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拼读写字我最棒。

jiànɡ shuài zònɡ  hénɡ lí mínɡ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知时节,(   )(   ),润物细(   )

2.(   ),入日;渴,(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未至,(   )。弃其杖,(   )。本文选自《 》,这是一篇(   )故事。

3.渭城朝雨浥轻尘,(   )(   ),西出阳关(   )。 

4.(   )西辞黄鹤楼,(   )(   ),唯见长江天际流。

 

3、词语理解。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的作者________的一篇童话,他还写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童话故事。

4、写出下列多音字拼音,并组词

1.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嚼: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角: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茂密________       和煦________

深奥________       围拢________

平静________       疑惑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中庭地白树栖鸦”中“地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清美的意境让我们联想到学过的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下列没有表达思念之情的是______

A.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下列对古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鹊鸦栖树的情形,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朗读时,“冷露无声湿桂花”可以读得轻柔一些,读出其中的静寂、幽美之意

C.“人尽望”说明中秋月夜景色奇特,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D.整首诗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的

7、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等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既写出了石灰原料的来之不易,更强调石灰“前身”所经历的痛苦之巨大。

B. “若等闲”三字写出石灰从容自若,处之淡然的态度,经过锤炼是心甘情愿的。

C. “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高尚的节操。

D. 末句是作者在直接抒情,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8、阅读题。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马诗》是唐朝诗人______写的,他与_________称为唐代三李,有_________之称。

【2】《马诗》前两句属于_______描写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_______,把_______比作_______,写出一种_______的气氛。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一句描写的的景物有哪三个?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

【4】“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一句中,“何当”的意思是:_______ “清秋”指的是:_______

【5】《马诗》中抒发自己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

【6】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的表现手法,通过_______表现了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____  间断——____

2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用“∥”将这段话分两层。分两层的根据是什么?(   )

A.先总体写,再具体叙述除夕热闹的活动。

B.先交代时间,再具体写活动。

C.先说节日名称,再说节日活动。

D.先说在家的人如何过除夕,再说在外的人回家过年。

3文中从“视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全方位地描写了除夕之夜的热闹:“到处是酒肉的香味”是从______角度描写的;“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等是从_______角度描写的;“鞭炮声日夜不绝”是从_______角度描写的。

4本段主要描写了除夕的哪些活动?你还知道什么节日?有哪些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天窗

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   )为我们平添光亮,( )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天窗外,夜色冥茫。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

仲夏,多雷阵雨。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师,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哗啦哗啦的。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此起彼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拗不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两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短文第一自然段中写道:天窗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试用 在文中画出3借由天窗所感受到的美妙。

4文中多处写景,蝉鸣蛙声此起彼伏的夏夜、充满诗情画意的夜色、天籁一般的雨声,同时围绕天窗,写了多件体现母爱的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读下列句子,结合加点词句,说说句子的表达效果。

1)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一段话,然后完成练习。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____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____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____了传染病对鹿群的____。而人们____要保护的鹿,____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____森林,____自己的祸首

                                        ——选自《狼和鹿》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学会合作(片段)

什么是合作呢?顾名思义,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只有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合作才能完成。一个人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也就获得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所以,人们常说: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什么成就。这是非常宝贵的人生道理,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1照样子补写句子

什么是合作呢?顾名思义,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

什么是________呢?顾名思义,______________就是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表达的主要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请用举事例的方法把下列意思表达具体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例如,你是___________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段话,你一定想到了许多有关合作方面的名言警句,请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片断(一)

程昱()观望良久,对曹操道:“来船可疑,不可让其近(zhài_______。”曹操问:“有何可疑?”程昱道:“粮在船中,船身必定稳重,来船却又轻又浮。今夜东南风紧,不可不防。”

曹操xǐng  shěng)悟,急忙命人去阻拦,却还哪里拦得住!只见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点火。火趁风势,风助火势,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军船只全数着火。船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只听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只见江面上火光冲天,一片通红。

片断(二)

那妖精第二次脱了身,一边好生佩服悟空的眼力,一边又摇身变做白发苍苍的老公公,一路走一路念着佛。唐僧见了,十分高兴,赞叹道:“真是西方圣地,老公公连路都走不稳,还不断念佛呢!”八戒 )低声音说:“(huò_______事了,老公公找女儿和老伴来了。”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后,迎上去对着“老公公”冷笑道:“你个妖精,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俺老孙。”那妖精吓得哑口无言。好大圣,一边念动咒语,叫来土地山神在云端照应,防止妖精逃跑,一边从背后抽棒便打,一下子结果了妖精的性命。

唐僧吓得脸色发白,气咻咻地又要开口念咒。悟空急忙赶到马前,叫道:“师父别念,你先看看那妖精 )样。”唐僧上前一看,却是一堆白骨,脊(liang_______上还写着“白骨夫人”。八戒又在旁边挑拨:“师父,猴哥又使障眼法骗人了。”唐僧一听,不由得心头发热,念起紧箍咒来。悟空痛得刺骨钻心,跪在地上直叫:“师父别念了,有话好好说!”唐僧说:“没什么好说的,你这根性顽liè  lüè)、屡教不改的家伙,我怎能再认你为徒?”说完便写了一纸贬书,也不管沙僧、八戒的劝告,要将苦苦哀求的悟空逐出师门。

【1】根据括号里的拼音在横线上写汉字。

【2】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给文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xǐng  shěng)悟           (yā  yà)低

(mó  mú)样            (liè  lüè)

【3】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劝告________ 省悟________

反义词:稳重________ 哑口无言________

【4】第一个故事选自________,故事的题目是________

第二个故事选自________,故事的题目是________

【5】故事中的人物分别给你还留下了什么印象?

曹操:________

悟空:________

唐僧:________

八戒: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为了黑孩子的一条胳膊

今年早春二月的一个夜晚,一辆救护车在非洲冈(ɡānɡ)比亚的道路上疾驰着。雪亮的车灯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救护车在一家医院门口停下,一名7岁的黑孩子被抬了下来,他当天下午从10多米高的树上掉下,摔伤了左上臂,导致左上臂的伤口流血不止。

医院手术室灯火通明,中国驻冈比亚医疗队骨外科主治医生关活茂刚做完一个手术,受伤的黑孩子又被推了进来。关医生发现,黑孩子左上臂下端骨头断裂,大部分肌肉断离,神经严重挫伤。在当地,像这样的病例,以往的处理都是截肢。这里的医疗条件极差,缺乏应有的医疗设备。从黑孩子摔伤到现在已达8个多小时,孩子现已昏迷,要保住这条胳膊是很困难的。还是?关医生思索着:截肢是容易的,但从此这孩子就成残疾人了。我们的责任是救死扶伤,困难再大也要保住孩子的这条胳膊。于是,他果断地决定:立即抢救!

时间就是生命。关医生站在手术台前,紧张地工作着。他以最快的速度清洗伤口,整复固定了骨头,又立即将断离的血管找到,熟练地缝合血管……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当血管接完,放开两端血管夹时,一双双眼睛盯住孩子受伤的左臂。血流通畅了!呼声同时从人们的嘴里发出。黑孩子的胳膊保住了。

手术完成已是第二天清晨,关医生顾不上休息,又开始考虑下一步治疗方案了。

冈比亚医务人员对中国医生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和一丝不苟(ɡǒu)的工作作风赞叹不已。病孩的父母紧紧地握住关医生的手,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1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黑孩子的抢救迫在眉睫?请你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2文中画线句子可以体现出关医生具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关医生面临还是这两个问题,他想要尽全力保住孩子的胳膊,不让孩子成为残疾人。

B. 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告诉我们,不能有种族歧视的看法,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C. 一丝不苟是说关医生做事非常认真,在尽全力为孩子医治。

4时间就是生命,请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5分)

天空挂着圆月。(扩写句子)

 

从这件事中,受到很大的教育。(修改病句)

 

树在风中摇摆。(改为拟人句)

 

索溪峪的美使我们流连忘返。(改为反问句)

 

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______________

(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3)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①难道这一天不是我最幸福的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难道这不是一份苦差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

(2)父亲对我笑着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

(3)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干脆别读这本书。(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

(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

20、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彩票他没有交给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递给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作

请以下面一段文字作为开头,写一篇记叙文,写景、叙事、想象均可。

要求:(1)自拟题目;(2)文章开头要有描写XX中学校园环境的一段文字;(3)重点内容要具体,想象要合理,详略要得当;(4)字数不少于400;(5)不得抄袭或套作;(6)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走进XX中学的校门,只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