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令人______ 严阵______ ______不到 ______六臂

波纹______ 月光______ ______为阴 ______闪闪

越来______ 浩浩______ ______时节 ______山河

同心______ 唇亡______ ______大义 ______似雪

如愿______ 漆黑______ ______毕露 ______粼粼

2、写出下列多音字拼音,并组词

1.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号: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纪: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偈: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选自宋朝________写的《元日》,诗中描写的是________的情景。你还知道我国有________(传统节日名),描写这个节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2一人虽听之,____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句中的两个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这个人的学习态度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等成语形容。  

3)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  

4)洗手的时候,__________吃饭的时候,________,默默时,________   

5)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_  

6)敬爱的老师,您的谆谆教诲恰似春雨滋润我的心田,这让我想起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________”  

7)《石灰吟》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________精神,其中最能表达思想的诗句是________

4、趣味成语接龙:

一本正经 二话不说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根据你的积累填空。

(1)杜甫眼中的春雨体贴人意,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于是写下诗句“ ________  , ________”;面对友人的离去,王维十分不舍地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

(2)“须养成处处好风正气,__________”养成好风正气是我国公民的行为准则。

(3)《穷人》的作者是_________,他是_____国伟大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纤(xiān qiàn

盈(yín yíng

脉(mò mài

2这首诗选自《________》。

3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迢迢牵牛星》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绸缪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

不要人夸好颜色,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2先解释字词的意思,再解释诗句。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满:__________ 清气: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梅花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诗的前两句______(写实 抒情言志),强调“我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素净、雅洁;后两句_______(写实 抒情言志),说明梅花不是为了要让_________,只是_________________

5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了梅花的哪些品格、精神?联想到了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________诗人,因此他被称为________

【2】“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分别是________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________》和《________》。

【3】李白的这首小诗写的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________________,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4】诗句“________”这两对诗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快乐阅读。

一分钟演讲

  ①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逝世时,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降了半旗致悼。

  ②这是非常见的事,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国家元首相继去世,联合国还从来没有为谁下过半旗。

  ③为此,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了,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广场上,言词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国家的第一元首去世,联合国大旗依旧升得那么高;中国的第二元首去世,你们却为他降半旗,这是为什么?”

  ④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前台阶上发表了一次十分简短的演讲,总共不过一分钟。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的决定。原因有二: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能做到其中的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下半旗。完了。”

  ⑤他说完转身就走,广场上只留下了那些哑口无言的外交官,随后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1.多音字组词。

降: 转:

jiànɡ(   )   zhuǎn(   )

xiánɡ(   )   zhuàn(   )

2.写出反义词。

  罕见——(   ) 聚集——(   )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计其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哑口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1)第②节中“是非常罕见的事”的“这”指____________。

  (2)第③节中“你们却为降半旗”的“他”指____________。

  (3)第④节中“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的“她”指____________。

  (4)第⑤节中“说完转身就走”的“他”指____________。

5.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决定为周恩来下半旗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白桦》

作者是   国诗人

诗歌以   为中心,描写了它 的特点,表达了诗人 

之情。

 

11、   [甲]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乙]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1两段文字分别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段文字都运用了 描写。语段[]描绘的是父亲在 时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他 ;语段[]描绘的是居里夫人在 时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她   

12、阅读题。

端午日

沈从文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的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的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1】文中加点的三个“莫不”的作用:从程度上渲染观看龙舟竞赛的人之________,涉及面之________,具体写出了“全茶峒人”度端午节的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能否换成括号里的?为什么?

(1)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去。(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摇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龙舟竞赛的场面,语言很精练,请你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当时的情形。

(1)正面描写龙舟竞赛时的激烈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观众的反应侧面烘托龙舟竞赛的激烈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苹果落地

牛顿是一位大科学家,他从小热爱科学。

一天傍晚,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在他的身边。

牛顿看见了,觉得很奇怪。他想:“这个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一定是因为它太熟了。”

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下落,不向天上飞呢?这里一定有什么道理。”于是他就专心去研究了。

后来,牛顿发现了苹果向下落的原因,是地球有吸引力。

1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爱________         好奇________

2填空。

牛顿想________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开始认为________后来发现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找寻桑梓的味道(节选)

关于故乡,我有诸多的记忆;关于故乡,我有太多的情感。找寻故乡,思绪翻滚着,沸腾着,如潮水一样……

野菜——永远的佳肴

烂漫的春天,暖暖的阳光洒遍大地,姐姐经常带着我到故乡的田野、地头倒腾出一些新鲜的野菜来,让它们成了我家餐桌上的常客。

一盘散发着清香的枸杞头炒鸡蛋,色泽碧绿,清香宜人。枸杞头有多种功效。因为我近视,每每吃时,母亲总喜欢过分强调它的明目功效,说:“多吃点,这东西吃了眼清目亮。”

荠菜馅的饺子鲜美可口,让人觉得这才是天下至味。母亲包出的荠菜饺子皮薄如纸,映出馅儿心,色如翡翠。母亲把饺子往锅里下的时候,我总喜欢站在锅边,看着一只只小白鹅样的饺子在滚开的水里翻腾,伸着脖子直咽口水,恨不得喉咙里都伸出手来。

永远的佳肴,如今只能在菜场上见到这些野菜了,每每见到,总嘴角含笑地想起儿时挖野菜的快乐。

槐花——最美的记忆

记忆中我家东边的京浦铁路旁有许多株老态龙钟的槐树,粗裂的皮儿,满身的刺儿,却偏是生了秀气的叶、纯真的花。暮春初夏,槐花儿便争相开放,沁人心脾。姐姐拿来长长的竹竿,绑上钩子,带着挎着篮子的我,追着花香,找到一棵花繁叶稀的槐树,把那些或盛开或含苞的槐花捋(luō)下来,放到篮子里。我们把采来的槐花大把地塞入嘴里,嚼出一段童年的别样欢乐。

母亲总会在彩霞满天的时候,系上花围裙,把我们采的槐花清洗一番,然后在火热的油锅里翻个身儿,接着把它们和着八分熟的大米下锅,文火至熟。掀开锅盖,厨房里便弥漫了浓郁的清香。那团而不粘的槐花米饭,从此在记忆里有了一席之地。

……

记忆里的画面总是很清晰,穿着的()确良的年轻母亲,流着长长鼻涕的童年伙伴,在荷花池塘边洗衣服的姐姐,站在铁皮船上沧桑的摆渡人……那首熟悉的纳兰词总在我耳边萦绕: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桑梓之味令人回味,我的故乡,我的情之归处……

【注释】①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有删改)

【1】写出三个形容花香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______

(2)指极小的一块地方或一定的位置。_______

【3】作者记忆里的故乡有哪些清晰的画面?用“   ”画出来。

【4】野菜成了“我”永远的佳肴,也使春天充满了美丽迷人的气息。请你写一句有关春天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写了两件事来找寻故乡的味道,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每天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点钟不到,我们就沿着崎岖的山路登上清凉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朝阳腾空而出。(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把云块向我们推来,越来越近,简直伸手可捉。(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报告这个喜讯的人把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身在热带,即使有衣服不用穿。(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我被母亲拉进她的怀里。(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太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匆匆》一课的学习,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应该珍惜时间的重要。(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1)是刘姥姥逗笑了大家。

改写成把字句。

 

改写成被字句。

     

改写成反问句。

 

(2)在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刘姥姥逗乐了府里上上下下的甚至包括贾母在内的所有人。(缩写句子)

     

 

19、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公园对外开放,谁都可以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芳草地。

题目:        的教训

要求:(1)想想生活中有什么教训,再补充题目。

(2)要有具体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3)字迹工整,语句通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