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积累内容填空。

(1)在某种环境中生活久了,就会对其中的事物比较熟悉,正所谓“___________,近山识鸟音”;因为“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所以我们要趁年少多读书,以免长大后悔。正如荀子所说:“_________”,学生如果刻苦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老师更有成就。

(2)诗以言情,歌以咏志。于谦借石灰表明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节操;郑燮借竹石抒发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志向。

2、根据解释,写出课文中词语。

(1)形容变化极多。    

(2)颜色各不相同。   

(3)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3、读拼音写词语,把字写端正、匀称。

zhǒng zhàng__________ qīng fù__________ yān zhī fēi fú__________

jīng huáng__________ bō xuē__________ jiàn wēi zhī zhù__________

4、我会拼,也会写。

huā ruǐ                            kǒng bù                  qiū yǐn                    biàn lùn                  qīng cuì

( )        ( )   ( )   ( )       ( )

chū bǎn                           shí yán                    bō li                       xī shuài                    chǒu 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在下面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含“心”字的词语。(不能重复)

小姑娘看着经过______挑选的海螺,她______地笑了。能够把海螺卖出去,上学的学费就不用愁了,母亲也就______多了。这时,她看到母亲的脸上露出了_______的微笑。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诗歌阅读

新凉 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释)徐玑:南宋时温州诗人,永嘉四灵之一。  田畴:田地,田野。

1本诗描绘了黄莺在初秋微凉的天气中自由翻飞、____________的景象。

2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间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是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 名,词人夜行在   岭的山间小道上。

2.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景物:      

3.词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课内语段赏析。

               出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作者___代诗人_____;这首诗主要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从写景入手。从诗中可以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后两句表达诗人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欣赏。

明天,我们毕业(节选)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wǔ cǎi  bān  lán  (         )的画卷!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huān  shēng xiào  yǔ (          )。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上课铃响了,我们飞快的进入教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就像棵棵幼苗尽情的吮吸着知识的甘泉。

中午十五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在优雅轻松的乐曲声中,我们一笔一画的描红临帖,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   jīng  shēn (         )。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特别受到我们的欢迎。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

六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zhuó zhuàng  chéng  zhǎng (        ),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

1根据拼音在方格内写出相应的成语。

2照样子简要写出文中描绘的其它四个画面。

清晨进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读画波浪线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填空。母校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文中是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把最后一句话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散文名家“吾乡”系列

不同的是故乡,相似的是怀念

沈从文《我自故乡来》

丰子恺《若爱世界都可爱》

老舍《人老舍不得》

……

《我自故乡来》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致望桃源的你

湘西凤凰多纯净,自然心灵觅归程

沈从文回忆少年家庭、求学,

讲述湘西小镇邻友交往、口传故事,

再现生于斯长于斯的南国边城的

多样风土、淳朴人情。

“乡下人”热恋的湘西故土。

《若爱世界都可爱》

丰子恺名士童趣世界

致纯净如水的你

丰子恺趣谈儿时家庭生活,

讲述儿女成长经历,

追忆石门湾风土人情,

怀念“心灵归所”缘缘堂……

追忆之间,叙说一代。

“石门湾赤子”无宠不惊过一生。

《人老舍不得》

老舍的市民世界

致品读人生的你

二更明月潮先后,万事浮云雁往回

老舍回忆北方,怀念亲朋故友,

品味小滋味,述说小幽默

全景再现旧时北方市民世界

“人民艺术家”的市民生涯

1根据材料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吾乡”系列精选了沈从文、丰子恺、老舍等名家的散文。______

(2)“吾乡”系列描绘的故乡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______

(3)沈从文在《我自故乡来》一书中讲述了石门湾的多样风土、淳朴人情。______

(4)丰子恺的《若爱世界都可爱》趣谈儿时家庭生活,怀念家乡亲朋故友。______

2这三本书中,你最想读的是哪一本?为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花散在我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寒冷,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三年了,我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口袋里仅剩的15元钱。我索性把这15元钱再换成三罐儿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

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

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城市的灯火。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到了冰点,我独自面对着茫茫夜色,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你的眼睛里跑出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位老人。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做出什么傻事?

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着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眼前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

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却记得我。

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没走几步,我隐约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起了身子。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三个空啤酒罐,微微向我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

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三个易拉罐儿。

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或许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风雪愈紧了,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家乡有句老话——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

1阅读短文,请为短文起个恰当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声泪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履蹒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小说的内容,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情节内容

情感变化

①创业失败,雪夜独自喝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惑

③起身离开,老人捡走易拉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释然

 

4文中画“__________”的句子是对老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透过这样的描写,

结合整个故事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最终释然了?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的日子里,在 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 罢了,只罢了。在八千多日的 里,除 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根据课文原文填空。

【2】选文中连用了几个(问句     陈述句),(直接     间接)(用“/”画掉错误答案)地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作者把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极言其空虚飘忽,不可捉摸。把“徘徊”和“匆匆”形象化,让人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出了作者对什么的思考?两个“赤裸裸”表达的意思相同吗?写一写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动笔墨不读书”,及时记录自己的感悟是读书的好习惯。认真阅读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完成批注。

13、阅读短文。

奇异的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了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山奇云奇”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玲珑隽秀,说不尽的千姿百态,绮丽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浮。黄山可真险啊!平生以来我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像一匹白纱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黄山的云多么美妙!妙就妙在它缥缈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

这样的云环锁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叶似火的枫树,山下凉凉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里,这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

1阅读选文,补全下列词语。

________   ____)(____隽秀

________   ____姿____

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仔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黄山的山的特点:_______________;黄山的云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写黄山的山时与__________作比较;在写黄山的云时与______________作比较。这种写法叫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

3请你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A.这篇短文作者用“总————总”的结构方式为我们描写了黄山的美景。______

B.这篇短文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元 宵

①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吃过晚饭后,我们一家人会一边说说笑笑,一边煮元宵。我站在锅边,耐心地看着白白胖胖的元宵,等着它们在沸水中畅游的那一刻。看着热气腾腾的元宵,我的心里也暖暖的。

②元宵是中国人元宵节时的传统小吃,它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先用糯米磨出糯米粉,和面,然后分成一个个剂子,接着将剂子压成一个个小圆饼,再加入黏黏的芝麻、豆沙、枣泥等做馅儿,最后搓成一个个小圆。这黏黏的元宵啊,黏出的是一份对亲人黏得化不开的思念和祝福。

③平日里忙忙碌碌的人们,此时可以把肩上的工作重担暂时放下,身心放松地享受家的温暖;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这一天跟着家人赏花灯、吃元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老人们看着说说笑笑的满堂儿孙,心里的那种满足感挂上嘴角,也许他们听不懂年轻人在谈论些什么,但只要看到孩子的笑,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急躁( ) 简单( )

【2】元宵是中国人过______节时的传统小吃,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分别用一个字概括)。

【3】吃元宵表达了____________。(请把文中的话概括)

【4】文段主要写了等元宵煮好和做元宵两件事,详写的是_____,略写的是______,这样写的好处: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非凡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汤姆说,他认为他不会在意的。(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给出的句式,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为疫情中的逆行者点赞。

疫情中的逆行者,像虎一样勇猛和无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缩句)

2.绮丽华美的春*啊,你是多么美好!(改写成反问句)

3.烟囱发出低声的呜鸣,犹如在黑夜中抽咽。(仿写,用上画线的词)

4.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仿写,写出柳枝随风摆动。)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还要重。(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老师说:“看到你们的进步,我非常高兴。”(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修改病句,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1.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伙伴说:“我爸爸说手表里住着很多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对我说:“今天我有事,你自己在家写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对我说:“今天晚上我要排练节目,您就别等我吃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1. 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感叹句)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疑问句)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同学们,我们即将离开母校,这里留下了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写出自己的想法,将在生活中的感悟写出来,与我们共同分享其中的快乐,写一两段话。

要求:语句通顺,内容要具体,中心明确,有一定的顺序,字数在6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