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照样子,填一填。

例: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________________。巫女的面具半黑半白,代表其________________。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名言或诗句补充完整。

1. 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2. _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3.才始送春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万和春住。

4.谁道人生无再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归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唤取归来同住。

6. __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7.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

8. 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9. 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10.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

笑过之后,同学们心里泛起了酸涩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诗句中的加点词分别指的是谁。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_______

2)劝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_______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萸少一人 _______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 _______

5、根据画线部分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 “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丝毫没有犹豫,直接地说。____

(2) 福楼拜一句接着一句,不停歇地说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____

(3) 所有办法都想尽了,也没有想到解决的方法,莫泊桑只得再次来到老师家。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根据古诗意思完成练习。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对这两句诗的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B.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2关于这两句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

B.这两句诗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冷露”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

C.这两句诗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为后文塑造人物形象作了铺垫。

3由“地白”一词,我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题目中的“值”的意思是___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古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中诗人将主人不在家或不想让青苔留下木屐的痕迹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语言幽默风趣

B.诗的后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出墙的“一枝红杏”,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并通过一枝红杏,引发无限遐想,让读者想象“满园春*”

C.本诗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诗人“小扣柴扉”但园主人却“久不开”,说明园主人懒于社交,性情孤僻冷漠

D.朗读这首诗时要注意语调的变化,前两句要语调低沉,语速缓慢,读出诗人的失望扫兴之感;后两句要语调上扬,语速稍快,读出诗人的欢快、喜悦之感

【4】诗中揭示了“一切美好的、充满生机的新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这一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港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对诗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朝雨一词写渭城一大早就下雨,让送别者感到很苦恼。

B. "轻尘写雨后道路泥泞,送别者行走艰难。

C. 客舍青青是说客人住的房间墙壁被涂成了青色。

D. 柳色新是说柳树被雨水洗过后叶子更加青翠。

2下面关于劝君更尽一怀酒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的诚恳。 B. 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次数多。

C. 字表现了送别者的感情真挚。 D. 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数量少。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汤姆有几个朋友:乔奇、班恩、吉姆,但最和他“臭味相投”的是镇上那个脏兮兮的流浪儿哈克。哈克的父亲是个酒鬼,从不管他,他就成了个无依无靠、游手好闲的“野孩子”。在镇民眼中,他是个无赖,而孩子们都觉得他是个有趣的伙伴。汤姆把当海盗的想法告诉了哈克。哈克说海盗都是些胆大的人,他们约定半夜到墓地去试试胆量。

  汤姆假睡骗过姨妈,同哈克一同来到墓地。阴风吹拂下,他们目睹了一场斗杀:乔埃杀死了一个医生,又嫁祸给醉鬼彼得。两个孩子都害怕凶悍的乔埃,相互发誓决不开口。

  胆量得到了检验,汤姆和乔奇带着从家中“偷”来的食物,叫上哈克来到密西西比河边,找到一个小木筏,划到下游的杰克逊岛。这里荒无人烟,成了三个“小海盗”的快乐大本营。晴朗的夜,明亮的星,灌木林丛,篝火野餐;没有了大人的训斥、牧师的教诲、法官的威严、老师的惩罚,有的是沙滩、草地、树林、鸟儿、松鼠、蝴蝶……他们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这里简直是一片乐土、净土!

  镇上的人们找了他们好几天,急坏了,怎么也不见孩子们的踪影,渐渐地绝望了。星期日,镇民们在教堂为他们三人开追悼会。当人们悲情难抑之际,牧师发现三个调皮鬼若无其事地走进教堂,来到亲人的面前。

  镇上要开庭审理彼得杀人案了,汤姆和哈克出庭为彼得作证,混在旁听席中的乔埃大惊,落荒而逃。汤姆和哈克成了小镇的英雄。

  汤姆的冒险心一刻也没有消失过,他知道传说中海盗都会把金银财宝埋藏在干枯的老歪脖树下,他和哈克要去寻宝。有一天,他们来到鬼屋翻寻时,真的遇上了鬼——乔埃和一个陌生人来到这里,准备把抢来的金币藏起来。两个强盗商量着要把这些金币一同藏到“二号十字架下面”,这些话被藏在楼上的汤姆和哈克听得一清二楚。

1选文写了汤姆的哪几次历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  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他  

A. 足智多谋,没有同情心

B. 对现实环境持赞同态度

C. 一心要冲出桎梏,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D. 安于现状,逆来顺受

3选文出自《 _______ 》,它是______ 国著名小说家_______的代表作。

10、现代文阅读

桃花心木

乡下老家房屋旁,有一块儿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它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越来越感到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的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

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

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重心长的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本文采用的写作方法是_________

【2】请给这篇文章分分层,并概括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文章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时直接写出心理想说的话,抒发自己的情感。画出出文中这样的句子。

【4】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

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邓稼先的最后日子

邓稼先是中国首任原子弹研制理论设计的负责人,是“两弹元勋”,为国家的核武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邓稼先在1979年的一次核试验中受到了强烈的核辐射,他的身体受到了极大伤害,他生命的最后日子是在病痛折磨中度过的,但他一刻也顾不上自己的身体,一刻也不愿意休息,隐瞒着自己的病情继续带领大家刻苦攻关。

同事胡仁宇回忆,1984的时候邓稼先已经经常走不动路,从装配房到宿舍只有一小段路程,60岁的邓稼先却步履蹒跚,很难走得过去。他有时实在熬不下去,只能在胡宇仁的身上靠一靠再走。当时胡宇仁不晓得他是得了重病,以为是累成这样的,因为他长期都是通宵达旦地忘我工作的。开着会的时候他也会突然惊厥倒地,浑身出冷汗,休克也不知道出现了多少次。胡仁宇对他说:“您太忙了,要多休息啊!”他说:“核弹的研发是争分夺秒的,身体固然重要,但核弹对国家的安危更加重要啊!”

邓稼先就这样带着重病坚持做着繁忙的科研工作,直至1985年7月确诊了癌症,才被硬逼着住院治疗,做了几次手术。

第二次大手术后的第四天,邓稼先就用颤抖的手写条子,要研究院给他送材料和书籍来,要关于国外核武器进展的资料,还要一大批外文杂志。他置一切于不顾,要利用做第三次手术前的两三个月时间,拼命与死神赛跑,要做完一件事——提出的一份中国核事业发展建议书。

那个时候,邓稼先的身体已经越来越虚弱,到后来靠别人帮助也很难坐得起来了,写字时手抖得很利害。身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针眼,已经成了蜂窝状。除了一些必要的用药,主要的都是止痛针,每个小时都要打一针。大家都劝他先把建议书放一放,要好好休息,但他不肯,他说:“再不抓紧时间,就完不成了。”

建议书终于完成了,邓稼先让妻子许鹿希尽快送出。在妻子抱着这份材料走出病房前,邓稼先叫住妻子,只说了一句话:"这比你的生命还重要。"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终年62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邓稼先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让别人把我们落下得太远,我们的工作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1】短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对邓稼先进行了什么描写?这些描写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写了邓稼先1979年到1986年的事,哪些年的事写得详细,哪些年的事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再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以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这个纪念日值得全世界铭记

历史,是人类记忆的年轮,连接着昨天、今天与明天。2019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4周年纪念日。74年前,中国人民在历经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南京大屠杀、731细菌战、“三光”政策……那是人类历史上的至暗时刻;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台儿庄大捷等战役,是千万中华儿女在面对深重灾难时的奋起反抗、共克时艰。站在抗战胜利74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回忆那场持续了14年的血与火的战争,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以史为鉴,珍爱和平,携手并肩,共创美好未来。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英勇先烈以及他们创立的伟大功勋,值得被永远铭记。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中国人民率先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以身许家国,汇聚成了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用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铸就了难以磨灭的历史功勋。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光明必将战胜黑暗、进步必将战胜反动这一颠扑不破的道理,值得被永远铭记。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千千万万的人民陷于水火之中,饱受兵燹之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反对侵略、捍卫和平的正义战争,最终取得伟大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如今,任何否认侵略战争性质、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战争、逃避侵略战争历史责任的言行,都是对历史的背叛、对正义的亵渎,必然为众唾弃。回望历史,我们要延续和发展抗战胜利昭示的正义力量,用正义的灯塔指引人类航向。

战争有多残酷和惨烈,和平就有多不易和珍贵。当今世界仍有硝烟升起,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高悬。在这个特殊的纪念日里,走进那段战火纷飞的记忆,翻开一张张哀鸿遍野的篇章,历史用事实告诉我们: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这样的认知,应该超越国界、肤色、语言、信仰,深深镌刻在人类的集体记忆中,成为全世界人民的普遍共识。

历史不能忘,也不敢忘。今天,全世界人民共同纪念这个胜利的日子,缅怀为了人类和平与发展、民族解放与独立义无反顾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更要懂得从惨痛的战争中吸取教训,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赓续传承英雄的光荣事业,永远将战争的恶魔关进笼子里,让悲剧不再重演,让和平与正义的光芒闪耀寰宇。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纪念日是( )

A.10月1日

B.8月1日

C.7月1日

D.9月3日

【2】文中第二自然段中的“深重灾难”指( )

A.自然灾害。

B.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台儿庄大捷等战役。

C.饥饿、贫穷。

D.南京大屠杀、731细菌战、“三光”政策等。

【3】下面对作者写作目的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历史,是人类记忆的年轮,连接着昨天、今天与明天。

B.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中国人民率先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C.全世界人民共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4周年,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让和平与正义的光芒闪耀寰宇。

D.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正义战争。

【5】.第三自然段中,画“ ”的“巨大的”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我们该如何铭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如果麦子没有考验

①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果实累累,他感到非常开心。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认出了他。农夫上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你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你终于来了。”

②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祷什么呢?”

③“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④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啊!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别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⑤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⑥第二年,农夫的田地里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______________,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⑦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⑧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上帝,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搞错了?”

⑨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来说,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1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合适的成语。

2下面这段话应加在第________段和第_____段之间。

上帝回答:“我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也创造了蝗虫和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你所愿的世界。”

3仿照文中画“   ”的句子,把下面的话写具体。

对于一个人来说,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可以唤醒人内在的灵魂。

4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文天祥的故事

①文天祥的时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时代。

  ②1271年,元朝建立,派大军攻打南宋,临安危在旦夕。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他的抗敌队伍。

  ③由于元军势力强大,文天祥和其他将领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反而逼他投降,甚至威胁要把他杀死。文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送到大都去。

  ④途中,文天祥得到一个船夫的协助,乘机逃脱。他历经许多艰险,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

  ⑤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元军主帅劝文天祥投降,但被文天祥一口拒绝。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文天祥知道国家灭亡了,伤心欲绝,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⑦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关在地牢里。元朝统治者劝文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为我们出力,我们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可是,不管他们怎样威迫利诱,也无法动摇文天祥尽忠报国的决心。

  ⑧文天祥在地牢里,受尽了折磨。1283年,元朝统治者知道无法逼他投降,就下令把他杀了。文天祥临死时,朝南方拜了几拜,沉痛地说:“我报答国家的机会,只能到此了。”

⑨文天祥热爱自己的国家,宁死不屈,以身殉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至今仍然永垂不朽!

【1】词语“危在旦夕”的意思是________

【2】“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件事,下面词语中最恰当的是(   

A.威武不屈

B.精忠报国

C.弃笔投戎

D.兢兢业业

【3】文中画线句子是对文天祥的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文天祥对国家的_______

【4】从文天祥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你对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练习。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新疆小伙子在跳舞。(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估计他一定知道这件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维吾尔姑娘漂亮。(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写句子(4分)

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拾起地上的碎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飞舞。(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火柴的小女孩难道不值得我们同情吗?(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的祖国伟大。(改写成感情强烈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仿写句子。

(1)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_______________

(2)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星浅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条鲸鱼吃掉了一头海兽。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镇上的人们已经为他们作了公开祈祷。依然没从洞里传来好消息。(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表达。

题目:最美丽的    

要求:1.先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心灵”“语言”“瞬间”“画面”“风景,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将语句写通顺,内容写具体,字数在450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