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辨字组词。

( )   ( )   ( )   ( )

( )   ( )   ( )   ( )

2、写出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______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______

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______

4、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______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______

3、成语我能巧入座。

声泪(______)下 过(______)不及 赴汤(______)火   跃跃(______)试 ______)兵简政

______)而不舍 自愧(______)如 ______)知非福   地广人(______ ______)有趣味

1.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以防______________

2.任何一个有所建树的科学家都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科学精神。

4、汗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 讲,它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___________(诗句)中的意思完全相同。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寝食______ 皓月______ ______马啸 ______深涧

莞而______ 一塌______ ______呼兄 ______无故

风雪______ 无所______ ______重演 ______图强

高大______ 五洲______ ______四射 ______沓来

后不______ 销声______ ______落后 ______为夷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惠崇春江晚景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惠崇春江晚景》中的惠崇是____(填朝代)僧人,能_____。这首诗是__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____诗。

【3】我能猜出“芦芽”是一种植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抓住了画面上的____、嬉戏的____、满地的____、短短的____等景物,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春景图。

【5】哪一句诗是作者的想象?用“ ”画出来。

【6】读诗句,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文理解。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翻译下列诗句。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首诗中,我们明白石灰的形成要经历这些考验:________;石灰的______的精神值得我们赞颂。

【3】诗中作者抒发要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的坚定志向的诗句是:______

8、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题目。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①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②逾:更加。

【1】发挥想象,描绘“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所展示出来的画面。

【2】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的情感。“逾”字体现了杜甫诗歌“炼字精到”的特点,它的妙处在于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理解。

储蓄人生

①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知道要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借助它走出困境,每当我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单时,心里总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是一种储蓄吗?

②一个人呱呱坠地,便开始储蓄________。这一储蓄会伴随他或她走过一生。他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无论离得多远,隔得多久,都可以随意支取和享用它们。有了这笔亲情储蓄,即便在物质上很贫困,精神上却是富有的;而不懂得或丢失了亲情的储蓄,无异于泯灭了本性和良心。

________,也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之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真正的友情储蓄,不是可以单向支取的,而要通过双方的积累加重其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________的储蓄需要锲而不舍,一个人从幼小到成熟的过程,就是不断储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更高的教育,这仅仅是储蓄知识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在于刻苦勤勉,日积月累,在长长的一生中不断地充实和更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储蓄”到老。

⑤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储蓄人生,就是要储蓄人生中的那些最宝贵、最难忘、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一个人懂得储蓄什么,并知道怎样去储蓄,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

【1】将“学识”“亲情”“友情”填在文中恰当的位置。

【2】用“﹏﹏﹏”画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3】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利息”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钱”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加点的词中,“充实”是说知识需要_____________,“更新”知识则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你认为还需要储蓄什么?请写出一点并简要表述你的理由

人生还需要储蓄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人类的老师

科学家研究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

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

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30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大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方法,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可是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薄薄的鸡蛋壳怎么这样坚固呢?科学家怀着极大的兴趣研究了这个问题,终于发现薄薄的蛋壳之所以能够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中,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和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是这种“薄壳结构”。

此外,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广大生物界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后面的括号里打“√”,并用另一种读音组一个词。

模仿   (  )  mú   (  ) 

薄壳    (  )    báo  (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轻而易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线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改变句型。

①工程师改进了船体的设计。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广大生物界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第3自然段的段意。

5科学家从蜻蜓、鲸、鸡蛋的哪一方面得到启示,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6举两例来说说你知道的本文内容以外的人类的“老师”。

11、精彩再现。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

  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1 画出描写黄果树瀑布形状的句子。

(2)   画出具体描写银雨洒金街奇景的句子。

(3)段文字从   三个方面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表现了黄果树瀑布 的特点。

 

12、课外阅读。

小音乐家扬科(节选)

从前,波兰有个孩子,叫扬科。他长得很瘦弱,脸黑黑的,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

扬科的母亲是个短工,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在哪里,好像寄居在人家屋檐下的燕子。扬科八岁就做了牧童。

扬科很爱音乐,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听到奏乐声。他到树林里采野果,回家来包里常常是空的,一个野果也没采到。他说:妈妈,树林里在奏乐呢,咦!咦!……”

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凡是乡村里能听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着,他觉得都是音乐。堆草料的时候,他听到风吹得他的木杈呜呜作响,有一次他正听得出神,被监工看见了。监工解下腰带,狠狠地打了他一顿,要他永远记着。

大伙儿管他叫小音乐家扬科。春天来了,他常常跑到小河边去做笛子。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干,甲虫嗡嗡地叫。扬科躺在河边静静地听着。

村上的更夫常常看见扬科悄悄地躲在村旅店的墙角下静听。旅店里有人在跳舞,有时候传出少女歌唱的声音。小提琴奏出轻快柔和的乐曲,大提琴用低沉的调子和着。小提琴的声音多么美妙啊!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只要让他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他也会很满足。

地主的仆人有一把小提琴,他常常在黄昏的时候拉。扬科多么想仔细地看看那把小提琴呀!他曾经悄悄地从草堆边爬过去,爬到食具间门前。门开着,小提琴就挂在正对门的墙上。扬科很想把它拿在手里,哪怕一次也好,至少可以让他瞧个清楚。

一天傍晚,食具间里一个人也没有。他躲在草堆后面,眼巴巴地望着墙上的小提琴,瘦小的身子悄悄地向着门口移动。

满分5 manfen5.com

扬科进了食具间,跪在小提琴前面,抬起头,望着心爱的小提琴。扬科不小心触动了琴弦。琴声惊动了管家,把他当小偷惩办。管家让更夫狠狠地打了他一顿,他像一只被抓住的小鸟,睁大了惊恐的眼睛。

……

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眼珠已经

不再动了。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

1给加点字注音。

(   )   (   )   白(   )

2用“____”画出体现扬科内心活动的句子。通过这些句子可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4短文中描写扬科“冒险”去看小提琴的语句并不多,但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动词中,可以看出扬科渴望仔细看一下那把小提琴的心情,反衬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的扬科和凡卡有什么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汤姆的诡计

波莉姨妈让汤姆刷墙,汤姆干一会儿就心灰意懒了。他想到无所事事的孩子们快乐地走过,而且嘲笑他星期六还得干活,他急得团团转。他想用玩具诱惑伙伴们替他刷墙,可这些家当还不够换取半小时的自由。

正当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有了一个很妙的主意。他拿起刷子,心平气和地干起活来。班恩拿着个大苹果走过来,凝视了片刻,说:嗨,你真倒霉!星期六还得干活。汤姆对那只苹果馋涎欲滴,却不动声色。他俨然艺术大师,上下打量刷过的地方。煞有介事地进行润色。喂,我去游泳,你去不去?

汤姆把刷子蘸满石灰,像美术家一样来来回回地刷着,一边漫不经心地回答道:我倒更喜欢干这个,小孩并不是每天都有刷墙的机会的。说着,退后几步看看退后几步看看效果如何。

班恩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他注意着汤姆的一举一动,越来越产生了兴趣。喂,汤姆,让我刷一会儿。班恩说。

不行!不行!你没有见波莉姨妈对这围墙有多么讲究!一定要刷得非常仔细。我想,在一千个或许两千个孩子里面,也找不出一个能干好这活的孩子来。”“真这样吗﹖多有趣!就让我试试吧。汤姆,我会很仔细的。”“好——不行,班恩,我怕你——”“我这苹果给你。

汤姆放下刷子,显出很不情愿的样子,但心里巴不得这样。

班恩在太阳下干得满头大汗,离了职的艺术家却坐在附近阴凉的地方,啃着苹果。孩子们陆陆续续来了,想过来嘲笑一下,却一个个留下来刷墙了。并且还得以一个心爱的玩具为代价。

活儿一小时接一小时地干下去。下午快过一半时,汤姆发财了。他得到了一个风筝、十二粒弹子、一个可以透光的蓝色玻璃瓶……这段时间他过得愉快又清闲,许多孩子陪着他。围墙刷了三层浆,要是他的灰浆没有用完的话,全村孩子最心爱的东西可能都会被他骗光。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A.心灰意懒:_______   B.走投无路:______

【2】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中的“这件事”是指(  )(填序号)

A.星期六帮大人刷墙。

B.自己也能刷墙。

C.汤姆竟然想去刷墙而不想去游泳。

D.小孩并不是每天都有刷墙的机会的。

【4】文中加点的“离了职的‘艺术家’”指的是(  )(填序号)

A.班恩

B.汤姆

C.刷墙工匠

D.波莉姨妈

【5】结合短文内容把“汤姆放下刷子,显出很不情愿的样子,但心里巴不得这样”的心理活动具体地描写出来。

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问路

古时候,希腊有个哲学家叫伊索。一次,他在郊外行走遇到一个问路人。

__先生__请问从这里到那个寺院需要多长时间__那个人问伊索__

伊索并没有回答。

问路人又说:“尊敬的先生,请问从这里到那个寺院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我有急事,请您告诉我。”

伊索仍然没有回答。问路人非常不满意,气愤地走了。可是他刚走几步,忽然听到有人叫他。他转头一看,是伊索。伊索告诉他说:“两个小时以后,你就可以到达你要去的地方。”那个人奇怪地问道:“为什么你先前不说,而现在才告诉我呢?你是在同我开玩笑吗?”

伊索笑了,说:“刚才我不知道你行走的速度,怎么可以随便答复呢?现在知道了,所以能够答复你了。”

那个问路人听后恍然大悟,向伊索连连道谢。

【1】在短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仍旧——________    生气——________

惊奇——________    回答——________

【2】在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__先生__请问从这里到那个寺院需要多长时间__那个人问伊索__

【3】伊索是一个(   

A.富有幽默感的人

B.非常顽皮的人

C.十分高傲的人

D.注意观察,不轻易下判断的人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溪边的青蛙在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客们前赴后继地来到桂林,欣赏这里的山水。(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紧紧地缩成一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扩句:小明爱钓鱼。(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我们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在山林中逮到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

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突然看到了两道及其古怪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祈求,更像是对我的蔑视和抗议。(仿写,用上加点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照管花草。(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①你是最出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我们送你的礼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她喜欢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们都喜欢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题目:面对

提示:人的一生要面对这样或那样的危险、挫折、痛苦等,当它们来临之时,你是如 何面对的?请以“面对”为题写一篇作文。做到突出重点,内容具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