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知道下面风俗的寓意吗?请写在横线上。
过年了,宁宁去参加小姨的婚礼.小姨家的房子上雕刻着蝙蝠(寓意:__________),走进主屋,桌子上有个小摆件,童子手持如意(寓意:__________),佛手和桃子、石榴放在一起(寓意:__________)。吃饭了,桌上的菜特别丰盛,有大条的鱼(寓意:__________),还有宁宁特别喜欢的年糕(寓意: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①说明好上加好,争取更大胜利________
②说明生命力强,比喻革命的烈火是扑不灭的________
③表达在节假日对亲人无限思念之情________
④常用来教育孩子要珍惜劳动果实________
3、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柳树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________
②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________
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________
④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________
4、按课文《长江之歌》内容填空。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________的主题歌,________作曲,________作词。
5、默写填空。
1.春归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
2.若有人知春去处,__________________。
3.春无踪迹谁知?__________________。
4.百啭无人能解,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找出诗中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龚自珍在诗中希望得到的“人才”主要是指( )
A.学习程朱理学的读书人 B.能够“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
C.主张学西方的中国人 D.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3】如何理解“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古诗,做习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__________,诗中抒发了作者强烈的__________之情。
【2】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泊:__________ 数重:__________
绿:__________ 还:____________
【3】王安石写《泊船瓜洲》这首诗时位于( )。
A.瓜洲江边停泊的船上 B.京口 C.钟山
【4】你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又”字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第三、四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个“绿”字让我们看到了无尽的江南春*,你能把“绿”写具体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短文。
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 。
_____________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1】将诗歌补充完整,写出题目的意思。
【2】写出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代的______。这首诗是一首_____诗,诗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___,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竹子_______的精神。诗中表现竹子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咬”和“立”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借物喻人,表面在写___,其实是写_______,表明了诗人________的精神。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这句意味隽永的佳句,曾引起多少人的遐想啊!
“明月几时有”呢?几乎人人会答:每月十五(农历)月儿圆。可是,这个答案既对,又不对。今天,站在地球上观察,作出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可如果从天文学的角度作客观观察,或上溯亿万年,或下推亿万年,这个答案却是错误的。这是为什么呢?还得从“明月几时有”说起。
“月有阴晴圆缺”,道理何在?这是由于月亮是绕着地球旋转的,它本身并不发光,而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当月亮转到地球与太阳中间的时候,对着地球的一面照不到太阳光,因而我们看不见它。当它沿着轨道继续转动,我们就可以渐次看到娥眉月、半弦月、弯弓月了。当它正好转到和太阳相对一面的时候,一轮白玉盘似的皎月,就会高悬夜空。可见,“明月几时有”取决于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
今天,月亮绕地球一周需用29.52天,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它,也就是经过一圆一缺这样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明月十五有”是对的。然而,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不是从来就是如此呢?
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表明:4亿年前,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现今的3倍,这就是说,当时,月亮绕地球一周只需9天,也就是说,那时候一个月不是30天、29天,而是9天,“明月”不是“十五有”,而是“________有”。有关资料还告诉我们:7千万年前,月亮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是逐渐变长的。可以预料,再过几千万年以至上亿年,每个月将会变成40天、50天,明月也会变成“二十有”或“二十五有”了。
这似乎是奇谈怪论,其实并不奇怪,这就是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道理。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运动速度本身也在“运动”着。所以说,“明月几时有”这个答案历来不是固定的,将来还是这样。任何想把这个答案固定住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1】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3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来看,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
A. 时间顺序 B. 空间顺序 C. 逻辑顺序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多项选择)。
A. 分类别 B. 列数字 C. 作比较 D. 下定义
E. 举例子 F. 打比方
【4】第5节横线上应填( )
A. 初四 B. 初五 C. 初九 D. 十五
【5】最后一节中“这个答案历来不是固定的”;下列与“历来”一词对应的表时间的词语有( )(多项选择)。
A. 再过几千万年以至上亿年 B. 4亿年前 C. 7千万年前 D. 今天
【6】第5节说明了3个不同时期月亮绕着地球旋转的情况,这3个时期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琳达,”爸爸平静地搂着我,“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你妈妈和我都觉得,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他说,他们很久以前就已决定死后捐赠自己的器官了。父亲的话语给我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平静——________ 珍贵——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莫过于:________。
【3】父亲认为自己的死怎样才是有意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白蚁的破坏作用
常言说:“千里之提,溃于蚁穴”。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一些堤坝出现“涌”就是蚁害所致。当然,这里所说的“蚁”不是普通的蚂蚁,而是土白蚁。土白蚁行踪诡秘,为害隐蔽。一些外表看来完好无损的河提土坝很可能已经遭受严重破坏。荆江大提上飞驰的小吉普竟然全车陷落在土坝中,至于行人、水牛跌入坝中“陷阱”情形就更是属见不鲜了。那么,小小的白蚁为什么掏空千里之提,使之毁于一旦呢?
①科学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我国的白蚁大体上可分为三类:木栖性白蚁、土栖性白蚁和土木两栖性白蚁。②破坏提坝的白蚁主要是土栖性白蚁,即与在土中筑巢的一类白蚁。③一个成年蚁巢内的几百万只白蚁在一起过着“有组织、有纪律”的群体生活。④白蚁的社会有严格的分工:蚁王、蚁后专门繁殖后代;兵蚁负责安全保卫;工蚁数量最多,从事筑巢、觅食等基本劳动。⑤土白蚁的巢穴在地下可深达两米,主巢大约1-2立方米,主巢果周围的副⑥由于土白蚁不断在提坝内分群、蚕食、筑巢,使得提坝中蚁巢星罗棋布。⑦一旦汛期来临,水位高涨,水流溢入蚁道、蚁穴,就会出现提坝管涌、渗漏和滑坡等险情;如果不及时排除.则会提崩坝垮,出现灾难性后果。土白蚁对人类而言是一种有害昆虫。土白蚁蚁群庞大,繁殖迅速,习性隐蔽,破坏力强要彻底消除它的危害并非易事。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已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千里之提,固若金汤”的远景必将成为现实。
【1】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第2段的主要内容是( )
A. 写土白蚁的社会分工
B. 写土白蚁的群体生活
C. 写土白蚁对堤坝破坏严重的直接原因和由此产生的后果
D. 写土白蚁的数量
【2】第1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第2段第⑤句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 )
A. 举例子;列数字 B. 举例子;打比方 C. 打比方;列数字 D. 列数字;举例子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下列哪一项?选择正确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 由整体到部分 B. 由主要到次要 C. 由概括到具体 D. 由结果到原因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苍蝇与蜜
蜂房里有蜜漏流出来,许多苍蝇便飞去饱餐起来。蜂蜜太甜美了,他们舍不得走。然而,就在这时他们的脚被蜜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苍蝇们后悔不已,嗡嗡乱叫:“我们真不幸,因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丧了命。”
对于许多人来说,贪婪是许多灾祸的根源。
【1】填入转述句的正确标点符号。
苍蝇们后悔不已,嗡嗡乱叫(______)它们真不幸,因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丧了命(______)
13、 《手指》选段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有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讨好生活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手指》一文作者是___________,本文最大的语言特色是___________ 。
【2】选段首先介绍大拇指的______________,接着用“但”字一转,写大拇指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段结构非常清晰。
【3】用“______”划出写大拇指最肯吃苦的句子,这里作者采用了_______句式,其中“相帮扶住”、“_______ ”、“________”、“ ”等词语突出了大拇指的特点。
14、课外阅读
老人与花
老人种了一些花,在屋角后。
我每从那儿走过,眼光都会不由自主地落到那些花上面。
月季是天天见着的,花朵儿硕大丰腴,一株橘红,一株明黄。还有一株,乳白色的,花瓣儿如凝脂。饱食终日的模样,日日好风光。四五月份,老人的屋后,是鸢尾花的天下。蝴蝶一样的鸢尾花,扑着紫色的翅膀,在人的心中,扇动一圈一圈的温柔。到了七八月份,指甲花和太阳花,你追我赶地盛开了,占尽颜色。
现在呢?秋渐凉,树上的叶,随着晚来的风,一片一片落。懒婆娘花和一串红,却正当花样年华。它们不分彼此地缠绵在一起,粉红配大红。最是傍晚时分,懒婆娘花精神焕发地登场了,叭叭叭,一朵一朵粉色的花朵,吹吹打打,热闹无限。你站定在它旁边,仿佛就听到它的欢笑,叮叮当当。还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值得牵肠挂肚的?你最好向一朵花学习,快乐地绽放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时候,老人必在。老人衣着整洁,头上灰白的发,抿得纹丝不乱。他在那些花跟前,弯下腰去,一朵一朵细细查看,眉眼里,盛着笑意。他很满意这些花如此欢快地开,而花们,因了他的注目,更显明艳.
路过的人,会停下脚步看一会儿花,微笑着和老人打招呼:“陈爹,赏花呐?”“嗯,来看看,它们开得多好啊。”“是陈爹你照料得好啊。”
人的声音去远了,老人还呆在那些花旁边。直到夜色四合,花与暮色,融为一体。
一天,我被懒婆娘花牵了去,用手机给它们拍照。老人突然站在我身后,老人问:“好看吧 ?”我答:“嗯,好看。”老人说:“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我说:“懒婆娘花呗。”老人笑了:“它可一点不懒,它还有个名字呢,叫胭脂花。”被这个名字惊艳,再定睛细看,可不是吗,一朵一朵粉色花朵,像胭脂涂腮旁。老人得意,背了双手,围着花转。他孩子般的明净,动人心魄。
一日,突然听人谈起这个老人,原是个退休老师,老伴早去,唯一的儿子,也在前年,病死。而他自己,因患眼疾,失明已近10年了。
【1】第3段按________顺序来写花?突出表现了________。
【2】为什么说:你最好像一朵花学习,快乐地绽放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懒婆娘花精神焕发地登场了,叭叭叭,一朵一朵粉色的花朵,吹吹打打,热闹无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要概括老人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修改病句。
我用了整整一年左右的时间读完了沈石溪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
(2)修改下联,使之与上联组成对偶句。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容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用修改符号修改)
(2)天上飘下雪花。(扩写句子,至少扩两处)
(3)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4)魁梧黝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被撕破了的鱼网。(缩写句子)
(5)你对别人付出了真诚。 别人会以真诚回报你。(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接两个句子。)
(6)秦王我都不怕,还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17、将下列句子换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1.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晚上加班,你和爸爸吃饭别等我。”(间接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
(2)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
(3)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船长答应带他们愉快地回英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费了九牛一毛之力,总算爬了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一会儿,街上就挤满了欣喜若狂却衣衫不整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训练
《艾叶香中寻玉佩》这篇文章第③段,“我”由眼前环境想起了奶奶做艾叶饼的场景,运用了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动作描写相结合的方式,营造出了一种温馨美好的氛围,表达了对奶奶的思念之情。仿照这种写法描写一个活场景,表达自己的情感。
参考场景:奶奶缝衣服、妈妈包粽子、同学打球、老师讲课等。
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