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空题

(1)“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房四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____梦    一_____幻觉 一_____麻雀   一_____寒光

_____大雁   一____小房 一_____小鱼   一_____骏马

3、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②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1)宏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人们哄堂大笑是因为他不仅没钱,还 ___________ 

(2)“58座”说明__________,“开山鼻祖”说明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根据课文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父亲______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______再也离不开它。

(2)这组关联词语的使用突出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5、给加点字加拼音。

________  辩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为汝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①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②蹊():小路。③留连:舍不得离开。④娇:可爱的样子。⑤恰恰:拟声词,这里形容鸟叫声和谐动听。

 

1“千朵万朵压枝低”呼应上句中的“________”字,本句中“________”“________”两个字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花的繁盛。

2判断下列关于古诗后两句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可以把“留连”改为“翻飞”,因为“翻飞”生动地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______

②“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而“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写照,也传达出它带给诗人心理上的轻松适意的感觉。______

③“戏蝶时时舞”“娇莺恰恰啼”表面上是在描写景物,实际上是诗人心情的写照,这种写作手法叫作寄情于景。______

7、诗歌阅读

新凉 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释)徐玑:南宋时温州诗人,永嘉四灵之一。  田畴:田地,田野。

1本诗描绘了黄莺在初秋微凉的天气中自由翻飞、____________的景象。

2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间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____。

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词句。

2词的序点出了词人所观所感的地点是___________,其中的主要景物是___________,景物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这个序为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作了铺垫。

3词的上阕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画面。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画面连贯地表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中表现词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时闻与时文。

(材料一)  关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的赞词

有一种选择叫隐姓埋名。在荒岛的风沙中,在深海的惊涛下,在最美的年华里,为了铸国之重器,三十载春夏秋冬,青丝变白发。

有一种誓言叫此生无悔。在加入地下党的峥嵘岁月中,他说:“如果祖国需要,我的血可以一滴滴地流,直至流光。”

有一种追求叫科学家精神。面对国外严密封锁、国内科研条件一穷二白,他不因客观环境而放松科研要求,用最“土”的办法解决尖端技术难题。在极限深潜的生死考验面前,他一如战争年代的坦然:“入党誓言就是我的奋斗初心。”

(材料二)  黄旭华:人生为祖国深潜

核潜艇下潜的深度,决定了其战斗力的发挥程度。

1988年初,我国核潜艇研制工作迎来了一个关键日子:按设计极限在南海进行深潜试验。

世界上曾有10多艘核潜艇在进行试验或航行时沉没了。“一块扑克牌大小的钢板,承受水的压力是一吨多重,艇体任何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闭不足,都可能导致艇毁人亡。”黄旭华这样形容深潜试验的危险性。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王牌核潜艇“长尾鲨号”做深潜试验,还不到200米时,潜艇沉没,129人全部葬身海底。由里到外全部由中国人自己造出来的艇,能闯过首次深潜试验大关吗?

眼看着深潜日期一天天临近,参试人员的思想包袱越来越重。有一天,艇长和政委忧心忡忡地向黄旭华表示,同志们的情绪很低,恐怕对试验非常不利。

黄旭华陷入沉思。

第二天,他召集战士们开会,会上,他说:“这次执行试验任务,我很有信心!我要和大家一起参加极限深潜,我们要唱着威武雄壮的进行曲,去把试验数据成功拿回来!”

顿时,气氛开始活跃起来,战士们的悲观情绪一扫而空。

有人劝说黄旭华,你作为总设计师没有必要冒险。世界上还没有过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

黄旭华回答:“我不是充英雄好汉,要跟大家一起去牺牲,而是对大家的生命安全负责,确保人、艇安全,万一深潜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我可以及时帮助采取措施。”

惊心动魄的深潜开始了:50米、100米……每下潜若干米,就得报告有关参数。当到达设计深度时,巨大的水压使核潜艇艇身多处发出“咔嗒”的声响,黄旭华沉着应对,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数据。

试验成功了,新纪录诞生了,全艇沸腾了!

黄旭华笑了,当即挥毫:“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这一年,我国政府对外宣布:中国进行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功,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第二次核打击力量的国家,茫茫海疆成为阻隔外敌的海上长城!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亘古不变: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情怀和信仰。对于黄旭华来说,他的信仰是祖国需要。

(以上两则材料均选自《光明日报》,内容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句。

(1)青丝变白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亘古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深潜试验的危险性。

4结合两则材料,我们看到了黄旭华身上的____________的伟大精神。古今中外,同样具有这种精神的科学家还有____________等。

5“人生为祖国深潜”“他的信仰是祖国需要”……两则材料中有很多隽永(指意味深长)深刻的语句,选择一个最打动你的句子,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传字条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会哭、会笑、会愤怒、会烦恼……几乎每一个人都会经历一件事,那一件事就是传纸条。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这节是美术课。按照美术老师的惯例,这节课应该是要讲第2课内容,讲完了再画。美术老师坐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们几乎没有一个人听他讲课。我的同桌和我后面的同学玩起了“飞鸽传书”,那张小纸条一会儿飞过来,一会儿飞过去,一直在我的视线里飞来飞去。敢在课堂上传字条,实在是太“勇于发言”了。那张纸条里写的啥啊?他们俩在聊啥啊?无数个问题泡泡在我的心中升起,不行,我得看看,如果他们在纸条里说我坏话怎么办?于是,我扬起手,一把抓住了飞来飞去的纸条,然后急忙打开看。

“给我!快还给我!”同桌在一旁“呼唤”着他的小纸条,看他的表情可真可怜,可我偏要打开看看里面写的什么——

甲:××,你还记得昨天我们看到的那只小狗吗?

乙:记得啊,怎么啦?

甲:我觉得它真的好可怜,要不然今天我们凑钱把它买下来吧。

乙:可是那个人说要35块,我们哪儿来这么多钱啊?

甲:我可以挣,我帮我妈做家务,帮我爸买烟。

乙:我也会帮你,但是……

甲:怎么了?

乙:那要好几天时间的,那只小狗已经受伤了。

甲:是啊,要不我们每天早晨去少儿日报打工、卖报,行不?

乙:行!那我们就从明天早晨开始。

……

看完这张纸条上的所有内容,我已经被感动了,两个六年级的小学生,为了一只受了伤的小狗,决定去卖报,每天早晨早早起床,冒着寒风,站在广场上卖报……我虽然没有流泪,但是,我的心里已经在流着感动的泪。

【1】按文章内容填空。

我的同桌和我后面的同学玩起了“飞鸽传书”,那张小纸条一会儿飞过来,一会儿飞过去,一直在我的视线里飞来飞去。敢在课堂上传字条,实在是太“勇于发言”了。

“飞鸽传书”中的双引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勇于发言”中的双引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那个星期天(节选)

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男孩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惊惶”的原因是___________。表现为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运用了环境描写,作用是_______

12、阅读。(20分)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x k b  1. c o m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1)这个文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   ,我们还学过他写的文章   (3分)

(2)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画,我还能写出一个带有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3分)

(3)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景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   )。(1分)  A、情景   B、时光景物 C、表示估计

(4)第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   画出来。(1分)

(5)文中具体介绍除夕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四种活动。)(4分)

(6)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除非”“必定这两个词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造句。(2分)

截然不同: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望子成龙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国几千年来父母对子女成长的殷切期望,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热点话题,从孔子“因材施教”、孟母三迁的故事到今天的“虎妈”“狼爸”,各界人士都有对教育子女成才的方法与认识。请观察以下文本,完成题目。

【材料二】

亲爱的孩子:你并非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但你很少向人表达谢意。朋友对我们的帮助、照应与爱护,不必一定要报以物质,而往往只需写几封亲切的信,使他们快乐,觉得人生充满温暖。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以没有时间为推搪不声不响呢?……沉默很容易招人误会,以为我们冷漠忘恩,你很懂这些做人之道,但却永远不能以此来改掉懒惰的习惯。人人都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与偏向不能受道德约束,又怎么能够实现我们教育你的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选自《傅雷家书》)

【1】下列句子的意思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你并非一个不知感恩的人

B.你并非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C.你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2】认真观察图一、图二,请你从中提炼“虎妈”“狼爸”教育子女成才的两个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虽只节选了《傅雷家书》中的一封,但傅雷对孩子的教育观可略见一斑。试比较傅雷与“虎妈”“狼爸”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父母是怎样教育你成才的?你对他们的教育方法满意吗?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两角钱》,完成练习。

两角钱

(1)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2)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3)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百元的票子,让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 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4)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5)没有,裤袋也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 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6)这时候  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  回头一看  是那个男孩子  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山来  手心里攥着两角钱  我这里有两角钱  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  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加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7)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 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他。

(8)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看到他那样的笑,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能够帮助人,尤其是帮助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 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 ”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9)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举手之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6)小节缺标点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章写了前后两次在邮局与男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请分别简要概括。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第(4)自然段中这个男孩子     的样子让我感到奇怪。男孩有这样表现的原因是  

2)短文第(6)小节中轻轻地拉了一下表现出男孩 第(8)小节中轻轻地抚摸表现出

3)你对短文第(8)小节划线句子中干净透明这个词语的理解是

 

5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让时时提醒自己什么?在结尾处添上一句恰当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原本想把钱还给男孩,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结合全文说说,本文为什么要以两角钱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对我说:“我今晚加班,回家会晚一点儿,你先睡觉。”(改成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①你是最出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我们送你的礼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

(2)父亲对我笑着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

(3)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干脆别读这本书。(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

(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每题1分,共7分)

1)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缩句)

 

2)老人又一次梦见了狮子。(扩句)

 

3)天安门广场红旗翻动。(改为比喻句)

 

4)小鸟在树枝上唧唧喳喳地叫。(改为拟人句)

 

5)看到数十只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我们懊悔极了。(改为反问句)

 

6)铁路要经过许多高山,要开凿隧道。(改为双重否定句)

 

7)蔺相如对秦王说: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为转述句)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春姑娘不是快活地喊着吗?

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燕子在电线上排列成了错落的音符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用一组关联词将两句连成一句。

船长沉着指挥。船员得救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