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尔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积累填空。

(1)“绚、鹤、瓣、窃”四个字按音序排列,排在最前面的字是___________,排在最后面的是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出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其中“唯见”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唐高宗突然间因愤怒变了脸色,准备严惩权善才。”句中画线部分可以替换为成语:________

(4)一生最好是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朝最好是清晨。(李大钊)

(5)_________________一向被誉为“人间瑰宝”,居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首。

(6)“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横线上所填写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2、写出下列歇后语

鸟入笼中——________              锦上添花——________

卒子过河——________              纸老虎——________

阿拉伯数字8字分家——________       按着牛头喝水——________

阿公吃黄连——________            按鸡头啄米——_______

3、读《长城和运河》,按课文填空

长城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它 像一条________,在崇山峻岭中________。运河北起________,南至________,它 像一条________,穿过四大省,是世界上开凿最早、 最长的运河。长城和运河真________啊!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真________啊!

4、篇章记忆。

1.“那是一间高大的 的房子,室内陈设 简单,一张 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   。”这就是周总理的办公室。在这里,我们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 !

2.“ ,但我深深地知道——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   ,我应该 !”节选自革命先烈叶挺的 》。我还读过很多记述革命故事的书籍,如   ……

3.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或 ,或   。”我理解司马迁的话。本单元课文中,   都是为人民利益而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5、解释诗中的词语。

浣溪沙:_________________ 蕲水:_________________

短浸溪:_________________

潇潇:_________________ 子规:_________________

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 休:_________________

白发:_________________

唱黄鸡: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鹤楼》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黄鹤楼》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滕王阁》首联此诗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并遥想当年滕王李元婴兴建此阁时的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

D.《滕王阁》颔联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和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2两首诗都是诗人登楼有感所作。试结合诗歌分析诗人传达情感的异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中“之”的意思是__________,“故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唯”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作者在____(月份)送别________这个老朋友。

3在这首诗中,____两句叙事,____两句写景,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8、阅读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回答问题。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1】词的第一句连用两个“失”,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词中,作者用“骄杨”而非“娇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中“杨柳”一语双关,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中引用了两个神话故事,分别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中的“人间曾伏虎”喻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宣纸

①“宣纸制作技艺”于2009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②“宣纸”二字连用,成为表示纸张的专有名词,始于唐代。当时的“宣纸”不是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生产出来的纸张,而是“蜡之”后才可以用的皮纸。在唐代,“宣纸”是宣州地区所产高级纸张的总称,是以产地而称的。

③宋末元初,“以蔡伦术为生业”的曹氏一支因避乱迁徙到安徽泾县小岭,根据当地条件开始了以青檀皮为原料的宣纸试制和生产。宋末经元到明中叶之前,皖南山区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促进了当地造纸业的快速发展。小岭盛产优质青檀皮,而当地的两股山泉一股偏碱,一股偏酸,为宣纸制浆时需要偏碱、捞纸时依赖弱酸的用水要求提供了恰到好处的保障。天时之机、地利之便加上人之勤奋,沾着黄山、九华山的秀气,染着巢湖、太平湖的灵气,泾县宣纸开始崭露头角。当然这时的宣纸还是稚嫩的,主要用于装裱托纸等,还不宜用于书画。

④明朝中叶后,选址的原料已非采用青檀皮一种,而是掺和了沙田稻草。由于青檀皮的纤维较长,单一用青檀皮浆作为原料,成纸性质较硬,柔韧性不足,在这种纸上进行书法绘画时,润墨性稍逊。而稻草的纤维较短,用青檀皮浆掺和稻草浆造纸,则增加了成纸的绵柔度和书法绘画的润墨效果。及至清代,宣纸已经普遍采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两种原料制成。宣纸因其质地绵韧、纹理纯净、不蛀不腐、润墨性强的独特禀赋,成为书画家们的最爱。

⑤如今,宣纸产地早已由小岭传播到泾县及其周边地区。国内少数地方曾在原产地技术人员指导下生产过仿宣,但产品质量难与正宗宣纸相比。今天所谓正宗宣纸,就是用生产自安徽泾县及周边地区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做原料,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以及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书画、裱拓用纸。

宣纸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栽体,中国的书法和会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字,请找出并改正。

____”改为“____” “____”改为“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

宣纸

唐代

表示纸张的专有名词,是宣州地区所产高级纸张的总称。

宋元

是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的纸张。

明清

_____________

如今

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词语“崭露头角”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这里来形容泾县宣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4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B.下定义 C.打比方 D.分类别

5除了宣纸,你还知道我国有什么文化瑰宝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请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秦腔(节选)

贾平凹

对待秦腔,爱者便爱得要死,恶者便恶得要命。外地人——尤其是自夸于长江流域的纤秀之士——最害怕秦腔的震撼。评论说得婉转的是:唱得有劲。说得直率的是:大喊大叫。但是,几百年来,秦腔却没有被淘汰,被沉沦,这使多少人大惑而不得其解。其解是有的,就在陕西这块土地上。

如果是一个南方人,坐车麦轰隆隆往北走,渡过黄河,进入秦川大地,原来竟是:一抹黄褐的平原;(辽     廖)阔的地平线上,一处一处用木橡夹打成一尺多宽墙的土屋,粗笨而庄重;冲天而起的白杨、苦楝、紫槐,技干粗壮如桶,叶却小似铜钱,迎风正反翻覆……你立即就会明白了:这里的地理构造竟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的一统!再去接触一下秦人吧,活脱脱的一群秦始皇兵马(俑   涌)的复出:高个浓眉、眼和眼间隔略远,手和脚一样粗大,上身又稍稍见长于下身。当他们背着沉重的三角形状的犁铧,赶着山包一样团块组合式的秦川公牛,端着脑袋般大小的耀州瓷碗,蹲在立的卧的石磙子碌碡上吃着牛肉泡馍,你不禁( jīn   jìn)又要改变起世界观了:啊,这是块多么空旷( guǎng   kuàng)而实在的土地,在这块土地摸爬滚打的人群是多么“二愣”的民众!那晚霞烧起的黄昏里,落日在地平线上欲去不去地痛苦地妊娠,五里一村,十里一镇,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冲撞。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

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 ;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国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要和”“西风”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或注音,画“√”。

【2】文章第一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话题的转变。

B.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

C.表示插说。

【3】在文中用“﹏﹏﹏”画出有关陕西人外貌的描写。

【4】读完本文后,你知道陕西人生命中的五大要素是哪些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试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被评论为“大喊大叫”的秦腔为什么几百年来依然兴盛?请说说你阅读选文后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同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潭,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第二个文段中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在表达上比较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中的事例或课外了解的例子,谈谈你对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片断(一)

程昱()观望良久,对曹操道:“来船可疑,不可让其近(zhài_______。”曹操问:“有何可疑?”程昱道:“粮在船中,船身必定稳重,来船却又轻又浮。今夜东南风紧,不可不防。”

曹操xǐng  shěng)悟,急忙命人去阻拦,却还哪里拦得住!只见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点火。火趁风势,风助火势,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军船只全数着火。船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只听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只见江面上火光冲天,一片通红。

片断(二)

那妖精第二次脱了身,一边好生佩服悟空的眼力,一边又摇身变做白发苍苍的老公公,一路走一路念着佛。唐僧见了,十分高兴,赞叹道:“真是西方圣地,老公公连路都走不稳,还不断念佛呢!”八戒 )低声音说:“(huò_______事了,老公公找女儿和老伴来了。”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后,迎上去对着“老公公”冷笑道:“你个妖精,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俺老孙。”那妖精吓得哑口无言。好大圣,一边念动咒语,叫来土地山神在云端照应,防止妖精逃跑,一边从背后抽棒便打,一下子结果了妖精的性命。

唐僧吓得脸色发白,气咻咻地又要开口念咒。悟空急忙赶到马前,叫道:“师父别念,你先看看那妖精 )样。”唐僧上前一看,却是一堆白骨,脊(liang_______上还写着“白骨夫人”。八戒又在旁边挑拨:“师父,猴哥又使障眼法骗人了。”唐僧一听,不由得心头发热,念起紧箍咒来。悟空痛得刺骨钻心,跪在地上直叫:“师父别念了,有话好好说!”唐僧说:“没什么好说的,你这根性顽liè  lüè)、屡教不改的家伙,我怎能再认你为徒?”说完便写了一纸贬书,也不管沙僧、八戒的劝告,要将苦苦哀求的悟空逐出师门。

【1】根据括号里的拼音在横线上写汉字。

【2】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给文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xǐng  shěng)悟           (yā  yà)低

(mó  mú)样            (liè  lüè)

【3】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劝告________ 省悟________

反义词:稳重________ 哑口无言________

【4】第一个故事选自________,故事的题目是________

第二个故事选自________,故事的题目是________

【5】故事中的人物分别给你还留下了什么印象?

曹操:________

悟空:________

唐僧:________

八戒: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白雪塑像

夏夜,路灯撒下一片银光,人们在灯下下棋、聊天、打扑克……一个女人夹着一件上衣,寻寻觅觅走来,对一个下棋的中年男子说:走吧!元元的作业写完了。说着把上衣给他披在身上。

于是,男人跟着女人回家。

大约是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这是三口人的一个小家。

父母都是工人,这个家也来之不易他们在此一住十几年,儿子元元已上初中三年级了。儿子越大他们就越觉得这个小屋负hè  hé)太重,有点盛不下啦!

一张学生桌只供(ɡōnɡ ɡònɡ)儿子专用,幸亏他们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工作的需要。但爸爸不争气,患有北方常见的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元元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会被打乱。儿子苦恼,他也苦恼,可有什么办法呢?

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到厨房里去,怎奈厨房连个门也没有,怎隔音?有时他躺在那里用被子蒙(mēnɡ ménɡ)住头,一咳照样满屋乱响……唉!为啥落下这么个毛病呢?

儿子很体谅爸爸:爸爸,你咳吧!不要紧,我一样写作业。唉,儿啊,爸爸这病影响了你。他没有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觉得读书分外重要,他很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啦。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爸爸,你别出去了。元元拦阻爸爸。不,爸爸有点事。啥事?总在这时候有? 元元心里明镜似的。元元心疼爸爸,可又拗不过爸爸,元无知道为自己的学习,爸爸什么都豁得出去。元元是个懂事的孩子,一想到这就心酸,眼泪直往肚子里流。

北方的冬天来得早。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会棋友杀两盘。元元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中,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才做完。这时他精神松懈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过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带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啦!

他像一下子被电着了,受到极大的震撼,立刻泪流满面的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竞止不住呜咽起来。

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立刻盖住了这对拥抱着的父子。安静的街心又多一座洁白的(sù shù)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打“√”

2作者是怎样介绍小屋陈设的?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这样介绍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段中写爸爸不争气其含义是(   )。

A. 家中地方小,爸爸连大一点的房子部分配不上。

B. 爸爸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必要。

4文中写了儿子苦恼,他也苦恼

儿子苦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苦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文中的规律”“习惯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元元心里明镜似的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题目白雪塑像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以此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我爱花生花

  人们常常咏赞烂漫的樱花,雍容的牡丹,圣洁的白莲,我却要赞貌不惊人的花生花。我觉得花生花虽平凡,却蕴藏着另一种美。

  花生的花,一般在七月开,青青的花生株上,露出一点一点鲜黄的嫩苞。清晨,浴着露水,湿漉漉的;中午,反射着阳光亮晶晶的。就在这时,小苞绽开了!一朵两朵,娇小而醒目地点缀在万绿丛中。几天后,到了盛花期,那时,你若从花生地边走过,一眼便可见到那些小小的黄花疏密有致地洒在椭圆形的绿叶丛中。绿里透黄,犹如翠绿的大毯子镶着粒粒的金灿灿的宝石。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花生花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不引人注目,的确比不上樱花,牡丹,白莲。不过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不是因为美丽才显得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显得美丽。我也并非初次看到花生花就觉得它美的,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

  几年前,我和爸爸路过一块花生地,看见那星星点点的小黄花。我刚刚想伸手去采一朵玩玩儿。

  不要采。爸爸制止我,花生的花,不像桃花、梨花。花生的花,没有一朵是空花,开一朵花,地下就长一颗花生,你采掉一朵,就要少长一颗花生。

  真的吗?

  爸爸还骗回你?孩子,桃花、梨花容易谢,即便结出果子,也挂在枝头,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它把果实埋在地下,不让人们知道花生结果子是自己的功劳。

  爸爸的话使我感到惊奇,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多可爱的小黄花!千千万万的小黄花默默地悄悄地谢,最后钻入土里长出千千万万颗花生。

  从此,我对花生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每看到它,我就联想到那些朴实无华、不慕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自己的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啊,花生花,我爱你!

【1】从文中找出AABB式的叠词,再写出三个:

文中:          

拓展: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普通(  ) 索取(  )

【3】认真读文,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 )不( ) ( )( )有致

( )人心( )   引人( )( )

朴实( )( )    ( )( )无闻

【4】~~在第2自然段中画出一句比喻句,并再写一句比喻句:

 

【5】从文中找出与空花相关的语句,用  画出来,想一想,从文章的内容中可看出作者的什么感情?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恐龙的灭绝,难道不是一个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l.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2.维吾尔姑娘很漂亮。(写一个比喻句)

   

3. 和田维吾尔人生活很苦。和田维吾尔人感觉很甜。(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用加点的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走进快速办公室。(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难道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兵工厂。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我知道这是一个___________句,我能把它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昨天一夜几乎完全没合眼。(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妈妈都出差了,我只能自己学着做饭、收拾房间。(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为字句

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句子换成另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

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表达

童年生活犹如万花筒,丰富多彩,一定有不少人、事或物给过你感动,促动你深思,请你选择一件事,以我为________感动为主要内容写篇文章,题目自拟。内容要真实、具体,语句通顺,写出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