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积累运用

1.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札扎弄机杼。

3.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

4.常恐秋节至,___________

5.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更有早行人。

7.___________________,日久见人心。

8.近水知鱼性,___________________

9.听君一席话,___________________

10.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它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长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墨绿色的长墙。(  )

2、你看,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

3、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

4、我在长长的胡同里走着,听着,想着,钦佩着这个弹琴的人,拳不离口,曲不离口啊!(  )

5、成百上千只雄企鹅挤在狭长的冰岛上,在漫长的黑夜和漫长的严寒中,站立在冰面上,整整64个不能进食的白昼,整整64个不能安眠的黑夜,整整64个日月轮回,换来小企鹅破壳而出的那一刻。(  )

6、五六根枝条怎么会合伙呢?大概它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可以抵抗高山上的风吹、雨打和雪压,所以生成这个样子。(  )

7、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受的了呢?(  )

8、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  )

9、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10、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  )

3、恰如其分。在下列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这火光(   )微弱,(   )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

2.(   )火光暴露了郝副营长自己,(   )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3.(   )困难有多大,我们(   )能克服。

4.郝副营长(   )牺牲自己,(   )要给战士们照亮前进的道路。

4、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臆测—— 窈窕——   摇曳—— 依傍——

顽强—— 耽搁——   谛视—— 强迫——

 

5、用对联或古诗名句填空。

1)老师教导我们写文章要简明、精练,要与众不同,富有新意,由此我想到________________这副对联。

2)我们了解了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就不会再埋怨学习艰苦了,因为只有努力付出,才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3)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填诗句)

4)时间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刚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戏中的时候,我真想对他说:________(填名人名言)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读古诗,再做习题。

泊船瓜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文学家________,诗中强烈抒发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3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泊:____________  间:____________ 绿:____________ 还:____________

4从瓜洲到诗人的家乡钟山,可以说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   )

A. 因为诗人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

B. 因为诗人已经回到家门口了。

5写出三、四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文言文阅读。

①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②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③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④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凿以写龙(凭借) B. 叶公见之(代“龙”)

C. 施尾于堂(对于) D. 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而且)

2描写叶公好龙的句子是第____句,描写其害怕龙的句子是第______句。(填序号)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下列词语。

无声:___________   野径:___________

花重:___________   独明:___________

2题目中的_____字是全诗的字眼。

3首联中的“知”与尾联中的“重”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仿佛春雨知道时节,应时而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

C.最后两句,诗人没有想到的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全是不漏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却可体会出诗人的喜雨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快乐岛。

雕像

一位致富不忘家乡的农民企业家出资修了一座跨河大桥。

大桥竣工后,企业家找到一位颇有名气的雕塑家,请他塑一尊人物石雕立在桥边。

雕塑家问:那你是否带来了这个人的正面、侧面照片?

企业家说:照片我没有,但请你听听这个故事——

20年前一个夏日傍晚,山洪暴发,天昏地暗。一个放学归来的少年躲在河边一棵孤柳下,浑身透湿,惊恐地盯着面前咆哮的河水。突然,少年听到一声声呼唤:狗子——狗子——

少年隐约看见河对岸母亲顶着一块儿塑料布艰难地走来了,可河上的小木桥早被洪水冲走了。母亲也看见了儿子,来不及挽起裤腿便踏进湍急的河里。突然,一股更猛的洪水奔涌过来,母亲一闪不见了。良久,母亲又被洪水托了起来。娘!——少年哭喊道。

母亲在被浪头掀起的片刻,用了最大的声音喊:狗子——饭在灶膛里……热着——20块钱在床上棉絮里……母亲语音未落就被洪水卷走了。

后来少年辍学了。少年用母亲积攒下的分分角角到镇上做生意,一直到今天。

企业家讲到这里声音有些哽咽了,他说:你知道,那少年是我,我要给母亲塑一尊雕像。

雕像揭幕的那一天,当这位农民企业家亲手掀起雕像上的红绸时,他惊呆了,久久不语——风雨中,一位头发凌乱的母亲顶着一块儿雨布,佝偻着腰,神情焦急地呼唤……母亲的背后,映衬着彩虹一样的跨河大桥。企业家回身紧紧抓起雕塑家的手:谢谢你!雕塑家,谢谢你!”企业家的声带颤动着,眼睛闪着泪光。随后他说:工钱多少?你说个价!”

雕塑家轻轻推开企业家的手,郑重地问:你说呢?”

1企业家回身紧紧抓起雕塑家的手:谢谢你!雕塑家,谢谢你!”企业家感谢雕塑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画出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句子。

3你认为企业家与雕塑家分别是怎样的人?

企业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雕塑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花果山的主人姓什么

①雨天,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②“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有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算跑得再快,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③上课铃声在我背后响起,像一条鞭子抽着我的双腿。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铃声还在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算迟到。终于,到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终结。

④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那么久”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分子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免贵……”他告诉我姓氏。我的脑子里管记忆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

⑤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他若是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当我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儿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⑥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毕业了。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一样的老人说:“侯师傅好!”他瞅瞅四下无人,很亲切地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⑦“你不要放在心上。”他踌躇着,“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⑧“到底是什么事呢?”我好奇心发作。“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祥地看着我。

⑨“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我忙不迭地追问。

⑩“你千万别介意……我不姓侯,我姓孙……”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情节。(不超过4个字)

打铃解围——_____——误喊姓氏——_____

2第⑤段中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我永远不会说”,“这个秘密”是指什么?“我”为什么永远也不会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短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短文第①段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为下文的情节发展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B.短文第③段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写出了老师傅为了使“我”不迟到特意将铃绳拽久些

C.短文第⑦⑧⑩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都是表示内容的省略

D.短文的语言很有特点,生动形象,富有童趣

4本文构思巧妙,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本文结尾写“我”才知道自己错误地称呼老师傅,但在文中有三处暗示,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5如果你是文中的“我”,当听到老师傅说出“你千万别介意……我不姓侯,我姓孙……”的一刹那,你会怎么想呢?写一写。(要求:想象合理,符合人物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材料,判断下面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选做题)

材料一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不过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到了明代,才改称“春联”。

材料二  春联的内容很讲究。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的期望与祝福的春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体现商家希望生意兴隆的春联。

1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它的文字讲究对仗工整、简洁精巧。______

2诗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桃”与“符”都指“桃符”,即春联。______

3春节将至,某小学将“人和家顺福星照,心想事成鸿运开”这样一副春联张贴在学校,门口是合适的。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这些保尔全看见了。当他正打算睡一会儿的时候,他忽然看见那勤务兵走进中尉的房间,挂上了主人脱下的军服,推开了朝花园的窗子,收拾好了屋子,就走出去,随手把门关上。不大一会儿,保尔就看见他在拴着马的马厩里了。

保尔向那敞开的窗户望去,整个房间都看得一清二楚。桌子上放着皮带和一件发亮的东西。

受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保尔悄悄地攀住樱桃树,溜到列辛斯基家的花园里。他弯着腰,飞快地走到那敞开的窗户跟前。他往屋子里看了一眼。桌子上放着的正是一条有刀鞘和枪套的皮带,枪套里装着一支很漂亮的十二响的“曼利赫尔”手枪。

保尔沉不住气了。经过瞬间激烈的斗争,他的不顾一切的胆量终于驱使他弯着身子,跳进房里,握住枪套,迅速抽出那支崭新的黑色手枪,跳进了花园。他匆忙向周围环视了一下,小心地把手枪插进口袋,然后就跳过花园,像猴子似的攀着樱桃树,爬上屋顶。他又回头看了一下,那勤务兵正在一心一意地跟马夫谈话。花园里静悄悄……他马上溜下板棚跑回家。

——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注释]①保尔:书中的主人公、英雄人物。②中尉:一名德国中尉军官。

1文段选自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这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这个句子表现了保尔_____________的特点。

3读了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北京的春节》选段,回答问题。(18分)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的,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  宫灯  各形各色的纸灯  里面有小铃  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请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6分)

满分5 manfen5.com

(2)说明灯的数量的词语是   ;说明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 。(2分)

(3)请用   划出文中最能说明家中有声有光的句子。(2分)

(4)请给第2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2分)

(5)这个选段主要写: (3分)

(6)你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为什么?(3分)

 

 

 

14、课外阅读

列车上

①前两天我坐火车出差,一路看着窗外荒凉的冬日风景,听着咣当咣当的车轮声,实在是无聊透顶。我想找个同行的旅客,聊聊天,打发时间。

②首先把目光落在了对面的小伙子身上,年龄相仿,应该有共同语言。我正在考虑用什么活来开头,只见那小伙子打开随身带的电脑包,取出笔记本,放在腿上开始上网。于是耳朵里传来了QQ的提示音,原来人家有人聊天。

③左边是个美女,一直侧脸向窗外看着,虽然咱不贪图什么艳遇,但是如果有一个佳人旅途相伴,聊聊天,也是很不错的。我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清了清嗓子,用尽量绅士一些的语调说:“你好,是不是没来过这里,见你一直在欣赏外面的景色啊?”话音落下,美女却丝毫没有反应。行细一瞧,人家秀发遮掩的耳朵里耷拉下一条黑线来,原来她在静静地听音乐,把整个车厢里的人都排斥在外。

④我灰头土脸地苦笑一下,扭头看斜对面的那个大爷。大爷穿着非常朴素,慈祥的面容。一看就是个实在人,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大爷似乎觉察到我的目光一直盯着他,马上把手提包抱在怀里,把头埋下去,身子向我相反的方向扭了扭。我颇为尴尬,使劲咽了一口唾沫,站起身来。

⑤我穿过车厢,走到了两节车厢的接头处。看见一个中年人在那里抽烟。我凑过去,掏出一支烟来,赔着笑说:“车厢里禁止抽烟,憋坏了,也过来抽一口。大哥,借个火。”中年人犹豫了一下,掏出打火机递过来。我在火车的晃荡中把烟点着,吸了一口,把打火机还给他,说:“谢谢啊,大哥这是去哪?”

⑥中年人把还剩下一大截的烟掐灭,说了声:“你接着抽,我回座位了。”

⑦我正呆滞在那里,一个八九岁的阳光男孩出现在眼前,“叔叔,请问您,高大笔直的树就是白杨树吗?”

1第④段中画线句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作者选取了不同的人物交流,却均以失败告终,请你概括下不同人物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中有许多细节描写非常传神,像第⑤⑥两段中加点的词,请你对它们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正在打扫卫生。(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草生长。(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的故乡是浙江绍兴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断定这件好事可能是王宇做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6)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老师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不要急,没带雨具老师送你回家。(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8)军官对孩子说: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9)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0)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1)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我放入嘴里的是中指吗?(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2)一只兔子怎么可能同时砸晕3只猎狗呢?(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3)烤过的贝壳不会磨成黑色的细粉。(改为反问句)

 

(4)不注重细节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改双重否定句为肯定陈述句)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小树随风摇摆。,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重庆南滨路观赏夜景是件赏心悦目的事。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问外公:你也回祖国去吗?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穿过嘉陵江大桥,可以走到花卉园。

改为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缓缓到来。(仿照句子写一句表现景物变化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邓稼先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群偌大的蝶蛾闯进孩子的房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笑得用手指着风姐儿,却说不出话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不得不另选一个职业,学上了驾驶飞机。(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每一个心愿,都是一朵小小的花,只要你用爱心经常浇灌,它就有可能结出累累的硕果。你的心愿是什么?是想当一名宇航员,还是想当一名科学家?是想当一名教师,还是想当一名解放军……请以《我的心愿》为题写一篇作文,围绕主题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把内容写具体。5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