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山墙的安妮》中,“绿山墙”是( )
A.一个人名
B.一个城堡
C.一堵长满青苔的墙
D.一个农舍的名字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7分)
不是……而是…… 因为……所以…… 宁可……也不……
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 只有……才……
(1)( )草原里的河水十分清澈,( )从远处看就像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
(2)在洪水到来之际,老汉( )牺牲自己,( )让一个老百姓受到伤害。
(3)我童年时的发现( )没有科学根据,( )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严峻 严格 严厉 严肃
(1)老师( )地对同学们说,我们一定要( )要求自己。
(2)饥饿威胁着我们。在这样( )的形势下,我浪费粮食的行为受到了老班长( )的批评。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于这次比赛,他胸有成竹,因为前期准备非常充分。
B.今天睡过头了,刷牙,找红领巾,戴口罩……弄得兴致勃勃。
C.看到一批批医务人员冒着未知的危险奔赴武汉,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
D.汽车翻到了沟里,他挣扎着从驾驶室爬出来,踉踉跄跄走到路边求救。
4、根据意思写词语
1.聪明,有智慧(________)
2.鸡鸭等牲畜 (______)
3.答应,出声音 (_______)
5、“炼”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再查音节______。
6、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_______)然大悟 一声不(_______) (_______)不自胜 若有(_______)思
神机(_______)算 肃然起(_______) 情不自(_______) 颇负(_______)名
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填空。
1.“啪”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再查音节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这是一个拟声字,我还知道三个其他的拟声字:_____、_____、_____。
2.“螺”字是_____结构的字。小明不认识这个字,查字典应用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其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比一比,再组词。
瞩( ) 镭( ) 谓( ) 框( )
嘱( ) 擂( ) 猬( ) 眶( )
蔽( ) 挫( ) 踊( ) 概( )
憋( ) 座( ) 涌( ) 慨( )
9、快乐阅读。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描绘的。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顫动。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如入绮丽的梦景。空气是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我发现,由于夜空到处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暗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威尼斯独有的清闲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再会有人打扰你的宁静。
晚风从椴木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落到水里,天竺葵和三叶草的淡淡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
圣玛利娅教堂那雪莲花石膏的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的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
当圣马利娅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很难用语言来传达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融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宁和静止中。
【1】写出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威尼斯的“三绝”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五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用第( )个表达最好。
A.不好表达 B.难以言传 C.难以说出 D.不知怎么说
【4】“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动”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______。
【5】第五自然段中钟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锁匠的徒弟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微微一笑说:“其实,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说完,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支支吾吾: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易如反掌: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班”的“班”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部。
【3】老锁匠选二徒弟为正式接班人的理由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开好锁后,老锁匠问两个徒弟时,他们各是怎样的表情:大徒弟__________可见他___________;二徒弟__________,可见他____________。
【5】老锁匠说:“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这“不能打开的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我是大徒弟,从此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我是二徒弟,从此我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本篇短文,我的体会是:_________________
11、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文,然后完成各题。
地图的背画
牧师正在准备讲道的稿子,他的小儿子却在一边吵闹不休。
牧师无可奈何,便随手拾起一本旧杂志,把色彩鲜艳的插图——一幅世界地图,撕成碎片,丢在地上,说道:“约翰,如果你能拼好这张地图,我就给你2角5分钱。”
牧师以为这样会使约翰花费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这样自己就可以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了。
但是,没过10分钟,儿子就敲开了他的房门,手中拿着那份拼得完完整整的地图。牧师对约翰如此之快地拼好了一幅世界地图感到十分惊奇,他问道:“孩子,你怎么这样快就拼好了地图?”
“啊。”小约翰说,“这很容易。在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就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是正确的。”
牧师微笑起来,给了他儿子2角5分钱,对他说:“谢谢你!你替我准备了明天讲道的题目: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
如果要改变你的世界,改变你的生活,首先就应改变你自己。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
【1】“牧师无可奈何,便随手拾起一本旧杂志,把色彩鲜艳的插图——一幅世界地图,撕成碎片丢在地上”,这里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意思的转折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声音的延长
【2】面对儿子的吵闹,牧师是怎么做的呢?( )
A.他拿出一本旧杂志,让儿子撕着玩。
B.他随手拿起一本旧杂志,把插图撕下来,让儿子玩。
C.他看到旧杂志的插图上有地图,就把地图撕成碎片,让儿子拼图。
【3】对文中画“ ”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这孩子做事很神速,同时是一个善于溜须拍马的人。
B.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约翰对地图有着非凡的了解,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是个天才。
C.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约翰很轻松,也很得意,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
【4】谈谈你对“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芳草地。
我们的生活不可缺少汉字
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跳动在方格纸上,谱出一曲曲动人的汉字之歌;像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过笔尖,汇成一篇篇佳作。汉字,中华民族的汉字!
汉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瞧!街头的广告牌上,眼前的书籍上,都有汉字的足迹。我爱读书,我爱写作,我更爱中国的汉字!如果没有汉字,这一切又从何谈起?
从小,我就与汉字拉起了手。在那彩绘书中,汉字向我招手;在各种童话集中,汉字拉着我的手,为我讲述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一本本科普书籍中,汉字告诉我一个个世界奇观,对我讲述一个个科普知识,开阔我的眼界。如今,我喜欢上了写作,汉字好像我的兵将,乖乖地听我调遣,形成一篇篇佳作,我爱你汉字!
汉字那悠久的历史也让我着迷,从甲骨文到金文,从金文到小篆、隶书、草书,从草书到我们今天使用的楷书、行书,汉字每前进一步,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心血,汉字是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凝聚的核心!
每当看到熟悉的汉字,我赖以交流沟通的汉字,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这样的句子:“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这些片段在我脑海里久久回荡。
【1】阅读短文,补全思维导图。
【2】阅读句子,回答问题。
(1)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结合自身经历,想想汉字的特点和作用,从上面的修辞手法中选择一种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汉字具有( )等不同的美。(多选)
A.形象之美 B.文化之美 C.音韵之美 D.艺术之美
1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文段选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这样表达的效果好在哪里?( )
A.动态描写,体现老虎的凶猛。 B.声音描写,体现老虎吼声大
C.比喻手法,把抽象化为形象。 D.夸张手法,增强场面的气氛。
【4】文段中连用几个“闪”字,这个动词的运用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扑”“掀”“剪”三字描写了老虎怎样的特点?这对刻画武松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读书胜过吃饭的人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每天不忘记读书。他说 我一生的嗜好 除了革命之外 就是爱读书 我一天不读书 便不能生活
在流亡国外旅途中,他的行囊总是鼓鼓的,人们还以为他是个富豪。谁知,行囊里装得最多的是新出版的书。
在伦敦时,他经常到英国博物馆的图书室里去读书。疲倦了,就伏在桌子上歇一会儿,醒来后又捧起了书本。
有一次,孙中山发现自己吃饭的钱快用完了,一些在伦敦的中国留学生知道后就凑了些钱给他。隔了几天,留学生们去看他,一推门就看见满桌都是书。有人问他:“上次给你吃饭的钱大概都花在买书上了吧?”孙中山笑着点点头说:“是的,不过还留着一点儿,已经够吃饭了。”于是,大家都称孙中山是“读书胜过吃饭的人”。
(1)请给第1自然段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嗜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流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写了________先生的一些琐事。他一生的嗜好,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4)人们为什么称孙中山先生为“读书胜过吃饭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给孙中山先生一个怎样崇高的称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精彩片段。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儿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______________ 。
你能用四字词语来形容孩子的处境吗?(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猴子十分放肆的句子。
【3】回答问题。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是怎样做的?用“﹏﹏﹏”画出相关的语句,你认为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16、阅读欣赏。
彩色的梦
清晨,太阳醒了,缓缓地爬上地平线,射出道道金光,像一只只金色的小手,推开了千家万户的窗。
小草醒了,抖落满身晶莹的露珠;小花醒了,舒展开细腻的花瓣;幼儿园醒了,一个个可爱的小宝宝争先恐后从房间里涌出来,唧唧喳喳,蹦蹦跳跳,像一群活泼的小鸟。
□咦□你们瞧□那是啥□不知哪个眼尖的小孩子发现了□新大陆□许多孩子都跟着跑过去。原来那儿出现了一排新栽的小树苗,指头粗的树干呈蛋青色,树梢还没有长叶,刚刚萌发出几个绿莹莹的小芽,依着幼儿园的围墙,像镶上了一道绿色的花边。
“哎,快来看,转椅变色了。”又一声清脆的喊声,孩子们立刻又朝那边飞跑过去了。果真,原先那油漆剥落的旧转椅焕然一新,轴心是白的,底座是绿的,椅子是粉色的,旋转起来。就像一朵朝天怒放的荷花。可惜油漆没干,要不然,孩子们都成为大荷花上的美丽的花蕊。吃罢饭,走进教室,每个小朋友的桌上都摆着一本小人书。打开扉面,上面写有“送给祖国的花朵”,话相同,笔迹不同。再往下翻,有寓言、童话、故事……每本书都展现出一个奇妙的世界。窗台上新添了一盆盆盛开的串串红,红得那样热烈,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苗。
怎么一夜之间突然生出了这么多美好的东西?这是谁干的?孩子们去问老师,老师眨眨乌黑的眼睛,笑而不语。或许值夜班的星星知道,孩子们仰起头, 蔚蓝的天空上浮着几朵白云,可惜星星已经下班了;或许起得早的太阳知道,孩子们朝太阳公公喊,太阳不回答;或许日夜飘荡的春风知道,柔和的春风拂过孩子们的脸颊,送来阵阵花香,留下一支没有歌词的歌。孩子们茫然了,互相猜测着:是离休的老爷爷?是红领巾大姐姐?是爱做好事的解放军阿姨?还是苗圃里的叔叔?……
其实,何必要问呢?就当着一个美好的、色彩瑰丽的梦,留在孩子们稚嫩的心田里吧!
【1】在文中“□”里加上合适的标点。
【2】孩子们为什么而茫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窗台上新 添了一盆盆盛开的串串红,红得那样热烈,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苗。
这句话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留在孩子们心中的美好的梦是个什么样的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一说一夜之间幼儿园出现了哪些美好的东西?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按后面要求做。(15%)
今天上午作文课,一打铃,老师就兴致勃勃地走上讲台,对我们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昨天晚上在图书馆前的楼道里发现一个疯子。那个疯子把一把钞票向楼下的草坪里扔了下去。老师今天早上捡了两个五角钱,吃了一顿免费的早餐。” 老师说完微微一笑。
听了老师的话,我们都信以为真,真想去捡钱。我想: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是捡不着的话,也能溜达一会儿,呼吸点儿新鲜空气。
我们争先恐后地冲出教室,去“捡金子”。刚出楼道口,我看见那一排泛绿的松树,就像看到了金子似的。我加速跑了过去,找来一根木棍,弯下腰,仔细地找着。心想:金子呀,金子呀,快快出来吧。我带着这样的心情继续寻找。我用木棍来回扒着树丛里的落叶,看看下面有没有钱。突然,我发现一个黄色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金穗穗纸,唉!空喜欢一场。我们怎么也找不到钱,失望地回了教室。
回到教室,只见老师在“幸灾乐祸”地笑。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五个“《愚人捡钱记”,笑着说:“好了,写作文吧。”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上当了,今天是愚人节!哈哈……
今天的课很有意思。我们虽然被老师骗了,却写了一篇非常生动的作文。这节作文课我永远也忘不了。
①短文是按照( )顺序写的。用“//”将短文分成三部分在文中标出来。(6%)
②概括第二部分的段落大意。(2%)
③想一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写在横线上。(3%)
④.联系短文内容解释“兴致勃勃”的意思。(2%)
⑤给短文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2%)
18、课内回放。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大拇指形状不美,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进行描写的。
【2】选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大拇指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为了表现这种特点,作者在文中举了哪几个例子?概括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dé dí)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he huo)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 犹)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等到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儿,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儿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当它听到点儿老鼠的响动时,它又是那么尽职,闭息(疑 凝)视,一等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 用“ ”画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汉字。(2分)
(2)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奇怪( ) 无论( ) 确实( ) 决心( )
(3) 短文围绕哪句展开来描述的?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2分)
(4)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来描写猫古怪的?(2分)
20、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伯承的意志无比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学习如登山,需要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才能登上高峰,这是十分清楚的道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30分)
《白杨》一课的写作方法叫借物喻人。请你也以此种手法,借“粉笔”、“路灯”、“秋菊”、“竹子”“蜡烛”等来写具有某种品质的人。要求语言生动感人,写法得当,表现角度新颖。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