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运转自如 始料不及 势不可当 含辛茹苦
B. 杯水车新 千里迢迢 随心所遇 安居乐业
C. 鞠躬尽粹 美轮美换 雪中送炭 严阵以待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甚聪惠 ( )
A.恩惠 B.智慧 C.柔顺,柔和
【2】孔君平诣其父 ( )
A.句中语气词 B.他的,代词 C.那,那个
【3】为设果 ( )
A.假如 B.给,替 C.认为
3、下面成语的类别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无边无垠 一望无际 不可胜数 无边无际
B.风光秀丽 风光旖旎 风风光光 风和日丽
C.若有所思 精神抖擞 目瞪口呆 垂头丧气
4、关联词语填空:
(1)我国( )地大物博,( )有永远值得引以为荣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2)( )明天早上下雨,我们( )要坚持去上学。
(3)邻居王奶奶( )年近七十岁了,( )她耳不聋眼不花,精神可好了。
(4)( )你现在还不努力学习,那么将来( )无法承担建设我们伟大祖国的使命。
(5)( )我们整天毫无意义的玩耍,还( )利用课余时间多看看课外书呢?
5、填空。
《景阳冈》一文选自我国古代著名长篇小说《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6、查字典。
“瞄”这个字我不会读,我应该用_____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再查______画,读音是______。“瞄准”的意思是________。
写出两个与“瞄”同音且形近的字:______、______。
7、快乐调音师。(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可千万别跑调呀。)
壳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钻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戈壁 ( )的白杨
( )的卫士 ( )地分辨
( )地抚摸 ( )地表白
9、课本梳理。
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
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1】为什么大家哈哈大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眼巴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猴子对孩子做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蜗牛的秘密
今天下午,我在院子的草坪里捉到了十只蜗牛。这十只蜗牛,外壳很薄,软软的身体在地上蠕动着,两只触角一伸一缩,一旦发现有“敌人”,就把身子缩进“屋子”里。总之,它给人的印象就是慢吞吞和反应迟钝。
我为它们准备了一个纸盒当房子,几片菜叶是它们的晚餐,我 地看着它们,期待它们毫不客气、 地享受我的款待。可是,没想到它们只是碰了碰菜叶就把头掉转开来。我好失望,心想这些小东西怎么这么不领情。我生气地走开了。一会儿,我忍不住又回来看它们。咦!这回我发现,那菜叶边缺了一块儿。哈哈,小东西,原来刚才你们是怕羞,见我在旁边不好意思吃啊!
不久,菜叶全被蜗牛吃光了。饱餐一顿之后,它们开始悠闲地散步。就在它们走动的时候,我看到它们的身后留下了一条银带子。我好奇地把几粒沙子撒在上面,发现沙子都被黏住了。这些黏糊糊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赶紧查阅资料,原来这些黏糊糊的东西是蜗牛的排泄物,可以帮助蜗牛爬行。
为了知道蜗牛的眼睛和嘴巴在哪里,我把一片菜叶放在蜗牛的面前。只见蜗牛很快地伸出一对较长的触角碰了碰,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这下我才知道:蜗牛的大触角有眼睛的功能。
真没想到,小小的蜗牛也有那么多的秘密啊!
【1】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狼吞虎咽 目不转睛
B.目不转睛 狼吞虎咽
C.聚精会神 心甘情愿
D.狼吞虎咽 聚精会神
【2】结合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蜗牛的触角有嘴巴的功能。
B.蜗牛开始时不吃菜叶是因为它不爱吃。
C.蜗牛身后的黏糊糊的东西是它的排泄物。
D.蜗牛的眼睛有触角的功能。
【3】下列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写关于蜗牛的秘密的往事。
B.文章主要写“我”观察蜗牛怎样吃东西的事。
C.文章主要写“我”通过认真观察发现蜗牛非常有趣。
D.文章主要写“我”通过认真观察发现了蜗牛的秘密。
【4】从作者发现蜗牛的秘密的过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大圣收了金箍棒,捻(niǎn)诀念咒,摇身一变,变作一个海东青,飕的一翅,钻在云眼里,倒飞下来,落在天鹅身上,抱住颈项嗛(xián)眼。那牛王也知是孙行者变化,急忙抖抖翅,变作一只黄鹰,返来嗛海东青。行者又变作一个乌凤,专一赶黄鹰。牛王识得,又变作一只白鹤,长唳(lì)一声,向南飞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变作一只丹凤,高鸣一声。那白鹤见凤是鸟王,诸禽不敢妄动,刷的一翅,淬(cuì)下山崖,将身一变,变作一只香獐,乜(miē)乜些些,在崖前吃草。
行者认得,也就落下翅来,变作一只饿虎,剪尾跑蹄,要来赶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脚,又变作一只金钱花斑的大豹,要伤饿虎。行者见了,迎着风,把头一幌(huǎnɡ),又变作一只金眼狻(suān)猊( ní ),声如霹雳,铁额铜头,复转身要食大豹。牛王着了急,又变作一个人熊,放开脚,就来擒那狻猊。行者打个滚,就变作一只赖象,鼻似长蛇,牙如竹笋,撒开鼻子,要去卷那人熊。
——选自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第六十一回
【1】读一读,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
【2】文中的“大圣”、“孙行者”、“行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3】猜一猜文中画“﹏﹏”的句子,把大致意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大 圣(变): | 海东青 |
|
|
|
| 赖 象 |
→ | 嗛 | 赶 | 鸣 | 赶 | 食 | 卷 |
牛魔王(变): | 天 鹅 |
|
| 香 獐 |
|
|
【5】根据短文内容,结合上一小题的图示,猜一猜他们斗法的结果,并写一写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建筑物。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古埃及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就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 )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 )被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70多座, 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约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由约230 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约2.5吨,最大的一块重约160吨。
有人估计,( )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 )用火车装运,需要约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也很难插入锋利的刀片。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动用了约10万人,完成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勤劳而聪明的古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他们把石头放在木橇上,用人或牲畜来拉。载着很重石块的木橇在不平整的路上拉不动,于是他们又专门修了一条石路。
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1】给本文加个恰当的标题:《__》。
【2】短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金字塔?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写金字塔 “宏伟”和“精巧”的句子。
【4】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5】火眼金睛。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雄伟—___ 矗立—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勤劳—____ 精巧—____
【6】短文第3自然段介绍金字塔主要用了( )说明方法。
A.举例子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作比较
【7】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析方法。
我给妈妈剪指甲
今天开班会的时候,班主任张老师号召大家,回家帮妈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放学后,我兴冲冲地跑回家里,心想:帮妈妈做点什么呢?扫地?家里已经被妈妈打扫得一尘不染了。煮饭吧?妈妈早就在等我吃饭了。
我一边吃饭一边琢磨着,忽然,我看见妈妈的手。有了!我神秘地对妈妈说:“今天我要帮您做件事!”“你要帮妈妈做什么?”妈妈问。“等会儿您就知道了。”我说。
我赶快吃完饭,倒了一盆温水,拿来香皂,神气地说:“妈妈,我要帮您剪指甲,先来给您洗个手。”妈妈惊讶地说:“今天怎么了?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咱们的小宝贝要帮妈妈做事了!”说完,妈妈乖乖地把手放在盆里。我开始帮妈妈洗起来,一摸妈妈的手,我顿时觉得好像在摸老松树皮似的,疙疙瘩瘩的。我举起妈妈的手,奇怪地问:“妈妈,您的手怎么这样呢?不像我的手白白的、滑滑的。”妈妈微笑着说:“我的傻女儿,妈妈小时候的手和你的一样。现在事做多了,手自然就会变‘老’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懂了:现在家里的每一件事,不都是妈妈做的吗?为了供我读这所市里一流的学校,妈妈吃了多少苦啊!妈妈是纺织工人,工资不高,除了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以外,还经常到外边做清洁钟点工。妈妈,您真辛苦啊!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等水把妈妈的指甲泡软了,我便小心翼翼地剪了起来。突然,妈妈的手颤抖了一下。我一看,原来是剪到肉了。我不好意思地说:“妈妈,疼吗?”妈妈鼓励我:“不疼,不用怕,慢慢来。”于是,我又鼓起勇气继续剪。这回我更仔细,更认真了……
就这样,我终于帮妈妈剪完了指甲。看着妈妈笑了,我忽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我长大了
暑假里,我参加了少先队大队部组织的野外生活训练营,当时发生了一件令人感到意外的事情。
那天,我们在营地进行野炊比赛。我们一边玩,一边捡回一些枯枝败叶,作为做饭用的柴火。到了中午,我们抱着柴火来到营地。工作人员早为我们准备了自来水、蔬菜、肉类等。我们一拿到材料,就立刻分头行动起来:有的搭灶安锅,有的洗菜切菜,有的生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了半盒火柴,我们终于把柴火点着了。火熊熊地燃烧着,大家都以为已经没事了,就坐在旁边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起来。
突然,不知道谁叫了起来:“火,火,起火了,起火了!”火焰腾起足足有我们一个人这么高。怎么办?容不得多想,大家纷纷拿起身边的东西就开始扑火。有的捡起旁边的树枝使劲扑火,有的把洗菜的水泼了上去,还有的竟然往火里面扔菜和石块。我也揭起一块餐布,准备用餐布扑火。可刚冲到跟前,熊熊的火焰就“舔”掉了我额头前的一绺头发。
我一下子清醒了,我们这样扑火是很危险的!我立刻向工作人员住的小屋跑去。不一会儿,几位叔叔手提着水桶冲向火场。几桶水对着火焰倒下去,火终于被扑灭了。再看同学们,有的满脸乌黑,有的衣服也被烧破了。好险啊!
最后,工作人员表扬了我们的勇敢,同时又提醒我们,遇到起火,应该立即通知大人,不应该自己贸然扑火,要善于保护自己。一个叔叔拍着我的肩膀说,我是第一个通知他们的人,虽然我没有直接扑火,但我绝不是懦夫,这是智慧。
一件意外的事情,使我长大了。
【1】以上两篇文章都是以________(写人记事)为主,都记述了作者在成长过程中的事情,表达了作者在事件中的感受。
14、阅读。
军神(节选)
①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②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③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④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⑤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⑥“七十二刀”。
⑦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选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2】“汗珠滚滚”和“汗如雨下”都是形容________。沃克医生“汗珠滚滚”是因为________。病人“汗如雨下”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
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主要写刘伯承,为什么要用更多的笔墨来描写沃克医生?
__________________
15、快乐读书吧。
月光下的童年
①又是一个夜晚,我披着银白色的月光走在青石板路上,欣赏美丽柔和的月光下的景色。人们在月光下散步,老奶奶带着小孙女在月光下讲故事。
②我是在月光下长大的。记得夏天,每当夜幕降临时,外婆就带着我到院子里乘凉。外婆用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一边扇 (shān shàn)着扇(shān shàn)子,一边给我讲老掉牙的民间故事。我每晚便在外婆讲故事的声音中入睡,多么快乐呀!
③幼时,我很爱捉虫,在朦(mónɡ ménɡ)胧的月光下,随处可以听见各种虫子的鸣唱,那唱得最动听的肯定是蛐蛐儿了。我悄悄走进草丛,打着手电筒,翻开一块大石头,便有披着黑色大衣的蛐蛐儿在那里又蹦又跳。我就迅速地用手一捂,然后,小心翼 (jì yì)翼地把它捉起来,借着月光跟邻居的小伙伴们斗蛐蛐儿。
④中秋节,是我感到最温馨的时候。我和家人一边在月光下品尝月饼,一边唱歌,真快乐!
⑤月落月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也长大了,但我依然爱那慈母般温柔的月光。
⑥在我眼中,月亮是那么美,我在月光下长大,月光下有我童年的足迹。我爱这美丽的月光!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三件事?
_________
【3】幼时的“我”是怎样捉蛐蛐儿的?请用“____”画出相关句子,并写出“我”捉蛐蛐儿的五个动词。 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结构清晰,请用“//”将短文分成三个部分。
【5】“我”爱这美丽的月光,是因为___________。
16、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人类的“老师”
科学家研究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
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
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30年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大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现在,飞机设计是吸取了这一教训,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方法,造成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
此外,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广大生物界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 文中列举出的“人类的好‘老师’”都有哪些?
2. 科学家从蜻蜓的哪一方面得到启示,解决了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3. 举一两个例子说明你知道的人类的“老师”。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跳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扑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大惊失色—(______) 出错—(______)
【2】先用“ ”画出描写孩子处境危险的词语或句子,再说说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孩子面临的危险情况。
【3】你能想一个救孩子的方法吗?和船长的方法比一比,你觉得谁的方法好?你觉得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哗”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______),组词(______);它另一个读音是(______),可以组词(______)。
【2】从文中找到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安静(______) 慢慢(______) 得心用手(______)
【3】本文围绕小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内容。
【4】第二段自然段描写了小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作者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让没有见过小艇的人也能结合熟悉的事物大致想象出小艇的特点。
【5】本文中有大量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请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用“ ”画出一个静态描写的句子,用“﹏﹏﹏”画出一个动态描写的句子。
19、阅读短文《上帝的苹果》,完成练习。
约翰死后去见上帝,上帝查看了一遍他 历,很不高兴:“让你在人间活了60年,怎么一点成绩也没取得?”
约翰辩解说:“主啊,这也不能完全怪我,是您没给我机会呀。如果您让那个神奇的苹果砸在我头上,那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就该是我啦。”
上帝想了想,说,“好吧,我们不妨就实验一次。”
上帝手一挥,时光倒流回到了30年前的那个苹果园。上帝摇动果树,一只红苹果落下来,正好掉在约翰的头上。约翰捡起苹果扯衣襟擦了擦,没几口就把苹果给吃了。
上帝又让一只更大的苹果落在约翰的头上,约翰又把那只苹果给吃了。
上帝叹了口气:“可怜的人啊!”决心再给约翰一次机会。上帝再次摇动苹果树,一只大大的苹果准确地落在约翰头上。
约翰勃然大怒,捡起苹果狠狠地扔出去:“该死的苹果,扰了我的好梦。”
苹果飞出去,正好落在正在睡觉的牛顿头上。牛顿醒了,捡起苹果,豁然开朗,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时光重新回到现在,上帝说你现在该心服口服了吧?约翰哀求道:“主啊请您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上帝摇摇头:“不用了。苹果砸在每个人头上的机会都是相同的,只是每个人把握机会的能力不同。”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眉开眼笑--( )迷惑不解--( )普通--( )
【2】面对上帝的责备,约翰有什么反应?用“_____”在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3】时光倒流回到了30年前的那个苹果园,上帝都给约翰哪些机会?结果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帝为什么不再给约翰机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想到了哪些与“机会”有关的名言警句?请写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曹操被周瑜的军队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2】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3】我们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我们要对读物进行认真的选择。(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上面每组中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4】将句子写具体:
天空真蓝啊,蓝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改写成拟人句)
21、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看着别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特别高兴。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改为转述句:
(3)天空下着大雨。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民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关键是要善于发明.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表达。
通过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你一定有很多感受和收获吧!这次习作就请你写写自己的收获,既可以写自己学习的体会,也可以写自己克服写错别字的方法等。请做到不写错别字,语句通顺,不少于500字,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