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点(zuì)            污(diàn)             旎(yǐ)             澈(dēng)

B.无(yín)            园(yān)             (qǐng)          恋(juàn)

C.起(liāo)            姓(bǐng)            身(zàng)          小(miǎo)

2、从八卦炉出来后,孙悟空拥有了(  )的本领。

A.七十二变

B.火眼金睛

C.筋斗云

D.铜头铁臂

3、选出加点字正确解释。

他计划着怎样进他的腰去。(   

A.杀死

B.抹杀

C.冲杀

D.收束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读下面的句子,将所用的描写方法填写出来。 

①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的鱼钩。________

②我蹲在水边,心里不停地含叨: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________

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老师解释说。________

④老班长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________

⑤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________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发生在_________时期,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早在_________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利用_________传递信息了。

2.《“我们胜利了”》这个故事中,信息是通过_________相传的;《装在瓶子里的信》中,哥伦布利用_________传递信息。

3.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获取信息的方式非常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等。

4.多媒体电脑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寄与陇头人。 海内存知己,_________

6._________ 利于病,_________利于行。

6、用“然”字组词填空。

1.猴子________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2.猴子________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________就可以转败为胜。

7、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河床   ________的袭击

________的碎片   ________的源泉

8、语言的艺术——幽默风趣的广告词。

猜一猜:这是什么产品或行业的广告词?

1.趁早下,请勿留。___________________

2.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___________________

3.点点滴滴润眼球,清清楚楚看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

4.除钞票外,承印一切。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外阅读。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①在那明净的夜晚,河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泛舟河上,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仿佛进入绮丽的梦境一般。空气那么清澈、透明,②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③夜空到处布满星星,那深蓝的夜空都变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冈多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再也不会有人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撒落水面,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状石膏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国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彩明丽的大理石,都被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经融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谥和静止之中了。

【1】用“﹏﹏”画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2】读第一自然段中的三处画线句子,三次写到星星,每次各起什么作用?

A.写星星多,突出夜色美。

B.写星星亮,突出夜空美。

C.写星星衬托湖面的平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二自然段是按( )顺序来叙述的。

A.时间变化

B.空间变化

C.地点变化

【4】夜晚的皇家花园附近给人的感觉是( )

A.妩媚可爱

B.清新恬静

C.明净绮丽

【5】选文主要描绘的是威尼斯的( )

A.动态美

B.夜色美

C.静态美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暖冬

①小的时候,是那么疯。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蹿上去,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

②那是一个午后,我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低头一看,一块冰分离成两块,慢慢漂向相反的方向。我急了,大叫一声,人掉进了河里,好在河水不深,我颤抖着牙关爬出来,跑回了家。

③我被母亲大骂一通,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母亲说那河那么深,你不知道?亲把我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母亲坐在炕沿,看着我,愁眉不展。那些年月,家里没有多余的棉衣棉裤,冰天雪地的,明天怎么上学?

④我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我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

⑤夜里我醒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⑥早晨我被母亲推醒。我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我捧来了新的棉袄棉裤。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中摘下的星星。我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我。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⑦那年冬天特别冷。但我一直认为,那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1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__________

(2)言行举止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与题目相照应的一句话,用“ ”画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在“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中,母亲“愤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愁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④自然段连用三个“小心翼翼”,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多选,填序号)

A.思念家乡

B.怀念童年快乐生活

C.对母爱的赞美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速度极快,来往的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反义词。

1、拥挤---(   )  窄---(   )  倒退---(   )

2、“挤过去”中“挤”的正确解释是 (   )

A(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

B在拥挤的环境中用身体排开人或物。

C用压力使之从空隙中出来。

D排斥、排挤。

3、“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用一个成语替代。

4、“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是表现什么?

5、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dé  dí)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he  huo)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  犹)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等到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儿,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儿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当它听到点儿老鼠的响动时,它又是那么尽职,闭息(疑  凝)视,一等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   画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汉字。(2分)

(2)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奇怪(   无论(   确实(   决心(

(3) 短文围绕哪句展开来描述的?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2分)

 

(4)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来描写猫古怪的?(2分)

 

 

13、阅读

绿林深处白鹭飞

①初夏时节,风清日丽。我们终于来到了武安镇清泉村。

②绿绿的秧苗站稳了脚跟,正婆娑着散发出无尽的青春。稻秧田错落有致,田间阡陌纵横,沟渠流水汤汤,清澈澄碧。金色的阳光裹着绿色的风的衣裳,在树梢上舞蹈,在房舍间穿梭,在水洼洼里谈笑。白果树、杨树、桃树、桑树围着一坡又一坡的村舍低声絮语。

③走过一个又一个小山坡,车子停靠在一户人家门前。一棵高大的杏树遮天蔽日,树下落了一地浅黄的杏子。柴垛、沙堆间有小鸡呢喃着觅食,门前、草丛中有狗在撒欢。

④眼睛越过门前的稻秧田,对面是一片深绿色的杉树林,山林外围是嫩绿色的杨树,树林越深,绿色也渐渐由浅至深,至深处则似一块墨绿色的玉镶嵌在广袤的天际。林间不时地传出“咕咕嘎嘎”的鸟鸣。灌入耳郭的丝丝风声捎着鸟鸣声,不断涌动着你宁静的思绪。

⑤放眼望去,树木葱茏,绿荫滚滚。绿林上空,蓝天载着悠悠浮云,天蓝得纯净,云白得耀眼。阳光丝丝透进,在树林间快活地闪烁着,跳跃着,林间点缀着若隐若现的白色,像盛开的广玉兰花。定睛一看,枝头上正密密麻麻地停栖着上千只白鹭!不知是否林间有人惊动,一阵风过,一片白鹭群飞而起,正扑棱着翅膀向空中齐飞、滑翔,再栖落,翅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咕咕嘎嘎”的鸣声不绝于耳,让人疑是误入了“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千年诗行中!

⑥我们惊喜地走在田埂上,向杉树林近处走去。抬头仰望,丛林中,只见它们昂着高贵的头,君临天下。那雪白的羽毛,修长纤细的腿,体态婀娜如舞蹈的少女,姿态优雅又如高贵的绅士。有的在枝头筑巢,嬉戏逗趣;有的引颈吟唱,翩翩起舞。它们体态轻盈,或奋力展翅,跃跃欲飞;或相依相偎,成双成对,带给你一份喜悦与宁静……偶尔回头,也见绿绿的稻秧田里。时有一两只缓缓飞落在明净的水田边洗喙叼鱼,稻田便成了一幅嵌在镜框里的画。让人不由想起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诗句。

⑦暮色将近。一群群归巢的白鹭自由地滑翔,优美地降落,影影绰绰,还有几只在林间,辗转低回着翩然而落,在薄暮中构成一幅曼妙的剪影。

【1】“满眼都是绿色的世界。”这句话放在文章第几段的开头最合适(       

A.②

B.③

C.④

D.⑤

【2】仔细阅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绿林中的白鹭,先闻鸟声,再观其行。( )

(2)短文两次引用诗句,描绘的景象是一样的,表达的情感也是一样的。( )

(3)短文多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乡间迷人的田园风光。( )

【3】第⑤段是怎样描写白鹭的?请你至少从两个方面来评价这段话在表达上的特色和表达效果,分点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画“ ”的部分写了白鹭在枝头的种种活动,最后却说“带给你一份喜悦与宁静”,这前后是不是矛盾了?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书,一度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王国。

那还是初病的前几年中,面对着日趋恶化的病体、不可知的命运,真有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之感。甚至天边掠过一只飞鸟,也能叫我触景生情,伤感泪下。

于是,我用书为自己建筑了一个很好的堡垒,躲在里面,可以忘掉病痛,忘掉眼泪,忘掉一切的不幸。记忆犹新的是每天晚饭后,母亲就为我出门借书,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家,都要敲门问询一番。自己村子的借完了,就到别的村去借,常常要走很远的路。而母亲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借来的书,往往在我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之下,三两下就“清洁溜溜”了。母亲只好一趟趟走得更远了。一直到父亲认识了一位图书馆的管理员,母亲肩头的重担才算放下。

慢慢地,书为我开拓了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我又找到了自己,肯定了生命的意义。原来,生活的天地虽小,方格子的世界却广大无比,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由着我去创造,去发挥。为了写作,我的右臂一年四季肿胀不堪,硬得跟石头一般。父母、亲友常劝我多休息,我却沉迷其间,无法自拔。对我,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心灵的享受。

就这样,我从爱书人又迈上了写书人的艰苦路程。由于学识不足,经历太少,我需要看更多的书,吸取更多的知识。家中除了订许多份书报杂志,也不断地买新书。每日看书写书,写书看书,我生活在书的王国,其乐无穷。

我发现,一个人只要肯做,即使在三尺宽六尺长的病床上,也能为自己开拓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日趋恶化:___________________

(2)饥不择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洁溜溜”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写书人的艰苦路程”在文中体现在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是个比喻句,把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文章第3自然段作者详细地写母亲到处借书,其用意是( )

A.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来反衬父亲的冷漠。

B.以母亲到处为“我”借书来表现母亲对“我”的关爱之情。

C.以母亲到处借书都供不上“我”看,衬托“我”如饥似渴地读书的情景。

D.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来反衬家中无钱买书的窘境。

【5】写出一句关于书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画波浪线部分的意思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来概括。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是第一段文字的中心句。_____

②“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表现了行船之快。_____

③“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体现了船夫非常机灵,但不守规则。_____

【3】第一段从哪些方面说明了船夫的驾船技术很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威尼斯由____________的过程。

【5】请你根据自己对威尼斯的了解,为它写一句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二泉映月(片段)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___,伤心的哭泣,___,倔强的呐喊……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填序号)

A.用于语义的省略。

B.用于列举的省略。

C.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D.用于引文的省略。

【3】请写出两个与“淙淙的流水”类似,含有象声词的短语。

___            ___

【4】阿炳坎坷的经历主要指什么?请联系选文作答。

___

【5】假如你遇到阿炳,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___

17、阅读加油站

最后,说说气体燃料那一家。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煤气和天然气。天然气的老家是在矿井和油井里。一般说来,它必须经过提炼,去掉杂质,才可以输送到需要的地方去。煤气呢?它是炼焦炉里的副产物。如果我们在烧热的焦炭上喷一些水,也可以得到煤气。煤气是最干净的燃料,它能发出强烈的蓝色火焰,它可以通过煤气管,来到我们的厨房,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是它与天然气一样都容易走火,引起爆炸。所以我们在使用时得提高警惕。

1.最后,说说气体燃料那一家。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煤气和天然气。请简要说说这两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

 

2.请用“Ⅱ”给这段话分层,然后归纳层意。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煤气、天然气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18、阅读。

爱是最高的学位

电视台招聘节目主持人接近尾声了,淘汰到剩下两名选手,实力大体相当,一个是研究生学历,一个是本科学历。约半数评委同意选那位高学历的,另外的评委则倾向于低学历的选手,认为他表现得更自信。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原教授说话了。原教授德高望重,这种情况下他的意见将起决定性作用。

原教授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讲了一个故事。暑假时,原教授去一个小镇的朋友那里度假,恰好有一个小艺术团在镇中心的小广场上演出,原教授便驻足观看。突然发生了一个意外,一个女歌手正在唱歌,一个傻子跑到台上,捧着一朵不知从哪儿捡来的脏兮兮的塑料花。观众大笑起来。

这个女歌手没有舞台经验,一时不知如何应付。傻子站在舞台上,呵呵地笑着。此时,主持人走了过来,微笑着接过了塑料花,握着傻子的手说:“谢谢这位朋友!”原教授由衷欣赏这个年轻人的应变能力。

傻子得到夸奖,得意地跑下台来。没想到的是,当那个女歌手再次上台的时候,傻子又跑了上去,捧着一大束刚采来的野指甲花、鸡冠花。观众又一次大笑起来,傻子则在台上手舞足蹈。主持人上前来,示意歌手接过鲜花,他则面对观众说:“这是真正的铁杆粉丝,他将给我们的歌手很大的鼓励!”他还拥抱了一下傻子,对傻子耳语了一句什么。傻子乐呵呵地跑下台来。演出继续进行。

傻子再没有上台去,安静地在台下看着,直到表演结束。原教授感觉这是个有智慧有修养的主持人,给予傻子同常人一样的尊重,没有一点讥笑的成分。但如果傻子一再上台,会严重影响演出效果,使演出变成一场闹剧。

他很想知道主持人是如何使傻子不再上台献花的,于是向后台走去。只见主持人走到傻子身边,牵着傻子的手,向马路对面走去,进了一家小餐馆。原教授跟了进去,做了自我介绍,对他的主持表示嘉许,年轻人的脸微微泛红了。他说自己今年刚大学毕业,主持节目还不成熟。

当原教授问他用什么方法使傻子没有再上台时,他说:“我在他的耳边说:‘送花只送一次就够了,送多了会被人笑。在台下听歌,结束了我请你去吃好东西。’人要守信,尽管他精神不太正常,我还是要兑现我的承诺,否则就是欺骗。”

原教授说,这个学历低的选手就是我在小镇上遇到的最棒主持人。大家经过热烈讨论,最后一致通过这位学历低的选手入选。

【1】原教授介绍本科学历的选手在小镇演出上主持节目时化解了几次尴尬场面(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下列不属于学历低的那位选手被成功招聘的原因的是哪一项(  )

A.他表现得更自信

B.原教授对他的了解和力荐

C.一开始就有多数评委同意选他

D.他有爱心,对傻子也能信守承诺

【3】下列信息与文章内容相符的是哪一项(  )

A.两名选手,实力大体相当

B.研究生学历选手的实力比本科生强了一些

C.傻子上台献花,主持人一时不知如何应付

D.竞聘的本科生选手刚从大学毕业,主持节目还不成熟。

【4】“他还拥抱了一下傻子,对傻子耳语了一句什么。”从句中的“拥抱”一词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主持人除了要拥有爱心,还需要拥有哪些实力?请联系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

19、(三)阅读(14分)

忆儿时(节选)

丰子恺

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的祖母在时的事。我的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喜欢的是,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吃桑葚。蚕落地铺的时候,桑葚已很紫很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饭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采了一碗桑葚,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可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有乐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静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她又说:“小囝囝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油炒一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姐都不吃的缘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

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在生计上原是幸福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西青散记》里面有两句仙人的诗句:“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

我七岁上祖母死了,我家不复养蚕。不久父亲与诸姐弟相继死亡,家道衰弱了,我的幸福的儿时也过去了。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1“我”为什么喜欢蚕落地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有乐趣。”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何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祖母是怎样的人并找出相关语句。(请至少写出两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如何理解“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百变的句子。(按要求改写句子)

1.巨浪打翻了小船。(改写成字句和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不少文从墨客前来茶楼对句。始终没有妙句对出。(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板桥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半湾活水千江月(给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无锡惠山的一泓清泉是天下第二泉。(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司马迁想到《史记》还没有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用了大概整整13年时间。(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缩写下面的句子。

两只可爱的狐狸轻松自在地在屋里踱来踱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写作。

假期里“我”第一次给家人做饭,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上周“我”第一次在班里演讲,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前两天“我”学会了滑冰,感受到了滑冰的乐趣……本次习作就写一写自己成长过程中一件难忘的事吧。注意要把事情写具体,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