梦中。

②我哭过、恼过,在学校的合唱队领唱过,在恶作剧之后笑得喘不过气来。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③初一时,我们有那么多学科,只要把功课表上所有的课程加起来就够吓人的,有十一门课。当然,包括体育和周会。仅那个绷开线的大书包,就把我们勒得跟登山运动员那样善于负重。我私下又加了近十门课:看电影、读小说、钓鱼、上树……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把读书当玩了,还是把玩当作读书。

④学校规定,除了周末晚上,学生们不许看电影。老师们要以身作则,所以我每当大摇大摆屡屡犯规,都没有被当场逮住。

⑤英语学期考试前夕,是星期天晚上,我串了另外三个女同学去看当时极轰动的《五朵金花》。我们咂着冰棍儿东张西望,一望望见了我们的英语老师和她的男朋友。他们在找座位。我努力想推测她看见了我们没有,因为她的脸那么红,红得那么好看,她身后的那位男老师(毫无根据地,我认定他也教英语)比我们的班主任辜(gū)老师长得还神气。

⑥电影还没散场,我身边的三个座位一个接一个空了。我的三个“同谋犯”或者由于考试的威胁,或者良心的谴责,把决心坚持到底的我撂(liào)在一片惴(zhuì)惴然的黑暗之中。

⑦在出口处,我和林老师悄悄对望了一眼。我撮(cuō)起嘴唇,学吹一支电影里的小曲(其实我根本不会吹口哨,多少年苦练终是无用)。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她一定觉得歉疚。为了寻找一条理由,她挽起他的手,走入人流中。

⑧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老外婆舍不得开电灯。守着一盏捻小了的油灯打瞌睡,却不忍叫醒我起来早读。我顿足大呼,只好一路长跑,幸好离上课时间还有十分钟。

⑨翻开书,眼前像骑自行车在最拥挤的中山路,脑子立即做出判断,那儿人多,那儿有空档可以穿行,自然而然有了选择。我先复习状语、定语、谓语这些最枯燥的难点,然后是背单词。上课铃响了,b——e——a——u——t——i——f——u——l,beautiful,美丽的。“起立!”“坐下。”赶快,再背一个。老师讲话都没听见,全班至少有一半人嘴里像我一样咕噜咕噜。

⑩考卷发下来,我发疯似地赶着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这期间,林老师在我身旁走动的次数比往常多,停留的时间似乎格外长。以致我和她,说不准谁先抗不住,就那样背过气去。

成绩发下来,你猜多少分?一百一十三分!真的,附加两题,每题十分,我全做出来了。虽然beautiful这个单字还是错了,被狠狠扣了七分,从此我也把这个叛逃的单词狠狠揪住了。

那一天,别提走路时头抬得有多高。

慢!

过几天是考后评卷,我那林老师先把我一通夸,然后要我到黑板示范,只答一题,我便像根木桩戳(chuō)在讲台边不动了。她微笑着,惊讶地,仿佛真不明白似的,在五十双眼睛前面,把我刚刚得了全班第一名的考卷,重新逐条考过。你猜,重打的分数是多少?四十七分。

课后,林老师来教室门口等我,递给我成绩单,英语一栏上,仍然是叫人不敢正视的“优”。她先说:“你的强记能力,连我也自叹不如。以前,我在这一方面也是很受我的老师称赞的。”沉默了一会儿,只听见一群相思鸟在教室外的老榕树上幸灾乐祸。她又说:“要是你总是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会疲累的。那时,你的脑子里还剩了些什么?”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在记忆的银河中,我的老师。

【1】通过阅读短文,你认为题目中的“那颗星子”指的是谁?舒婷为什么要用“在那颗星子下”为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你从文中摘录一句能够表达作者当时心情的景物描写,并且写出你从中体会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舒婷的语言生动传神,风趣幽默,许多词句不仅新颖别致,而且妙趣横生,请你摘录一句你比较喜欢的有新鲜感的句子,并写出你喜欢这句话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了一件事,实际上是“我”的一次教训。那么把文中的“像一只小铃”给成“像一个警钟”,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高倩和王灿两位同学读了这篇文章后,对林老师是否是个好老师,展开了辩论。

高倩:我认为林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她故意在全班同学面前重新考舒婷,弄得舒婷下不来台,特别难堪。这位老师一点也不爱护学生。

王灿: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林老师是一位好老师……

王灿会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请你替她辩论辩论,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不少于3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恐龙的灭绝,难道不是一个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1.我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都喜欢王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个星期天,妈妈要带我去西湖划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

(1)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怎么能忘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太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神九发射真壮观。(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考场上静得很,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答题。(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甄嬛传》不是2012年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泪水模糊了最美教师张丽莉老师的双眼。(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没被困难吓倒,______把困难克服。(填关联词)

6)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告诉我们要想聪明能干,就要不断吸取新知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不一定买到智慧;钱可以买到________,但不一定买到_________。(仿写)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非凡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汤姆说,他认为他不会在意的。(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给出的句式,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为疫情中的逆行者点赞。

疫情中的逆行者,像虎一样勇猛和无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扩写下面的句子。

(1)竹楼藏在竹林中。

  

(2)土楼显示了魅力。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的校园生活,一定会有许多令你感慨的事,或高兴,或得意,或自豪,或遗憾,或后悔,或困惑……请你选择一件发生在校园里让你印象深刻的事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