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给加点的字选择一个恰当的意思,将序号填在括号中。

信:信用,不欺骗;信任,不怀疑;消息;随便;

(1) 这话信不信由你。( 

(2) 我们说话应该言而有信。( 

(3) 他连忙赶来报信。(   )

(4) 说话要实事求是,不能信口开河。(   )

 

 

 

2、下列句子中,语气表达最强烈的一项是(  )。

A.你一定要反省自己的错误。 B.你应该反省自己的错误。

C.你不能不反省自己的错误。 D.你难道不应该反省自己的错误吗?

3、根据造字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鸟”、“燕”字是象形字。

B.“尘”、“休”字是会意字。

C.“采”、“末”字是指事字。

D.“胜”、“泪”字是形声字。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刷子李》以刷子李的___________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人们本事是靠勤学苦练得来的,有本事才能有尊严,一个人要不断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全本课出现的词语,并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交错 ②手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如 ④左____________

(1)上面词语中意思相反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看到词语④,让人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3)“________的铁路网”,横线上能填的词语是________。(填序号)

6、看拼音,写词语。

chénɡ fá__________  shuǐ zhài__________  sū ruǎn__________

ɡuǐ jì__________  xiōnɡ tánɡ__________  quán tóu__________

7、比一比,组成词语。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jì  mò zhēnɡ  fā   mò lì yì  yánɡ  dùn  cuò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quán  tou mào zi   xián qì   jīnɡ  xīn dònɡ  pò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理解

如果有人告诉你:水声可以卖钱。你大概会说:那不可能。然而,美国有位名叫费涅克的人就突破了这个不可能。他用录音机录下许多潺潺的水声,复制后贴上大自然美妙乐章的标签高价出售产,大赚其钱。

其实,整个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一部从不可能到可能,再从可能到现实的不断创新的历史。六千年闪,没有人认为手中的石器会被更为坚利的铁器所取代;一千年前,没有人认为火药会造就一个新时代;五百年前,没有人认为水蒸气会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两百年前,没有人认为人类会实现飞天的梦想;一百年前,没有人认为计算机会极大地拓展大脑的功能……如今,这些先人眼中的许多不可能,已经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那么,今天在我们眼中的许多不可能,也是必将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

在人类的历史上,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正是那么些奋力冲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勇敢挑战不可能的人。

1文章第二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_顺序来举例说明的。

2文中的不可能指的是___________

今天在我们眼中的许多不可能也必将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请用一个例子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这篇短文,是为了鼓励大家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0、课外阅读。

白公鹅(节选)

这只白鹅在整片河湾里最引人注目。它过得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青草茂密的河岸属于它,水边最洁净的沙滩也属于它。

可最糟糕的是,白鹅把我下了鱼饵的一片水面,也划为自己的地盘。我们为这片水面打了好长时间的官司,它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有时它率领一伙公鹅横成一排,直奔钓竿,而且还要赖在那里;有时它们在河对岸洗澡,大声叫唤,拍打翅膀,互相嬉戏;要不,它就与邻近的鹅群来上演一场厮打,弄得满河里漂浮着撕咬下来的乱羽。如果赶上这么一场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引人注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耀武扬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句子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打了好长时间的官司”语言幽默风趣,可以看出作者对白公鹅的尊重,没有把它们当作动物,而是当作一个对手

B.“厮打”“耀武扬威”两个词语明贬实褒,反衬出白公鹅的可爱之处

C.“青草茂密的河岸属于它,水边最洁净的沙滩也属于它。”这句话写出了白公鹅的生活环境,突出了它的无礼、霸道

D.“有时它们在河对岸洗澡,大声叫唤,拍打翅膀,互相嬉戏。”句中的“洗澡”“嬉戏”写出了它们的快乐,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中白公鹅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体现白公鹅具有领导才能的句子。

【5】请你也运用这种明贬实褒的方式写一段话,描写某一个人物或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父爱深深

“很抱歉,儿子,我们没钱。”这句话真是字字如雷,似要敲碎我的心灵。那时我13岁,正值崇拜偶像的年纪。我迷恋甲壳虫乐队,于是剪了跟他们一样的发型,又配了一把上好的吉他,独缺音箱。而我必须有一个音箱,否则不能组建自己的乐队。无奈之下,我只好向爸爸求助。所以当爸爸的这句话刚出口,我立马想起了甲壳虫乐队的那首《失落者》,那首歌仿佛专为此而唱。

但同往常一样,爸爸总有办法实现我的愿望。“咱们自己做!”他说。

自己做?我满心怀疑,但别无选择。从此,日复一日,爸爸牺牲所有的闲暇时光,和我一起为做“咱们自己的音箱”挑选木材、喇叭、蒙在音箱上的编织布料,甚至是毫不足道的黏胶。终于,我们完工了,我也将组队参加学校的比赛。但我心底始终有个疑惑挥之不去:花在材料上的钱几乎可以直接买一个音箱,我们为什么要花功夫自己做呢?

比赛的日子到了。当我去后台时,竞争者们陆续来查看我的家当。最后自制的音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有人问:“这个音箱是什么牌子的?是你自己做的吗?”我窘得无言以对,只能坦白“招认”:“是的,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

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由不屑变得十分羡慕,甚至有些妒忌:“唉,我爸爸从来不和我一起做这些事。”

羞愧顿时烟消云散,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我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爸爸!”他可以无私地奉献他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让我美梦成真。这时,我看到爸爸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正对我微笑。

我的乐队最终没能获奖,因为自制音箱的音质不够流畅、华美。但我没有感到太多的沮丧,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有改动)

【1】加点的词语“我的愿望”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竞争者们十分羡慕,甚至妒忌“我”,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描写“我”心理变化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音箱让许多人羡慕甚至妒忌,所以“我”获得了胜利。

B.“我”体会到了父亲的爱,这远比比赛获得胜利更为重要。

C.“我”已经尽力去做了,所以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已经胜利了。

D.“我”唱得非常好,只是音箱效果影响了“我”的成绩。

【5】你喜欢文中的父亲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按文后要求去做。(20分)

春笋

(1)我爱竹山,我爱竹林,我更爱竹山的春*,竹林的后代——春笋。

2春日,春雨潇潇,绿幽幽的竹山,翠生生的竹林,像一幅烟雾迷蒙的水墨画。雨雾纷扬,洒在竹叶上,沙沙沙,像少女轻抚琴弦,像春蚕吞食桑叶。滴嗒——滴嗒——小水珠掉落在地上,渗进土里了。地里的笋芽儿如同婴儿吮吸着母亲的乳汁,咂呀咂,积聚着力量。

3嗬,一夜之间,又有无数春笋拔地而起啦!瞧,漫坡遍地,麻麻密密。一个个像尖锥似的。

4啊,春笋生得多么顽强啊!春雷一动就破土而出,冲破地皮蹦出来,顶开沙砾冒出来,窜过石缝钻出来……别看它们嫩生生的,浑身可充满活力,比钢钎更刚强,比风钻更锐利,任何阻碍也压制不住它们向上的生机。

5啊,春笋长得多欢畅啊!迎着阳光、吸着雨露,一个劲地拔节。叭叭叭,一节,一节,又一节……你追我赶,竞争着向上。

6长吧,长吧!高高的蓝空多广阔,看谁快快长成材,比谁早日作贡献。

(1)按分好的段落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2自然段里,用“——”画出作者看到的景物,用~~~~画出作者听到的声音,用 画出作者的联想。

(3)文章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4)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对的画“√”,不对的画“×”

作者看到了充满勃勃生机的春笋。(

作者热情赞颂了春笋竞争着向上的精神。(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头孢氨苄胶囊

【用法用量】成人剂量:

口服,一般一次250——500mg(1—2粒),一日4次,最高剂量一日4g(16粒)。

儿童剂量:口服,每日按体重25——50mg/kg,一日4次。(详见说明书)

【贮藏】遮光,密封,在阴凉(避光并不超过20℃)处保存。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药品名称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性 状 本品为淡黄色至黄色或淡橙黄色颗粒。

作用类别 本品为感冒用药类非处方药品。

规格型号 12袋。

禁 忌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用法用量 温水冲服。儿童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

体重(公斤)

一次用量(袋)

1-3

10-15

0.5-1

4-6

16-21

1-1.5

7-9

22-27

1.5-2

0-12

28-32

2-25

一日3次

成分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12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0.5毫克,人工牛黄5毫克。辅料为蔗糖等。

不良反应 有时有轻度头晕、乏力、恶心、上腹不适、口干、食欲缺乏和皮疹等,可自行恢复。

【1】图一“头孢氨苄胶囊”,一个成人吃这种药,一天最多吃______粒。

【2】图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一句中“禁用”改为“慎用”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图一和图二,儿童服药标准有什么不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的地方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失望啊!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zhuǎn zhuàn)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后来彼此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走吧!”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féng fèng)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wū wù)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yǐ qǐ)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用“/”划去选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兵士在“我”身上搜寻的结果是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找出选文中的关键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传世宝”的意思,并说说选文中的“传世宝”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桥》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纵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 拖)出一个小伙子,(骂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呼喊)。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 ,再查音节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

3~~画出文中的拟人句,并写一句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短文中的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在祭奠的现场,你有什么话对老支书说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1月20日,长春的北风刮得很儿猛。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着,往胶紧蹬。临近各平大路口,把一个边走边低头数钱的农民老大爷撞了个趔趄,他手中的人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个在地上。我慌忙跳下车,赶紧把线给老人拾起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散落在地上的钱已被“呼啦”的北 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习飞扬。正在这时,只见过往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飘走的方向跑去,有的还喊着:“钱跑了,快抢啊!”霎时间整个路口喧腾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随后便焦急的地拍着大腿说:“风刮人又抢,怎么得了,我要没了。”我本想安慰老人几句,可说什么好呢?

没过多久,风似乎小些了,“抢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向老人走来,不约而同的把“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到他手里,老人喜出望外,不停在向众人点着头。

人们聚集在老人的周围,一再关切地要老人把钱数数。看得出老人有点情面难却,用微颤的双手数了起来,旁边还有人帮着数。数完了,老人略微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还是26张。老人抬起头用疑问的目光瞅着四周的人们,并自言自语地说:“不对。”老人的话还没说完,一个戴红领帽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谁还没把钱送来。”老人忙接着说:“不是少了,是多了。”“怎么会多呢?是你记错了吧?”有人诧异地问。老人肯定地说:“没错,我在家数得清清楚楚,明明是25张,都是五元一张的。”人们不解地对视着。那个小学生又喊开了:“谁又多送了?”话间刚落,只见一个中年妇女录好意思地说:“是我的,我拿着一张五元钱准备到商店买东西,刚才光顾帮老大爷‘抢钱’了,意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钱,一起都交给了这位老大爷。”说完,人群里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趄(lié liè)     落(sǎn   sàn) 微(chàn zhàn)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突如其来:__________________

(2)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约而同: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言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抢钱”二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句为什么说:“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是按_______顺序写的,给前四个自然段各加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 )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

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 )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   ),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 );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

1在括号里填入正确的词语或句子。

2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

3“——”划出排比句,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18、阅读理解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 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   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永远不会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 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 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 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 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 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 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我们怎么能忘怀?

1在文中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文章用它比喻什么?

3仔细阅读画线的句子,联系课文回答问题。

(1) “我们指的是   

(2) “唯一的亲人    

(3) “情谊的意思是   

(4)情谊前面加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说明了    

4这段话写了大娘的哪几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直通车。

小发明家马力

 在三星小学,同学们都称马力为“小发明家”。马力是个富有想象力的小女孩,她的小发明故事真的很多呢!

 温岭地(chù chǔ)浙江东南沿海,一到夏季经常断电断水。马力就想:能不能利用温岭海洋性气候的风力和白天的太阳能来解决断电问题?能不能利用屋顶集雨来解决抽水马桶用水问题?她觉得在房屋建筑设计时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实施“风雨光环保一体建筑设计”计划,既能解决断电断水问题,又能节约能源。

 几天后,一个美妙的构思就这样产生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想法付诸实践。一向追求完美的小马力总是(kē kè)求做到最好,光草图都不知道画了多少张。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这一设计荣获“环保杯”金点子小学组一等奖。

 你瞧,在小马力设计的节能屋顶上,安装了一只小型风力发电机,它能把风能转化为电能;屋顶上再安装一个太阳能接收器,利用太阳能来照明、煮饭、洗澡;还有一个屋顶(chǔ zhǔ)水池,可以用雨水来冲抽水马桶。

 屋顶节能,大人设计师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想象——(  ) 发明——(  )

考虑——(  )

3.因为                     ,使马力有了“风雨光环保一体建筑设计”的想象。

4.马力的“风雨光环保一体建筑设计”是怎样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对这种浪费粮食的现象,难道我们能容忍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景色难道不美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难道不是因为他马虎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句子。

(1)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也不奇怪。(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象是泰国的国宝。(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班队课上,我们修订并讨论了班级公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假设你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一定会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发生。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篇想象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情感真实,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③书写工整,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