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摇摆不停_____

2、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_____

3、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_____

4、边唱歌,边跳舞。_____

2、给加点的字注音。

罚(   )   杀(   )   告(   )   财(   )   沉(   )

落(   )   庙(   )   箭(   )   育(   )   传(   )

 

3、日积月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2)青青园中葵,____________。阳春布德泽,______________

(3)______牵牛星,________河汉女。___________,札札弄机杼。

4、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1.采

薇:_____________

2.矣,杨柳依依

昔:_____________;  往:_____________; 依依:_____________

3.今我来雨雪霏霏

思:_____________; 雨雪:_____________; 霏霏:_____________

4.行道迟迟渴载饥。

迟迟:_____________;载:_____________

5.我心伤悲,知我哀!

莫:_____________

5、解释划横线词语的意思。

①我们一家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每一分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兢兢业业地努力干好送报纸的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语段赏析

日照            

遥看               

       直下         

疑是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歌的题目是                     ,是    代诗人            写的。

3这首诗歌中表现庐山瀑布壮美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完成下列各小题。

【1】“ 不得语”填入横线处正确的选项是(  )

A.陌陌

B.默默

C.脉脉

D.墨墨

【2】描写织女美丽勤劳的诗句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D.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3】“素”在这首诗中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本来的,原始的

B.质朴,不华丽

C.白皙

【4】这首诗的前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排比

C.互文

D.拟人

【5】我国传统节日众多,有关传统节日的神话传说也是诗人经常引用的,以下诗句中哪一句没有引用神话传说?(  )

A.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D.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6】对古诗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刻画了银河两岸,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却不得见面的画面。

B.这首诗中的过渡句是“河汉清且浅”,既是前因也是后果。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两句诗,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D.此诗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8、阅读诗歌《迢迢牵牛星》,回答问题。

1既然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中的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迢迢牵牛星》一诗中的实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五月玫瑰在她们中间年纪最大、最聪明,现在也最生气。你过来 她说 你做的事都应该遭报应了 你曾多次从你母亲腿下抽走她挤奶时坐的小凳 你多次在你母亲提着奶桶走过时伸脚绊倒她 你多次气得她站在这里流眼泪

【1】在选文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从这些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月玫瑰为什么最生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黑馒头

一次,学校承担了一个偏远山区的民办教师转公办的监考工作。考试的前一天下午,学校的操场上就陆陆续续来了许许多多的民办教师,他们显然是刚下长途汽车,一个个灰头土脸,疲惫不shēn kān),身上穿着蓝或灰的皱巴巴的衣服,手里提着过时的人造革黑包,挽着裤腿,脚上穿着家做的布鞋。他们一到学校,先跑到自来水管前“咕嘟、咕嘟”一阵猛灌,然后就到教学楼看自己的考场,看完后三个一群、五个一堆地坐在操场上,从兜里取出干馒头吃起来。

晚上,教工们去操场散步,发现他们就躺在地上睡觉,身上什么也不盖。夏天倒不冷,只是蚊子太多,不知他们如何能睡得着?一个和大人散步的孩子突然大声地问父母:“他们怎么不去住旅馆?”一时所有的人像被什么击了一下都没了声音,只有睡在地上的人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在操场上回荡。

第二天早上,这些人带着满身的尘土和一脸蚊虫叮咬的红疙瘩来到考场,坐在座位上睁着xīng  qīng)松的双眼连连打哈欠。查看准考证的时候,我发现他们每个人看起来都比填报的年龄至少大10岁。拿到卷子后,都埋头写了起来。一个小时过去了,大部分人的卷子很多还是空白。渐渐地,底下有了翻书说话的声音。这样的问题我是知道该怎么办的,可现在却迷茫起来了。

就在这时,教室外的操场上传来一阵汽车的鸣笛声,透过窗子看见几辆高级轿车正停在操场上,从车里依次走下了一个个衣冠楚楚、精神饱满的官员,说笑着向教学楼走来。不一会儿,校长就陪着这些人到各个考场视察来了。我突然觉得这两部分人是那样的不协调,他们待在一间教室里甚至显得有些不lún lùn)不类。

局长们看完了,又一溜烟地坐着小车走了。而教师们还得为他们的转正努力答题。一会儿,又有人做起了小动作,我把脸拧向窗外。我想起了我的启蒙老师,至今还在乡下的小学校当民办教师,而他教出来的学生却遍布全国。

考试结束,铃声响起了,他们一边交卷子,一边说着感激的话。一个约60岁的老教师,头发已谢顶,戴着高度近视眼镜,凑到我跟前说:“咱是教师,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可是没办法,年龄大了,脑子记不住东西了,眼看着就教不动了,临老还是个民办教师……”他shù xù)絮叨叨地说着,从提兜里掏出两个干馒头给我,不管我怎样推辞,他还是把馒头放下就走。

那两个馒头在我家的阳台上放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人动,儿子说他从来也没有见过这么黑的馒头。他问我:“怎么吃啊?”

1用“/”画去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根据释义,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1) ______________: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形容连续不断。

(2) ______________:形容穿戴整齐、漂亮。

3第一段对那群民办教师的肖像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突然觉得这两部分人是那样的不协调,他们待在一间教室里甚至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作者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发现有人在考场做小动作时,“我把脸拧向窗外”。是什么促使“我”这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回答问题。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秘密  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 探查),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钦而不舍精神的人。

1请用“/”将括号中不恰当的词画掉。

2“见微知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文中画“   ”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练习。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用直线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是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

2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些游丝样的痕迹呢?”“痕迹是指_________游丝样突出作者反省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_________的痕迹也没留下,因而深深地自责。

3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赤裸裸地回去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句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模仿上面一段话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他很平静,很配合治疗,而且相当用功,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他叫阿明,19岁,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血癌。

由于多次化疗,这个19岁男孩的头发已全部掉光,脸色苍白如纸,只有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地闪着不屈的青春之光。入院时130斤的体重只剩下90多斤,同时,也打碎了他的教师梦。他写了这样的诗句:鸟儿衔走所有快乐的音符,风儿吹走描绘明天的彩笔,只留下苍白的影子在风中悲泣,心中的太阳陨落在无歌的冬季……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病房里的沉寂和生命走近终点时的压抑因为有了冬冬那清脆的笑声而变得活力四射。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那天上午查房。阿明突然问我:“医生,我还能活多久?”我故作轻松地说:“起码要活100年,好好过你的老师瘾。”他却盯着我的眼睛:“我想知道实情。”我躲开他那探询的目光,说:“好好做治疗。”便匆匆逃出病房,心里却非常清楚,这两条鲜活的生命难熬过这个漫长的冬天。

第二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阳光从窗外射进来,仿佛一道灿烂绝伦的光环笼罩着他们。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说:“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我担心冬冬的死会影响他的情绪,便劝他保重身体。他却一把抓住我的手说:“医生,我知道我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本想等大学毕业后当一名教师,现在看来已经来不及了。病房晚上10点熄灯太早,您能不能再给我亮一个小时的灯?还剩最后一册我就学完了全部课程。”

“不行,那样违反规定。再说,你学了,也没有用。”我有点残忍地拒绝着。

“不!”他用极神圣的语气告诉我____学完了全部课程____即使到了天堂____我也要当一名教师____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____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得很安详。我想:他一定去了天堂,他会是天堂里最好的老师。

每当夜深人静,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仿佛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那儿有阿明,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读书郎……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文中横线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他用极神圣的语气告诉我________学完了全部课程________即使到了天堂________我也要当一名教师________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________

3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起了哪个故事中的哪个人物?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此次考察中,我们曾两次沿厄麦里冰架的北缘航行,有机会观察了南极冰架的景观。

所谓冰架,是指与大陆冰盖相连的海上大面积的固定浮冰。南极冰盖覆盖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平均厚度在2000~2500米之间,最厚的有4800米,总体积达2450万立方公里。这顶巨大的冰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以每年1~30米的速度,从内陆高原向四周沿海地区滑动,形成了几千条冰川。冰川入海处形成面积广阔的海上大冰舌,终年既不破碎(外缘除外),又很少消融,这就是海上冰架的来源。

据目前考察结果,南极冰架面积达140万平方千米,占南极冰盖总面积的10%,最大的两个冰架即罗斯冰架与菲尔克的冰架,都在西南极。由于冰架表面平坦,因而是南极洲机场的选点之处。不少国家的南极考察站,都建造在冰架上。罗斯冰架每年向海延伸300米到760米,因此,上面的浮动城市也逐年向海洋中推移。

冰架厚度的增加,主要是由降雪的堆积而造成的。近年来,澳大利亚冰川学家发现,厄麦里冰架底部的海水也在不断的冻结,从而增加了自身的厚度。夏季冰架外缘与南极表层温暖的水接触处,消融成水,并在风、浪、潮的作用下,造成断裂,形成海上平台型冰山。据估算,每年从南极冰盖崩裂入海形成的冰山有50亿吨,其中由冰架送出的冰山占了84%。可见,南极冰架是南极洋上冰山的主要来源。从远望镜中望去,厄麦里冰架像一条看不到头尾的水晶堤。

冰架是一个巨大的低温体。据澳大利亚冰川学家在厄麦里冰架上越冬观测,表层100米冰层的年平均温度低达-200左右。在冰架附近,一般都有一个特别寒冷的低温水体——“冰架水团。我们投放了温差深自动记录仪的探头,果然测到了本航次中的最低的海水温度记录-23。生物拖网也取得了与其他海区不同种类的浮游生物。这表明,冰架对它临近海区的水文特征及生物的种类分布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1选出对文段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 第②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南极冰架形成的过程。

B. 第③自然段介绍了南极冰架的面积及其形状特征。

C. 第④自然段以厄麦里冰架为例介绍了南极冰架不断加厚和形成冰山的情况。

D. 第⑤自然段与第①自然段相呼应,点明了这次南极考察的目的和意义。

2从第②自然段中用“——”画出第③自然段中罗斯冰架每年向海里延伸300米到760米的原因。

3第④自然段中加着重号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4第⑤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加点的指代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

请使用其中两种说明方法介绍你喜爱的一种植物,字数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

6请给文章加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①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不能破坏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孙杨获得奥运会游泳冠军,我非常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为直述句。

(1)强强说,放心吧,爷爷,他不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约翰脸上含者微笑对我说,他是否可以坐在我的旁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祖父也说,没有我那样念诗的,我那不叫念诗,我那叫乱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都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了:(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更加珍惜时间。(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得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们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1)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我放入嘴里的是中指吗?(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2)一只兔子怎么可能同时砸晕3只猎狗呢?(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3)烤过的贝壳不会磨成黑色的细粉。(改为反问句)

 

(4)不注重细节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改双重否定句为肯定陈述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展示

在成长过程中,你肯定经历过成功的喜悦,也经历过失败的遗憾。在这些经历和体验中,我们长大了。请你以“我尝到了__________的甜头”或“我吃到了__________的苦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内容具体,重点突出;③情感真实、自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