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克达拉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积少成多。

(1)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 

(2)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 

(3)使弈秋____,其一人___,惟___;一人____,一心以为___,思_______

2、辨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________,文章按照________顺序叙述,详细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天,简略介绍了腊八之后至腊月二十三之前、腊月二十三之后至除夕前、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日子。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腊七腊八,___________”这句俗语说明了__________

4、   根据意思写词语。

_______——应该有或必须有。   

_______——用斧子或锯子等把树木砍断或锯断。       

_______——难以对付或忍受。

5、拼一拼,写一写。

1.我把窗户bō li______打碎了,妈妈严厉地pī píng______了我。

2.早上,火红的花儿zhàn fàng______。在你zhǎ yǎn______的瞬间,你会感到那分明就是一团rán shāo______的火。

3.tài shān______在山东省中部,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词中描绘的是______时节的景色,由“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2“唱黄鸡”的意思是(   )

A.比喻时光流逝  B.听黄鸡鸣叫,新的一天开始了 C.黄鸡报晓

3“谁道人生无再少?”这一句运用了___的手法,意思是___________

4下列诗句与本词表达的感情一致的是( )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5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再无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B.人可以青春常在,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

6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浣溪沙”是这首词的词题。_________

(2)“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这一句是词前的小序,简要介绍了作词的缘由。_________

(3)苏轼又名苏东坡,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_________

7、课外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 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 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 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2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夸张

B. 比喻

C. 拟人

D. 象征

3“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

4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诗表达式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诗中生动描绘了山西村的____________,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2】从诗中的哪两个词语中,可以感受到村民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 )

A.腊酒浑 足鸡豚

B.莫笑 农家

C.农家 腊酒浑

D.莫笑 足鸡豚

【3】诗的后两句既生动描绘了山村_________的自然风光,又在写景中寄寓一定的哲理,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对比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甲)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死也不倒下(节选)

(乙)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1找出选段(甲)中描写父亲神态的句子,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甲)中“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句话中的“伟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乙)中画“____”的句子是对特务与吉鸿昌的对比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

4对题目“死也不倒下”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坐在椅子上死,可以不倒下。

B.他死也不愿倒下。

C.吉鸿昌临死也不向敌人屈服,体现了他大无畏的精神。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段(甲)着重抓住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B.选段(乙)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C.这两个选段都表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解放,视死如归、不惧牺牲的崇高品质。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夏天,小熊猫、小猴子、小鸭子和小山羊在玩球,出了好多汗,他们想洗个澡。

     小猴子上山去找泉水,小熊猫到竹林砍竹子、小鸭子到湖里去采莲蓬,小山羊到树林里去背回来一捆树枝。大家动手引来泉水,搭起一个棚子,做好沐浴喷头。小小的浴室造好了!小动物们多么快乐啊!

1因为小动物们________,所以他们想洗个澡。

2小动物们是怎样造浴室的呢?

小猴子________      小熊猫________

小鸭子________      小山羊________

3小动物们快乐的原因是(    

A. 团结合作,亲手造好浴室              B. 他们找来好多东西

11、阅读

乌鸦喝水

一只乌鸦口渴了,飞出树林找水喝,在村口遇到了猴子,猴子告诉:“村子里有水。”

猴子走了,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就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到井里,可是衔了很久,还不见水上来。 这时候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见乌鸦用这种办法喝水,哈哈大笑,说:“你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了。”

说完,猴子很快打了一桶水,请乌鸦喝个够。

1短文共______段。第______段写乌鸦用原来的办法喝水。

2猴子看见乌鸦用“这种办法喝水”中“这种办法”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乌鸦用原来的办法喝水为什么不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桃花心木》节选,完成15题。(13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   )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   )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生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分)

(2)树木的不确定性指的是什么?(3分)

 

(3)说说你对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努力生长这句话的理解。(3分)

 

(4)如果你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你会怎么想?(3分)

 

 

(5)如果你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你会怎么想(3分)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窗

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远天之上,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子也赶热闹似的映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幼年幻想的心域。

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天窗外,夜色冥茫。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了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若是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想着想着,雨滴水润润,湿漉漉的,仿佛倏的一下钻进心里蔓延开来。雨点一滴一滴到天明,当晨光从天窗里泄漏时,新的一天又开启了。

仲夏,多雷阵雨。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手,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1】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些体现母爱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老屋的那一方小小的天窗伴随着母亲的身影,让“我”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B.第②节选取蝉的鸣唱、蛙声的欢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夏夜图。

C.第③节“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中,“滑”字既写出风的轻柔,又表现母爱的温馨。

D.文章情景交融,通过雨景和月景的对比描写,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感伤。

14、阅读理解。

笨男孩与纽扣

他是个笨男孩。对1/2与1/3谁大谁小的问题,一见就发晕。上了中学,老师曾多次给他父母暗示,读书不会在他身上发生奇迹。中考那年,全班落榜3人,其中就有他。

父母决定让他跟一个师傅学裁剪,他学得很认真。师傅说,他将来会成为一个好裁缝,因为10个学员中,他钉的纽扣最结实。

他确实是个不错的裁缝。他不仅纽扣钉得牢靠,而且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实用主义者。他在裙腰的内侧加小口袋,让穿裙子的人有地方放手机和零钱。他把T恤衫的领子去掉,他把童装的口袋移到胸前。总之,学徒期间,他把老板滞销的服装给改造卖光了。师傅说他是天才。

两年后,真有一个“天才服装店”诞生了,它在广场的一角。那个笨男孩跟师傅一样,既剪又卖。顾客起初是亲戚和邻居,由于他的纽扣钉得总是很结实,后来又发展到亲戚的邻居和邻居的亲戚。

一天,几个退休老人在广场上跳健身舞,扣子掉了,笨男孩自告奋勇,义务服务。后来老人的队伍扩大,发展成健身舞队,他成了健身舞队的义务工——免费钉纽扣,免费做健身舞服。老人为了感谢他,每次晨练,都挂一面“天才服装健身舞队”的旗子。

老人健身舞队成为广场上的一道风景,先是被围观,后是被电视台采访,再后来是作为市里的形象使者到省里到首都参加文化节。随着健身舞队的扬名,天才服装也声名远播。笨男孩开始雇人,开始成立公司。

现在天才服装公司已是一个资产超过3000万元的私营企业,它的商标是一枚纽扣。

【1】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写了“笨男孩”成长路上的五件事,分别是哪五件?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本文主要采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

【4】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 )

A.平实

B.生动

C.简洁

D.幽默

【5】“笨男孩”人生的转折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笨男孩”的成长经历提示了一个人生真谛,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扩写下面的句子。

(1)竹楼藏在竹林中。

  

(2)土楼显示了魅力。

    

 

16、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种食物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人们把蒜瓣放在醋里封起来。(改写为字句)

 

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修改病句)

 

张思德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用关联词语连接)

 

 

18、按要求变换下列句子的句式:

(1)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不喜欢体育锻炼,算不上好学生。(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该写句子。

1)这里真安静啊!(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钢琴声传出来。(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题目:保持一颗   的心

提示:从感恩、诚实、自信、谦虚、关爱、快乐……”中任选一词,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