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拼音,写词语。
gū dú(_____) kōng xū(____) yuán liàng(_____) yī wēi(_____)
xuán zhuǎn(_____) cōng cōng(_____) wǎn huí(_____) tàn xī(_____)
2、请根据以下线索说出诗人的名字。 (______)
A、此人为世家之后
B、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
C、为小李杜之一
3、先补充词语,再完成练习。
①万象________ ②截然________ ③悬灯________ ④独出________
1.形容想出来的办法与众不同,是词语__的意思。
2.这次考试的内容与上次__。
3.形容节日状态的词语是__和__。
4、给下列字加上偏旁并组词。
果____(____)____(____) 唐____(____)____(____)
秀____(____)____(____)
5、填量词。(不要重复)
一 帐篷 一 脚印 一 荒岛
一 希望 一 安慰 一 英国船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解释词语。
水光潋滟:_________________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色空蒙:___________________
相宜: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作者把西湖比作,描绘了它时候和时候各具特色的美丽景色,由衷地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后来,人们把西湖称之为“________”就是从这首诗中来的。
【3】与“淡妆”相照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与“浓抹”相照应的诗句是“_______”。
【4】苏轼人称“______”,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你知道他的诗词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最喜欢的一首是《______________》,内容是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山青花欲燃”这句中“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作出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阅读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中写到了庭院、________、树、鸦、露珠和________等景物。
【2】下面赏析不正确的是( )
A.前两句诗描写的是赏月的环境。
B.诗句中没有“月”字,却暗含着月色,“地白”二字给人以澄静空明之感。
C.“冷露无声湿桂花”写出了中秋之夜的繁华热闹场景。
9、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随着知识的增长,我和班上一些同学一样,强烈地爱上了写日记。在万物复苏的季节,您带我们到野外去找春天。我们听着小鸟的欢叫,闻着小草的芳香,感受着阳光的温暖,当然也带回了写日记的灵感。老师,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您这儿一指,那儿一点,我那平平淡淡的日记就充满了生机。日记中长出了小草,开出了小花,小鱼儿在里面欢快地游。日记中有我为小鸟出世发出的笑声,也有我因小兔的死流下的眼泪……
【1】“您这儿一指,那儿一点,我那平平淡淡的日记就充满了生机”写出了老师对“我”的___________。
【2】在正确的理解后打“√”。
日记中长出了小草,开出了小花,小鱼儿在里面欢快地游。
A.我在日记中描写了小草、小花、小兔。 ( )
B.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日记内容丰富,描写了大自然中许多景物( )
【3】仿照画线的句子写话。
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鲁宾逊漂流记(节选)》,完成习题。
鲁宾逊漂流记(节选)
尽管我收罗了这么多东西,还是缺少很多,比如墨水。还有用来挖土或者运土的铲子、鹤嘴锄、铁锹,以及针线。至于内衣之类,虽然缺乏,但我很快就习惯了。
没有工具,干什么就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能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但是把它们运回家去的时间还要长很多。所以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把它运回家,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橇杠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但是,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这活儿要是干完了的话,除了在岛上转悠,寻找吃的以外,那我也没有其他的事可干了。
【1】“我”缺少的东西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工作开展的吃力?(______)(可多选)
A.用很长的时间把树桩砍好削好。
B.搬运木桩需要很长时间。
C.打木桩很辛苦
【3】对于这样的吃力的工作,“我”又是怎样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叙述内容来看,鲁滨逊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专项训练。
格列佛游记之小人国(梗概)
书中讲了一个英国水手的冒险经历,故事很有趣。
在一次大风暴中,大船沉没了,格列佛漂到一个不知名的小岛上。当他从昏睡中醒来时,发现自己的手脚被绑住,有很多几英寸高的小人围着他。小人们从没见过这样大的人,出于好奇将他运回京城,让小人国的皇帝和大臣们都来参观。
皇帝让格列佛学习小人国的语言,并供给他足够的食物。经过各方面考察,几度表示友好,格列佛终于获得自由。在他的帮助下,小人国轻易地战胜了邻国入侵的舰队,格列佛得到了皇帝的封赏。
留在小岛期间,他看到小人国有很多日益尖锐的矛盾。内部矛盾是穿鞋子应该穿高跟还是低跟,于是形成高跟党与低跟党,而太子为了争取更多支持,不得不穿一只高跟和一只低跟的鞋子。外部矛盾则是因为鸡蛋的打法,一方认为应该先打大头,另一方认为应该先打小头,形成了大端派与小端派,由此引起连年战争。
格列佛因为不肯继续侵略邻国而得罪皇帝。后来皇帝心中隐藏的不满被皇后和大臣们激发,秘密决定刺瞎格列佛的双眼,然后慢慢减少他的饮食供应,直到将他饿死。
格列佛得到消息后逃往邻国,在邻国皇帝的帮助下离开小岛,回归祖国。
【1】根据梗概的内容,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格列佛在小人国的传奇经历。
【2】梗概中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__________。阅读这部分后,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格列佛这一人物形象,几位同学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谁的看法不恰当?( )
A.王琳:格列佛是勇于冒险的人,正是他的这一特点才让他有了流落小人国的经历。
B.张明:格列佛聪明善战,因为小人国在他的帮助下轻易地打败了邻国入侵的舰队。
C.关欣:格列佛善于阿谀奉承,他向小人国示好,帮助他们打仗,讨好皇帝获得封赏。
D.刘字:格列佛富有正义感,因为他宁愿得罪皇帝也不愿意帮助小人国继续侵略邻国。
12、重点段落品析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步了。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儿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1】父亲为什么不离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怕的一天是怎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纷乱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列文段,答题。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 )落山涧( ),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 )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2】“居高临下”的意思是:___________;“山涧”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______和______,表现了壮士们_________的精神。
14、课外阅读。
托斯卡尼尼是举世闻名的指挥家。他到过很多地方,指挥过无数的乐团,也见过无数的达官显贵。80岁时,儿子好奇地问他:“您觉得您一生做过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托斯卡尼尼回答说:“我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不管是在指挥一个交响乐团,或是在剥一个橘子。”
在我当总医师时,有一个室友。他才刚开始刷牙,又离开浴室去挑上班要穿的衣服,而嘴里还满是泡沫。接着,他又忙着整理桌上的资料,还一边说今天有哪些事要办。不消说,他的日子总是过得匆忙无趣。
在医学院教书,我发现有几个学生上课都不看我,他们一直忙着抄笔记。他们很努力、很认真地写,但我从不认为他们是“好学生”,因为他们对考试的兴趣远超过对学习的兴趣。他们或许能从笔记中得到考试时所需要的知识,但是他们无法全然地了解。片片断断地抄下来,知道的也只是片片断断,当他们把我的话写下来,我已经又讲了其他东西,他们将一再错过。你必须全心全意地融入,尽你所能地投入,仿佛此时此地世上唯有此人唯有此事……然后才会又真正的了解。这必须变成你的人生态度,变成你的生活方式,无论你是在上课、吃饭、聊天、跳舞、画画……
有人问凡高:你的画里面哪一张最好?他说:就是我现在正在画的这一张。几天后,那个人再问。凡高说:我已经告诉过你,就是我现在正在画的这一张!
是的,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即使是在剥一个橘子。
【1】托斯卡尼尼认为自己一生中做过最重要的事是( )
A. 指挥交响乐团 B. 比见过无数达官显贵 C. 正在做的事 D. 剥一个橘子
【2】作者为什么说他的室友日子总是过得匆忙无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划横线句子中加点的“这”在文中指的是( )
A. 加快做事节奏。 B. 努力做更多的事 。 C. 全心投入正在做的事。 D. 计划下一步要做的。
【4】谈谈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种食物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套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四百多年的大型编钟,至今音乐性能良好。(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必须赶回家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叔叔握着小汤姆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______________
(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3)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
19、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写一个包含两个以上叠词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21、笔下生辉。
课堂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地方,它见证了我们的求知,装载着我们学生时代成长的每一丝回忆。提起课堂,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是难忘的一课?是课上某个瞬间?某件事?某个人?还是……请以“课堂”为话题,把你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题材不限,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以上。
注意: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如果需要写学校名就写“育才小学”,老师名字就用“王老师”或“张老师”来代替,学生名用“李宁”或“刘娟”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