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中国历史上最早运用望闻问切方法进行中医诊断的是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凝结——________ 伟大——________ 聚拢——________ 

增添——________ 活泼——________ 鲜艳——________

3、我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知道岳飞墓上的对联是:________

2.雷锋说过一句名言:生命是有限的,但________是无限的,我要把________

3.苏霍姆林斯基说:善良之情应当________

4.君子和而不同,________

4、回忆课文相关内容,填空。

1.《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美丽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指居里夫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二是指居里夫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习俗的寓意。

(1)过年时吃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年时吃年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泥融飞燕子,

【1】把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代诗人 ,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

【2】诗的前两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描绘了 __________ (填季节) 的美景。

【3】后两句中的动词“________”和“_____ ”分别表现了燕子的_____和鸳鸯的_________

【4】读了这首诗,我想到了这两个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朗读古诗《采薇(节选)》,完成练习。

采 薇(节选)

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行道迟迟,  

  我心伤悲,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理解词语的意思。

(1)依依:___________。(2)霏霏:___________

(3)昔:____________。(4)迟迟:__________

3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

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是语助词。

4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

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D.“行道迟迟,载饥载渴”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和鲁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8、日积月累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联系诗句解释下列词语。

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①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连刚会说话的小孩也唱:“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②蚂蚁十分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个疑团:蜜蜂一早开工( )我们也一早开工( )蜜蜂天黑回窝( )我们也天黑回窝( )我们干的活并不比蜜蜂少( )也不比蜜蜂慢( )可人们只赞美蜜蜂( )而不称赞我们( )这不是太偏心了吗( )

③有一次,蚂蚁在花中觅食,“嗡嗡”,一只小蜜蜂飞来了,蚂蚁抬起头,望着蜜蜂,气呼呼地叫道:“喂,蜂儿,我问你一个问题。”

④“啥问题?问吧!”蜜蜂回答说。

⑤“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

⑥“你跟我们一样早出晚归,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啦。”

⑦“那人们为什么夸奖你们,却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⑧小蜜蜂想了想,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我们的勤劳是为了人类,而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呀!”

⑨小蚂蚁听了蜜蜂的话,心服口服,从此它再也不妒忌蜜蜂了。

【1】给第②段加上标点。

【2】找出文中的两组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共有两句话,他们是_____关系。

【4】从“气呼呼”“喂”的态度和语气中,反映出了蚂蚁_____蜜蜂的心理。

【5】本文的重点段是第___段,因为这段提示了本文的_____

【6】人们为什么喜爱、赞美蜜蜂?(用“因为……所以……”的句式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石笋的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2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________这是什么________那是什么________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________动物以有宫室________器用________名目有四十多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观看________    黑暗________

4找出写内洞很黑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答题(12分)

平分生命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惟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作为妹妹的惟一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他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的妹妹微笑。手术完毕 男孩声音颤抖地问 医生  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换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你放心吧  你不会死的  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 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

真的吗   男孩的眼中放出了光彩 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输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人活50岁。

所有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诺言。同别人平分生命,又有几个能如此快乐如此心甘情愿地说出并做到呢?

(1)为文章中画线的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2)体会小男孩抽血前的微笑,与抽血后的擅抖,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

A.小男孩内心很矛盾,也很犹豫,因此他又微笑,又颤抖。  

B.小男孩内心很恐惧,但为了小妹妹的生命,不得己呀。  

C.微笑是因为妹妹的生命得到了保证,颤抖是因为小男孩认

为自己抽完血后活不长了。  

(3)请用原文回答,小男孩无知勇敢的内涵分别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分)

(4)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请找出人们震惊的原因。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天眼之父”南仁东:梦想与坚守

2017年9月15日,72岁的南仁东在美国治疗肺癌时去世。“他说,如果有一天他真的不行了,他就躲得远远的,不让我们看见他。”FAST工程调试组组长姜鹏回忆说,这可能就是南仁东的性格,希望保持着最有尊严的形象。

姜鹏来天丈台面试的时候,并不知道南仁东是谁,“只是感觉到他强大的气场,一看就是头儿’,甚至有点像‘土匪头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筹划FAST项目时,南仁东就一直留着一撮小胡子,过了20多年,头发和小胡于都已变得花白。在工地上他随意地穿着大汗衫,鼻梁上架着近视镜和老花镜,回北京又变回了时髦老人。“出国参加学术会议也很注重形象,要带一箱子衣服去。”FAST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张海燕说。

南仁东是1963年吉林省的高考理科状元,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文革”之后,在北京天文台读天体物理的研究生。他是一个爱好艺术和哲学的科学家,尤其喜欢画画,在日本国立天文台访学期间,创作了一幅油画《富士山》,至今仍挂在校教学楼的大厅里。“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反射面周围的六座百米支撑塔要等间距排布,打乱排不是能减少很多工作量吗?结果他就一句话,那样不好看’。别看他忙,但做PPT特别讲究,有一次开完会其他单位的人问我,你们是请专人帮忙设计PPT吗,怎么版式那么好看?其实都是南老自己做的。”FAST工程副经理张蜀新回忆道。

“也许是因为喜欢艺术,他和一般科学家不太一样,想法不受拘束,很有想象力,经常会冒出很多创新点出来。”FAST工租接收机与终端系统高工程师甘恒谦说。

数千块单元组成的球面主动反射面技术是由南仁东改变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单元反射面的位置来保持整个反射面的抛面形状,而FAST的反射面要进行大范围的运动,每一个单元反射面的作用是要将球面改成抛物面,通过主动的变形实现对天体跟踪式的观测。而要实现这种跟踪观测,对反射面上空的馈源舱定位精度要求很高。

当时他们做过几个馈源支撑缩尺模型试验,馈源舱的指向一直不能达到最大的观测角要求。“由于馈源舱是由塔上的钢索拉动的,角度始终趋向于水平状态,如果达不到40度的角度,就看不到银河系的中心。”甘恒谦说,南仁东很有想象力地提出,在馈源舱周围加一圈流体或半流体的“水环”,流体受到重力影响集中在某一方向,这样可以有效补偿姿态控制的不足之处,会使馈源舱的角度发生相应变化。不过后来通过与德国科学家的合作,FAST最终采用了钢索牵引驱动的轻量化柔性馈源支撑模式,“水环”的方案没有被采纳,但南仁东的想象力确实让项目组其他成员印象深刻。

与传统射电望远镜采用独立分块反射面单元技术不同,FAB主动反射面的主要支撑结构采用了创新性的索网技术,2002年FAST技术年会上,南仁东第一次正式提出这个概念。“我问南老师,原来的技术应用很成熟了,为什么要改?他说:‘很简单,因为省钱。反射面放在索网上面,坑的弧度要求就没那么高了,不然工程耗费会非常大。”甘恒谦说。

但索网的制造和安装难度相当大,首先是钢索结构超高疲劳性能的要求。索构建疲劳强度不得低于500兆帕,他们从知名企业购买了十余种性能最好的钢索结构进行疲劳试验,结果令人意外的是没有一家符合FAST的要求。

“一开始并没有想到寻找合适的钢索材料会面临如此大的困难,”姜鹏说,“当时南老压力太大了,在两年内,几乎总是寝食难安,这是FAST项目遭受到的最大的一次危机。”在想解决方案时,南仁东又开始了他天马行空的想象。“他甚至提出用弹簧作为弹性形变的体,来解决索疲劳问题,我觉得很不可思议,最后拿出一个终极版的弹簧方案,目的是说服他,如果这个方案不行,其他弹簧方案也不用考虑了。但他这么说,其实是希望大家都能发散思维,提出更多的新方案出来。”

FAST对钢索结构的性能要求已经远超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规范,因此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提相关产品,南仁东等人只能将方向转向钢索的研制中。当时发现并无可借鉴的经验,FAST必须从头开始解决材料的问题。姜鹏回忆说,因为无法确定问题的根源,所以研制工作要在涂层改善、锚固技术等几个方向上同时开展,在两年的时间里,经历了近百次的失败,几乎每一次的实验,南仁东都亲临现场,沟通改进措施。他们请来上海、南京等地的十几家单位以及国外钢索结构的顶级专家一起评审,同时也幸运地找到一家既懂技术又有经验,同时愿意配合的厂家,在工艺控制上为FAST提供经验和产品,最终钢索结构才终于被研制出来。

〔节选自吴丽玮《“天眼之父”南仁东:梦想与坚守》)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南仁东油画《富士山》至今仍挂在国立天文台教学楼的大厅里,说明他在艺术上有一定的造诣,也有着自己的艺术审美。

B.姜鹏来天文台面试时对不认识的南仁东的感受是“强大的气场”“头儿”“土匪头儿”,说明南仁东既有魅力,又让人惧怕。

C.南仁东作为一个科学家,能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时地展现出艺术方面的想象和灵感,对于当今社会人才的培养模式,很有启示意义。

D.由南仁东领导的FAST工程在研究过程中遇到诸多难题,尤其是钢索结构的研制,经历近百次失败才取得成功,表明科学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FAST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张海燕眼中,南仁东不同扬合的不同着装,既体现出他对职业的尊重,也表明他为人并不古板。

B.作为理科状元,清华无线电系的高材生,南仁东爱好艺术和哲学,尤其画画,这对他今后的科学研究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C.FAST采用球面主动反射面技术,主要支撑结构采用创新性索网技术,主要说明他善于在给自己制造的困难中前行。

D.本文写作上大量引用南仁东身边人的评说,客观真实地表现了南仁东的生活格调、兴趣爱好、工作态度,人物形象立体丰满。

E.本文前面以较少篇幅介绍南仁东相关经历,后面以较多篇幅介绍天眼FAST相关情况,分别照应标题中的“梦想”与“坚守”。

【3】在“天眼之父”南仁东身上,你认为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为人民服务》选段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国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 画出这段话中运用了对比论证的句子。

2本文作者是 ,全文是他于194498日在 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3选文第一句话与第二、三句话的关系是( )。

A. 先因后果 B. 并列关系 C. 先概括后具体

4有一死,或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意思:____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

泰山比喻:______________ “鸿毛比喻:______________

5把文中画   的句子加上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再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是怎样理解选文中司马迁说的话的?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血凝红叶

  峡谷中,坐落着一座低矮(简单  简朴  简陋)的小草房。门上刻着淡淡的字迹:赵一曼被俘地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永垂不朽!时令才深秋,却下了一场大雪。这里没有高耸的赵一曼纪念碑,没有鲜花,没有坟墓,她和白山黑水卧在一起,她和蓝天沃野永驻在一起。朔风在峡谷里呼啸,白雪在天空中飞舞,四野默默无声,那山、那水、那风、那雪似乎在为烈士致哀。小草房前的一丛柞树披着厚厚的雪,像盛开的梨花,它的叶子并未凋零,一片火红,像燃烧的火苗一样耀眼。

  一位正在着手写赵一曼传记作品的作家,随手采了一片鲜红的柞叶,沉重地讲起一段(悲哀  悲伤  悲壮)的历史来:

  赵一曼同志在战斗中左腿被打断,不幸被俘。在哈尔滨,她惨遭百般折磨,受尽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把她押送到亮珠河杀害。在刑场上,赵一曼昂首挺胸,正气凛然,她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口号声中,她倒在了血(pō  bó)里。当时,她才三十一岁……

  我们都沉默着,谁也不说话,静听着这位作家的讲述。我仿佛感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刚强如铁……她没有牺牲,没有离去,她就屹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我们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心里燃烧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火焰,情不自(jīn jìn)地想从洒着赵一曼鲜血的地方捡点什么,从而寄托我们对英雄的思念。我想了想,弯腰采撷了一片最红的柞叶,小心地夹在我的笔记本里……

(1)将文中括号里的正确答案用“√”标出。

(2)从文中找出两个描写赵一曼形象的四字词语,另外再写四个描写人物形象的词语。  摘抄:  

再写:  

(3)   画出两句表示作者联想的语句。

(4)作者为什么要采撷一片最红的柞叶夹在笔记本里呢?请联系短文题目,说说红叶的象征意义。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我会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告诉姐姐:我要出差了,三天后我才回家。(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日出为内容,分别写句子。(比喻句、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读一读,用黑体词语写话。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2)用例句表达手法写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4)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修改病句)

 

 

17、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这难道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个电话不是又随即而来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万枝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公园对外开放,谁都可以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缩句)

2.绮丽华美的春*啊,你是多么美好!(改写成反问句)

3.烟囱发出低声的呜鸣,犹如在黑夜中抽咽。(仿写,用上画线的词)

4.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仿写,写出柳枝随风摆动。)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   不久,我们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打开记忆的相册,一幕一瞬浮现眼前——老师,在课堂上微笑的瞬间;同学,在活动中欢笑的瞬间……瞬间,蕴含的是情感的积聚;瞬间,凝聚的记忆的永恒。回味小学生活中的瞬间,我们不禁感慨万千。请以“________的瞬间瞬间的________”为题目,结合自己的小学生活经历,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