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看拼音,写汉字。 

bāng

dǎo

yǒng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2、下列句子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写在后面_________里。

①抱着大树,我又感到自己是一只动物,我是一条小蜥蜴,爸爸是一只大猿猴。_________

②许多毛羽鲜丽的小鸟,早起朝日未出,已满山满谷地响起了它们轻美的歌声。_________

③有的舒眉秀眼,头微低垂,表现出雅静和内秀;有的侧耳凝听,机警聪敏;有的低首牵马,似乎若有所思。_________

④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_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一声不吭(含数字“一”)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空空落落(AABB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拼一拼,写同音字。

                                                       shì                                          wēi                                        bèi

( )                    ( )( ) 关怀 ( )

( )                    ( )                     ( )                    人才 ( )

( )                    ( ) 好(hào)          ( )                    ( ) 不堪

5、组词。不重复。

我们在日常中,国家大事要________,受到挫折不要________,有了荣誉要_______,对待学习要________,课堂听讲要_______,参加考试要________ ,对有困难的要奉献自己的________,争取做一个_______美的好学生。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对比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两首诗都是描写__________(季节)的,却各有特色。《钱塘湖春行》看似白描,实则重点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春夜洛城闻笛》中触发诗人故园之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诗句回答)。

2对比这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春夜洛城闻笛》

《钱塘湖春行》

诗的体裁不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表达的情感不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给人的感受不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钱塘湖春行》这首诗,诗人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美丽的景象。

B.《钱塘湖春行》结尾两句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感叹。

C.《春夜洛城闻笛》首句中“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D.《春夜洛城闻笛》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7、课外古诗词阅读。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洒①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②,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③,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④,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⑤,低绮户⑥,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⑦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⑧。

【注释】 ①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②天上宫阕(què):指月中宫殿。阕,古代城墙后的石台。③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④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⑤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⑥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⑦但:只。⑧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1】这首词是诗人写给_______,诗人选取了____________为题材来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怀。

【2】下面对本词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词人神游月宫的幻想是因在人间感到寂寞而产生的,而这寂寞感又跟中秋之夜不能跟亲人团聚有关。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和“低”表示夜已深,而词人无眠,故小序说“欢饮达旦”。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较“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客观描述更具情思,前者是“有我之境”,后者是“无我之境”。

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因政治上失意而不满现实,想逃避现实,又不能决绝的心理。

【3】词中富有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一句是“________

8、阅读理解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括号里。

(1)“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坤”读作_____

A.kūn  B.kòng

(2)《墨梅》的作者王冕是_____朝人。

A.唐  B.元  C.明  D.清

(3)“墨梅”的意思是_____

A.黑色的梅花  B.水墨画的梅花

(4)“只留清气満乾坤”中“留”的意思是_____

A.流劫  B.留下

(5)“清气”的意思是_____

A.清香的气味  B.清爽之气

2诗中直接描写墨梅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梅花品徳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墨梅》是诗人的一首题画诗,写出了墨梅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4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梅花的哪些品格?你想到了历史上哪些具有梅花品格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jiàn  jiān)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jué  jiào),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除夕   街上挤满了人   元旦   铺(pū pù)户都上着板子   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  曝)竹纸皮   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  姿势)和娴熟(技巧 技能)。

1用“√”在文段中选择恰当的读音和词语。

2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3这段是按_______顺序来写,写出了除夕和元旦鲜明的特点,请你各用一个词分别概括它们的特点。除夕特点是_______ ;元旦的特点是_______

4正月初一那天,男人们______________;女人们_____________;小贩们在庙外_______________; 小孩子们__________等方面的习俗,其中__________写得最详细。

5“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景”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 )。

A.时光景物 B.情景 C.表示估计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  ),在文中起( )的作用。正确的选项是(  )

A.过渡句 承上启下 B.中心句 总结 C.总起句 总起

10、开发小行星漫想

  人类对小行星的研究由来已久。人们根据对“拜访”地球的小行星即陨星进行化学分析,发现碳质陨星的含碳量很高,还含有高达20%的水分。这就为人类今后的移居提供了一线生机。硅质陨星含有丰富的无需加工的自然铁,典型的硅质陨星中大约10%的重量是铁金属,其中还混有镍。有些陨星几乎完全由铁—镍所组成,例如,位于美国北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的直径达1公里的著名的陨星坑里的陨星,就是一整块巨大的铁—镍混合物。据估计,1立方公里的小行星金属可能为人类提供69亿吨铁,8亿吨镍,4000万吨钴和800万吨铜。其中仅镍一项,就足够人类消耗一百年。

  如此诱人的财富,人类自然不能等闲视之了。专家们根据现有技术水平,已制定了一个开发小行星的方案:首先选择一个大小适中的小行星,用航天飞机发射一种配有挖掘设备的飞行器,登上小行星开采自由金属。然后把金属锭送往宇宙空间工厂加工成阻力较小的翼面状物体,让它们能够半飞半落地穿过大气层而不致熔化。最后用空间拖船把金属块推入地球大气层轨道,溅落到指定海面。由于事先往金属块中充入了特殊的气体,使金属块呈海绵状,所以这种金属块可以漂浮在海面上。这样一个“天外来客”,一块就可能含有10万吨金属。

  据计算:从一颗位置适当的小行星获取一吨自由铁,所花费的能量要比在地球上用高炉冶炼优质铁矿获得一吨铁所需能量少。开发小行星,实在是一件造福子孙万代的明智之举。

1从第一自然段我们可以得知,陨星可以分为  

  三类。

2请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你至少写出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开发小行星,实在是一件造福子孙万代的明智之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一夜的工作》,完成短文后的题目。

一夜的工作

周总理在“第一次文代大会”上作了报告。《人民文学》杂志要发表这个报告,由我把记录稿作了整理,送给总理审阅。

这一天,总理办公室通知我去中南海政务院去。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我就到值班室去睡了。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他对我说:“总理叫你去。”我立刻起来,揉揉朦胧的睡眼,走进总理的办公室。总理招呼我坐在他的写字台对面,要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记录稿,其实是咨询的意思。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

我也站起来,没留意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进后面去了。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这样想,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短文,然后概括出这篇短文的大意。(注意:概括大意要在20个字以内,含20个字。)

这篇短文的大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周总理“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请以短文有关内容分别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总理审阅的是谁的报告记录稿?周总理是怎样审阅的?通过周总理审阅报告记录稿,你认为周总理是一个什么样的总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作者写这句话,是想告诉我们值班室的同志是增加了花生的分量,还是没有增加?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用“一夜的工作”做题目恰当吗?请以短文内容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现代文阅读

清晨,乳白色的雾气迷迷蒙蒙,村外的溪水传来淙淙的响声。小院的篱笆上开满了繁星一样的牵牛花,鲜红的、天蓝的、淡紫的……真像一只只彩色的小喇队,花瓣上闪着几颗晶莹的露珠。枣树上画眉在和黄莺对唱,声音(清脆 清澈)、婉转……  

吱呀一声门开了,大妈踏着被露水打湿的石铺小路,上井台打水。她打起一桶(清脆 清澈)的井水,忽然,她侧过头在(凝神 凝视)听着什么。

是在听溪水的流响么?是在听画眉和黄莺的对唱么?还是彩色小喇叭真会广播?

啊,喇叭花下邻家的小男孩正在念书,念得那么轻细,那么流利,那么动听,真好像是溪水的琴声,小鸟的歌声,喇叭的播音声。

大妈的笑从心底溢到脸上。

她提着水桶回家去了,脚步放得很轻很轻,生怕(惊动 惊断)孩子的念书声,还怕惊落了喇叭花上那忽闪忽闪的露珠……

1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表示声音的词。

:溪水(淙淙)

老牛( )   小狗(   大雨( ) 雷声( )

3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枣树上画眉在和黄莺对唱,声音(清脆 清澈)、婉转……____

(2)啊,喇叭花下邻家的小男孩正在念书,念得那么轻细,那么流利,那么动听,真好像是溪水的琴声,小鸟的歌声,喇叭的播音声。____

4文中第一个省略号的作用是( 

A. 语意未尽 B. 内容省略 C. 说话断断续续

5小院的篱笆上开满了繁星一样的牵牛花,鲜红的、天蓝的、淡紫的……”句子中哪个词是写数量的,哪些词是写颜色的,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文章片断,按要求回答问题。

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

1填空。

总要的意思是:   ,说明母亲  

常常的意思是: ,说明母亲

2回答:去掉总要常常,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4、听诊器古今谈

一个圆圆的金属探头,连接着一根橡皮管子,然后分叉,分别通过两个金属耳塞一直接入到医生的耳朵里——这就是听诊器。听诊器作为医生的诊断设备,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从没改变过这一形象。今天,听诊器终于要旧貌换新颜了。

200多年前,法国医生雷恩·郎内克想通过听病人脏器所发出的声音,来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诊断。于是他动手制作了24节圆纸筒,组装成一个能够帮助他听清病人脏器声音的筒易器具——这就是人类医学史上的第一个听诊器。200多年过去了,不论是在外形上,还是在功能上,听诊器都没有发生决定性的改变。

在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美国一家公司推出了全新概念的电子听诊器。

传统的听诊器无法捕捉到脏器发出的一些微弱但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使医生无法及时做出诊断,电子听诊器正是针对传统听诊器的这一不足而研制开发的。电子听诊器配置的电脑芯片,能够使脏器等发出微弱的生物声放大14倍,从而使医生不会错过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更加易于判断心肺等器官可能发生的病变。

以前,在杂乱的事故现场、繁忙的急救室以及嘈杂的救护车上,使用传统的听诊器来进行有效的诊断,几乎是不可能的。随着电子听诊器的产生,外科医生们的这一烦恼将成为历史。

【1】根据拼音和句意写出汉字:

电子听诊器可以在cáo_____杂的救护车上进行有效的zhěn______断。

【2】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文章题目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传统听诊器与电子听诊器的特点。

传统听诊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吸诊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句子:

①今天,听诊器终于要旧貌换新颜了。(听诊器的“旧貌”“新颜”各指什么?“旧貌换新颜”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外科医生们的这一烦恼将成为历史。(“这一烦恼”指什么?“成为历史”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电子听诊器正是针对传统听诊器的这一不足而研制开发的”一句中“这一不足”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得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妹妹这样乖巧,我们怎能不喜欢她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例:乌云遮住了太阳。乌云把太阳遮住了。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1】我们消灭了全部敌人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2】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又何必介意呢?(改成陈述句)

【3】小鸟在枝头跳来跳去唱歌。

【4】赵虎说:我要向灾区人民捐100元。(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5】学校要开春季运动会,纷纷报名参加。(修改病句)

【6】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1)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用加点的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走进快速办公室。(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难道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桂林的山真奇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请在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习作。

话题一:在小学生活中,面对困难你选择了“信念”吗?面对失败、痛苦,你选择了“坚强”吗?面对诱惑,你选择了“拒绝”吗?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话题二: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次探寻知识奥秘的实践活动,一场充满仪式感的典礼,一次心仪已久的出游等,凡是记忆深刻的动人场景,都让人难以忘记。本次习作就用你的笔记录其中的一个场景吧!

要求:1.根据自己所选的内容自拟题目,将题目写到作文的方格里。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条理,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4.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