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用“   ”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

推崇背至_______ 契而不舍_______ 矛塞顿开_______ 手足无错_______

衰鸿遍野_______ 惹事生非_______ 自理名言_______ 声名雀起_______

3、填空

(1)写出李白的作品名称,越多越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下面的诗句分别描写了哪种植物,请填写。

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________

②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________

③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________

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________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视死如_____   _____苗助长   拾金不_____ 愁眉_____

_____悬河 大惊失__________虎威   不屈不_____

垂头_____气 亡羊补_____ 头头是_____   对答如_____

5、补充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地而起      _____)(____可见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对比阅读。

送元二使安西    别董大

渭城朝雨渑轻尘, 千里黄云白日曛,

客舍青青柳色新。 北风吹雁雪纷纷。

劝君更尽一杯酒,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无故人。 天下谁人不识君?

1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新: ________   ①柳叶格外清新  ②新种的柳树

故人:_______   ①故乡的人   ②老朋友

2《送元二使安西》的后两句中“____”字表明了酒已经劝了多次,喝了多杯。“劝”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_______的思想感情。

3《送元二使安西》中的第二句点明了描写的季节是___,从“____”可以看出来。《别董大》中第二句点明了描写的季节是___,从“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难舍难分、牵挂担忧的感情。

B.《别董大》情感豪迈、乐观;《送元二使安西》则情感凄凉、哀婉。

C.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

D.两首诗都是送别诗。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这首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______,是由兰芽、溪水、_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构成的。

2黄鸡的本意是____________,诗中是指____________

3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山林寂静。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著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所积累的古诗词的名句中,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意思相反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美文欣赏屋。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艨艟(ménɡ  chōnɡ):古代大型战船。  向来:从前,指春水未涨之时。 中流:水流的中央。

1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向来(wǎng  wàng)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xíng  háng)。

2根据注释提示,试写出诗句的意思。

①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观书有感》的第二首,前两句是叙述,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启发我们不要去做岸上推船的蠢事,而应该为艨艟的自在航行输送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母爱的馨香

①窗外又下起了小雨夹雪。

②我站在窗前望街景,看着雨水、雪水和着泥土,只一会儿的工夫,马路上就变得浑浑浊浊的,车开过溅起了一大片泥水。一个母亲带着孩子骑自行车正巧路过,好在母亲已将唯一的一件雨衣穿在了孩子身上。结果,泥水溅了母亲一身。母亲顾不得擦拭身上的泥水,继续前行。唉,可怜天下父母心!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给予我生命,同时也给予我无私母爱的母亲。

③母亲是5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是位知识女性,也是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干部,与大多数母亲一样。要工作,又要带孩子,照顾家庭。

④母亲对我们三个孩子的感情是很难用一两句话表达清楚的。母亲在我们身上倾注了她无私的爱。在那非常岁月,正是因为割舍不下对我们的爱,母亲才顶着各种压力,坚强而又乐观地走过来。

⑤父亲被下放到县城之后,从没烧过火炕的母亲生不好火,做不熟饭,经常被呛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大人孩子只好吃夹生饭。两间歪歪斜斜茅屋时而漏雨,时而漏风。面对如此的困境,母亲从没埋怨过什么,只是默默地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过得好一些。“文革”期间,因为父亲的所谓“问题”以及外公的“历史问题”,批判母亲的大字报铺天盖地,一向积极努力的母亲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也许母亲有过彷徨,也许母亲有过沮丧,但是母亲坚韧刚强的性格使得她有泪往肚子里流。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脚下的路沟沟坎坎,母亲咬咬牙,挺了过来。

⑥母亲从不把内心的痛苦表现出来,在人前,她的态度永远都是乐观的。记得那时,只要母亲在,家便有欢声笑语,歌声不断;只有母亲在,家才有家的感觉、家的温馨。我敢说与母亲只见一面的人,也记得她那爽朗的笑声。长大以后,我问母亲:“是什么力量支撑你走过那段艰难的岁月?”母亲说:“是你们三个孩子。你们就是我的精神支柱。”是的,面对困境,母亲没有扔下我们不管,而是一如既往地关爱我们。如果没有母亲,真不知道我们会怎样度过那二十年!

⑦由于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生活上,母亲对我特殊偏爱。记得考大学的时候,母亲总要在中午赶回家给我做饭,五十多岁的人要往返骑四十多分钟的自行车,而且风雨无阻,不曾间断。考大学的那三天,母亲天天很少休息,晚上怕我睡不好,给我扇扇子、驱蚊子,白天还要坚持上班。那时,我最爱吃西红柿,当时价格很贵,母亲每天都买两三个。我让母亲吃,她却说:“我不爱吃,你吃吧。”凡是好吃的,母亲就不爱吃,其实她是舍不得吃而已。在穿着上,母亲也从不讲究,一件衣服穿四五年,但她总是把我们打扮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说起来很惭愧,考上大学后,我的衣服仍然是妈妈洗,后来姐姐看不过去,姐姐洗。不懂事的我,还经常对母亲发脾气,一有不顺心的事就冲母亲发火,可母亲总呵护我、迁就我,我不以为然。有时甚至对母亲表示出来的亲昵还很反感,婚后才知道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⑧如今,我已为人母,六年做母亲的经历磨炼了我,使我深知一个母亲的艰辛与不易,从而真正体会到世上最伟大的是母亲,世上最无私的爱是母爱。

⑨在母亲节即将到来之际,仅以这篇短文献给母亲。不擅言词的女儿用文字告诉您:“女儿感谢您养育之恩!女儿永远爱您!”

【1】你认为第②段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中母亲说三个孩子“你们就是我的精神支柱”,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三个词(或者词组)概括其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乐园。

除夕夜的年夜饭守岁酒(节选)

除夕的夜饭,既是一年辛苦忙碌、辞别旧岁的重要时刻,又是具有祈望将来、迎接新年的特殊意义,当全家老少合欢团聚,共进年夜饭的时候,其乐融融,洋洋得意,自不必细说。在上海的风俗中,年夜饭这顿丰宴,同样很隆重。

年夜饭的莱肴,上海人很讲究好名堂。一般人家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果类中的柑子,是除夕不可缺少的食物,俗语说:除夕吃红柑,一年四季保平安。还要吃些芋头即芋艿,上海人有谚语说是:除夕吃芋头,一年四季不犯愁。另外,吃豌豆,因为豌豆又名安乐菜,和长生果之类,同样都是很吉利的名称。至于上海旧俗说是除夕吃饭时不宜淘汤,传为淘了汤吃饭的话,第二年外出办事或旅行,会要遭到雨淋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

除夕之夜的吃,在年夜饭之后,饭莱虽撤去,但守岁酒和果品之类却是一直要吃到第二年的。关于守岁酒,唐人诗中有首《守岁》,表达了一年又将伊始的辞旧迎新之情: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旧俗在除夕子夜时分,上海人各家要接灶君。接灶就是把灶神从天上接回家来。届时,家里男主人换衣服,上供物,焚香燃烛于灶前。接灶完毕,家中主人亲自关上大门,门上贴有封门大吉的红纸。这时实际上已是年夜结束了。待到拂晓鸡鸣时,换贴开门大吉红纸,家家赶紧燃放起爆竹,蓬啪!”“劈里啪刺,劈里啪刺……”响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宣告新的一年开始了!

1选文按顺序先后介绍了上海人家年夜习俗,包括         等。其中,对 的介绍最详细,列举了     等,还引用了两句俗谚。民间俗谚生动形象,我也知道一些:

(1)   。(2)

2读画线部分,理解成语无稽之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守岁酒,文中引用了唐诗《守岁》。有关新年(或其他节日)的诗词,我也积累了一些。这是其中一首:

 

11、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影子里的父爱

今年夏天,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气温达到37℃,热得最凶那天,诊所里开着空调也抵御不了汹涌而来的热浪。小护士不停地向地上洒水,以获得一点清凉。但我仍感觉透不过气来。小护士指着窗外说:看看那些进城来卖菜的农民吧,他们一直在烈日下晒着呢,你应该满足了。正说话间,几个人抬着一个病人进来了。

病床上躺着的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双目紧闭,面色潮红,完全处于昏迷状态。床边站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边哭边对病人喊着:爸,你怎么了?!你怎么了?!

我为他量了体温,看了看他的舌苔,发现没有什么大碍,只是中暑了,就给他打了一针。看着还在一旁哭泣的小男孩,我说:别哭别哭,你爸没事,一会儿就好了。

男孩听我这么说,才放心了。边说着谢谢边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小布包,然后从布包里拿出一叠皱巴巴的纸币。孩子数着钱:五毛、六毛、一块、两块……他把那些毛票递给我说:医生叔叔,一共七块三,够不够我爸的药费?孩子的脸被太阳晒得黑黝黝的,看着他饱含真诚仰望我的眼睛,我忽然对他产生了好感,就问他:你挺壮实的,你爸中暑了你居然没事儿。孩子说:天太热了,街上没有树,我们也没有伞,我爸怕我晒着,就让我蹲在他背后的影子里。后来他就晕倒了……”

听着孩子的诉说,我的心被震撼了。就在这时,小护士进来了。她告诉我,我父亲刚才来过诊所,见我忙,把东西留下就离开了。我从她手里接过父亲送来的东西:一把遮阳伞,还有一小瓶仁丹。手里握着这些东西,想着父亲,我烦躁的内心蓦地清凉无比

那天,我想的都是父亲这个字眼。想着每一个做父亲的,都会把关爱子女当成一种人生习惯。生活条件好一些的父亲,会记着在这烈日炎炎的天气里为孩子送一把遮阳伞,一瓶提神的仁丹,而像那位中暑的父亲,尽管他贫穷得只剩下自己的影子,也会把影子作为庇护孩子的一片阴凉。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汹涌:________

震撼:________

【2】选文第①段画横线的语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赏析选文第④段划线的句子   

边说着谢谢边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小布包,然后从节包里拿出一叠E巴的纸币,孩子数着钱:五毛、六毛、一块、两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选文第⑤段划线的句子“我烦躁的内心基地清凉无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那位中暑的父亲,尽管他贫穷得只剩下自己的影子,也会把影子作为庇护孩子的一片阴凉。”你的父亲肯定也非常爱你,请你回忆其中一件小事,写在下面横线上;并写一句赞美父亲的话,表达出你的真情。   

事件________

赞美父亲的话: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稻草人(梗概)

稻草人在看守着田地,新出的稻穗一个挨一个,星光射在上面,有些发亮,像顶着一层水珠,有一点儿风,就沙沙地响。稻草人看着,心里很高兴。他想,今年的收成一定可以使他的主人——一位可怜的老太太——笑一笑了。她以前哪里笑过呢?八九年前,她的丈夫死了。她想起来就哭,眼睛到现在还红着;而且成了毛病,动不动就流泪。她只有一个儿子,娘俩费苦力种这块田,足足有三年,才勉强把她丈夫的丧葬费还清。没想到儿子紧接着得了白喉,也死了。她当时昏过去了。只剩她一个人了,老了,没有气力,还得用力耕种,又挨了三年,总算把儿子的丧葬费也还清了。可是接着两年闹水,稻子都淹了,不是烂了就是发了芽。她的眼泪流得更多了,眼睛受了伤,看东西模糊,稍微远一点儿就看不见。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哪里会露出笑容来呢!可是今年的稻子长得好,很壮实,雨水又不多,像是能丰收似的。所以稻草人替她高兴。这时候,突然一个小蛾飞来,是灰褐色的小蛾。稻草人立刻认出那小蛾是稻子的仇敌,也就是主人的仇敌。稻草人想赶跑小蛾,但他动不了,不能将蛾子赶跑,只能眼看着蛾子把稻子一点点地破坏掉。这时一个渔妇在捕鱼,她的孩子不停地咳嗽,但她不能管得上孩子,稻草人是多么想帮助孩子呀,但他是个稻草人不能动。这时渔妇的鱼桶里多出了一条鲫鱼,鲫鱼想向稻草人寻求帮助,但稻草人不能帮到鲫鱼。然后又发生了事情,有个女子想自杀,稻草人不能阻止。整个夜晚,稻草人都沉浸在悲伤的气氛里。第二天早晨,农人从河岸经过,发现河里有死尸,消息立刻传出去。邻近的男男女女都跑来看。嘈杂的人声惊醒了酣睡的渔妇,她看那木桶里的鲫鱼,已经僵僵地死了。

1用“____”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uì huì)     睡(gān hān

2稻草人在夜间遇到了几件惨痛的事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过短文,你认为稻草人的品质特征是(  )

A.追求自由,向往大自然。

B.嫉恶如仇,见义勇为。

C.忠诚、尽职、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

D.历经苦难,饱经风霜。

4“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哪里会露出笑容来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稻草人的经历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拥挤:________

②突兀森郁: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这段文字叙述的是________,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明了________

14、请你读一读下面的广告宣传图,回答问题。

【1】这是一则有关__________的宣传图。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宣传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读“十二招”中的内容,评价下面的现象。

现象:①住在五楼的老人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按动电梯,准备乘电梯撤离。

②火灾发生,有的住户执意要回到房间去取财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 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甘愿落后呢?

(2)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中国的历史难道还不够悠久吗?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字句)战士们消灭了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奶奶对小明说:我小时候可没有你这么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爱说脏话的人,是一种极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改为陈述句)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改为夸张句)桂花开了,离得很远就闻到了香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改为比喻句)小刚跑得非常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改为比喻句:)学校门口有两棵松树,又高大又威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布谷鸟在树枝上鸣叫,树下有一丛花。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么大的困难不都解决了吗,我们还能被这点小事吓到?

改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用划线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

(2)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大约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修改病句)

_______

(3)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个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

19、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事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方说:不行,我的字写得不够好,应该让小宇去参加比赛。(改为间接叙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大喇叭里讲橘皮的事,那是梁晓声的老师;教鞭轻轻落下,那是魏巍的老师。此刻,你的脑海中浮现出老师关爱你的哪些画面?歌声里: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难题成了乐趣……而今,我们就要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了,曾经的小调皮、小淘气长大懂事了,耳边却仍然响着老师关爱和嘱托的话语。回忆自己六年小学生活,写写老师关爱你的往事。

要求:

1.请把真情实感融入具体的人事之中。

2.注意详略得当,分清内容的主次,抓住重点。

3.用上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体现人物的品质。

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

5.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老师名、学生名)。

6.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