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填空。

见微知_____ 无独有______ ______然不同 _____而不舍

_____不得已 焉知____________箱倒柜 司空见______

(1)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______________,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2)母亲买菜回来却又______________忙开了。

(3)当然,______________、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2、古人表示年龄都有专门的代称:

二十叫_______  三十叫_______  四十叫_______  六十叫_______

3、补全词语。

绿林______ 依草______ ______改色 ______暗长

大发______ 数以______ ______不醒 ______盼望

不容______ 东施______ ______顾后 ______环抱

缕缕______ 仪态______ ______无睹 ______盘旋

脑颅______ 凝神______ ______不渝 ______和气

4、在下列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________)我知道小狐仙住在什么地方,(________)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

(2)(________)唐东杰布出生时头发胡子都白了,(________)在藏戏里他的面具是白色的。

(3)(________)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______)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4)(________)鲁滨逊在船上收罗了很多东西,(________)缺少许多。

5、解释下列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如坐针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分守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哑然失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绝于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凉州词》,回答问题。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

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

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 

④沙场:指战场。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 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A.宋,岳飞 B.元,戚继光

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 而写 ,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

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

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连线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戚继光《马上作》

晓战随军鼓,宵眠抱玉鞍。                王昌龄《从军行》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李白《塞下曲》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请分析诗歌的三、四句是如何做到虚实结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除了写春景外,还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语段赏析

日照            

遥看               

       直下         

疑是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歌的题目是                     ,是    代诗人            写的。

3这首诗歌中表现庐山瀑布壮美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

塑料袋——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①100多年前的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想到,到塑料袋百岁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②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不可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③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多少塑料袋?消费者又使用多少塑料袋?这无疑是个很难统计的天文数字。人们把塑料袋给环境带来的灾难称为“白色污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了。

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回收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不可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使用可降解塑料。这才是一种依靠科技进步的积极态度,即采用两者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

⑤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起来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法律以减少塑料袋的污染。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1为什么称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的发明为最糟糕的发明?请至少列出2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塑料袋是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的。______

(2)塑料袋大都是用不可降解和不可再生的材料生产的。______

(3)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______

(4)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比较现实的。______

3第③自然段画横线内容运用了________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④自然段说明对待塑料袋的积极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采用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方法去解决。

5为什么说“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就“减少使用塑料袋来减少环境污染”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然后完成练习。

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虽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就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与祝福。

1“___”画出短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2文中提到的四位名人,他们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最欣赏他们中的哪一位?并说说你欣赏的理由。

4这篇短文通过写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是_____。在生活中,我们要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喜爱夏天里那浩浩荡荡的疾风骤雨。此时,当你伫立于窗前,观赏着窗外纷扬的雨,呼吸着廷院中湿润的空气,你会暂且遗忘那夏日的灼热,取而代之的是一番舒畅心的清凉!

【1】下面词语中,划线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zhàn)且   (jí)风骤雨

B.(zhàn)且   (jī)风骤雨

C.(zàn)且    (jí)风骤雨

D.(zàn)且    (jī)风骤雨

【2】下面词语中,划线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浩

B.

C.纷

D.

【3】“清凉”中“清”的意思是(   

A.明白,不混乱。 

B.清除不纯成分以纯洁组织。

C.一点儿不留,净尽。  

D.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跟“浊”相对。

【4】下面词语中的“征”,与“踏上征途”中的“征”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征程

B.征求

C.征集

D.特征

【5】文中画线字“肺”的第五笔是(   

A.?   

B.丨  

C.丶     

D.一

【6】下面诗句中,能用于描写夏天里那浩浩荡荡的疾风骤雨的一项是(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D.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2、陌生人的红苹果

一个微寒的夜晚,我搭上了从广州开往长沙的第58次列车。

我躺在铺位看杂志,听到一声温柔的(a):小姑娘!侧过脸,对面铺位上那位陌生妇女扬着手里的一个红苹果,对我说,喜欢吃这个吗?我笑笑,摇摇头。那妇女硬是把苹果塞到我枕边,我只好有礼貌地(b)。

夜深人静,拿起那个红苹果仔细地看,那是一个很精致圆滑的华盛顿苹果,发出诱人的香甜。她不认识我,凭什么送呢?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一口陌生人送的苹果,结果中毒了……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

第二天一醒,发觉对面的铺位已经空了,苹果仍在我枕边,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小姑娘,早上好!我知道你怀疑我的好意,不敢吃。女孩子出门在外多加一个心眼是好的,不怪你。苹果是我到广州开会时一位朋友送给我女儿的,可我女儿正在北京读大学。昨天一见你,便觉得你很像我女儿,一样留着长头发,一样长着大眼睛,一样穿着牛仔裤,一样喜欢躺着看书,于是我猜你也和我女儿一样,喜欢吃苹果……”

我很内疚,她能把我想象得同女儿一样可爱,而我却没有把她想象得像母亲一样可信。

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

1根据文意,在文中(a b)两处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

A.呼唤 B.呼喊 C.道歉   D.道谢

2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警惕一词的意思是______

A.犹豫不决   B.高兴、愉快 C.小心谨慎   D.觉察

2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原因是什么?   (______

A.作者并不喜欢吃苹果。

B.作者怀疑妇女的用意,不敢吃。

C.作者接受的是一个陌生人的苹果,觉得不好意思。

3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除了这个苹果还得到了什么呢?   (______

A.“还得到了很多红苹果。

B.“还得到了那位妇女给的纸条。

C.“还得到了那位妇女对的慈爱。

3作者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一口陌生人送的苹果,结果中毒了……”你读过这个童话吗?能不能再提供一点有关这个童话的信息?如果你没有读过,那你能简单介绍一下你读过的一个童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的以及那位陌生妇女,哪一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其中一位,谈一谈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应该如何对待陌生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

一群大雁要从南方飞到北方,它们一会儿排成字,一会儿排成字,总是把小雁排在最后。一连几天,都是这样飞,小雁感到不自由,要自己单独飞。

小雁离开雁群飞。开始,它感觉不到累。飞了一会儿,它越飞越觉得翅膀很重。突然,一阵大风吹来,它再也没力气了,眼看要掉下来了。正在这时。许多大雁赶来了,它们把小雁夹在中间,带它一块儿飞向北方。

小雁说:我以后再也不单独飞了!

1给短文拟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大雁飞行时一会儿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把小雁________

3小雁和大家一起飞,它感到________,它要________

4从哪里可以看出小雁单独飞很吃力,请用“________”画出来。

5小雁最后说________,因为它懂得了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农家过年

未央

①中国人过年,农村和城市大有不同,尤其是从前的农村,过年別有一番韵味。

②每年一进腊月,准备过年的事情就开始了。腊月初八,要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三,要吃祭灶饼,用麻糖粘住灶王爷的嘴,送灶王爷上天,“上天言吉事,回宮降吉祥”。接下来就是杀牛宰羊,置办年货。买新衣,购新帽,“葱、蒜、姜、箔、表、香”。全家人屋里屋外大担除,扫掉一年的晦气。剔头要赶在二十七“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贴对联是很讲究的,“二十八,贴年画”,大门、二门、屋门贴什么,墙上、树上贴什么,是按规矩进行的。年前几天,人们忙着各种各样的食品,先是蒸,蒸糖包、豆包、菜包、枣花馍,蒸出龙、凤、谷仓、麦等花样;次是炸,炸油条、炸丸子、炸“假玉”,有红薯做的,有小米饭做的,有粉条做的,有豆子做的;后是包,主要是包饺子,饺子的花样很多,有素的,有肉的,有包硬币的,还有包糖的,吃到的人是最有福气的。

③经过这一番忙碌,终于到了除夕之夜。一家人围着火盆坐在一起,开始熬年夜。从家事年景到天下大事,拉家常,话人生,直熬到小孩子犯困打盹。第二天鸡叫头遍响起了鞭炮声。大人们早早打开大门,叫作“开门进宝”。各家父母再三嘱咐小孩子不能乱问、不能多说话,免得说出不吉利的话,这给节日增添了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早晨要先做好供品,端到列祖列宗面前,小孩跟着大人一起跪下磕头。还要供奉天地众神,祈求一年到头全家平安

④大年初一,主要是向长辈拜年,除了自己的父母、祖父母之外,依次有家族的近支远门,三爷家、四奶家、五叔家等,小孩子们高兴的是可以得到压岁钱。刚过门的新媳妇要按照亲疏远近去认门,当然也免不了户户请吃,直吃得新娘子笑口难合。

⑤初二到初四,是走亲戚的时间,闺女回娘家,外甥看舅舅,三乡五里,路上行人如织,穿梭往来。春节的身影还没走远,元宵节又飘着雪花赶到了。漫天飞舞的洁白雪花,伴着红艳的灯笼、红艳的对联,再加上孩子们花花绿绿的衣服,融合成一幅“农家喜庆图”乡民们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跑旱船,游村串乡的小货郎卖着“吹糖人”“琉璃响”“猴上树”等。新年过后的一个大正月就这样踏着欢乐匆忙的脚步走去了,人们祈盼来年会更好。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气(huì huī) 庄chóng zhòng品(gōng gòng

2这篇短文写农家过年的习俗所按照的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逻辑顺序 C.空间顺序 D.事情的发展顺序

3和北京的春节相比,农家过年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

____________

4短文第③-⑤自然段中,作者详写了__________这些天农家过年的情形,略写了_________这些天的情形。这样安排详略的好处是_____

5阅读短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用划线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

(2)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大约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修改病句)

_______

(3)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个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

16、改写句子。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击在非典一线的工作人员把我们深情地祝福收到了。

改为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女孩叫起来: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祖国的土地宽广、美丽。

改写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动人事迹令人难忘。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

 陈述句: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

修改病句:  

(3)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

缩句:  

(4)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反问句:

(5)造句:

浏览: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缩句)

2.绮丽华美的春*啊,你是多么美好!(改写成反问句)

3.烟囱发出低声的呜鸣,犹如在黑夜中抽咽。(仿写,用上画线的词)

4.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仿写,写出柳枝随风摆动。)

 

 

 

20、根据要求填空并仿写。

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1)“这”指的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

(2)仿照“不是……而是……”的句式写一个描写春天景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看图作文。

离群的小鸟

认真观察《离群的小鸡》,在看懂图画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并选用恰当的表达方法把这个故事生动具体地写出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