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字组词。
乏(______) 扭(______) 睡(______) 咏(______) 绵(______)
贬(______) 丑(______) 陲(______) 永(______) 帛(______)
蓝(______) 撕(______) 疆(______) 榜(______) 俘(______)
篮(______) 嘶(______) 僵(______) 傍(______) 浮(______)
2、请将环保宣传标语补充完整。
(1)善待地球就是________。
(2)拯救________就是拯救________。
(3)但存方寸地,________。
(4)________,共营生命绿色。
3、语文与生活。
(1)《穷人》一文选自_____国作家_________的作品,我们还学过他的课文________。
(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四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几件事中我们感受到鲁迅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3)课文中有许多性格特别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是________的商鞅;_______的狄仁杰;_________________的桑娜;忠于职守的_______。
(4)我收集关于“规则”的一句话:____________;
(5)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____________。
(6)“腹有诗书气自华”,积累优秀的古诗文是学好语文、增强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在教材中,我们积累了表达别情的经典诗句。其中有王维______ ,___;李白的_______ ,_______;白居易的________ ,_______。春夜我漫步在绵绵细雨中,感受着杜甫_________ ,________这诗意的境界。
4、补充句子,并选择填空(填序号)。
①莫道君行早,__________。
②近水________,近山__________。
③__________,日久见人心。
④__________,一字值干金。
(1)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友情的真假。这句话的意思照应的是句_______________。
(2)丽丽在读书时总是不认真,老师教导她说:“__________”
5、把下列名言或诗句补充完整。
1. 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2. _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3.才始送春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万和春住。
4.谁道人生无再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归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唤取归来同住。
6. __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7.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
8. 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9. 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10.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外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湖”指的是__________。诗的前两句所描写的是__________的景象。
【2】诗中的“西子”原指__________,这里用来比喻__________,让人感受到__________。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
7、请默写《石灰吟》,并完成相关题目。
资料袋 于谦,少年时期即刻苦读书,志向高远。他很仰慕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为人,书房里曾悬挂文天祥的画像,他还写有“殉国忘身,舍生取义”等诗句,表现出他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品德修养指向了祖国历史上的英烈人物。 二十四岁时考中进士,之后便入仕为官。他为官清正廉洁,时常着便服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他为人刚正不阿,坚贞不屈,敢于为民请命、抨击权贵。 |
【1】请默写《石灰吟》。
石灰吟
[明]于谦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资料袋”,再读《石灰吟》,作者仅仅是在赞石灰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解释词语。
莫:_____ 彻:____________
闻:_____ 闲:____________
【2】古诗所描写的节日是( )
A.除夕夜 B.中秋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
【3】诗中表现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的词语是__________。
【4】诗中的两个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古诗的后两句所呈现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血凝红叶
峡谷中,坐落着一座低矮______(简单 简朴 简陋》的小草房。门上刻着淡淡的字迹:“赵一曼被俘地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永垂不朽”。时令才深秋,却下了一场大雪,山野白皑皑,好一个银色世界。小草房前的一从柞(zuó)树被着厚的雪,像盛开的梨花,它的叶子并未遇零,一片火红,像燃烧的火苗那样耀眼。
一位正在着手写赵一受传记作品的作家,随手采了一片鲜红的叶,沉重地讲起一段______(悲哀 悲伤 悲壮)的历史来:
赵一曼同志在战斗中左腿被打断,跌倒在地。不幸被俘。在哈尔流,她惨遭百般折磨,受尽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把她带送到亮珠河杀害。在赴刑场途中,赵一曼昂音挺胸,正气凛然,唱着歌向人们诀别:“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验(liàn)着战士的尸体,尸体还没有僵硬,鲜血已染透了旗……”她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口号声中,她倒在了血泊里,她才三十一岁……
我们都沉默着,谁也不说话,静听着这位作家的讲述。我仿佛感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威严如铁…她没有死,没有离去,她就屹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我们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心里燃烧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火焰,情不自禁地想从酒着赵一曼的鲜血的地方捡点什么,从而带走我对英雄的思念。我采撷了一片叶,郑重地夹在我带着的笔记本里……
这一片红叶呀,不是可作为我最珍贵的书签吗?书签,凝结着赵一曼烈士的斑斑血迹,我把它珍藏在身边……
【1】在第一、二自然段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一句表示作者联想的话。
【4】文中下划线的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在洒着赵一曼鲜血的地方,采摄一片红叶珍藏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现代文阅读。
海鸥乔乔
①早晨,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恬静的海面,荡漾的微波闪着金光。
②离岸一海里的海上,一只渔船随波逐浪地前进,这是吃早饭的信号,近千只海鸥飞来,相互追逐着争食吃。又一个忙碌的日子开始了。
③但在远离渔船和海岸的地方,海鸥乔乔独自在练习飞行。在三四十米上空,他伸下两只带蹼的脚,仰起嘴,使劲儿弯着翅膀。翅膀一弯,就可以放慢速度。而现在,他越飞越慢了,慢得几乎听不到耳边的风声,慢得连脚下的大海也仿佛静止不动了。他眯起眼睛,集中精力,屏住呼吸,使劲儿想再……弯……那么一英寸……然后,他浑身的羽毛直竖,失去平衡,摔了下来。
④要知道,海鸥飞行时决不摇晃,决不失去平衡。在空中失去平衡,对海鸥来说是丢脸的事,是极不光彩的事。
⑤但是乔乔并不觉得丢脸,他再一次展开双翅,依旧颤抖着使劲弯曲——一点、一点地放慢速度,又一次失去平衡——他不是只平凡的鸟。
⑥大多数海鸥只求学会最简单的飞行本领——如何从岸上飞出去觅食,再飞回来。对他们来说,重要的不是飞行,而是觅食。但对这只海鸥来说,重要的不是吃而是飞。乔乔喜爱飞行胜于一切。
⑦他发现,像他这样的想法,在同类中是吃不开的。他整天独自练习,成百次地作低飞滑翔,连他的双亲都替他担心呢。
⑧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只要他保持离水面不到半翅的高度进行低空飞行,他就能在空中停留较久,费劲较小。他滑翔下来并不像一般鸟儿那样伸下双足溅落海中,而是蜷起双足紧贴着身体掠过海面,在水面留下长长的一道波纹。他蜷起双足在沙滩上滑翔着陆,然后步测着沙滩上滑翔的距离,他的父母见了,着实为他担忧。
⑨“怎么啦,乔乔?怎么啦?”他妈妈问,“难道学其他海鸥的样儿这么难,乔乔?低飞是鹈鹕(tí hú)和信天翁的事,你学这干什么?你干吗不吃点儿?孩子,你都瘦得皮包骨头了!”
⑩“我倒不在乎瘦得皮包骨头,妈妈。我只是想知道我在空中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
⑪“你瞧,乔乔,”他父亲温和地说,“冬天快到了,船只就要少了,海面上的鱼也要钻到海底去了。你要是一定要学习,那就学学怎么觅食吧。飞行当然好,可你总不能拿滑翔当饭吃啊。别忘了,你飞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吃。”
⑫乔乔顺从地点点头。以后几天,他试着学其他海鸥的样儿,做了认真的尝试,与鸥群一道围绕着码头和渔船嘎嘎叫着争食吃,扎到海里抢点儿面包片和烂鱼。但这样做他受不了。
⑬“这样太没意思了。”他一边心里想,一边故意把好不容易弄到的一条鲤鱼丢给一只追逐他的饥饿的老海鸥。“__________1__________”
⑭不久,乔乔又独自一个出去了。他飞到海上远处,饿着肚子学习,很是快乐。
【1】从文中摘录一句描写环境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自然段看似和海鸥乔乔无关,那作者写该段的目的是什么?( )
A.写出了鸥群的忙碌,衬托出了乔乔的不听话。
B.写海面上热闹的场景,反衬了乔乔的悠闲。
C.可以让读者发现乔乔与一般海鸥的不同。
D.写出了吃对于海鸥来说是最重要的事。
【3】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连用三个省略号,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
A.乔乔练得很辛苦,用尽力气。
B.乔乔飞得很开心,随心所欲。
C.乔乔练得很偷懒,断断续续。
D.乔乔练得很长久,一刻不停。
【4】读第⑧自然段,海鸥乔乔的双亲担心什么?( )
A.乔乔不好好飞行,丢了他们的脸。
B.乔乔整天和其他海鸥追逐争食。
C.乔乔整天独自练习低飞和滑翔。
D.乔乔飞行时总是摔跟头。
【5】第自然段中写道:“但这样做他受不了。”什么是乔乔受不了的?( )
A.每天练习飞行 B.与鸥群一道争食。
C.父母对他的劝说。 D.把抢到的鲤鱼给老海鸥。
【6】读第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把乔乔心里的想法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觉得乔乔是一只怎样的海鸥?请从文中提炼理由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完成下题。(16分,每小题4分)
沉睡的大拇指
从盖尔出生的那天起,他的爸爸妈妈就开始为他担心了。因为盖尔左手的小指旁长了根小小的第六指。
转眼间,盖尔已经三岁了,父母把他送进了幼儿园。可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他回家后便眼泪汪汪地问爸爸妈妈和爷爷:“为什么我比其他小朋友多了一根指头?迪克说我是怪物。”大家都沉默了。盖尔的伤心和自卑令爷爷感到不安。突然,他的目光掠过钢琴架上的雕望。那是一尊泥塑手,那一大拇指用力地落在掌心里,爷爷像发现了珍宝似的。会心一笑,把盖尔抱放在自己的膝盖上。“宝贝,你看爷爷右手的大拇指,它是个小懒虫,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它就开始睡觉了,到现在都不肯起来。”爷爷边说边伸出右手,把大拇痛蜷在掌心,然后让掌心朝下,并把盖尔的右手掌心朝上,当两只手合在一起的时候,正好10个手指,不多也不少。“我知道了,您的大拇指偷懒不听话,所以我就替您长了一根手指,是这样的吧,爷爷?”天真的盖尔开心地笑了,充满自豪。小小的他觉得,这第六根手指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它是来帮助爷爷的。
爷爷迅速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和朋友,还请盖尔的老师在班上告诉其他小朋友,盖尔帮爷爷长了一根大拇指,小朋友们非但不再嘲笑盖尔了,还佩服盖尔小小年纪就能帮助大人。
自从和盖尔说过沉睡的大拇指的事后,只要见到盖尔,爷爷右手的大拇指就会条件反射地蜷进掌心。时间稍长一些,右手的大拇指就会麻麻地疼,得用左手帮忙才能慢慢地舒展开。久而久之,爷爷习惯成自然,时刻把右手大拇指蜷起来,也习惯了用四根指头吃饭做事。
五年后,当爸爸妈妈要把盖尔带到医院里切除第六指时,盖尔却大声抗议:“这是我帮爷爷长的手指,怎么可以动除呢?除非爷爷的大拇指睡醒起来了。”可是,爷爷的手指五年来一直习惯蜷曲在掌心里,它已经变形萎缩,完全失去了最初的力量,重新扳直已不可能。
当爷爷知道盖尔拒绝切除第六指的原因后,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找来纱布,把大拇指裹住,然后告诉盖尔。他已经动了手术,手指马上就可以伸直了,盖尔的第六指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盖尔这才听话地随父母去了医院。手术很成功,而爷爷的大拇指虽然用纱布缠了很久,但始终无法伸展。
爷等去世后,父母将大拇指的真相告诉了盖尔。那一刻,盖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因为沉睡的大拇指给了他完整的人生,还真真切切地告诉了他什么叫亲情。
【1】对第三段划横线句子的分析,下列哪一项是合理的?( )
A.表现爷爷因盖尔提供帮助而感到极为兴奋。
B.表现爷爷为消除盖尔自卑心理的急迫心情。
C.表现爷爷和盖尔的老师同学关系非常亲密。
D.表现爷爷对制造如此巧妙的谎言欣喜连连。
【2】爷爷知道盖尔拒绝切除第六指的原因后,其内心应该是怎样的? ( )
A.感动不已 B.有些悲凉 C.平静如水 D.激情似火
【3】对文题“沉睡的大拇指”的理解,下列哪项最恰当? ( )
A.“沉睡的大拇指”其实就是多长出的第六根手指,表述很生动。
B.全文围绕“沉睡的大拇指”来写。是为了表现盖尔的坚韧性格。
C.教育人们即使善意编造谎言,也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得不偿失。
D.“沉睡”和“大拇指”相组合,形式新颖别致,突出小说主题。
【4】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谈谈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古代旅行
施蛰存
若是徐霞客生在今天,看到现代的交通情况,一定非常满意,一个月的旅程,一天便能走完,真是实现了费长房的缩地术。但是,我有时会怀疑,从骑马乘船到火车,从火车到汽车,从汽车到飞机,对于一个旅行者到底有什么积极意义?狄更斯小说里经常提到给驿车旅客歇夜的小客栈,他似乎很有兴趣描写这种小客栈的风光人物,害得我读了也心向往之。史蒂文生的《骑驴旅行记》,也曾经使我艳羡,很想如法炮制一回。其实,“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放翁在史蒂文生前七百年,早已领略到骑驴旅行的趣味,可惜他只留给我们一首小诗。《入蜀记》虽然写得不坏,终是偏于记事,极少描写。严格地说还不算记游文章。
抗战八年,给我以很好的机会,使我在大后方获得多次古代旅行的经验。骑驴下马,在云南的山陵丘壑间寻幽觅胜;乘一叶轻舟,在福建的溪洪中惊心动魄地逐流而下;穿一双软底布鞋,在浙赣两省的旧官塘大道上漫步,都是真正的旅游。我曾从广东梅县步行到江西瑞金。还有一次从宁都走到赣州。浙江省内,从龙游到寿昌,从江山到玉山。都留有我的足迹。当然都不是孤身而行,至少总有三人结伴,才不怨厌前路遥远,也有了安全的保障。江西浙江的旧路上还很好地保存着古代驿路的遗址。长亭短亭,宛然犹在。虽然已不是宿夜的地方,却还可以小坐一二十分钟,歇歇脚力。亭中,有人设摊,供应茶水。有几处还供米酒,甚至酒酿冲鸡蛋。在正午休息的地方,往往是个镇市,有二三十户人家,有一家饭店,你还可以在那里吃到时蔬野味。有些凉亭设在山上,非常合理,你走上一个大山坡,已经很累,就有一个舒服的凉亭在迎候你休息。你坐在一个大长桌边,从老妇人手里接过毛巾,擦净汗水,喝一杯茶或一碗米酒。如果需要吸烟,江西有的是好烟丝,这里也有供应,卷烟纸是奉送的。如果想吃闲食,花生米或地瓜,一般也可买到。这时候你俯瞩原野,仰接烟霞,大可以舒啸一番,然后轻快地下岭赶路。这些都还是唐宋以来的风俗制度,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的情况,想必和我没有多大不同。
唐诗宋词中,有许多赠别和行旅的作品,都是以当时的交通条件为背景的。
现代人读了,总是隔一层,没有体会。即如“夜泊秦淮近酒家”,“夜半钟声到客船”这等诗句,古人读过,即有同感,因为人人都有这种生活经验;现代青年读后,便无动于衷,连想象也无从想象,因为他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这等境界。各式各样的古代旅行给我的好处,就是使我能够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这一类诗词。不论是骑马、乘船或徒步,每一次旅行都引起我一些感情。我也做过几十首诗,自己读一遍,觉得颇有唐宋人的风格和情调,因为我的行旅之感和古人一致了。要多认识一些中国的山川林木、风土人情,乘火车、搭飞机的旅游者是收获较少的。有过一位外国人到中国来旅行,他坚持要坐火车,不要乘飞机。他说是为了多看看中国大地,我以为此人的见识是高人一等了……
【1】语言积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如法炮制: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动于衷:_________________
【2】信息提取:
(1)古代旅行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文章中对古代旅行描写的句子,读一读,并完填空。
古代旅行的主要交通方式是_______________,古代驿路遗址给作者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__。由此你可以感受到作者最喜欢古代旅行的原因是______(选择正确答案)
A.和同伴一起欣赏山水景物。 B. 慢慢感受途中风土人情。 C. 能体验书中的小客栈。
(2)作者去过哪些旅行地点?每个地方的特点是什么?
旅行地点 | 旅行方式 | 地方特点 |
云南 | _____ | _____ |
_____ | 乘船 | _____ |
_____ | _____ | 古代驿路 |
【3】语言品味:
(1)“他说是为了多看看中国大地,我以为此人的见识是高人一等了……”
此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此人见识高人一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表达:
(1)“但是,我有时会怀疑,从骑马乘船到火车,从火车到汽车,从汽车到飞机,对于一个旅行者到底有什么积极意义?”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
【5】读“细雨骑驴入剑门”,“夜泊秦淮近酒家”,“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些诗句,你会想起哪些画面呢?试着连一连。
细雨骑驴入剑门 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夜泊秦淮近酒家 在微雨中骑着驴子走入剑门关。
夜半钟声到客船 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13、课外阅读
那双美丽的蓝眼睛
①有一年夏天,一次意外的事故,我被溅起的铁水烫伤了左眼,住进哈尔滨市医大二院。那天换药时,我疼得大声喊叫。有人轻轻敲门,从门缝中(A.走B.挤C.伸D.跳)进一张女孩幼稚的脸,眼睫毛长长的,微微向上翘。那双眼睛与众不同,是蓝色的,像透明的海水。
②“你很疼吗?”女孩问。我点点头。女孩转身跑走了,一会儿抱了架手风琴回来,她拉琴时样子很惹人爱,用小脚丫轻轻打着节拍,眼睛盯着琴键,还不时冲我微笑。温柔的琴声如水荡漾,让人不敢相信是十三四岁女孩拉的。拉完琴,她告诉我她叫柳卡雅,是妈妈捷涅夫卡雅和爸爸柳大连名字的组合,其实那双蓝眼睛已经告诉了我。忽然卡雅闭住双眼,靠在墙壁上。我问怎么了,她说头疼,眼睛胀胀的,看不清东西。后来我才知道她脑子里长了个瘤。
③那夜我睡不好了,那双好像清晨时分的松花江水,水底能映出晴朗夏空的蓝眼睛常在头脑里闪过,我想起了一首法国歌曲《蔚蓝色的眼睛》。第二天我把曲子告诉卡雅,她很快会拉了。
④我的左眼终于化脓了,不得不直接注射青霉素,几个护士都按不住我,卡雅跑来了,又拉起了《蔚蓝色的眼睛》,于是我像根木头似的躺在那一动不动。还有一次针打在血管上,弄得我满脸是血,卡雅一点点地为我擦,眼圈红红的,我告诉她这回真不疼了,她笑了,笑得那么开心。
⑤卡雅脑里的瘤越长越大,而且刚好长在两个眼球的后面。终于她的右眼失明了,接着是左眼,一对眼球渐渐地被顶出眼眶外,像核桃似挂在脸上。我不想哭,可泪水还是落下来,流进嘴里苦涩涩的。
⑥卡雅手术那天,我采来一束鲜花,久久地守候在手术室外。卡雅被推出来了,双眼蒙着纱布。我把那束花放在她身边,她说好香好香,可我心里好苦好苦。
⑦有一天卡雅生日,她的同学来了,带来了她新学期的课本。医务人员也送她礼物了。我送给卡雅一个新书包,又默默地为她包好书皮,其实这些她都用不上了。那天卡雅真开心。卡雅戴着墨镜,透过镜片,我仿佛又看见了那双美丽的蓝眼睛。
⑧不久我出院了,卡雅扶着墙壁来找我,她穿着红裙子和红皮鞋,还抱着那架手风琴,她答应过要用琴声为我送行。已经走出很远了,还能听到那曲《蔚蓝色的眼睛》。
【1】本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_),本文是一篇(_________)的文章。
A.“我” B.柳卡雅 C.写人 D.叙事
【2】第①自然段括号中运用恰当的词语是(__________)。
【3】找出第①自然段中描写外貌的句子,画上“______”。找出第②自然段中女孩动作描写的句子,画上“﹏﹏﹏”。
【4】第—自然段为第一大段,请概括它的段意: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
(1)第④段中,作者用了两个事例写柳卡雅。“我像根木头似的躺在那一动不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这段中作者间接写“我”,是为了突出柳卡雅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这篇短文按___________的顺序记叙的。短文以____________为线索,首尾段__________。短文记叙了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完成下列的问题。
______鲸生活在海洋里,______体形像鱼,______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不属于鱼类,______哺乳动物。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1】用“________”这段话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通过填写以上表格,我知道了鲸的生活地点由陆地转移到海洋且外形变得像鱼一样,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3】在段中横线上选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虽然 所以 而且 而是 因为 但是
________鲸生活在海洋里,________体形像鱼,________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不属于鱼类,________哺乳动物。
【4】这段文字主要写的是鲸的( )
A. 名称的由来 B. 环境的变迁 C. 形体的进化 D. 所属的种类
15、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婆问我:“你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我不信你考了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面语句有毛病的地方改正过来。
(1)这里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缩。
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谆谆教导,把我们从一个心智成熟的孩子培养成懵懂天真的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认为取报纸是自己一项“权利”,是绝不能让别人侵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修改病句。
我用了整整一年左右的时间读完了沈石溪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
(2)修改下联,使之与上联组成对偶句。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容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他跑得很快。(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应该发挥广大干警的充分的作用。(修改病句)
(2)孔明说:“周瑜让我三日之内把箭造完,一点都不难。”(改为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3) 别人 退路 着 堵塞 断 自己 的 意味 生路。 (连词成句)
(4) 狼气急败坏地堵上那个小洞。(改为把字句)
20、按要求进行句子训练。
1.这个飞天梦一直萦绕在人们的脑海里。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难道不是所有炎黄子孙的骄傲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小明。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空间,未来的科技发展更值得期待。如果未来的科技可以赋予你一项能力,你最希望具有什么样的能力?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讲述你最希望未来科技赋予你的一项能力是什么。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